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文以意为主”
郑华
语文教师
唐代大诗人杜牧关于作文有一段名言:“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这一段话,实在是说得太好了。
“意”是什么?“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或者再说得“白”一点,就是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比如我们看到“最动听的声音”这道题,我们就必然要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按我们自己的理解,来寻找、确定并演绎这个“最动听的声音”。其实,这也就是对文章的基本构思。本届比赛获得金奖的三篇《最动听的声音》,在“立意”方面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徐威的立意来自他的大量阅读,来自他对唐代若干大诗人艺术风格的准确理解;祝元伦的立意来自他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来自他对NBA的熟悉;而姚雅极的立意则来自她比较熟悉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来自她比较喜欢的诗歌表达方式。他们的立意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立意都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来自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这就是大批评家刘勰所说的“为情造文”。
可是,有的同学却往往是“为文造情”,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有一位同学在《最动听的声音》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家长、老师的唠叨是我最爱听的旋律,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这样的立意讲的是真心话吗?既然是“唠叨”,就是翻来覆去说得太多的意思,一般人对此都是会厌烦的。作者的意思无非是说家长、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该理解。那当然,但我们理解了,能够耐心地听就不错了,又何至于成为美妙的“旋律”,甚至于成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呢?我看这就是言不由衷的违心之论了,这样硬“做”出来的文章,又怎么能感人呢!
还有更荒唐的。有文章写道,有位住校生从来不往家里打电话,却常常躲在被窝里听录音带,后来,好奇的同学们偷偷地听了一下,里面竟是走路声和打呼噜声。原来,这位同学的父母是聋哑人,他竟把父母走路和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录下来,带到学校来听,据说对他来讲,这就是“最动听的声音”。这样的文章,在构思方面应该说还是费了一番脑筋的,但是它给我们的感觉却是不正常,因为它实在没有什么生活的依据,没有真情实感,完全是编造出来的。
“立意”的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一篇文章只能围绕一个主要的意思来写。这次比赛有一个题目是“网”,有的同学就把他所能想到的有关“网”的理解、分析和想象统统都写进去了,这样写文章岂有不乱之理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多乱文”。审题、打开思路时“意多”一点是好事,但接着就要集中、提炼,最终确定一种“意”,并把它“立”起来。
当然,立意还有一个题材分量的问题。有一篇文章写自己感冒了,在课堂上鼻涕流得很厉害,问了几个同学,都没带餐巾纸。突然,有一个同学主动说:“我有餐巾纸,你要吗?”于是,作者就认为这是她所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了。这样写,未免给人小题大做的感觉,作者思维活动的范围为何竟如此狭小呢?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种更加普遍的现象,就是一提到“立意”,许多同学就到别人的文章中去找现成的东西。比如,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写一种最动听的声音:“花开的声音”。乍一看,真是美得很呀,可是怎么写呢?未免太难了。同学们在某些诗歌或者写得很美的散文中看到过如此充满诗意的形容,也许人家写得很好,但你要生搬硬套就多半不好。因为那是水平较高的作者在某种特定的文体中一次性成功的写作,不是什么“一写就灵”的东西。年轻人写作往往一提笔就去想别人,想所谓“范文”,想各种作文选,却不愿集中思想想自己,这实在是一种不自信而且不明智的表现。请记住,最适合你写的题材和立意,一定是在你自己的生活和思维当中。别人的东西当然可以看,但一定要把它转化为营养来强壮自己,正如我们吃牛肉不能变成牛一样。
高尔基在谈到“立意”时这样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同学们,让我们重视自己的经验,发现生活的暗示吧,然后通过认真的构思,赋予它一个形式:这,就是作文最重要的道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重视自己的经验,发现生活的暗示吧,然后通过认真的构思,赋予它一个形式:这,就是作文最重要的道理"
——说得真好!
叶圣陶在论述作文的仿和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时候说,临摹培养模仿力,重在借鉴,目的是求像,但是过像则死。创造培养创造力,求真,重超越。
上文,郑老师提出的观点是重在创造。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使得学习写作者处于主动地位?
现在的很多实践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提倡自由、自主、自能作文;提倡写放胆文,提倡真诚,等等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有一篇文章写自己感冒了,在课堂上鼻涕流得很厉害,问了几个同学,都没带餐巾纸。突然,有一个同学主动说:“我有餐巾纸,你要吗?”于是,作者就认为这是她所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了。这样写,未免给人小题大做的感觉,作者思维活动的范围为何竟如此狭小呢?
——我想作者对此是否有点过于拔高作文的地位;而贬低生活真感受的作用。这里,我要说,我手写我心,非常重要。同时,不要强求,每一件事情,每一篇作文都反映生活的真谛。文章并不只为求道。文章还可以娱情。陶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 meihanxin ( 剑眉 )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