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点,他为什么拿起了电话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2001年,“增华阁”作文大赛高中组有一道蛮有意思的材料作文题,所谓“材料”,仅仅是提供了一句话,而且规定要把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这句话就是:“深夜一点,他拿起了电话”。
结果,有相当多的参赛者选择了这道题,也写出了不少颇有意思的文章,我们读起来也饶有兴致。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道有点怪异的赛题,却引起了参赛者如此之强的写作冲动和阅读者如此之大的解读兴趣呢?
这就是“悬疑”的力量。当参赛者看到这个赛题,脑海里马上会浮起一个大大的问题:“他为什么深夜一点钟要打电话呢?”刹那间,这个问题就在他的脑海里兴风作浪,激发起那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无限想象,于是他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虚构一个故事,想为你揭开一个意想不到的谜底,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创造力。而我们阅读者,有谁不喜欢猜谜?有谁不喜欢有某种想象不到的稀奇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呢?
只要想想曹禺的《雷雨》,我们就知道“设置悬念”对于情节发展的驱动有多大的力量,对于矛盾冲突的烘托有多浓的氛围,对于戏剧高潮的揭示有多强的震撼。我们看《雷雨》的时候,我们心里的郁闷、压抑、紧张和期待,不是正与剧中人一样感同身受吗?当话剧在闪电霹雷中进入高潮的时候,我们不是也在思想的闪电中看清了旧社会的狰狞面目,不是也在情感的霹雷中爆炸着冲天的愤怒吗?这就是“设疑”、“垫疑”、“解疑”的无比强大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我们平息一下激动的心情,还是来看看同学们当中的小“希区柯克”(电影悬念大师)吧!有一位高三的学生,她写的比赛作文就叫《悬念》。当然,第一句话就是:“深夜一点,他拿起了电话。”她怎么接下去呢,且看:“如你所想,这让人很不安,尤其是我。”“不安”是我们已经感受到的,可为什么“尤其”是她呢?这是第二个疑问,作者就这样巧妙地把自己设计到情节当中去了。再下面,许多人可能就会写他打了什么电话了;但是她不,她把那男孩定格在那里,宕开一笔(这就是《红楼梦》中所谓的“轻轻抹去”),开始平静地介绍:“我,是住在他对面房间的女孩子。换句话说:他,是住在我对面房间的男孩子。”请注意,这样两句内容实际上一样的话,并不是所谓“重复”,而是一种修辞的“强化”:不仅强化了方位感,而且把他俩的这种“互动”的关系暗示出来了。于是,下面写平时他们各自如何复习功课到深夜,他如何弹琴唱歌,她如何吃东西,他们实际上有意无意地互相关注着,甚至“我”已经有一点点喜欢他了……“寂寞伴着时针偷偷出发”,好宁静温馨的语言!难道作者把那“大疑问”忘掉了吗?没有,这就是所谓“节奏的变化”,就在这放慢下来的描述中,那“疑问”继续在读者心中发酵,膨胀。这时,女孩子展开了她的种种设想:日本恐怖片那样的事情?越洋电话?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然后再宕开,不急不慌地描写对面房间的情景,把上述假设一一推翻。那么是“其他”原因?写到这里,作者又卖个“关子”,对这个“其他”先发了一番“自己想象力特差”的议论,然后才“勉为其难”地设想:他是“美国黑手党的某个人物”,或者是“联邦调查局的一个小头目”,正在给总部拨电话?接着还煞有介事地说:“你别说,还真有可能”。然后否定:这与平时对他的印象有矛盾。然后再否定:“地下人物嘛……伪装自然特别好”。最后她说:“我越想越想入非非,忍不住要哈哈大笑。”正在这时,“我的电话响了。‘小姐,’那个男孩在电话那头对我说,‘我准备换衣服了,请你移开你的视线好不好?’”
全文戛然而止,整篇都在“逗你玩”,但确实很好玩。作者在“他拿起电话”到“我的电话铃响”的几秒钟里,让现实的时间停止,然后开创想象的时空,给我们写一个虚拟的故事,那结尾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一切冰消瓦解,使我们望着这两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忍俊不禁。
怎么样,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不错吧!你也来试试?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