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开口",深"挖掘"(读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郑文
发表于镇江日报
关于作文,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告诫:角度小一点,口子小一点,写得集中一点。这话是不错的,尤其是对议论文体的写作而言。但“口子”小了,要想把文章写好,也还是要“挖掘”得深一点才行。这就需要作者有锐利的洞察,仔细的鉴别和精炼的表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作鞭辟入里的分析。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就是小“开口”、深“挖掘”的典范。标题是文章的论题,论题的核心是“自信力”,作者就瞄准这一点进行论述。
开头先介绍与论题有关的社会现象:中国人两年前还在自夸“地大物博”;“九•一八”事变以后,地被占了,物被抢了,却只能指望国联;后来知道国联信不过,竟只好求神拜佛了。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而,鲁迅却把他们的论点变成了论题,用一个反问句表示质疑。
接下来,就发表议论说:所谓“地大物博”云云,是“自夸”而不是“自信”,其实“自信”早就失掉了。信“地”信“物”,就是没信过“自己”,所以是“他信”;现在国联也无望,于是连“他信”也失掉了。这样从一开始就指出所谓失掉的“自信”本来就不存在,便从根本上掀翻了对方的论点,显示出高人一筹的洞察力。大家都知道,驳论的方法有三种,即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像这样一开始就指出对方的论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就如同在拳台上一下子击倒对方,竟无须再打驳这驳那的消耗战了。
揭露所谓的“自信”实为“他信”,是本文思路的一大转折,紧接着鲁迅又来一次逆向思维,把话说回了头:“他信”失掉了,本该生“疑”,如果觉悟到应该走向真正的“自信”,那岂不是好事?遗憾的是,竟转而“求神拜佛”了。这就比信“地”信“物”信“国联”更糟糕,因为上述他物之不可信,很快就能见分晓,也许能从失望中酝酿出新的希望;而求神拜佛之无效果,却很难加以验证,反而会长久地麻醉自己。我读到如此切中肯綮的分析,不禁颇为感慨,因为即便是现在,也还有不少人热中于求神拜佛,包括相信种种伪科学的广告,其重要的原因,不还是因为其因果关系难辨,真假是非难明,结果甘愿被谎言和假象所欺骗吗?——此亦如鲁迅当年所言:“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从“不自信”到“他信”,最终变成了“自欺”,难道中国人真的山穷水尽了吗?当然不是!鲁迅于此笔锋一转,文章便展现出柳暗花明的前景来。他斩钉截铁地说,尽管在“自欺”的笼罩之下,我们仍然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原来前文所说的“中国人”,都不是全称判断,不能包括所有的中国人。这样一来,下文就别开生面了:“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段黄钟大吕般的宣言,简直是振聋发聩,扬我国威。鲁迅将这些人誉为“中国的脊梁”,洋溢着多么诚挚的敬仰之情啊!
而在下一节,鲁迅则更加明确地指向现实:这些人“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请看一下本文的发表日期,是1934年9月25日,当时在江西浴血奋战的红军,正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即将开始伟大的长征。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鲁迅笔锋之所指,文心之所向了。
最后一节,再以“筋骨和脊梁”誉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地火奔腾喻中国的革命形势,深刻地指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关键所在。
“口子”很小,“挖掘”很深,文思曲折多姿,妙笔一路生花,这就是鲁迅杂文的深厚功底和无穷魅力。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