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同中看异学作文(续四)

洪蒲生(编著)


第11组:审美与修辞

例文(31):

校园晨曲

丹徒县石桥中学初三(3)班 张跃华

2000年获奖作品

清晨的校园被一层如烟的晨雾笼罩着。在飘渺的晨雾中,校园的身影忽隐忽现。鸟儿们用自己清脆、婉转的歌喉唱起了动听的晨曲,唤醒了沉睡的校园。“叮叮当当”的响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小懒虫”们争先恐后地跑入弥漫的雾中,他们跳着、叫着,显示着自己的青春活力。风像刀割般刮到脸上,但他们仍然嘻嘻哈哈地笑着,这一串串笑声,夹杂着跑步声、叮当声,突破了晨雾的包围,回荡在校园的上空。

水池边,自来水哗啦啦唱起欢快的歌,一股股水流倾泻的声音不断地响着。鸟儿们更加欢快,“叽叽喳喳”地也来凑热闹。水池边的洗漱声连续不断,还有洗衣服的声响夹杂其中。清晨的校园热闹起来了。一个个活跃的影子不断走进校园,自行车“叮铃铃”的响声不绝于耳,校园的门口也热闹起来了。

晨雾像撩人的面纱久久不愿散去。操场上,教练员的哨声一声声是那样清脆,随着那跳动的音符,人们的心情更加欢快。远处,“一二一”的口令喊得坚定而有力,在铿锵的节奏中,广播室播放的音乐,伴随着夹杂的脚步声达到了高潮。人们的欢声笑语更加响亮,步伐变得整齐一致。操场两旁,一排排苍翠的树木在晨风中兴奋地抖动,好像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早就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像波涛汹涌的长江黄河滚滚东流,使人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名句!

到了升国旗的时候,庄严的国歌声随着缓缓上升的国旗在操场上回荡着,风儿吹拂着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每个人都是庄重严肃的表情,校园显得更加宁静,飘扬的五星红旗显得更加鲜艳。

校园晨曲,美不胜收。

例文(32):

“美”的剪影

大港中学 赵秀泉

1999年获奖作品

“呀!你回来啦!”我刚踏进教室,就有一句句热情的问候和一个个问题在等着我,“澳大利亚好玩吗?”“那儿漂亮吗?”“有没有拍照片?”

“当然,”我从包里捧出一大叠照片,“Come here!”(到这儿来)。于是,我立刻被伙伴们团团围住了。

“哇!这是悉尼歌剧院!”这是一张很阳光的照片:蓝天碧海,阳光白云,歌剧院是那样地令人神往。我指着照片对她们说:“这是到悉尼的第一天,看到歌剧院一个个都激动得要命。看我,包都背反了。”人群中爆发出一串笑声。

“看这张,”我又挑出一张给她们看。这是一张有高挂的红灯笼,有“四川火锅”招牌的照片。“是唐人街!”她们异口同声喊。

在唐人街,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中国的工艺品和食品,还看到了中文的报纸。在那里,我们总觉得有点恍恍惚惚:这是在澳大利亚,还是在中国?我们还开了一次“洋荤”:吃了一顿中餐,接连几天被三明治、汉堡包折磨的胃,终于感觉到了无比的舒展:还是米饭香呀!

看着一张张身在海外的照片,我禁不住又回忆起了在异国他乡的一幕幕,那一幅幅“美”的剪影。

这是我们的教室,此刻正在开Party。我们学习的学校里所有的中国学生都来了——满满一屋子。这里并没有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家都只是高兴,只是尽兴畅谈。还有几个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夹杂其中,正在向我们讨教中文呢!

真的,在澳大利亚,中国人很多,热爱中国的人更多。尽管我们寄宿在当地居民家,但温暖的感觉总在微寒的冬日包围着我们。

这可是一张很威风的照片:我站在中国大使馆的门前,五星红旗在身后迎风飘扬,金色的阳光勾勒出大使馆雄伟的轮廓。当我们到达大使馆的时候,听人说中国大使馆是这里所有的大使馆中最大的一个,心里便禁不住激动,请看我脸上自豪的表情!

“喂!”围着我的同学们又喊起来了,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叠照片,“这些照片太美了,张张都美,帮我们洗几张吧!”

我笑着答应她们,并特别挑出一张放在她们面前说:“其实,这张最美。”

这是我们从悉尼返回上海时在飞机上拍的。没有美丽的风光,也没有突出的人物,但每个人脸上都有着最灿烂的笑容。

我告诉她们,那时我们已经历了半个月的旅游生活,又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不用说,骨头已经累得支不起身子了。但当我们看着飞机电视屏幕上显示出离上海虹桥机场越来越近的信息时,我们竟然都不约而同地兴奋起来,最后就齐声数着:“500,300,100——”,在飞机着陆“轰”的一声响的那一刹那,机舱里溅起了一片欢呼声:“到家了——”不知为什么,我们当时几乎都要落泪了,仿佛已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现在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一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咔嚓”一声,有人为我们留下了这张最宝贵、最生动的照片。

可是,伙伴们却好像并不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她们还在争论着:有的说歌剧院那张最漂亮,有的说开Party的那张气氛最好,有的说还是大使馆的那张最气派……

例文(33):

想象中的秋天

大港中学初三(1)班 赵秉洁

2005年获奖作品

秋是徐志摩的那朵彩云,在纯净的天空中飘浮,带来了秋天的凉爽;秋是纪弦的那片枫叶,薄如蝉翼,沾着故乡的泥土,带着淡淡的忧伤,诉说着秋天的过往;秋是柯尔庄园里的野天鹅,是纪伯伦旷世辽远的歌,是美丽的畅想,是珍贵的收藏……

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伴随着高山流水的优雅萦绕耳畔时,秋天已在不知不觉中静静地走来。当“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的风景线在天边起伏,浅吟着“暗香浮动近黄昏”,秋天已进入我们的视野。

初秋,老槐树的叶子开始零零落落地往下飘,小河边曾经轻盈曼妙的柳条,在秋风的抚摸下,摆弄着绿黄的柳叶,坚持展示着它的活力。水面异常地平静,没有昔日迸溅的欣喜,像一块厚厚的水晶,仿佛天空也被包容了进去。

中秋夜,苏东坡突发奇想,把酒问青天,不仅问到了月亮的起源,而且问到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他最后的结论,还是“何似在人间”。可见所谓“悲秋”的情怀,关键还是出于文人自己的心中。张若虚即使处在“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之中,他还是唱出了“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的悲凉之音。

深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秋的惆怅已经涨满了许多文人的心间,但他们还是努力坚持着高洁的情操。伯牙子期的情谊借着青山绿水,千古流芳;李白杜甫的诗意溶于金樽美酒,豪情万丈。

孔子曰:“逝者如斯”,秋天迈着轻快的脚步,从人间走过,掬一口清泉,撷一朵菊花,带给人们不尽的美感,无限的想象。

秋天的想象,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一朵花,一棵草,便装饰了我们的梦想。秋天的想象,是在生活的沙滩上,看浪花淘尽处,待潮起潮落时,一粒沙子,一只贝壳,便点缀了我们的青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秋思》是秋天的想象;泰戈尔的“死如秋叶之静美”也是秋天的想象。

看哪,“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那大雁扑着有力的翅膀,怀着自己的期望,也带着我们的想象在飞……

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秋天:文学和美学的秋天。

综合讲评(11):

审美与修辞

人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那么,为什么有人能发现,有人却不能发现呢?这就是审美能力的问题了。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具有感知美这种特殊的能力,能够发现、理解和评价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审美特点:比如发现周围事物在形式、颜色、声音等方面的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和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在思想行为方面的美与丑,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作出满意与否、喜爱与否的评价等等。对美的感知是敏锐还是迟钝,是肤浅还是深刻,是低俗还是高雅,反映了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水平。审美能力又叫艺术趣味,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而学习写作,就大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我们的艺术趣味。

比如张跃华写《校园晨曲》,他就能从校园早晨似乎杂乱无章的声响中,听出生气勃勃的青春活力,并能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把这些声响演绎成一支优美的“校园晨曲”。文章的开头像一个引子,写校园从晨雾中醒来,生活的音响从无到有,鸟鸣声,洗漱声,跑步声,欢笑声,零零散散,从少到多,标志着新一天学习生活的开始。第二节,随着音响从弱到强,作者开始了有重点的分别描写:水池边的洗漱声,欢乐的鸟鸣声,校门口走读生的自行车铃声,组合成一个热闹的乐章。到了第三节,则集中在早锻炼的声响中显示出铿锵有力的节奏,主要表现一种上下的律动;而第四节,却重点描写琅琅书声的连绵不断,“像波涛汹涌的长江黄河滚滚东流”。第五节,作者又让所有的声响静音,只突出升旗仪式中的国歌声。此时,在宁静校园的衬托下,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也升起了一种庄严。纵观全文:真可谓“写声响充满情感,看似杂乱实有章;以静音突出重点,此时无声胜有声。”

写“晨曲”当然主要是在声音上做文章,写“剪影”则必须在色彩和形象上做文章了。赵秀泉以自己在澳大利亚的见闻为素材,“剪”出了“蓝天碧海,阳光白云”背景下的悉尼歌剧院,“剪”出了高挂着“红灯笼”、闪亮着“四川火锅”招牌的唐人街,“剪”出了有“黄头发、蓝眼睛”助兴的“老乡见老乡”的欢声笑语,“剪”出了“红旗下”、“阳光中”中国大使馆的雄伟庄严……这些影像都是一种凝固的“美”。但作者认为最美的,却是那张回国时的照片:当时飞机正在上海虹桥机场着陆,机舱里“溅起了一片欢呼声”,“每个人脸上都有着最灿烂的笑容”。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一张最美呢?因为经历了短暂的别离,当他们重新投入祖国怀抱之时,那种激情的爆发,是大家前所未有的体验,所以作者从照片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心灵美。而未曾出国的同学们,自然还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依然在热烈地议论着各自最喜爱的照片。这也说明,美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包含着审美者不同的主观体验、感受和理解。

以上两篇文章的美,都来自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而赵秉洁写《想象中的秋天》,则主要依靠他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在他所引用的一系列名句中,除了谢灵运的“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写的是夏天的景象,林逋的“暗香浮动近黄昏”和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冬天的景象之外,其它的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的美。更加可贵的是,作者在修辞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能使自己的语言与成句的引用融为一体,形成完整和谐的篇章。

从以上三篇文章的情况来看,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努力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深化对美的认识;同时要通过学习高品位的文艺作品,获取别人的美学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写作锻炼,来提高自己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名作欣赏(11):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岩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岩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着那面,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撷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鲜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一九二四年二月八日温州作

阅读参考(11):

从“美景”到“美文”

——读朱自清的《绿》

读朱自清的《绿》,我们不能不惊讶于文章的修辞之美。

为了突出文章主体的繁笔,他把开头和结尾的文字压缩到了最简。首先,他直截了当地点明本文的中心是“绿”,一句废话也不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显然,第一次到仙岩,他并没有特别注意到梅雨潭的“绿”,所以才有这第二次的“惊诧”,所以要把它作为描写的重点。结尾与开头呼应,也同样简洁:“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这几乎与开头重复的一句话中,作者特意加上了“不禁”这个词。所谓“不禁”者,乃“情不自禁”也;而这“情”,就是作者对梅雨潭之“绿”的无限爱意,将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之中。

但接下来的第二节并没有直接写“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因为它是梅雨潭的成因,也是梅雨潭之绿的来历。这在写作方法上叫做“宕开一笔”,为描写梅雨潭作一个必要的“交代”,也是在为突出文章的重点先行“蓄势”和“铺垫”。这样写,既与实际的游览行程一致,也使文章的节奏感有所变化,使读者对文章的重点部分产生更大的期待。

现在,就让我们读着作者精美的文字,一起来欣赏这梅雨潭之“绿”吧:“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摇荡”二字,不仅写出了水波的荡漾,也反映出先生激动的心情。接着,先生就用了好几个比喻,来形容这潭水的“绿”:“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写它的形状和大小;“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写它的质感和美感;“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写它的情态;“像涂了‘明油’一般”,写它的光泽;“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写想象中的触感;“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写它的透明度。如此一连串的比喻,在修辞上叫“连喻”、“博喻”、或者“排喻”,离开精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是写不出来的。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到,先生不是用“它”,而是用“她”来指代梅雨潭之“绿”。先生是把“绿”当作人来写,当作美丽的少妇和纯情的少女,这又是修辞上的“拟人”,分明寄托了作者更深的情意。

然而先生犹感不足,还要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他说,与梅雨潭的绿相比,什刹海的绿杨“太淡了”,虎跑寺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一句话,只有这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最合先生的心意,增一分减一分都不行。先生对梅雨潭绿色的喜爱,何情深而至此呢!

最后,先生继续驰骋他更加美好的“想象”:要把这一潭绿水裁成衣带,化作那轻盈舞女的“临风飘举”;要舀出一勺绿水当作眼睛,变成那善歌盲妹的“明眸善睐”。他这些联翩而至的想象是多么美,又多么善啊!而这善与美,又都缘自梅雨潭的真,从而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先生最终把这一潭绿水比作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且“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还给她起了个极美的名字叫做“女儿绿”。至此,先生对梅雨潭之绿的赞美已经臻于极致了。

梅雨潭的美当然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客观的美也需要人来发现,需要人来赏鉴,需要人来表达,需要人来再创造。朱自清不仅对美的感觉极其敏锐,不仅能无微不至地体验美,不仅能用高度的修辞技巧来表达这种美,而且能注入主观的善意和温情,使自然美与心灵美和谐统一,升华为高尚的艺术美,从而造就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

第12组:诗情与哲理

例文(34):

在路上

镇江中学高二(5)班 李培玉

2009年获奖作品

他是一个游子,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浮浮沉沉中,他走过了无数不同的路。他的足迹印在了黄沙漫舞、苍凉孤寂的戈壁荒漠上,他的足迹也歪歪扭扭地烙在江南烟雨的小巷青石板上……所有这些路中,只有两条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离家的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当初的他即将踏上离家的路,看到母亲就着一盏昏黄的小油灯熬夜为他赶制过冬的棉袄时,他突然想到儿时呀呀学语时母亲曾教他背的这首《游子吟》,那时他还天真烂漫地用清脆的童音吟诵这首诗。弹指一挥间,现在再读这首诗,心中真是充满了苍凉与无奈。

离家那天是个晴朗的秋日,天高气爽,艳阳高照,天气美好得与这离家的气氛太不相称了。母亲帮他提着不多的行李送他到村口。一路上,沉默,不语。整个村庄恬静得像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连他们交错的呼吸声都格外清晰。他们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刚下过雨还很泥泞的小路上,“吧嗒吧嗒”地溅起一串红泥。他盯着脚下的红泥出了神,想起自己小时候就喜欢玩红泥,用水和了捏泥人,常常玩得衣服、裤子、脸上到处都是泥,像一位油画家。每次回到家,总要挨母亲一顿数落,但下次照样玩得一身脏回去。

回忆太美好,总能让人深深地沉浸其中,母亲喊了他两声小名,他才回过神来,原来已到村口了。他看到村口那棵被雷劈得只剩一半的老榆树,听着母亲翻来覆去的嘱咐,忽然回头盯着母亲看了好久,他想把母亲烙印在心里。

良久,他才轻轻地说:“我走了。”母亲站在那里,一直望着他走向天际……

回家的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又是一个秋日,天气美好得像他离去的那一天,可是距离那次离家已经足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还是那条羊肠小道,地上的红泥被阳光晒得半干,踩上去像踩在软绵绵的白雪上,“咯吱咯吱”地响,像唱着欢快的小调。他扬起头,天边是如血的残阳,鲜红鲜红地像一个烧红的煤球,映得天际几缕细丝般的云都泛起了红晕,青天一角也被染成了杏红色。风,轻轻地荡起,成熟的稻子摇晃着金灿灿的颜色,一股稻子的清香带着薄薄的暖意拂过脸颊。他禁不住停下脚步,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急匆匆地上路。

这条路是他日思夜想的路,是他走过的最舒服的路。他终于在熟悉的老榆树下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他只觉得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他是一个游子,所以他始终在路上。不久,他又将离开家……

例文(35):

在路上

大港中学高三(17)班 吴见慧

2009年获奖作品

四叶未明,思念无果,转瞬滂沱。

——题记

空气中微尘飞扬。阳光慵懒地透过纱窗。一室的完满气息。

就在这样一个下午,在无意翻阅词集的时候,我看见了你。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我能想象这样感伤的你,一袭白衣,站在悠悠秦淮河畔,于柳林深处,向我张望。

这一望,只一眼,就溺了时光这头的我。

无限春光,推搡着向你靠近,你却依旧看上去单薄寂寞。我多想掬一捧快乐给你,让你沉默的眼里,也有幸福的神采。

从此我的心里便有了你。从此我的心里,便有了一个关于四叶草的梦想。只要集满属于你的四片鸡心叶,我就能让你快乐起来,因为四叶草,属于幸福。

史书上说,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李璟第六子,南唐后主。成于深宫,长于妇怀。后肉袒出降,封违命侯。丰额骈齿,一目重瞳。

我却坚定地相信,这只是表面上的你,真正的你,需要我的寻找。

于是,我踏上了追寻的路程。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向后退却,我看着,心跳得越发快了起来。李煜,我在向金陵走去啊,是你深爱的金陵。李煜,你有爱的人吗?

哦,我又犯傻了,你当然有爱的人,是那个与你举案齐眉的大周后娥皇啊!

我还记得你为大周后写的《悼大周后词》呢,句句含泪,字字连心啊。当念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我的泪就溃堤了。

你哪来那么多美好旖旎的文字!我在心里,探询地默问。然后安静,对了对了,李煜,你这个令人叹服的辞藻巨匠,属于你的第一片叶,就是你那美到令人心碎的文字啊。

我微笑,为你找到了第一片叶。

车子越来越靠近,我的心,也越来越颤抖。李煜,你听,金陵的声音。属于你的精致南唐。你感受到它了,对吗?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雕梁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听到了你的轻吟。听到了你的痛苦。也听到了你对它的思念。

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甚至最终,为了它,而死。

喝下牵机药的痛苦你毅然承受,嘴角应该还带着释怀的微笑。我惊叹你为了南唐人民的生命肉袒出降的勇气,更惊叹于你为了魂归南唐自断性命的勇气。

金陵近在咫尺,我在路上,又寻到了第二片叶,你大义凛然的勇气。

车子停下,起身下车。然后重重地,踩在脚下的土地上。李煜,金陵到了。是否在我寻找你的路上,离终点,又靠近了一些呢?

你看啊,又是金陵的春天,美丽的金陵啊。

杜宇鸟在叫。它们在欢迎我的到来呢。

可是这叫声,怎么如此令人伤痛?我不由咬破了自己的嘴唇。

你听啊,这叫声多像你啊,多像你在向天叹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舔到了嘴上血的腥味。杜宇鸟还在我的头顶上叫着,字字啼血,一如你。

它们在金陵,为你的魂魄,吟诵你这千古不朽的灿烂词章。

它们为我送来了第三片叶,你的惊世词魂。

还是在路上,找寻最后那一片叶子。我却怎样也无法使自己兴奋起来。

我怕寻不到你的第四片叶。第六感隐隐地告诉我,有些属于人心的感情,无法改变。

可是,我还是决定走下去。

第四片叶到底在哪?在哪?

秦淮河,六朝金粉之地。

河水甜柔,如凝脂般向前流去。真美啊。

河边的风,风干了我嘴上的血渍,有微微坚硬的痂子被舌尖触到。头顶上的杜宇鸟还在盘旋,我想我看见了秦淮河的忧伤。

在河水如绸的表面下,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在哭泣,恋恋红尘的董小婉在叹息……岁月的积淀,给了秦淮河太多人的忧伤。

看啊。李煜,一江春水,流入了秦淮。

秦淮河是金陵之魄,你是金陵之魂。

魂魄相依,我看见了你如秦淮河般悲伤的魂灵,有如秦淮河连绵的悲伤。

不,不,不是这样,不!我疯狂地大叫,嘴上的血痂迸裂,涌出了更多的血,疼到心里。

如果这是你的第四片叶,我宁愿继续寻找。

如果如此多的悲怆凄凉是你的第四片叶,我又如何拿着满含悲伤的四叶草向上天为你乞讨快乐?所以,我不要,不要……

李煜,李煜!我几乎歇斯底里:

我要一直在路上,一直走下去,为你寻找四叶草……可为什么这样说着,心却这样疼呢?

哭醒于梦中,在梦中发现自己变成了杜宇鸟,在路上,啼血哭泣。

例文(36):

在路上

句容市高级中学二(12)班 薛冰艳

2009年获奖作品

水之一方,没有昨天、今天、明天;海之一涯,没有前世、今生,来世。所有的我们,匆匆地在路上奔走,生、老、病、死,像一个轮回。只是,在路上,我们成长了。

在路上,我们幸福过,像糖果,糖的甜蜜常常被用来形容幸福。人们钟爱糖纸的美丽,糖果的馨香。当小小的糖果触到柔软的舌头,所有的味蕾都被唤醒,令人如痴如醉。正如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满脑子尽是对未来的憧憬。问一问长大后要干什么?小腰板儿一挺,大声地回答:长大后要当科学家!仿佛条条大路都通向光明的未来,脚下平坦得让我们忘记前人的失败,相信自己会一帆风顺。

在路上,我们沉寂过。母亲买了件棉袄,欣喜地让我穿上,可我却嫌样式难看,宁肯穿毛衣受冻也不要,于是母女间有了隔阂。心中暗暗地喜欢上一个人,像青青的果子,看着挺诱人,尝一尝却很苦涩,于是开始困惑。在这时,我们选择沉寂。沉寂也是一种成长。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深情,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明亮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深沉低回的乐章。因为,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但在本质上,蹲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内部精神的拔节。在路上,这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在路上,我们懂得了,就像鸟儿在树上行走一样,我们在时光之河中行走,脚印像一只只木船飘满河面。尽管船儿转眼就驶向远方,只留下空荡荡的河面,但我们依然明白,在生活中,我们忙碌地追逐,有时其实是在追逐虚荣,而不是理想。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幸福、梦想、追求来掩饰虚荣心的真面目,结果年轻的我们终于迷失在盲目的奔跑中。也许我们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途中,会终于懂得“舍得”的真谛,会终于卸下了名与利的沉重包袱,心境坦荡地轻松前行。回首往事,看着远逝的脚印,想想经历过的幸福与沉寂,望望前方指向天堂的路标,满足地闭上眼:空空地来,空空地去,只是带着不同道路上的成长,回到起点,又有何不可?

是的,我们一生都在路上,都在成长。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当我们回归心海深处,在那片幽蓝深静中,我们会发现,所谓的路,其实一直在我们心中,而我们在路上的所有成长,不正是我们的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吗?在路上,请你仔细倾听,你能感受到大地在微微地颤动吗?

——那是年轻的我们,正迈出坚定的步伐。

综合讲评(12):

诗情与哲理

文章的内容,离不开三个词六个字,即“人事”、“情理”和“景物”。其中的“情理”二字,就是情感和道理。情感发自内心,道理反映思想。如果这情感氤氲着诗意的氛围,就可称为诗情;如果这道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可称为哲理;而文章如果蕴涵着诗情和哲理,就能上升到一种崇高的境界。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总想在诗情和哲理上做一点文章。

“在路上”这道作文题,就是一个词组,没有其它对内涵的限制,谁在路上?在路上干什么?他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路是怎样的路?路又该怎样走?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何处?如此等等,展开了一个多向思维的开放空间,你将怎样立意?

李培玉立刻在他的古诗储备中找到了灵感,因为其中不乏游子奔走于人生之路的意象。一首孟郊的《游子吟》,一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前者抒写出发前的情愫,后者感慨归来时的沧桑,正好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思,可以巧妙地演绎诗中的意境。只是在细节的把握上,本文有一个小小的瑕疵。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他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浮浮沉沉”,这本是作者根据上述两首诗确定的基调。问题在于,写到主人公回乡时,作者为了让他能“在熟悉的老榆树下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只好取“几十年”中最短的“二十多年”,但这样一来,“少小离家”加上“二十多年”,主人公应当正值中年,又如何对应诗中的“老大回”、“鬓毛衰”呢?其实,贺知章告老还乡时,已经是86岁高龄,他的母亲恐怕是不可能站在老榆树下来迎接他了。当然,作者也许会说,文中并非实指贺知章,但“二十多年”与诗意的矛盾还是回避不了的。

与李培玉仅仅演绎两首古诗不同,吴见慧探讨的却是诗人李煜整个的文学人生,他不仅对李词的诗情画意推崇备至,而且对李煜的诗品人格也赞赏有加。在我看来,他是把李煜过于理想化了,也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吧!但不管怎么说,李培玉这篇文章的构思非常巧妙,文采也非常华丽,他可不是仅仅客观地演绎诗意,而是投入了强烈的主观感情,以一个知音和知己的全部真诚呼唤着李煜,与他一起苦苦追寻生的意义和美的真谛。

很显然,这两篇文章主要都是着眼于诗情;而薛冰艳的文章,则把思路开拓到了哲理的领域。他笔下的路,是经过抽象的人生之路,而作者探索的重点,又放在了行路人的心灵成长上,这似乎就更加玄虚了,但薛冰艳却把道理阐述得清晰而有层次: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曾经无忧无虑,曾经感到迷惑,但终将获得经验;我们的知识成长了,情感成长了,智慧也在不断成长。在这篇短文中,我们感到了儒家思想的积极进取,也感到了道家思想的淡然释然。作者的语言简洁而生动,且渗透着抽象思维。即以开头而言,就准确地阐述了时间的流动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变动中。再看他对“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的阐述:“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但在本质上,蹲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内部精神的拔节。”这样的语言,就是诗情与哲理的结合。

名作欣赏(12):

灯光

柯罗连科

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火光。

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

“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

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

我不相信:那灯光划破茫茫的夜色,就出现在眼前。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的确还离我们很远。

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不断战胜黑暗,时隐时现,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而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而其实呢,还远着哩!

我们又在黑如墨染的河面上划了很久。两岸的峡谷和峭壁相继出现,慢慢临近,又依次离去,落在后面,像是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仍然在前面闪耀着,若明若暗,似近又远,召你前行。……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那条黑沉沉的河流,那壁立两岸的层峦叠嶂和那点生气勃勃的火光。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闪耀的火光就像近在眼前似地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

但是生活却仍然在阴霾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所以只好又俯身继续挥桨。

但是,毕竟,……毕竟在前方——光明在召唤!

阅读参考(12):

“夜行者”的哲理诗情

——读柯罗连科的《灯光》

在解读柯罗连科的《灯光》之前,我先要简略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

柯罗连科(1853—1921),是具有卓越才能的俄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而且在培养新作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许多知名的俄罗斯作家也有密切的往来。年轻的高尔基走上文学道路的时候,就曾得到柯罗连科的指点。由于他的巨大影响,高尔基后来把1886到1896这10年称为“柯罗连科时代”。

早在1876年,他就因参加革命被学校开除,继而被捕,被放逐。1879年再次被捕被流放。1880年,因被诬告擅离流放地再度被捕,流放到西伯利亚。1881年,因拒绝宣誓效忠于新即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和现实主义作家,柯罗连科始终是专制制度和反动势力不可调和的敌人。列宁曾高度评价了这位“进步作家”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

在1883年3月的一篇日记中,柯罗连科写道:“既然生活是运动和斗争,那么艺术,作为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应当表现出这种运动,表现出各种见解和观点之间的斗争。”我觉得这段话,也就是打开《灯光》这篇文章全部艺术内涵的一把钥匙。

在《灯光》这篇散文诗中,主人公就是柯罗连科自己。这个“我”,集叙述、抒情、思索的功能于一身,其叙述是具体形象的,抒情是诚挚含蓄的,思索则发自内心而见于言外。全文语言简洁,形象鲜明,诗情浓郁,哲理深刻。其实,就作品的主要内容来看,它肯定来源于作者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的生活实感。我读过柯罗连科的文学回忆录《回忆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文中写道,自己与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样,都有过在西伯利亚勒拿河上夜行的印象。他说:“难以想象有比勒拿河沿岸更阴郁、更凄凉、更冷酷的景色了。……这些人像所有的人一样,老是在等待着什么,期望着什么……”我觉得,以上生活实感,就是《灯光》一文的基础。

那“黑沉沉的河流”,就是现实生活的意象;那“壁立两岸的层峦叠嶂”,就是社会环境的意象;那“夜行者”就是以作者为代表的革命者;那迷茫中的灯火,就是革命者理想的意象。而那“灯火”的忽近忽远,正显示出革命航程的曲折和艰难;那“夜行者”决意永不停息的“挥桨”,也昭示着革命者的坚定与顽强。航船逆流而上,桨声振奋人心;光明与黑暗搏斗,理想与现实抗争;毅力在奋战中锻炼,信心在前进中增长……这分明是一篇革命的宣言,却并无抽象的革命言辞,整个是一幅形象流动的画面,用浓郁的诗情感染着我们,用深刻的哲理启发着我们。尽管以灯火喻理想的立意并不算新鲜,但由于形象鲜明,结构和谐,艺术表现力特强,所以成为名篇。

这就是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与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分行,也不一定押韵,写法很像散文,但篇幅都很短小,富有诗的意境,注重语言节奏,因此成为诗的一种。

第13组:发散与凝聚

例文(37):

线

句容中学高三(5)班 张娇琳

2007年获奖作品

你撑着伞走过,像一个结着丁香愁怨的姑娘。窄窄潮湿的泥石板上,响着你有韵的步子。水汽氤氲中,你俨然成了一位素色旗袍、婀娜多姿的江南绣娘。倚靠着被岁月侵蚀的斑驳墙壁,看年华在阳光的缝隙里倾泻下来,而手中的线,不停地,不停地,绣个精细。

绣娘手中的线,绣出了精致的图案。针脚细密,色彩繁复而不杂乱,如唐三彩鲜艳而又和谐。画面上停驻的是一只振翅欲飞、光彩四射的蝴蝶,是汀蓝芳草的幽静,是“双双金鹧鸪”的祈愿。那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苏绣,针针线线,绣出了你对江南风景的倾心。远望,那亭台楼阁,回环往复,曲径通幽;那杂花生树,芳草鲜美,江水绿如蓝,全都是江南这幅大苏绣上令人心旌摇荡的针脚。弹一曲《梦江南》,绣娘优雅地飞针走线,穿起了江南如画的美景。

下雨了。江南三月的细雨染湿了绣娘的发稍。这朦朦烟雨,也潮湿了她的心情。如线般飘摇的雨丝,轻轻汇入泥土。愁肠百结,郁积缠绵,江南的诗情由此酝酿。看晏几道独立高楼,沉沉叹:“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看温庭筠听雨伤怀,怅然曰:“一叶叶,一声声,点滴到天明”。看贺方回倚靠记忆的画屏,低唱“梅子黄时雨”。这江南三月的春雨啊,如线般穿起江南的诗情。绣娘忧伤的侧脸,泄露着她隐秘的心结,也许是良人罢远征的苦候,也许是孤寂惆怅的伤春情怀。“咿咿……呀……”,是谁在婉转低回地唱着昆曲,是如此地情意绵绵,如丝般在迷朦的雾气中飘拂,唱不尽杜丽娘的柔情,也唱不尽江南的妩媚。

绣娘神态依旧惘然,她撑起那把传统的油纸伞,娉婷地,穿过密密的雨丝,去寻找江南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她伫立在一座小桥边,凝思。河水潺潺流淌。这小河,不知流了几千年几万年了。它和千万条河流一起,如线般穿越江南的躯体,是江南血脉的涌动。远处,低沉的钟声传来。暮鼓晨钟,黄昏菩提,绣娘的心里有了超越红尘的飞升。历史的胶片上,没有隐没文天祥乘舟去江南贡院赶考的打橹声,没有淡化苏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情怀,没有折减徐文长狂放不羁的气节。江南的骨子里,穿过的不只是柔美的花针细线;支起这江南骨架的,还有那江南特有的风骨豪情,是用书写治国方略的如椽大笔,用志士的澎湃热血,在江南滚滚的历史河流中,如钢针铁线般有力地穿过。

想至此,绣娘释然。远方湿润的空气吹拂过来,绣娘的衣裙在春风中飘动……呀!这真是一幅最美的江南胜景图。

例文(38):

线

句容中学高一(4)班 王 帅

2007年获奖作品

人生如线。

有的人,他的生命像一条线段,从一点开始,到一点戛然而止;有的人,他的生命像一条射线,也是从一点开始,却可以永远没有尽头。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死了也就烟消云散了;有的人同样是活了一辈子,却能勤勤恳恳,艰苦奋斗,在历史的漫漫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岳飞,坚持抗金,忠心报国,虽然最后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但他的精神却像一道金光穿透厚厚的云层,一直射向永恒;秦桧,奸佞小人,虽享尽富贵荣华,但死后却受尽世人的唾骂。

人生如线。

有的人,生命是一条直线,笔直平整;有的人,生命是一条曲线,九曲十八弯。直线虽平整,但未免有点乏味;曲线虽坎坷,却能画出美丽的图案。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一生命运多舛:小时候的一场猩红热,差点让他进了棺材;成年后又因疾病双目失明;再后来,他的嗓子也被疾病损坏,从此只能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讲话要靠人“翻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却用他精妙的演奏,使一位资深的小提琴家吃惊得从床上滚落下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境遇都要比他顺畅得多,但又有几个人的生命有他那般绚丽多姿呢!

人生如线。

人生中有许多的选择,或许其中有一个就是你人生的转折点。就像两条直线,多数情况下会有一个交点,过了那个交点,两条直线就永远分道扬镳了。那位说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本来只是个抄书吏。他在认真思考了人生的价值以后,毅然投笔从戎,终于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成为一代名将。试想,如果没有班超的正确抉择,历史上岂不又少了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还有那位比尔•盖茨,若不是他在学业与创业中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他又怎能缔造出“微软帝国”呢?如果他继续修完学业,也许就永远错失了创业的良机,今天的创业史上就少了微软的神话。

人生确实如线,让我们把握交点,让自己的人生如射线般无尽,如曲线般多彩。

例文(39):

线

句容中学高三(3)班 程 曦

2007年获奖作品

上溯尧舜,下至当今,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峥嵘岁月,中华文化展现出虹霓般神奇色彩,其中有几宗与线有关的艺术,尤其连续不断地承传了东方古国独有的气质和神韵。

汉字的书法是最有张力的表现。线的曲直运动与结构变化的完美结合,挥舞出享誉世界的中国书法艺术。秦时李斯的小篆,字形弯曲多姿,那象形的文字体现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笔落惊鬼神”,那势若蛟龙的行书,更将线的放荡不羁和自由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待到宋时的黄庭坚与苏轼、明代的文征明乃至历代的许多文人名士,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拓创新出自己的特色,使线的艺术在他们手中更加灵动飞扬。

中国的古典音乐,也能体现出线的微妙神韵。当古代乐师们轻抚琴弦,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就在线上跳跃,在线上舞蹈,传送出一曲曲充满优雅古风的天籁之声。无论是《高山流水》的跌宕起伏,还是《渔舟唱晚》的和风谐韵,抑或是《阳春白雪》的高雅精致,那真是各有千秋,但其中所传达的感情和韵味,又都是从心到手,由手到弦,都是心思凝结于指尖的产物。这种从线上流淌下来的中华神韵,虽无西方交响乐适宜于众人共听的雄浑和壮阔,却最宜乎一人独自聆听,自有一种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意境。

而中国的古代绘画,也在隐约中显现出线的风采。从工笔花鸟画的细细勾勒,到水墨风景画的层层渲染,线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鸿篇巨制的《清明上河图》中,该有多少线在细密地交织,其中又渗透了作者多少心血!郑板桥的竹,刚劲中不乏柔和;齐白石的虾,鲜活中充满生意。中国古代的绘画,虽没有凡高《星夜》那般的瑰丽,也没有毕加索《格尔尼卡》那般的抽象,却以最普通的线,勾画渲染出最具中国特色的神奇。

变化无穷的线是中华文化的脉络,更是我们华夏子孙传承与发扬中华艺术的纽带。

综合讲评(13):

发散与凝聚

“线”这个题目,比“在路上”留给作者的思维空间更大。在线的那一头,思维可以像风筝一样在浩荡的春风中自由翱翔,这就叫“发散”;但在线的这一头,还得紧紧捏在作者的手里不放松,这就是思维的根,又叫“凝聚”。“发散”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想开去”,想到的东西可以多多益善;“凝聚”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忘记思维的出发点,随时可以“收回来”。想不开去,作文就缺乏内容,就枯瘦单薄,就直奔主题,就只好说几句套话;收不回来,作文就如同风筝断线,就思维无根,就东拉西扯,甚至说一大堆废话。作文既要敢于放开去,也要善于收回来。

张娇琳把他思维的风筝放飞到如诗如画的江南,他看到苏州绣娘在优雅地飞针走线,触到烟雨朦胧中飘飘摇摇的雨丝,听到婉转低回的昆曲在雨雾中如丝般飘拂;他还看到江南纵横的河道组成密集的水网,想到历史上大批志士仁人涌动的血脉,听到记忆深处文天祥乘舟去江南贡院赶考的打橹声……于是他理解了江南人的绵里藏针,他们就用这刚柔相济的经纬织造历史的篇章。

王帅把他的思维风筝放飞到抽象的数学王国。他以有始有终的线段比喻短暂的人生,以有始无终的射线比喻伟人深远的影响。他以直线比喻人生的平凡乃至平庸,以曲线比喻人生的坎坷然而多姿。他以两条直线的交叉比喻机会难得,告诫我们要把握机遇,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他以平行线永不能交会比喻坐失机遇的无奈,说明不敢出海就只能望洋兴叹。他用形象思维“演算”抽象的数学公式,衍生出文章强健的脉络。

程曦也同样别出心裁,他的思维飞临多种艺术领域的上空,俯察玄想,从书法的笔画中看到线的龙腾蛇行,变化万千;从乐器的琴弦上看到线的柔情,线的共鸣,从演奏者从心到手、从手到弦的心绪流动中看到线的隐形,从乐曲的跌宕起伏、入耳动心中看到音符的飞舞回旋,绕梁不绝;从工笔画里看到了秋毫般的细细描绘,从水墨画上看到了丝丝缕缕的层层渲染……如此这般,他就用一条思维的线索,串起了中国艺术的一种共性:“变化无穷的线是中华文化的脉络,更是我们华夏子孙传承与发扬中华艺术的纽带。”

三位作者在构思时都敢于放开去,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巧妙的联想;但同时,他们的思维又不是信马由缰,而是驱策由己,收放有度。他们最终都确定了一个特殊的想象空间,选定了一些恰当的事例,然后整合成一篇协调的文章。当然,要想成功地施展这种“放开去、收回来”的功夫,首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二是要有灵活的多向思维。

名作欣赏(13):

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的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面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窠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1982年秋写于宝鸡

阅读参考(13):

画出“风雨”气象新

——读贾平凹的《风雨》

贾平凹是一位不按常规出牌的文学奇才,他的《风雨》就是一篇奇文。古人写风雨,多从听觉入手,这原是有道理的。文人嘛,刮风下雨就躲在房间里了,于是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了,于是“听”出来的名句就多了。什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呀,什么“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呀,什么“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呀,什么“留得残荷听雨声”呀,什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呀,什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呀……你看,都是写听觉的;而且多半在夜里听,因为夜里听得清楚;又以写雨声为多。

其实,他们笔下的风雨声并不很具体,倒是欧阳修在《秋声赋》里,对风声有更细致的描绘:“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童子说了一句“声在树间”,说明他已经“看”到风了,但他没告诉我们风把树变成了什么样子。也许贾平凹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他把树林在风雨中的形态变化具体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由此,贾平凹就下决心只从视觉感受上来写风雨。请大家结合文章,看他如何由远及近地分层描写:先写整体的树林如何被风雨蹂躏,像个不断扭曲挣扎的怪物;再写个体的杨柳如何在风雨中疯狂舞蹈,而以芦苇的倒伏作陪衬;然后描写一只羊在风雨中惊慌失措,如何“……跑……撑……撞……滑……跌倒……”,妙用一连串准确的动词;又描写一个小女孩如何“冲出门去牵羊”,如何“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如何“在院子里旋转”,如何在台阶前“长时间走不上去”,活画出小女孩的有心无力;他形容风雨中脱落的葡萄藤“像一条死蛇”,“软成一堆”;又描绘无数苍蝇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黑乎乎的”,把电线坠成“弯弯的弧形”;他仔细描写几只鸟如何在风雨中跌落,一张废纸如何变魔术似地在巷道里飞来飞去,一只精湿的猫如何惊惶地跳上屋,几片瓦如何像树叶一般飞起来又摔下地;接着又描写风雨中发疯一样的池塘,正与开头魔鬼般的树林遥相呼应;最终,他从屋外写到了室内:木架吱吱响,油灯点不着,老人捶腰腿,小孩放纸船……

这是什么主题?就是描写风雨,没有什么思想意义。这是什么结构?就是顺其自然,从远写到近,从外写到内,一层一层往下写,多一层少一层也无大碍。这是什么写法?就是以视觉写风雨。全文决无“风雨”二字,然而字字句句写的是风雨,因为这一切都缘于风雨,都是风雨的结果。这是一个作家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练笔,就好比画家外出看风景,作写生,从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就是把焦点凝聚在“风雨”这个题目上,然后把思维发散开去,改变观察的角度,突破常规的套路,研究事物的因果,沟通感觉的联系。这样一来,老题目就写出了新气象。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