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逆向思维"与"创新"("向名家学作文"(3))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现代诗人朱湘曾经写过一篇有趣的散文,题目叫“咬菜根”。我说这篇文章“有趣”,是因为它真正的“立意”与它表面上的“题中应有之义”可谓南辕北辙。“咬菜根”这个题目,出自“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句成语,正如作者所言,是“教我们不要怕吃苦的意思”。但接下来的文章,却反其道而行之,偏说咬菜根未必都苦,有的菜根甚至是一种美味,结果,“咬菜根”倒变成其乐无穷的享受了。

这就是“逆向思维”,它不按照一般人习惯的思路去想,却别出心裁地开辟出新的思路,最终产生出巧妙的构思,写出创新的文章来。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逆向思维”本身并不等于“创新”,它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必须符合思维规律,必须能够自圆其说,才能合情合理,使读者心悦诚服。比如在《咬菜根》这篇文章中,朱湘首先承认青菜的菜根实在很不好吃,所以他“一面着力的咬”,一面心中却在想着“一大盘肉丝香干”。但不久他就发现了一种好吃的“菜根”,那就是罗卜。后来又发现了更好吃的白薯,尤其是那烤白薯的皮,竟然“又香又脆”,如同红烧肘子的皮,是“全个红烧肘子的精华一样”。最后他又提到了山茶、慈姑等,也是很好吃的“菜根”……对于这样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例证,我们又怎能不心生共鸣呢!

可有人在分析这篇文章时,依然说作者是“以‘咬得菜根,百事可作’为喻,表明自己从小立志,决心含辛茹苦,安于清贫,耿介自守,以求有一番作为的人生态度。”——这其实是一种教条主义的主题归纳,属于老一套的惯性思维,并不符合文章的实际情况。照我看,作者其实是“以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赞扬了中国素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正因为作者是循着这样一条思路,所以才会在文章结尾时自豪地说:“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六百种,比他们多六倍。”

由此可见,逆向思维并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写作方法,实际上它首先决定了文章整个构思立意的不同。当然,逆向思维有时也会遇到“此路不通”的警告,告诉我们必须“重打锣鼓另开张”。2007年“增华阁”大赛有一道赛题是“得寸进尺”。许多同学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舍弃通常的习惯理解,来一个“逆向思维”,做一回“翻案文章”。但他们又无法令人信服地实现这个180度的大转弯,所以有的同学写到后来就困惑地说:“我自己都搞糊涂了:这‘得寸进尺’到底是好是坏?是褒义还是贬义?”实际上,“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它早经固定的含义就是“比喻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你非要把它的意思反过来说,其实是在“硬做文章”,是很困难的事。成语,从哲学上来讲,有它自己“质的规定性”;从语言学上来讲,有它“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从逻辑学上来讲,则应该保持它在推理过程中“作为概念的同一性”,不能偷换其内涵。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能对成语另作解释并随意发挥的。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反问我:难道朱湘的这篇《咬菜根》,不正是对“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个成语“另作解释”并“大加发挥”了吗?问得好,但你还不够细心。朱湘并没有对“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个成语本身“另作解释”,他只是发现并证明了“菜根”的外延并不包括全部:一部分适合这个成语,另一部分却不适合——这才是作者求异思维真正的突破口,而这样的别开生面,读者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总之,思维方法本身与是否能够创新并无必然的联系。无论是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是聚合思维还是发散思维,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还是辩证思维,其能不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第一要看它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包含创新因素;第二要看思维的过程是否符合思维的规律和法则。逆向思维的优势主要在于,它比较容易摆脱“趋同从众”心理的束缚,但同时它也就选择了一种比较复杂艰难的思维过程。所以,要靠逆向思维写出好文章,是必须好好费一番心思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