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朱自清怎样"修辞"("向名家学作文"(4))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读朱自清的《绿》,我们不能不惊讶于文章的修辞之美。
为了突出文章主体的繁笔,他把开头和结尾的文字压缩到了最简。首先,他直截了当地点明本文的中心是“绿”,一句废话也不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显然,第一次到仙岩,他并没有特别注意到梅雨潭的“绿”,所以才有这第二次的“惊诧”,所以要把它作为描写的重点。结尾与开头呼应,也同样简洁:“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这几乎与开头重复的一句话中,作者特意加上了“不禁”这个词。所谓“不禁”者,乃“情不自禁”也;而这“情”,就是作者对梅雨潭之“绿”的无限爱意,将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之中。
但接下来的第二节还是没有写“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因为它是梅雨潭的成因,也是梅雨潭之绿的来历。这在写作方法上叫做“宕开一笔”,为描写梅雨潭作一个必要的“交代”,也是为突出文章的重点先行“蓄势”和“铺垫”。这样写,既与实际的游览行程一致,也使文章的节奏感有所变化,使读者对文章的重点部分产生更大的期待。
现在,就让我们读着作者精美的文字,一起来欣赏这梅雨潭之“绿”吧:“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摇荡”二字,不仅写出了水波的荡漾,也反映出先生激动的心情。接着,先生就用了好几个比喻,来形容这潭水的“绿”:“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写它的形状和大小;“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写它的质感和美感;“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写它的情态;“像涂了‘明油’一般”,写它的光泽;“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写想象中的触感;“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写它的透明度。如此一连串的比喻,在修辞上叫“连喻”、“博喻”、或者“排喻”,离开精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是写不出来的。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到,先生不是用“它”,而是用“她”来指代梅雨潭之“绿”。先生是把“绿”当作人来写,当作美丽的少妇和纯情的少女,这又是修辞上的“拟人”,分明寄托了作者更深的情意。
然而先生犹感不足,还要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他说,与梅雨潭的绿相比,什刹海的绿杨“太淡了”,虎跑寺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一句话,只有这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最合先生的心意,增一分减一分都不行。先生对梅雨潭绿色的喜爱,何情深而至此呢!
最后,先生继续驰骋他更加美好的“想象”:要把这一潭绿水裁成衣带,化作那轻盈舞女的“临风飘举”;要舀出一勺绿水当作眼睛,变成那善歌盲妹的“明眸善睐”。他这些联翩而至的想象是多么美,又多么善啊!而这善与美,又都缘自梅雨潭的真,从而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先生最终把这一潭绿水比作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且“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还给她起了个极美的名字叫做“女儿绿”。至此,先生对梅雨潭之绿的赞美已经臻于极致了。
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中,由于平时缺乏细致的观察,写作时又不够精心,其修辞往往比较简单,既不够丰富,更难以多彩。比如描写“看焰火”,很多同学只用几个“五彩缤纷”、“万紫千红”之类的形容词就完事,只能给读者留下笼统模糊的印象。但我们来看看江南中学陈庶的《看焰火》,看看他对焰火的描写:“一个像连珠炮似的焰火,突然闯进了我的视线。只见它不慌不忙地依次打开身上的锦囊,一个个地扩散开来,铺满了半个天空,原来它的名字就叫‘半边天’……这‘半边天’真是与众不同,主光球一炸开,半边天都是红色的。一转眼,红色藏了起来,白色跑出来代替,真所谓多一分则太红,少一分则太白。在红、白色光球即将消失的时候,橙色的星星又挺身而出,一边走着‘滑步’,一边跳着‘舞蹈’。看它那模样,可神气啦!一拐就是五六个弯,用自傲的目光俯视着人群,好像在说:‘好不好看?没有比我更漂亮的了吧!’正在这时,黄、绿两色同时蹦出,欲与橙色星星比美;紧接着,蓝、紫二色也出列,来到当中,和黄绿两色结盟,同橙色星星针锋相对,誓比高下。五种颜色相互碰撞,‘轰’的一声,形成了五色争艳的壮丽景色,真是无与伦比啊!”
显然,陈庶在这段文字中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多做做这样的练习,是很有好处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