金奖诞生记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当金奖评委会的委员们又一次在镇江日报社欢聚,为2008年“增华阁”青少年作文大赛评选各比赛组金牌作品的时候,他们有理由更加高兴,因为今年的选择面更大了:除本市以外,还有扬州、徐州、南通、宿迁和常州五市的优秀作品,因此今年的金牌竞争将更加激烈,其含金量也更高了。
进入提名的是10篇,分组的对阵形势如下:小学三年级组是扬州市育才实验小学的孟宇轩对丹阳市正则实验小学的项玥;小学四年级组是南通市通师二附小的刘世泽对镇江市解放路小学的周浩;小学高年级组是徐州市少华街小学的胡竞文对镇江市实验小学的赵知乐;初中组是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詹婧对江南学校的沈欣妍;高中组是江苏省大港中学高三的汤晔对高二的祝如愿。
这10篇获得提名的作品,是经由阅卷老师推荐和评委会再三斟酌选定的。虽然评委们也希望分布面能广一点,但最终金奖的确定也只能以质量为唯一标准。五个兄弟市参赛是好事,有外市学生获金奖更是大好事,因为这可以开阔本市学生的眼界,看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进一步体会到好文章是变化无穷的,写作上的努力进取是无止境的。
小学三年级的两篇文章都是《给汶川的小学生写一封信》,丹阳的项玥以“永远支持你们的全国人民”落款,这样他就成为“全国人民”的代表者了。因此,他在信中说的话便以支持和鼓励为主,显得少年老成,语重心长,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扬州的孟宇轩呢,却更多是孩子的口吻,设身处地地想象着灾区小朋友的困难,表达着希望帮助灾区孩子的心情。比较下来,评委们觉得还是后者更多地体现出童心和个性。
小学四年级的两篇,都是《早上好》。解放路小学周浩的文章充满了朝气,洋溢着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丰富的想象,显示出不错的语言能力。然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南通的刘世泽,他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立意,独辟蹊径地以每天早晨从“good morning(早上好)”开始背诵英语扣题,写了一个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故事。评委们对两篇文章都是爱不释手,难以割爱,最后一致作出了打破常规的决定:增加一面金牌。
小学高年级组的两篇也是同题文章。镇江市实验小学的赵知乐通过江南树与高原树的对比,托物寄意,赞扬了高原树的坚强和坚韧,表示要学习它为追求理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文章境界高远,文字流畅简洁。与赵知乐在空间上横向开拓思路不同,徐州少华街小学的胡竞文是在时间上纵向延伸思考,他写小区里一棵活了300多年的老桂花树,写它春夏秋冬的变化,更写它300年来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变迁……这实在也是非常好的文章。遗憾的是,我们只有忍痛割爱了。
初中组的两篇,江南学校沈欣妍的《考考老师》巧妙地运用“脑筋急转弯”的有关素材,对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职业素养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追问,文章在表现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而镇江外国语学校詹婧的《和声》也同样表现出对文题深刻的理解,且能以细腻优美的文笔,赞扬了自然之声的和谐和友爱之声的温馨。评委们经再三权衡后,选择了后者。
高中组的两篇,也是双峰并峙,各尽其美。大港中学汤晔的《面对高考》,以生动的细节渲染出高考临近的火热气氛,同时又以冷静的观察辨别出其中不和谐的音符,而接下来的剖析,则把问题提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显示出作者深刻的理性思维,其语言表达也非常精确老到。同为大港中学的祝如愿所写的《有人敲门》,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篇以抒情见长的杰作。他以看照片引起回忆贯穿始终,以时隐时现、亦真亦幻的敲门声穿插全文,以精确细腻的语言引领超越时空的意识流,把祖孙间深深的情意连续不断地注入读者心中,令人感动。这两篇文章的选择也使评委们大感为难,最后只能付诸票决,祝如愿最终“如愿”。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