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看异学作文(续三)
洪蒲生(编著)
第8组:立论与驳论
例文(22):
我理想的同学关系
中华路小学五(3)班 周芷伊
2009年获奖作品
现在有些同学,只要跟谁是好朋友,有错误也包庇他;要是跟谁关系不怎么好,就一个劲儿地说他怎么怎么不好。在我看来,理想中的同学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希望,当自己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要去包庇他,而应该及时地帮助他纠正,让他多一个优点,少一个缺点。上次,许天宇的好朋友王天语要跟他“借”一个答案,他拒绝了,却主动去指导他,帮他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坚持原则,不包庇自己的朋友,那就不会让自己的朋友在错误里转圈出不来了。
我希望,同学之间应该互相鼓励。如果有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有一次考得十分不理想,大家不应该对他冷嘲热讽,更不能对他另眼相看。上次数学考试,赵惠宇由于看错了题,应用题的答案没有写,结果得了个65分。她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有些人就对她冷嘲热讽;但也有很多同学去安慰她,鼓励她。要是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在别人遇到挫折时去安慰别人,鼓励别人,那该多好呀!如果有一个原来成绩很差的同学,他取得了比原先好的成绩,就算他比自己还是很差,我们也应该为他高兴,给他更多的鼓励。比如娆燕同学是从外地转过来的,一开始成绩很差,但由于她在考试中不断有所进步,许多同学就鼓励她,结果她现在成绩已经很好了。要是我们大家都能这样互相鼓励,那该多好呀!
我希望,同学之间不要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很短。如果为了一点小事而计较,既浪费时间,又伤害感情。不过就是碰了你一下,或者不经你同意把膀子伸到你桌上之类的事情,有什么好争的呢?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童年,珍惜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珍惜这无忧无虑的生活。只要我们去掉那些斤斤计较的小心眼,生活就将更加美好。有一次,吕添走路时不小心碰了一下王晓萌,可王晓萌就是不愿意别人碰他,于是回手就给了吕添一拳。吕添觉得很委屈,又给了王晓萌一拳。其实本来是一件小事,如果吕添说声“对不起”,王晓萌回一句“没关系”,这事不早就解决了吗?
我希望,同学们在争取进步的竞争中,同时也要互相帮助,共同为班级争光添彩。你审美好,可以为班级布置“软包”,把“软包”布置得颜色鲜艳,内容新颖,该是多么开心!你跑得快,可以去参加田径比赛,为班级、学校争得一份荣誉,大家都会为你骄傲。在我们同学之间,不论互相的关系怎么样,只要有人遇到困难,大家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上次叶帆跑步时不小心扭伤了,就连平时常受叶帆欺负的陈浩宇,也来扶着她进了医务室。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充满阳光!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同学关系:互相帮助,宽容忍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起攀登友爱的高峰。
例文(23):
怎样看待小学生的流行语
镇江实验学校六(3)班 常馨雪
2009年获奖作品
二十一世纪,许多人都追求时尚,流行语不仅仅是青年人的专利,小学生的口中也时不时冒出一两句流行语,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呢?
“烦死了!”这通常是小学生拿到作业时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蕴涵着小学生的无奈和烦躁,但也只能在心里埋怨作业的多和难。有的人也许认为小学生说这样的话是不好学的表现,而我倒觉得,这句话却是小学生吐露心声的一种表现,他们想要摆脱沉重的作业负担,能像自由的小鸟那样飞上蓝天。
“凭什么!”“你管不着!”这两句话对象多半是爸爸妈妈,话说时的情景也许是这样的:我们想走出家门,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但家长非要把我们“圈养”在家中,让我们在题海中“畅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没大没小地说出这种令家长血压升高的话。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流行语都有负面影响呢?请听听我们班上现在最时髦的流行语吧。
每当考完试,常会有几位同学跑到你面前,七嘴八舌地告诉你考试成绩。有的还会对你说:“哎呀,你考得好差呀!回家你可要吃‘青椒炒肉丝’了。”每当听到这些话,就算明知道是骗你玩的,还是会吓得双腿发软,直冒冷汗。这时,那个同学还要加上一句“不打你才怪!”,保准你几乎要“口吐鲜血”。这个“才怪”可说是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加了一点调料,所以咱班的同学都十分喜欢此流行语,从三年级到目前六年级,可谓长盛不衰,在本班“流行语排行榜”上仍位居第一。
谁说流行语都是坏的呢?不少流行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喜欢校园流行语,有些流行语无疑是我们发泄郁闷情绪的捷径,虽然大人们听起来也许不太舒服,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一种乐趣。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允许这些流行语存在的。
校园流行语,是校园生活的佐料,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色彩,有什么不好呢?
例文(24):
对小学生流行语的看法
穆源民族学校六(1)班 骆云鹏
2009年获奖作品
如今,“烦死了”、“凭什么”、“你管不着”之类的话,已经成了小学生的流行语。现在,我就对上面的三个流行语发表一些看法。
烦死了
“烦死了”这句话,多半是我们小学生在碰到困难或遭遇不顺时说的。通过这句话,反映出当代小学生缺乏毅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在逆境中坚持的韧劲。有位名人说过:“困难是天才的垫脚石。”而当代的许多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是开动脑筋、鼓足勇气去与困难作斗争,而是以一句“烦死了”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对困难的厌恶之情。其实,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希望我们小学生能够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不抱怨,不退缩,这样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凭什么
“凭什么”这句话,表达的往往是人们对不公平的不满。这句话成为小学生的流行语,说明如今的小学生心胸不够开阔,心态不够自然。有时,老师让某些同学去参加演出,或担任什么职务,而有些同学对此不满,就会在下面窃窃私语:“凭什么!”这些同学应该知道,老师选择这些同学是有原因的,你应该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你自己不求上进,只知道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服气,那就算你说一辈子“凭什么”,始终也不会轮到你去的。请你赶快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吧!
你管不着
“你管不着”是小学生跟家长顶嘴时常说的一句话。当家长劝他:“不要总看电视”、“不要沉迷网络”、“不要弄脏衣服”等等时,有些小学生竟会一脸不屑地对家长说:“你管不着!”可是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每天为你打理房间、烧水煮饭给你吃的人是谁?不是你的父母吗?每天帮你检查作业、风雨无阻地接送你的人是谁?不也是你的父母吗?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要害你,你的父母也不会害你。现在,你也许要放松,要个性,不想让父母管,可当你自己做了父母,叮嘱孩子这样那样时,如果孩子也一脸冰冷地来一句“你管不着”,你的心也会很痛的吧?所以,请不要再对父母说什么“你管不着”,好好听从父母的教诲吧,以后你一定会发现,他们是对的!
以上这些流行语,反映了当代小学生行为中的弱点和性格上的缺陷。我们作为将来社会的建设者,21世纪的小主人,应该努力克服这些弱点和缺陷,彻底封杀这些流行语。
综合讲评(8):
立论和驳论
“立论”就是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这个观点在文章中又叫“论点”。论点不但要树立起来,还要站得住脚,使别人驳不倒,这就需要对它进行证明。证明自己论点的过程叫做“论证”,而用以证明的理由和事实则叫做“论据”。
论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举例”,就是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这可以说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在《我理想的同学关系》一文中,周芷伊为了证明她提出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论点,就举了大家帮助娆燕同学提高成绩的事例,来说明互相帮助的好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有说服力的。但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选择真实、准确、有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也就是所谓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如果我们举出的是虚假的、有误差的、孤立的、不能说明问题的事例,那我们的论点就只能是沙滩上的建筑了。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光靠举例有时是不能证明论点的,因为所谓事实往往非常复杂。比如你在研究学校的纪律状况,就会发现有很多好的例子,同时也有许多坏的例子,如果光靠举例来写文章,那就可以写出两篇观点完全相反的文章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种论证的方法,即“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所谓“分析”,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研究,全面深入地探讨问题,来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请看常馨雪和骆云鹏对小学生流行语“烦死了”的不同分析。常馨雪从小学生在沉重学业负担中需要释放心理压力这个角度,对这句话作了一定程度的肯定;骆云鹏却从小学生需要培养坚强性格这个角度,认为这句话反映了脆弱和缺乏韧性的缺点。他们的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事实上,这句话总是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说的,所以从个案来讲,就要按毛主席说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要对这句话作总的评价,那就要从量的方面作一番考察,看看它的主要内涵和倾向。
第三种论证方法是“引证”,就是引用科学上的公理、尽人皆知的常理或者公认权威者的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骆云鹏就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某“名人”的话:“困难是天才的垫脚石”。权威的言论一般都很精辟,适当运用当然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其来源则主要靠阅读,所以要博览群书。但也不能用得太多,否则你的文章就成为名人的“跑马场”了,就没有你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第四种论证方法是对比,这也是用事实来证明论点。在周芷伊的文章中,既有正面的事例,又有反面的事例,这就是用了对比的方法。
第五种论证方法是类比。这其实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篇文章说“密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方法,但不是“越密越好”。接着作者就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个愚人到人家作客,吃饭时觉得菜肴淡而无味,主人加了点盐,就感到非常好吃。他回去后自己做菜,就加了很多盐,结果把菜做得又苦又涩。文章由此指出,“密植”是有限度的,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增产。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很多类比论证的范例,我们要认真学习。
“驳论”就是驳斥对方的错误论点,这其实也是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之一,因为正确和错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上面的三篇文章中,作者在正面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实际上对他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也进行了否定和驳斥。比如周芷伊一开始就指出包庇朋友的错误。而常馨雪和骆云鹏,都在文章中包含了对不同观点的质疑和否定。前者认为流行语是“校园生活的佐料,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色彩”;后者认为流行语反映了“小学生行为中的弱点和性格上的缺陷”。如果让他们两位来进行一场辩论,一定会促进他们对流行语问题作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名作欣赏(8):
“为民作主”还是“以民为主”?
林放
“七品芝麻官”里的县太爷唐成,有句名言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敢于“为民作主”,所以他是好官,值得赞扬。
但是这位好官,只能算是封建时代的好官。“为民作主”,实际上就说明小民不能自己作主。不是吗?戏文上凡是告状呼冤的小民,跪在官儿们的面前,总有这么一句:“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
鲁迅回顾了几千年的历史,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大意是在那人吃人的社会里,老百姓(也就是“小民”们)只有做稳了奴隶或做不稳奴隶的差别。是奴隶,当然谈不上自主权,连自己的权利都保不住,不得不“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了。特别是,连奴隶也做不稳的时候,就更其渴望有位清官如包公、海青天或“七品芝麻官”唐老爷来“为民作主”了。崇拜清官,只不过是为了做稳奴隶,岂有他哉。
这说的是旧社会,在我们这里是早已过去了。
共产党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口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不是什么“为民作主”。共产党领导革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而不是“请大老爷来为民作主”。人民是主人,一切干部,从基层干部到中央领导同志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的问题不是小民做稳奴隶或做不稳奴隶,而是人民群众当稳了主人翁或当不稳主人翁的问题。当稳了主人翁,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地当家作主,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就不会容许那少数不肖公仆爬在主人头上来撒尿。假如当不稳主人翁,那结果就会倒退到“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十年动乱,就是老百姓当不稳主人翁,却让那些大老爷爬到人民头上拉屎撒尿的例子,可以为鉴。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人民,只能以民为主。公仆不以民为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也算是我看了《七品芝麻官》的一点感想。
阅读参考(8):
破旧立新庄亦谐
——读林放的《“为民作主”还是“以民为主”》
在《“为民作主”还是“以民为主”》这篇文章中,林放先生将立论与驳论有机结合,在驳论中揭示旧说之本质,在立论中展现新说之深刻。
一直到现在,我们在报刊上仍然经常可以读到“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地方领导要做人民的“父母官”、老百姓期盼“清官”为他们做主之类的言论,这些当然都是维护老百姓的好话,但从理论上来讲,其中也有封建意识不自觉的流露。封建思想本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现在封建统治阶级被消灭了,但一些封建意识却依然残留在我们的脑子里,一不小心就出现在我们的笔下口中。正如林放所分析的,其实讲这些话首先就肯定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人民群众自己是不能做主的。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引用了鲁迅的话;而鲁迅关于封建社会中老百姓只有“做稳了奴隶”和“做不稳奴隶”之差别的见解,又是何等地深刻,何等地令人警醒!即使是所谓“文景之治”、“大唐盛世”和“康乾时代”,老百姓也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而已,“做主”是谈不上的。
写到这里,文章主要是在“破”,即驳斥“为民作主”的论点;但同时也在为树立正确观点进行铺垫,打下基础。文章下面的一句话非常重要:“这说的是旧社会,在我们这里是早已过去了”,这不仅是结构上的承上启下,更重要的是区别新旧时代的分水岭。新时代应有新思想,这就是共产党提出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而官员,应该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个提法,当然就和“父母官”、“为民作主”之类截然相反了。至此,“立论”已从“驳论”中脱颖而出。但如果就此结束,那文章的后半部分就显得过于单薄。问题是,如何深入下去呢?
文章还是从鲁迅那里得到了启发:对应着“做稳”与“做不稳”奴隶的精辟论述,林放提出了“当稳”与“当不稳”主人翁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出新”,是将鲁迅论述与时代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它不仅充实了“立论”部分的内涵,实现了文章前后对称结构的平衡,而且从理论上深刻总结了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就是少数“不肖公仆”又走上了封建社会“当官做老爷”的老路,“爬到人民头上拉屎撒尿”了。由此,文章就不仅从正面阐述了“以民为主”即“民主”的重要性,而且从反面总结了不“以民为主”的危害性,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最后,文章以高屋建瓴的设问和斩钉截铁的设答收束全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人民,只能以民为主。”我认为,所谓写文章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本文就是一个范例。作者站在人类社会以谁为主的高度,视野覆盖数千年的旧社会和数十年的新社会,而思想又如此地深刻和睿智,真所谓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但文章至此尚未结束,作者还要与开头作个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和谐,如环无端。于是作者再次借用了那位七品芝麻官唐成的名言,但把它改为:“公仆不以民为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就不是唐成的意思,而是林放的意思了:不要“当官做老爷”,要做“人民的公仆”;否则就回家,但你又不会种地,哪有现成的红薯给你去“卖”呀?还是老老实实,先去学会“种”红薯吧!
此即所谓“亦庄亦谐”,于义正词严中忽作幽默语,令细心的读者粲然一笑,遂与作者灵犀相通。
第9组:展开与深入
例文(25):
我很重要
大港中学高二(2)班 巫 莹
2000年获奖作品
你以为人生就是个故事,那么你错了;你以为人生就是一段路,那么你又错了。人生是一幕接一幕的演出,而在这些演出中,导演很重要,演员很重要,观众也很重要。
我是导演,我很重要,因为我要决定我所选用的剧本——如何成长。当我还是个婴孩时,别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正在决定第一幕——接触;当我年少时,别说我年幼不懂事,我正在决定第二幕——学习;当我长大时,别说我不能预测未来,我正在决定第三幕——把握。我编排我人生的曲折和起伏。当一切顺利时,我会插入一次挫折,提示下面将有坎坷;当处在低潮时,我会设计一朵“浪花”,提醒我准备迎接高潮;当“情节”波动之后,我会安排一段平静的过渡,好让自己认真地思考未来……
我是演员,我很重要,因为我是主角。一幕没有主角的戏永远是枯燥的。十几年前,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个主角出世了,这就是我。我的戏里也许没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但都是我真实的经历;我的戏里也许没有那些浪漫的爱情,但有我诚挚的情感;我的戏里也许没有那么多特写镜头,但并不缺少细微的神情和动作。总之,没有我,这一切将不复存在。我在我的戏里永远是主角,同时我还在别人的戏里担任配角。请别瞧不起我,没有我的平凡作衬托,别人的伟大也会显得孤独;我甘愿自己的平凡暗淡,我并不嫉妒别人的光彩夺目,因为我知道,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很重要。
我是个观众,我也很重要。你有疑问了吧?我知道你一定在想:如果你仅仅是个观众,还有什么“重要”可言呢?但是我要请问,难道演出可以不要观众吗?难道演出仅仅是为了让剧作家来编,导演来导,演员来演的吗?显然,并非如此,戏永远是要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的欣赏,再好的导演也会感到乏味,再好的演员也会失去热情,再好的演出也会毫无价值。现在,你知道观众的重要性了吧?
我很重要,因为我是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我是导演,是演员,也是观众。我可以用观众的身份从别人的戏里“采掘”出我的戏里所没有的精华,然后以我导演的身份将这些重新改写编排进我的戏,并且以我演员的身份把它演好。这样,我的戏就会越来越精彩;而我,也许就会变得更加重要。
例文(26):
我的“成熟观”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八(1)班 陈 露
2004年获奖作品
我的看法,成熟首先意味着分清是非。
当今社会,小孩们总是会做出一些令人感到他们很不成熟的事情。女孩的脸上长了“美丽的青春豆”,这是她们的一大难题。用手挤吧,样子会变得更丑;对它们置之不理吧,它们又“独霸一方”,甚至会扩大“领地”。于是,她们就大量地购买洗面奶、祛痘霜。如果你去她们家作客,她们那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祛痘产品,可能会成为一大奇观。
男孩们也不例外,他们整天追求时尚,追求帅气,追求独特。看看他们穿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衣服,不禁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谓“帅哥酷男”的标准吧!但至少我认为,成熟并不意味着打扮,并不意味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些小事上。这样做,只能说明你并不成熟,甚至很幼稚。
成熟也意味着学会竞争。
也许小学时的我们还不懂什么叫竞争,就像路边的草不知什么叫美丽一样。但是,上了中学,就开始明显感觉到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人活在世上,无非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么,要想高人一等,就离不开竞争。语文考试,他考了九十八,而你考了八十九,这就是竞争;我们同坐在考场上展示自己的文才,这也是竞争;晚自习同学们争分夺秒地学习,这无非也是一种竞争。当然,竞争的含义也不是绝对的。品质上的竞争,生活上的竞争,人格上的竞争;比谁吃得好,比谁穿得贵,比谁的房子大等等。
总之,竞争是多方面的,怎样竞争,如何竞争,成熟的我们应该明白。
成熟也意味着学会独立。
我看过一则故事,它虽然比较幼稚,没有太多的深刻道理,但它却教会了我许多许多。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孩,他十分懒惰,什么事情都依赖他的爸爸妈妈。有一天,他爸爸出远门,妈妈也要去外婆家过一段时间,实在没办法,他妈妈就做了一块很大很大的馅饼套在他脖子上。但是,这个小男孩将嘴前的馅饼吃完以后,却不会用手转一下,最终他因吃不到馅饼饿死了。这个故事说明,由于他完全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才导致他走上死亡的道路。
还有一则事例,说有一个叫刘海洋的大学生,竟连短裤都不会洗。
也许,这些事会使你捧腹大笑,但事实就是这样:成熟与否,关键并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成熟也意味着学会分担。
也许你现在生活得十分舒服,一切事务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但是,你有没有觉察到他们的脸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皱纹?有没有发现他们乌黑的头发中已经开始出现白发?他们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拉扯大,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会分担他们的压力和忧虑吗?
洗一双袜子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那么,我们又何必将它们扔在卫生间,把这些琐碎的小事统统丢给父母去做呢?吃饭时给父母夹一夹菜,也只是举手之劳,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只顾自己吃,不愿意给他们一点快乐和安慰呢?出门和他们打一声招呼,也不会耽误我们多少时间,那么,我们又为何不能跟他们说一声“拜拜”,让他们高兴一下呢!
是啊,父母为我们忙碌了半辈子,操劳了半辈子,我们应该想着为他们分担。
成熟还意味着经得起惊涛骇浪。
人这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活着,难免有些大大小小的麻烦。当我们的生活之河卷起一阵巨大的风浪时,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需要有一些困难来考验我们,磨练我们,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我们才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声:“我长大了,我成熟了!”
如果我们感到自己长大了,那就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分得清是非吗?我们学会竞争了吗?我们学会独立了吗?我们学会分担了吗?我们经得起惊涛骇浪的锻炼了吗?
这,就是我的成熟观。
例文(27):
我心中的和谐校园
镇江实验学校八(1)班 张 璐
2006年获奖作品
是爱,哺育着世间万物,而爱的源泉,则来自和谐。对和谐的追求,随着历史长河延续至今。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然而在我看来,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和谐的希望首先在于校园,因为这里正孕育着社会的未来,也许可以这样讲,一座和谐的校园就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象征。
和谐的校园中到处绽放着真诚的微笑。冰心奶奶说:“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只是生命的形式;而微笑,则是生命中最灿烂的花朵。”是啊,只有微笑,你才能漫过沙石,快乐地奔流;只有微笑,你才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因为只有微笑,才是健康情感的折射,才是内心和谐的反映。
校园的主人是老师和同学。每当在晨曦照耀着的校园,师生相见时,他们都会微笑着点头招呼:“早上好!”于是,心情便像晴空万里一样明朗。当伙伴们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事后的会心一笑能化解一切,使双方的内心都充满了温暖,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又亲如兄弟姐妹。心中有和谐,脸上便常见微笑,只需将嘴角微微上扬,一朵微笑便会优美地浮现。这个小小的动作,就像那灿烂的樱花,在大地纷纷绽放;就想那和煦的春风,从水面温柔吹过;就像那光辉的太阳,照亮每个人的心房。
和谐也意味着感恩。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感恩。大海创造了生命,也守护着生命,所以才会有鱼儿得水的幸福。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里。”水对鱼儿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所以哲人说:“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老师就是水,就是大海,而我们就是得水的鱼。老师的恩情恰似数不清的鹅卵石,静立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永远也不会消失,永远在我们心中闪光。学生当然应该感恩于老师,因为是老师们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才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那么,老师应该感恩于学生吗?我认为同样应该。因为,如果没有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就不会有教师这个职业,是学生为老师提供了这个职业,是学生为老师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使他们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这也是一种恩情。老师如果从内心感恩于他的学生,他就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他就会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努力与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品味酸甜苦辣的人生。他就会打开心灵的窗口,聆听学生内心的情感。试想,如果在一所学校中,学生感恩于老师,老师感恩于学生,那么这一定是一所和谐的学校,校园中一定充满了欢声笑语。
总之,我觉得和谐是交流真诚感情的信使,是放飞美好愿望的翅膀,也是培养优良品德的温床。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吧!
综合讲评(9):
展开与深入
我们观察研究一个事物,有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是横向展开式的,要看到事物的全部,考察它的方方面面,并研究它与外部事物的关系。还有一个是纵向深入式的,着重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研究矛盾发展的轨迹和因果关系。但这两个方面,在具体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实际上是纵横交错,是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的。总的来讲,横向展开容易一点,纵向深入困难一点。这和我们用铁锹在地上挖坑是一样的道理。在挖深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宽挖的空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集中在一处硬挖,往往很难持续;如果不断向外围铺开,必然失之浮浅。
我们来看一段鲁迅的文章:“倘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变成‘右倾’。革命是痛苦的,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在这段话中,鲁迅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对革命抱有浪漫幻想的人容易对革命失望,变成‘右倾’”,他讲了三个方面:革命是混有污秽的,是会有流血牺牲的;革命要做许多卑贱、麻烦的工作;革命不仅是破坏,还要建设,而建设是麻烦的事。这都大大出乎“诗人”们的预料,所以凡对革命抱有浪漫谛克幻想的人,对革命是很容易失望的。在这段论证中,鲁迅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此类人对革命容易失望的因果关系,三个方面是横向展开,因果剖析是深入,这就叫分析,使我们感到逻辑性强,很有道理。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会深入的分析是最重要的。一味用举例和类比的方法来论证,主要就是横向展开,会使人感到缺乏深度。而且,由于社会现象很复杂,正反两面的事例都会有,如果你只选对自己有利的事例,不考虑事例的典型性,不对事例的总量进行分析,那就会带来片面性,甚至把严肃的论证变成“儿戏”(列宁语)。一味用引证法也不行,因为那都是理论根据,还需要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服人。
你看陈露的《我的成熟观》,主要就是在横向展开上做文章,他所列举的关于成熟的种种表现,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即使已经讲了“分清是非、学会竞争、学会独立、学会分担、经得起惊涛骇浪”等好几种,还是没有一个综合的,能抓住主要矛盾的总结,文章也显得松散,缺乏一个完整的结构。巫莹的《我很重要》就不同了,他首先把人生比作一场演出,然后就顺理成章地从导演、演员、观众三个角度论证了“我”的重要性,这显然是一种哲学的论述,不存在浅薄的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更精彩的是,作者在最后一段进一步辩证地指出,人其实都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如果我们既能当好向别人学习的“观众”,又能做好设计并演出自己人生的“导演”和“演员”,那我们就能变得更加重要。这样一来,文章就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成功地避免了片面性,也显示出结构的完整性。张璐写的是一篇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是要求写一篇谈“和谐社会”的文章。但对一般中学生来讲,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宽泛了,而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又实在太少,写起来很容易泛泛而谈,失之肤浅。那么张璐是怎么写的呢?他先是大跨度地分析了和谐的历史渊源,然后话锋一转说:“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和谐的希望首先在于校园,因为这里正孕育着社会的未来,也许可以这样讲,一座和谐的校园就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象征。”这样一来,可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他把议论的范围从社会缩小到校园,就可以挖掘得深刻一点了。而事实证明,他写得很不错。
名作欣赏(9):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信“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小“开口”,深“挖掘”
——读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关于作文,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告诫:角度小一点,口子小一点,写得集中一点。这话是不错的,尤其是对议论文体的写作而言。但“口子”小了,要想把文章写好,也还是要“挖掘”得深一点才行。这就需要作者有锐利的洞察,仔细的鉴别和精炼的表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作鞭辟入里的分析。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就是小“开口”、深“挖掘”的典范。标题是文章的论题,论题的核心是“自信力”,作者就瞄准这一点进行论述。
开头先介绍与论题有关的社会现象:中国人两年前还在自夸“地大物博”;“九•一八”事变以后,地被占了,物被抢了,却只能指望国联;后来知道国联信不过,竟只好求神拜佛了。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而,鲁迅却把他们的论点变成了论题,用一个反问句表示质疑。
接下来,作者就发表议论说:所谓“地大物博”云云,是“自夸”而不是“自信”,其实“自信”早就失掉了。信“地”信“物”,就是没信过“自己”,所以是“他信”;现在国联也无望,于是连“他信”也失掉了。这样从一开始就指出所谓失掉的“自信”本来就不存在,便从根本上掀翻了对方的论点,显示出高人一筹的洞察力。大家都知道,驳论的方法有三种,即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像这样一开始就指出对方的论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就如同在拳台上一下子击倒对方,竟无须再打驳这驳那的消耗战了。
揭露所谓的“自信”实为“他信”,是本文思路的一大转折,紧接着鲁迅又来一次逆向思维,把话说回了头:“他信”失掉了,本该生“疑”,如果觉悟到应该走向真正的“自信”,那岂不是好事?遗憾的是,竟转而“求神拜佛”了。这就比信“地”信“物”信“国联”更糟糕,因为上述他物之不可信,很快就能见分晓,也许能从失望中酝酿出新的希望;而求神拜佛之无效果,却很难加以验证,反而会长久地麻醉自己。我读到如此切中肯綮的分析,不禁颇为感慨,因为即便是现在,也还有不少人热中于求神拜佛,包括相信种种伪科学的广告,其重要的原因,不还是因为其因果关系难辨,真假是非难明,结果甘愿被谎言和假象所欺骗吗?——此亦如鲁迅当年所言:“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从“不自信”到“他信”,最终变成了“自欺”,难道中国人真的山穷水尽了吗?当然不是!鲁迅于此笔锋一转,文章便展现出柳暗花明的前景来。他斩钉截铁地说,尽管在“自欺”的笼罩之下,我们仍然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原来前文所说的“中国人”,都不是全称判断,不能包括所有的中国人。这样一来,下文就别开生面了:“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段黄钟大吕般的宣言,简直是振聋发聩,扬我国威。鲁迅将这些人誉为“中国的脊梁”,洋溢着多么诚挚的敬仰之情啊!
而在下一节,鲁迅则更加明确地指向现实:这些人“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请看一下本文的发表日期,是1934年9月25日,当时在江西浴血奋战的红军,正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即将开始伟大的长征。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鲁迅笔锋之所指,文心之所向了。
最后一节,再以“筋骨和脊梁”誉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地火奔腾喻中国的革命形势,深刻地指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关键所在。
“口子”很小,“挖掘”很深,文思曲折多姿,妙笔一路生花,这就是鲁迅杂文的深厚功底和无穷魅力。
第10组:生活与感悟
例文(28):
感谢自然的赐予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九(16)班 管晗婧
2009年获奖作品
阳光中,微风拂过我的脸。
早春的田野,如沾满墨水的笔轻轻掠过,留下一抹淡绿。一团白影在草丛中欢快地跳动,不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我拉着风筝在微风中跑着,那只彩色的风筝不高不低地悠悠翩跹着,仿佛一只蝴蝶,在蔚蓝澄澈的天空自由地飞舞。“呀!”阳光中,风筝忽然断了线,我立时站住了,愣愣地望着那个渐渐模糊的影子。就在它行将消失之际,我开始拼命地奔跑,虽然不可能追上它,但奔跑时那股清新的山野之风吹过脸颊的快感,使我懊丧的心绪刹那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这是自然的赐予,清凉的风吹尽了我的烦恼。
细雨中,秋叶落在我的掌心。
连绵的秋雨,总给人些许哀愁。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几片落叶又扰乱了我的心绪。难道生命就如此脆弱,几滴细雨也能摧残这最后的生命吗?“不,你错了!”好像有一个声音闯进我的脑海。抬头向上看,又一片枫叶即将结束它的使命。我缓缓伸出手,让它安安稳稳地落在我的掌心。它那炽烈的红色还在燃烧着,全然没有熄灭的意思。那团火,仿佛灼烧着我的手,也好像点燃了我的心。——生命,在年轮的回归线上诞生或者陨灭,但它的一生都在热烈地绽放着,如同荼靡花那样,即使谢了,也依然在期望着下一个春天。
这是自然的赐予,落叶以它的一生向我展示着生命因信念而顽强。
寒风中,腊梅的芳香叩开了我的心门。
这个冬天好冷啊!我窝在窗子边上,嘴里不满地嘟囔着。耳边是寒风吹在窗子上的“呜呜”声,就好像吹在我的心上。每到冬季,我总是经不起寒风的挑战,对于长跑向来是敬而远之。我惧怕寒风刮在脸上的丝丝疼痛感,也畏惧跑完后那种浑身上下的体力衰竭之感。所以,即使我去参加长跑,多半也不能坚持到最后……正在这样想着,却有一丝芳香飘来,使我禁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非桂非兰,难道是……我于是向窗外望去,竟然是那盆在寒风中微微颤抖的腊梅!它那鹅黄色的花瓣透明得如同一块琥珀,使我的心境也慢慢变得澄澈起来。
这也是自然的赐予,坚韧的腊梅在寒风中绽放,激励我也要学着勇敢坚强。
让我们在这人生最纯美的时光,记着感谢自然的赐予吧!
例文(29):
我的蔷薇
江南学校九(7)班 李静婧
2009年获奖作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这么容易满足,只要望望那窗台上淡淡的绿,心便如同手中的速溶牛奶一样温热起来。那丛蔷薇,温柔地绿着的蔷薇,像牵牛花一样伸出藤蔓,爬满我粉红色的日记。
我常常调整她的位置,希望阳光能和我一样眷顾到美丽的她;我常常为她调配营养液,里面掺和了昨晚的雨水;我常常注视她,看她幸福地活着。
我为她做了很多,没想到最后感到满足的竟是我。是的,我很满足。她那淡淡的绿里写满了依赖,稍不留神,我便会陷入她的依赖中。
昨夜,她没有回家,在暴风雨中我感到自己将要倒下,但那一刻我竟然感到了满足。
我想要的不是花肥,不是营养液,我想要的,她不能给我。她是爱我的,我知道,但她的爱几乎让我窒息。她看我的眼神像一张温柔而又沉重的网,想要牢牢束缚住我。
我的蔷薇因为暴风雨的缘故,这几天都萎靡不振。她不再对着阳光频频抖动枝叶,也不再迎着晨曦向我绽开笑脸。
花店老板说:“蔷薇是一种天性快乐的植物”,而我要怎么告诉他:我的蔷薇是忧郁的?
我也曾想过,把你融入庭院的一片绿中,但请你原谅我,我做不到。我害怕你不能适应那里恶劣的环境;我害怕你不能抵挡风雨的摧残;我害怕你不能承受烈日的炙烤;我害怕你不能抵抗害虫的侵袭。
我也只好忧郁地望着我的蔷薇。
没有风雨的磨练,只是一味地享受温暖,现在的我变得柔弱无比,就连阳光温柔的抚摸也感觉针刺一般,体内似乎有什么东西正一点点流逝……
我不敢相信她是爱我的了,爱不应该是这样。或许,她的确是爱我的,只是我已不堪重负。
她要与别的同伴交流,我却只会给她孤单寂寞;她要风的磨练,雨的洗礼,我却只会给她所谓的温暖;她要自由,她要把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我却只会给她沉重的束缚……
她死了,在我面前。
依旧在生活,依旧在喧嚣。只是我每当看到那些只懂溺爱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手心里的珍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父母,我心中便顿生凉意。
但愿,那些孩子的命运,不要如同我的蔷薇……
例文(30):
深夜,灯下飞来一只小虫
句容中学高二(5)班 文 月
2006年获奖作品
深夜,床上空荡荡,困倦的我伏在书桌上,想着未完成的作文《思考生命》。
窗外的黑夜肆无忌惮地弥漫在周围,寒意丝丝,邻人家隐约传来细小的声音,荡漾着进屋,在沉闷的寂静里,于我的耳膜激起成片的轰鸣;柔和的黄色灯光慵懒地散发着光芒,把灯后暗色的背景照亮;甩甩头,灯下的灰尘一粒粒地——翻卷,融合,坠落。
满脑子糨糊,我断断续续地想着:什么是生命?不就是活着吗?
这种单调的状态突然被打破,一只小虫闯了进来,为这个空间注入了第二个生命。原本即将垂下的眼皮瞬间抬起来,我有了玩弄的对象。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只小虫,它上下翻飞,一会儿腾跃而上,一会儿急速下落,一会儿又忽然不见踪影,这让我想起史努比漫画里黄蜂飞行的轨迹——一团杂乱无章的线。
为了脱离这种无聊的状态,我开始设想怎样去玩弄这唯一的小虫。她累了,歇在桌面上。我悄悄用笔尖把它翻了个肚皮朝天。六只细弱的腿高频率地蹿动,力图翻身,而在我看来,那不过是无用的挣扎罢了。我带着险恶的用心笑看着它,就是不肯动动手指去解救它。不知过了多久,它终于翻过来了,而我早就用书本搭起了一座“险峰”。为了追寻理想中的灯光,它只能选择翻过此书山。然而,这回它却没有遂我心愿。它长时间一动不动,我甚至以为它死了。正当我开始松懈时,它却“倏”地一下飞越了书山,没有给我任何捕捉的机会。我这个猎手竟然被它激怒了,经过几分钟的斗争,我又重新把它控制住。当时,我甚至想用笔去戳破它的肚肠,或者用手掌一下把它压扁,可是我终于怀着自以为是人类特有的同情和玩弄的心理,把它放走了。
“你太弱小了!”我对那只小虫说。然而小虫却用它那乱线般的飞行轨迹对我说“不!”
它一圈又一圈地绕着灯光盘旋。我疑惑,它到底想干什么?可它仍然执着地,似乎要永无休止地一圈又一圈地飞翔。我终于明白,它只是在寻求着光明。
这理由很简单,很卑微,没有更多的内涵,我曾经这样以为,可现在却不会了。我忽然觉得,这小虫是那么高傲,超越于平庸的生活之上。
空白的作文纸上留下一行有力的笔迹:“生命,就是要突破生活的设置,就是要抗争平庸的命运。”
夜深了,我熄了灯,那只小虫也不知所往。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这篇作文的框架却渐渐成形了……
综合讲评(10):
生活与感悟
主题,或者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唐诗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明代哲学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于手忙脚乱。”这些话都强调了明确主题的重要性。
那么这主题从何而来呢?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他之所谓“经验”,就是说作者的生活经验;他之所谓“暗示”,就是说这种思想必须通过作者的“感悟”才能得以明确,从而形成文章的主题。
所谓“感悟”,应该包含两个方面:既有情感上的体验,也有思想上的领悟。生活中充满着喜怒哀乐,社会上到处有是非正邪,我们都要用心感悟,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古人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同学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生活的范围比较小,与社会的接触也不多,但即便如此,家庭与校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关键是我们要做有心人,生活不仅有“吃喝拉撒睡”的物质内容,更重要的是充满了情感、道德、美学、思想等精神内涵,都需要我们去认真体验、感受、学习,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的。有了这个基础,我们的艺术品位和文章格调也就能提高。
请看管晗婧的《感谢自然的赐予》,他就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读:春风带来心情的愉悦,秋叶展示生命的热情,冬梅彰显意志的坚强。全文表现出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理解和感激,且洋溢着优美的抒情气氛。当然,他的这几点感悟也并不新鲜,如果能有自己原创的意象,那就更好了。
再看李静婧的《我的蔷薇》,其主题也是常见的,但可贵的是,一是结构有特色。他通过“我”与“蔷薇”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主要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把一个鲜活生命因溺爱而走向衰亡的过程,细致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二是语言简洁准确,含蓄隽永,结尾的感悟升华,也能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至于文月所写的“深夜,灯下飞来一只小虫”这个题目,实在是不大好写。如此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能给我们多少感悟呢?也不过就是“追求光明”、“顽强执着”之类吧!也许我们会想到鲁迅先生的《秋夜》,其中有关于灯下小青虫的描写,但那也只是文中的一个细节,现在要就此写一整篇文章,又该如何构思呢?应该说,文月写得不错。他抓住了灯下小虫的行为特征,结合对命题作文《思考生命》的思考,最后感悟出文章的主题:“生命,就是要突破生活的设置,就是要抗争平庸的命运。”这实在是合情合理,而且是很巧妙的。文中对小虫飞行动作和飞行轨迹的描写,对小虫挣扎翻身和突然飞走的描写,对自己从藐视戏弄到尊重感悟的心态变化的描写,都很生动,而且显示出青少年作者的特色。
毛主席曾经深刻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对于写文章来讲,所谓“正确思想”就是正确的主题和立意,所谓“社会实践”就是要深入社会生活,并且认真地体验和感悟。如果脱离了社会生活这个源头活水,我们的文思就会枯竭。
名作欣赏(10):
日出
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地拥出了一轮朝日。……”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的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忌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们的安睡,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茫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墨蓝色云霞的缝隙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采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了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一九五八年
阅读参考(10):
写《日出》正如“日出”
——读刘白羽的《日出》
写日出的文章,我看过不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刘白羽的这一篇。我觉得,本文的写法,也如日出一样,使人在殷殷的期待中,得到极大的审美满足。
一般我们写文章,有时会犯一种“直奔主题”的毛病,这在散文写作中,尤其应该防止。散文贵散,往往体现在内容丰富,收放自如,节奏富于变化。如果你一开头就直奔主题,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对照和映衬,那文章必然显得内容单薄,主题过早暴露,读者也就缺少细细品味的乐趣了。其实这和看日出是一样的道理。试想,如果没有登山起早引颈盼望的期待,没有黎明前后周围景物的变化,没有云彩雾岚光影明暗的映衬,那日出还能含蓄如此耐人寻味的美感吗?还能引发如此丰富多彩的联想吗?
简洁的开头以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日出,反而讲起日落来。他引用古人的名句,说明日落的景象虽然优美,却难免萧瑟之感,不如日出景象的伟大壮观。这就形成一种对照,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思维。但接着又轻轻抹去,说自己在很长时间内并无看日出的机缘,只能从书本上欣赏这一美景,由此引起下文。
下文则引了德国诗人海涅和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两段描写,作为本文描写日出的铺垫。这当然是在进一步调动读者对于日出美景的想象。但这样做,显然对作者是一种挑战,如果本文对于日出的描写没有特色,那就相形见绌,弄巧成拙了。看来,刘白羽对自己是有信心的。
但接着仍然没有写日出,而是记录了两次错过的机缘,一次是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结果是灰蒙蒙的云雾遮住了东方;一次是在黄山,其遭遇正如大旅行家徐霞客,碰上了“雨大至”的坏天气。
到这里,文章已写了一千多字,仍然没有接触到核心内容,但这又并非离题,因为他写的都与日出有关,且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读来饶有趣味,可谓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现在,终于到了箭在弦上,弓已拉满,不得不发的时候了。
下文便是亲历日出景象的描写,其文采之华美令人惊艳,其内涵之丰富前无古人,作者洋洋洒洒,又写了一千多字,足以突出重点,平衡前文。赏析这段描写,我认为有“事奇”、“文美”、“意深”三大特色。所谓“事奇”,一是指作者并非在通常的山上海边,而是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中看日出;二是指作者屡次“有意栽花花不发”,而这次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碰上了这天外奇观。当然,对我们这些经历远不如作者丰富的读者而言,这就更是一种“奇文共欣赏”的好机会了。所谓“文美”,大家仔细一看便知:对于那些色彩和形状的变化,对于那些光影和声响的感受,作者的描写是多么细致而生动呀。所谓“意深”,则是指在这段瑰丽的写景文字中,饱含着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这一番深情厚意,又完全与辉煌的日出景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比如这“从国外向祖国”的航行方向,这“晨光与黑夜”的时间更替,这“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的空间交接,这“马达声特别轻柔”的宁静,这“两翼非常平稳”的和谐,这“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的热情,这“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的幸福感……处处都暗示着一种“日出之壮丽”正如“新中国诞生”的双关寓意,使读者深受感动,并跟随作者进入一种庄严的思考。
总而言之,本文是在充分铺垫、强力蓄势的基础上,才隆重推出对天外日出奇景酣畅淋漓的描写,并蕴涵着作者诗一般的感悟,这难道不正如“日出”一样引人注目、发人遐思而又令人惊叹吗!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