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看异学作文(续五)
洪蒲生(编著)
第14组:求新与出奇
例文(40):
写在20世纪的“留言本”上
镇江师范 陈菊萍
1999年获奖作品
21世纪的我:
你好!现在我正处于20世纪的末期,在“增华阁”作文竞赛中写这封信,就算是我留给20世纪的一个纪念,也算是留给你的一个纪念吧。
2000年我就20岁了,爸爸常说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有饭吃,有书念,有无忧无虑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是的,我应该满足。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天真无邪的儿童,再走过快乐的少年时代,到今天——我已经跨进青年的行列,回想这已经走过的20年,我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妈妈告沂我,因为我是女孩,小时候不讨爷爷奶奶的欢喜,处境并不好。但是我都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同村里一大群孩子在一块捉知了,钓鱼,捏着几枚硬币追着卖冰棍的白行车跑,有一次突然脚下一滑,跌在灰色的路上,“哇”地哭起来……这些事让我想起来好笑,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忧愁。
哦,你还记得吗?那位老奶奶,我小学时帮助过的孤寡老人。你还记得当时的感觉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世界上的悲苦与丑恶。老奶奶浊黄的眼睛一个个打量着我们这帮可爱的小学生,高兴极了。同学告诉我,她其实还有个女儿,但是不管她了,我想那不能算她的女儿。在我们的帮助下,老人还算快乐地度过了她最后的几年,我第一次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
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还来不及舍不得就已经跨人了初中生的行列。那时我才知道学生还要为分数而奋斗,原来总是第一名的记录终于被打破了。看着爸爸焦虑的目光,我才知道我的成绩并不只属于我一个人,它实际上属于许多人。21世纪的我呀,你现在怎么样了呢?我想你一定工作了,而且是一名老师,对吗?因为这个职业是我替你预订好的呀,你喜欢吗?
初中三年是忙忙碌碌的三年,先以为毕业还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了。初中三年留给我一张中师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哭了,因为我的大学梦破碎了。但是生活还在继续,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从一生下来就面临着竞争,面临许多选择,也面临许多无可奈何。那是我第一次遭遇生活的挫折,大大的一个挫折,决定了我的命运。人生实在是充满了偶然性,你说对吗?
你当老师以后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埋怨我?埋怨我现在不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我想你是应该埋怨的,我上中师一年级时,就十分埋怨初中时代的我,如果那时我再认真一点,再刻苦一点,那我现在应该坐在重点高中的课堂里。你也许会笑了,天下没有后悔药卖,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现在我想明白了,不管干什么,只要能努力工作,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你说对吗?
人可以从阅历中学习,我想你一定比我懂事。我不知道你看我这封信时多大年纪,是青年?是中年?还是躺在安乐椅上的老婆婆?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情,但不论在哪个阶段,你也许都会想:年轻多好,有的是朝气,有的是时间。如果能再回到年轻的时候,那该多好呀!
席慕容说过:“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这本书很美,有优美的散文,有动听的童话,还有许多议论文。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个青春的我。但是这确实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仓促得使人们来不及品味欣赏,就已经翻过了一页又一页,而我们往往过后才知道应该珍惜。
现在,200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我正在准备迎接21世纪,而你的任务是认真走好2l世纪的人生之路。
祝你成功!
20世纪的我敬上
1999.10.24上午
例文(41):
悬 念
大港中学高三(7)班 任翠莲
2001年获奖作品
深夜一点,他拿起了电话。如你所想,这让人很不安,尤其是我。
事实上,他随时抓起电话都会让我惶恐一番。我,是住在他对面房间的女孩子。换句话说:他,是住在我对面房间的男孩子。
这种关系总会让人捉摸不定。何况我?
我常常看书看到深更半夜,然后,吃碗加有鸡蛋的泡面,趴在窗台上看他的房间,看他抱着吉他坐在床边,陶醉着唱歌唱得闭上了眼。
我喜欢他和我一样酷爱音乐,我希望他也像我一样喜爱文学……
寂寞伴着时针偷偷出发。
于是我抬头看他的房间。他房间里亮着很大的白色台灯,在漆黑的夜间,像一颗耀眼的明星。我感到了温暖。
但是他拿起了电话。
对于看了许多日本恐怖片的我来说,这有点吓人。原则上夜半歌声就很见鬼。然而他的破锣嗓子却让我想起了周扒皮,所以想笑。
现在我思考的是,他拿起电话干什么?
我的意识流与出题老师的意识流很自然地融合了:“为什么在深夜打电话?也许是打越洋电话?也许是报警?也许是请求急救?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
我的工作就是把以上假设一一推翻。但是请允许我大费笔墨对他进行一番描写:
他斜斜地倚在床边,穿着宽大的蓝色T恤,舒展,让我想起了飞翔的鸟。他微微眯着眼睛,微笑着抿着嘴巴,像个孩子。
月光完整地透进了玻璃窗,玲珑剔透。晚风轻轻地吹,风里夹杂着新鲜栀子花的淡淡香味……
我觉得我确实表达出了当时的情境。
白痴也可以看出:他不是要打一个郑重的越洋电话;没有凶杀案发生;他没病没痛。
“其他”?
这个“其他”的范围比较广阔,对想像力的要求程度比较高。
偷偷告诉你:我这人,想像力特差。就比如说,我怎么想也想不通路上捡到一分钱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关系。
不言而喻,我实在是难以落实这个“其他”。
但是时间还很多,我可以慢慢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也许能做到“想事万遍,‘其他’自现”。
我设想他事实上是美国黑手党的某个人物,或是联邦调查局的一个小头头,见惯了大场面,现在临危不乱,就这样舒舒服服地懒懒散散地给总部拨电话。
嘿!你别说。这样一想,还真有可能。时差又符合。只是与我最初“对面房间的男生”那一段叙述有些矛盾。不要紧,地下人物嘛!受过专业训练,伪装自然特别好……
我越想越想入非非,忍不住要哈哈大笑。
“丁零零——”,我的电话响了。
“小姐,”那个男孩在电话那头对我说,“我准备换衣服了。请你移开你的视线好不好!”
例文(42):
别了,巴金爷爷
句容市高级中学高三(3)班 戴 丹
2005年获奖作品
一滴带着温热的眼泪从眼眶里滑下来,落在写满铅字的纸上,洇成一团。夜已深了,微微有些寒意。当年,巴金爷爷就是在这样的夜晚写《寒夜》的吗?翻过一页书,那滴眼泪已在下一张纸上留下痕迹。泪眼模糊中,我看到了一张慈祥的面孔——“巴金爷爷!”我不禁惊呼了一声。
“你在读我的书呀?”老人亲切地笑了。
“是的,巴金爷爷,您的书写得真好。我很喜欢您的书,特别是那本震撼人心的 《家》。”我有些兴奋,有些激动,在这位世纪老人面前,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好啊,年轻人喜欢读书是好事情。”
“可我不明白,您为什么总是把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写得那么悲惨呢?特别是那些女人的命运:梅表姐死了,瑞珏死了,鸣凤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丫头也死了。我真的非常同情她们。”
“是啊!我也非常同情她们。正因为这样,我才会这样写。她们的命运不是我能够决定的,我这样写正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我和她们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心声,她们想说的话,通过我的笔化成文字表达出来。”
“巴金爷爷,我也喜欢写作。我想问问您,您创作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写的呢?”
“哦……”爷爷沉思着说,“有时我像个诗人,热情奔放;有时我又像个哲人,冥思苦想……写作就是我的人生,我怀着忘我的心情去写,我说的全是我要说的真话。”
“巴金爷爷……我,今天从报上看到,您已经离开我们了……我现在看到的,是您的灵魂吗?”
“年轻人,这是真的,您看到的也许真是我的灵魂吧,因为我也能看到你呢!”
“爷爷,您害怕死亡吗?”
“哈哈!”爷爷笑了,“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用怕的。我现在虽然已经到了所谓的‘九泉之下’,但我照样能听见历史车轮在前进的声音呢!哈哈……”
在渐渐远去的笑声中,爷爷的影像也渐渐消失了,但他那慈祥的笑容和豁达的笑声,还是在我心中若隐若现……
“别了,巴金爷爷……”我情不自禁地轻轻说。
综合讲评(14):
求新与出奇
我在《和你一起学作文》一书中说过,我们写文章的奋斗目标不外乎两条,一条是“写实”,即反映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情况,说真话;一条是“求新”,即不能总是说些套话,写些千篇一律的文章,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那么,怎样才能在写实的基础上求新呢?无非是选材力求新鲜,构思力求新颖,方法力求新奇,语言力求新意,在这几条中只要能做到一条,也该算有所创新的文章了。说老实话,我认为写文章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难就难在这个“新”字。清赵翼论诗有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所着眼的就是一个“新鲜”。当然那是一种开一代诗风的大大的“新鲜”,一般人只能“心向往之”,但我们“虽不能至”,至少也要争取在作文中给读者一点小小的新鲜感吧!
当陈菊华面对着“写在20世纪的‘留言本’上”这个纵观全球、横跨百年的大题目时,他不写激荡着腥风血雨的革命与战争年代,不写二战后壁垒分明的冷战与对抗时期,不写世纪末响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主题,也不写核武、环保、能源、人口之类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大事,总之他是小心地避开了本赛题似乎不得不面对的难度较大的宏观考量,却巧妙地利用自己跨世纪的年龄,让现在正处于青年时期的自己,在20世纪的“留言本”上,给未来21世纪的自己写了一封信。这样一来,他就只要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与21世纪中年的自己交流思想感情就行了。说穿了,这不就是一篇叙述自己经历和理想的普通文章吗?但是他的写法新鲜呀!他既避开了难写的题材,又准确地扣住了题目,因为他的这封信当然可以“写在20世纪的‘留言本’上”,因为这是他留给20世纪和他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纪念。这样的构思,当然会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叫做“出奇制胜”。
再看任翠莲的文章《悬念》,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却写得比许多故事更吸引人。作者在不慌不忙的叙述中,从容而幽默地演绎着制造并延续“悬念”的技巧。命题者启发了作者的想象,而作者似乎更老练地调动着读者的想象:充满神秘色彩的男孩,聪明、俏皮而又浪漫的女孩,还有满怀好奇心的读者,共同进入了一个最后使人哑然失笑的“故事”。行文像风一样空灵,像云一样飘逸,像水一样自然流动,中学生能写得如此洒脱,不容易。
《别了,巴金爷爷》的构思也很有特色,戴丹突破了一般的写法,实际上是写了自己与巴金的一段心灵沟通,由此勾勒出巴金主要的艺术品格,同时也自然表达了对巴金的崇敬和怀念。原文在结尾处,把这一段“心灵沟通”写成做了一个梦,然后突然惊醒。这就太老实了,反而不自然了。像此类打破常规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中是经常运用的,读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编者把结尾改成影像渐渐淡出,然后顺势点题,就更加浑然天成。如果说本文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作者与巴金的交流略嫌简单了一点。
作文能否出新,当然也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要特别注意的是,求新并不是赶时髦,赶时髦其实还是从众心理在作怪;求新更要防止求“新”反失,不要为了追求出新而走向奇怪、怪异、乃至怪诞,那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就平实一点罢了。
名作欣赏(14):
咬菜根
朱 湘
“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句成语,便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教我们不要怕吃苦的意思。
还记得少年的时候,立志要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当时不知在哪本书内发见了这句格言,于是拿起案头的笔,将它恭楷抄出,粘在书桌右方的墙上,并且在胸中下了十二分的决心,在中饭时候,一定要牺牲别样的菜不吃,而专咬菜根。上桌之后,果然战退了肉丝焦炒香干的诱惑,致全力于青菜汤的碗里搜求菜根。找到之后,一面着力的咬,一面又在心中决定,将来作了英雄的时候,一定要叫老唐妈特别为我一人炒一大盘肉丝香干摆上得胜之筵。
萝卜当然也是一种菜根。有一个新鲜的早晨,在卖菜的吆喝声中,起身披衣出房,看见桌上放着一碗雪白的热气疼腾腾的粥,粥碗前是一盆腌菜,有长条的青黄色的豇豆,有灯笼形的通红的辣椒,还有萝卜,米白色而圆滑,有如一些煮熟了的鸡蛋。这与范文正的蛋黄齑差得多远!我相信那个说咬得菜根百事可作的老祖宗,要是见了这样的一顿早饭,决定会摇他那白发之头的。
还有一种菜根,白薯。但是白薯并不难咬,我看见我们的那班能吃苦的祖先,如果由奈何桥或是望乡台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家,我们决不可供些什么煮得木头般硬的鸡或是浑身有刺的鱼。因为他们老人家的牙齿都掉完了,一定领略不了我们这班后人的孝心;我们不如供上一盘最容易咬的食品:煮白薯。
如果咬菜根算得艰苦卓绝,那我简直可以算得艰苦卓绝中最艰苦卓绝的人了。因为我不单能咬白薯,并且能咬这白薯的皮。给我一个刚出笼的烤白薯,我是百事可作的;甚至教我将那金子一般黄的肉通同让给你,我都做得到。惟独有一件事,我却不肯做,那就是把烤白薯的皮也让给你;它是全个烤白薯的精华,又香又脆,正如那张红皮,是全个红烧肘子的精华一样。
山茶、慈姑,也是菜根。但是你如果拿它们来给我咬,我并不拒绝。
我并非一个主张素食的人,但是却不反对咬菜根。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六百种,比他们多六倍。我宁可这六百种的菜根,种种都咬到,都不肯咬一咬那名扬四海的猪尾或是那摇来乞怜的狗尾,或是那长了疮脓血也不多的耗子尾巴。
阅读参考(14):
“逆向思维”与“创新”
——读朱湘的《咬菜根》
这篇文章很有趣,因为它真正的立意与它表面上的“题中应有之意”可谓南辕北辙。“咬菜根”这个题目,出自“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句成语,正如作者所言,是“教我们不要怕吃苦的意思”。但接下来的文章,却反其道而行之,偏说咬菜根未必都苦,有的菜根甚至是一种美味,结果,“咬菜根”倒变成其乐无穷的享受了。
这就是“逆向思维”,它不按一般人习惯的思路去想,却别出心裁地开辟出新的思路,最终产生出巧妙的构思,写出创新的文章来。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逆向思维”本身并不等于“创新”,它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必须符合思维规律,必须能够自圆其说,才能合情合理,使读者心悦诚服。比如在《咬菜根》这篇文章中,朱湘首先承认青菜的菜根实在很不好吃,所以他“一面着力地咬”,一面心中却在想着“一大盘肉丝香干”。但不久他就发现了一种好吃的菜根那就是萝卜。后来又发现了更好吃的白薯,尤其是那烤白薯的皮,竟然“又香又脆”,如同红烧肘子的皮,是“全个红烧肘子的精华一样”。最后他又提到了山茶、慈姑等,也是很好吃的菜根……对于这样一些符合实际的例证,读者又怎能不心生共鸣呢?
可有人在分析这篇文章时,依然说作者是“以‘咬得菜根,百事可作’为喻,表明自己从小立志,决心含辛茹苦,安于清贫,耿介自守,以求有一番作为的人生态度。”这其实是一种教条主义的主题归纳,属于老一套的惯性思维,并不符合文章的实际情况。照我看,作者其实是“以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赞扬了中国素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正因为作者是循着这样一条思路,所以才会在文章结尾时自豪地说:“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六百种,比他们多六倍。”
由此可见,逆向思维并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写作方法,实际上它首先决定了文章整个构思立意的不同。当然,逆向思维有时也会遇到“此路不通”的警告,告诉我们必须重打锣鼓另开张。2007年“增华阁”大赛有一道赛题是“得寸进尺”。许多同学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舍弃通常的习惯理解,来一个“逆向思维”,做一回“翻案文章”。但他们又无法令人信服地实现这个180度的大转弯,所以有的同学写到后来就困惑地说:“我自己都搞糊涂了,这‘得寸进尺’到底是好是坏,是褒义还是贬义。”实际上,“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它早经固定的含义就是“比喻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你非要把它的意思反驳过来说,其实是在硬做文章,是很困难的事。成语,从哲学上来讲,有它自己“质的规定性”;从语言学上来讲, 它“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从逻辑学上来讲,则应该保持它在推理过程中“作为概念的同一性”,不能偷换其内涵。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能随意对成语另作解释并任意发挥的。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反问我:难道朱湘的这篇《咬菜根》,不正是对“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个成语“另作解释”并大加发挥了吗?问得好,但你还不够细心。朱湘并没有对“咬得菜根,百事可作”这个成语本身“另作解释”,他只是发现并证明“菜根”的外延并不包括全部:一部分适合这个成语,另一部分却不适合——这才是作者求异思维真正的突破口,而这样的别开生面,读者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总之,思维方法本身与是否能够创新并无必然的联系。无论是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是聚合思维还是发散思维,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还是辩证思维,其能不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第一要看它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包含创新因素;第二要看思维的过程是否符合思维的规律和法则。逆向思维的优势主要在于,它比较容易摆脱“趋同从众”心理的束缚,但同时它也就选择了一种比较复杂艰难的思维过程。所以,要靠逆向思维写出好文章,是必须好好费一番心思的。
第15组:讽刺与幽默
例文(43):
假如我是校长
句容实验小学六(5)班 杨鹏飞
1998年获奖作品
假如我是校长的话,那可就美多啦!我要按照我的意志来管理学校,使学校变成我们的天堂,整天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
我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取消所有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哦,对了,还要将语文、数学这两门课减少到一个星期一节;考试嘛……也都给免了吧!每天再开一节自由活动课和一节电脑课。电脑只玩电脑游戏,那些个什么“老狗”(LOGO)语言啦、“捂鼻”(五笔)字形啦,统统的不学,要让大伙儿玩个够!我还要把那些爱教训学生的老师统统辞退,我最讨厌一本正经教训人的老师啦!
瞧!我这三把火一烧,把学生都给乐坏了。现在呀,他们简直把我当上帝一样看待啦!听,有些学生正在赞美我呢:
“喂!李明,现在教我们班的那位杨校长,真是一位菩萨心肠的大好人呀!”
“可不是吗!他对我们太好啦!既不逼迫我们做功课,又不限制我们玩,天天都打电脑游戏,通关的还发奖品哩。这种好人,到哪儿去找呀!”
这些话儿传到我的耳朵里,可把我乐坏了。这么讨喜的学生,我怎能不奖励呢!于是,我奖给他们每人一张最新版的游戏软件卡,再来几块特大型德芙巧克力。从此,校园里更充满了赞扬我丰功伟绩的声音,我的“经验”名闻遐迩,我的“事迹”广为流传。一时间,我成了声名远扬的“教育家”。
但是,正在我得意洋洋,沾沾自喜的时候,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到我头上。
“什么?师生素质大检查!我怎么不知道呀!你这个教务主任太不负责了吧!嗯?”
“校长!我……这……不是……”
“够了!我不想听,你给我滚!”
“咚咚咚!”有人敲门。
“进来!”
“校……校长,不好啦!”
“什么!你说什么?”我大惊。
“检……检查……团来了!”
“啊?”我眼角的肌肉抽动着,“快去!你们快去拦住那个……”
“哎呀!”门开了,进了几个戴眼镜的领导:“您就是杨校长吧?久仰!久仰!听说你们学校是‘欢乐校园’呀!今天,我们特地来学习啦。怎么?不欢迎?”
“啊?啊!欢迎!热……热烈欢迎!”我语无伦次地说。
“怎么了?”
“没……没什么!”我虚汗直冒。
“好,先搞一次检测吧。”
结果出来了,一张张的“鸭蛋”试卷把大家都看呆了……
“校长!有好多学生家长来找您,说是要找您……”
“找我‘算帐’,对吧?”我平静下来了,准备直面后果。
家长的叫骂声淹没了校园……
“天堂”成了“地狱”,名人成了罪人,我的“娱乐型教育”宣告完蛋。
例文(44):
得寸进尺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初二(3)班 黄 忆
2007年获奖作品
我是一只苍蝇,一只无忧无虑的苍蝇。我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专爱与垃圾为伍,一年四季闻着那香香的臭味。有人认为苍蝇就该在自己的领地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因为外面的危险往往会使我们丧命。可是我却不愿意永远在这小小的角落里虚度光阴,这里没有丰富的食品,更没有美味的滋补品,只有那些被人丢弃的剩饭和烂菜叶子。我有点营养不良,长得又小又瘦。所以我总想着要出去闯一闯。
正在我不知该往何处去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位苍蝇老兄。他长得肥头大耳,满面油光,说最近在一个基层干部家开伙,油水不少。我怎能放过这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于是硬缠着他带我一起去。
我跟着这位老兄从一扇未关紧的小窗户里小心翼翼地飞进去,看到的是一户普通的套房。我落脚在一个小小的垃圾桶里,发现里面的食物果然很丰富,油水的确不少。我在这里待了半个月,也养得油光满面,肥头大耳,心里十分满足,在同伴面前腰杆子也直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正当我志得意满之时,忽然又看到了一只令我惊叹不已的苍蝇。他不仅肥头大耳,红光满面,而且浑身上下仿佛抹了一层油,在太阳底下就连翅膀也泛着一层金属的光泽。他的富态令我的欲望继续膨胀,我开始向往更多的享受,便赶紧尾随那只苍蝇,寻找新的落脚点。
我随着那只苍蝇飞到一个很大的垃圾箱边,发现里面全是吃剩下的大鱼大肉,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滋补品。我心里一阵狂喜,不禁庆幸自己得寸进尺的决定。在这里饱餐一顿之后,我们飞进了垃圾箱不远处的一幢高级住宅,发现里面住的是一位高官。在这里的生活可真是令人陶醉啊!豪华的装修,精美的食物,使我觉得来到了人间天堂。没过多久,我也变得满身油光闪亮啦!
可就是那胖胖的女主人非常令人讨厌,她一看见我的踪影,就拿个苍蝇拍子来追赶我。我拼命变换着路线飞来飞去,可在一片雪白的墙壁上实在找不到落脚之地。最后我发现墙上挂着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四个黄色的大字是“廉政标兵”。我觉得在那片大红的底色中可以隐藏,就停在那锦旗上了。谁知这脑满肠肥的女人竟能明察秋毫,狠狠一拍子,就把我打烂了。在临终前,我知道自己是死于“得寸进尺”的欲望膨胀,倒也怪不得别人;但让我死在这个跟我差不多的女人之手,还让我死在这所谓的“廉政标兵”的锦旗上,实在令我心有不甘,死不瞑目!
例文(45):
麻将风云
句容三中高一(11)班 任玉文
2001年获奖作品
深夜一点,他拿起了电话:“喂,老李吗?我们这里现在是三缺一啊,你快点来好吗?”
打电话的这位,是我们厂财务科科长赵诚,外号“造长城”。今天是领工资的好日子,下班前,老赵跑到科室里对我们说:“今天下班后,小马、小王、小郑别忘了来‘开会’。”
晚饭后,老赵、小马、小王已经在科室摆好了战场,只等小郑了。他们一直从六点等到八点,小郑才来。他一进门就赶紧说:“对不住大家了,今天我好不容易才偷了个空溜出来。”“别说了,开始吧。”刚玩了五六圈,小郑就输光了身上的二百元钱。他站起来说:“今天就到这儿吧,我身上没钱了,我看我还是先走吧。”“别忙,你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儿是财务科嘛,你不是没钱了吗?先从厂里准备捐给灾区的捐款里借二百元。小郑,你写个借条,待会儿我给你盖个章,让小王去取。”小郑没法,只好拿起笔写了一张借条。老赵一看,说:“你怎么能写因打麻将输钱,向厂里借二百元呢?”“那该怎么写?”“你该这样写:今因家父心脏病突发,特向厂里借二百元。”小郑照他的吩咐写好,老赵又看了一遍,然后在上面盖了个章,交给了小王,小王办事利索,不一会儿就把钱给取来了。
小郑刚坐下,“咚咚咚”有人敲门,小王去开了门,小郑回头一看,吓呆了。原来小郑的老婆小吕来了,她进来就对小郑说:“你不是说厂里开会吗?原来是来开麻将会啊!走!跟我回家!”“不要这样子嘛,小郑玩玩麻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老赵说。“你们赢钱当然没什么啦,可我家小郑哪回打麻将不是输光了才回家的啊,小郑你走不走?你要是不跟我回去,你就永远也别进家门。”小郑没法,只得走了。
现在又三缺一了,咋办?这时老赵想到了门卫老李,于是便打电话叫老李上来。
转眼间,老李就进来了。老李这人也怪,进门就说“谢谢”,身上也不带一分钱。
坐下玩了几圈,老赵他们就输光了,怪不得老李进门就说“谢谢”呢!原来是“谢谢”他们给他送钱呢!这时,老赵可恨死老李了,随口便唱:“都怪这老李头,我已经输光啦……”
“咚咚咚”,就在这时,又有人敲门了。小王去开门,只见进来两个警察,其中一位说:“你们竟敢挪用公款,聚众赌博。”
“小来来我们承认,可挪用公款从何说起呀?”老赵一脸无辜的样子。
“你不信,跟我去看看你们的保险柜。”老赵他们下楼一看,保险柜现在跟他一样空空如也,只剩下小郑的一张借条。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小王取钱后忘了锁保险柜,正好老李又上来参战,小偷很容易就把钱拿走了。
于是,老赵等人只好跟着警察去派出所。
综合讲评(15):
讽刺与幽默
关于讽刺和幽默,好像很难有一个简单准确的定义。我查过《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上说:幽默就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讽刺就是用讥刺和嘲讽的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进步的、革命的作家应用这种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以至腐朽反动的事物,突出它的矛盾所在或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但对待人民内部缺点的讽刺与对待敌人的讽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现代汉语词典》则说:讽刺就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于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幽默就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在这两种解释中,我比较赞成《现代汉语词典》的,它着重对词语的内涵作了一个大致的界定,而不去划定词语运用的范围和对象。《辞海》则对后者特别作了一些说明,比如讽刺用于对敌和对人民“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比如幽默一定是“在善意的微笑”中云云。但在实际运用中,讽刺既然是“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它当然既可对敌又可对人民内部,那么具体说来,怎样才叫“态度完全不同”呢?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容易把内部讽刺上升到“立场问题”的。同样的道理,揭露“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的幽默,也是可以对付敌人的。我看只能这样说,讽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于对敌多一点;现在用于人民内部就比较多了。至于讽刺者的态度是否正确,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于幽默,也只是用于内部乃至自嘲多一点而已,并非就不能用于对敌。
现在,我们就来讲评这三篇文章。
杨鹏飞的《假如我是校长》,就是一篇“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文章。小作者以一种“自嘲”的笔调,夸张地描写了一次假想的经历,把一个“学习不能光图轻松好玩”的严肃道理,通过一个充满幽默感的小故事表现出来。幽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有时也是一种委婉含蓄的批评和讽刺,但是它使人乐于接受,既能愉悦读者,又给人以启迪。怎样才能具备善于幽默的本领呢?这需要我们有从容的心态,丰富的知识和机智的联想,当然,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技巧。比如杨鹏飞说:“电脑只玩电脑游戏。那些什么‘老狗’(LOGO)语言啦!‘捂鼻’(五笔)字形啦!统统的不学!”这里既有英文的谐音,又有中文的谐音,甚至把当年日本鬼子说中国话的滑稽都用进来了,读起来当然有趣啦!文章后半部分忽然改变了叙述方式,变成以对话为主,使人感到前后不一致,这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如果说《假如我是校长》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幽默,那么《得寸进尺》就是一种火辣辣的讽刺了。黄忆通过一只苍蝇的经历,生动揭示了私欲膨胀者得寸进尺的下场,但这只是一条线;与此同时呈现的,是从一个基层干部家到一个高官家的另一条线。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就使苍蝇成为贪官污吏的暗喻。尤其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苍蝇最后竟死在“廉政标兵”的锦旗上。如此尖锐的讽刺文章,也许就会引起这样的质问:“难道我们的干部都是贪官污吏吗?”但实际上,作者也并没说所有当官的尽皆如此。所以,牵涉到讽刺的态度立场问题,还是要实事求是。
任玉文的《麻将风云》是一篇有趣的讽刺小品,作者的叙述风格则是不动声色的冷幽默。篇幅虽然不长,但情节曲折,戏剧性强。围绕着一场麻将大战,先是“风云初展”,后来则“风云迭起”,最终是“风云突变”,所以名之曰“麻将风云”,可谓一波三折,名副其实。
名作欣赏(15):
口中剿匪记
丰子恺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因为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确切,所以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方一群匪,再像没有了。不过这匪不是普通所谓“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为普通所谓“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直称为“匪”。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向我作祟,而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所谓“匪”。
怎见得像官匪,即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而贪赃枉法,作恶为非,以危害国家,蹂躏人民。我的十七颗牙,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的。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讵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能力,而一味对我贼害,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吸烟,使我不得喝酒,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我亲生的,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因此,我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在这帮贪官污吏的苛政之下,我茹苦含辛,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不但隐忍,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我以前反对拔牙,一则怕痛,二则我认为此事违背天命,不近人情。现在回想,我那时真有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方命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易昭雪牙医师的一次劝告,文王忽然变了武王,毅然决然地兴兵伐纣,代天行道了。而且这一次革命,顺利进行,迅速成功。武王伐纣要“血流漂杵”,而我的口中剿匪,不见血光,不觉苦痛,比武王高明得多呢。
饮水思源,我得感谢许钦文先生。秋初有一天,他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就是易昭雪。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那时我还有文王之德,不忍诛暴。便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讨相骂了。”我不胜赞叹。并非羡慕夫妻不相骂,却是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幽默的功用真伟大,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里去,躺在他的椅子上了。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次日立即向口中进攻。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全部贪官,从此肃清。我方不伤一兵一卒,全无苦痛,顺利成功。于是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
一九四七年冬于杭州
阅读参考(15):
奇文巧寄怒骂情
——读丰子恺的《口中剿匪记》
丰子恺先生是画家兼作家,他的画与文都充满了幽默感,令读者感到愉悦而又回味悠长。读了他的《口中剿匪记》,不但惊叹其比喻出奇,而且佩服其解析在理,真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妙文。
首先这标题,就会激起你强烈的阅读兴趣。土匪尽人皆知,都是藏身在深山密林中,害人于月黑风高时,现在怎么到了“口中”呢?而这口中之“匪”,又如何才能剿灭呢?
标题出奇,作者却并不卖关子。文章一开头,就直截了当交了底:“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作者知道,出奇兵还得战场上见分晓,标题好还须善行文,方能引起读者共鸣,尽显构思之妙。
所以,作者就开始为我们解析有关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把口中剩下来的17颗牙齿比喻成匪呢?这是因为它们“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所以恨之如匪。我想,读者中凡曾身受过牙疼之苦的人,马上就会油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情。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它们不是普通的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呢?根据作者的条分缕析,我把它归纳出三层意思。第一层说它们原本不是“匪”,所以“它们虽然向我作祟,而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且不停地“保养”、“迁就”、“爱护”它们。第二层说它们本是“官”,因为“它们原是我亲生”的,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这不是正如“政府任命”、“人民推戴”的“官”一样吗?第三层说它们竟然变成了“官匪”。因为“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吸烟”、“喝酒”、“作画”、“作文”、“说话”、“安眠”,作者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说明这些“官”已经变成比一般的“匪”更坏的“官匪”了。至此,作者是集中力量解析题目中的“匪”字,道理说得透彻,令人信服。
第三个问题是,我对这“官匪”的态度。这一部分写了自己从“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到听从劝告,决心剿匪,终于大功告成、大快人心的过程,把自己的感情变化表现得丝丝入扣。同时,在写法上又有两个特点。一是用真人实事使内容更加生活化:许钦文先生劝解的幽默风趣,令作者恍然大悟;易昭雪医师剿匪的杀伐决断,使作者如沐春风。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二是用历史典故使思考更有深度:对于“危害国家”、“蹂躏人民”的贪官污吏,仅靠“文王之至德”是不能感化他们的;必须学武王“兴兵伐纣,代天行道“,民生才能幸福。而要“天下从此太平”,还必须“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这在文中的比喻,就是许钦文先生那“拒腐蚀”的金牙了。
全文通篇在讲病牙、拔牙的事,又处处关联着反对贪官污吏,语义双关,寓严肃主题于谈笑戏说之中,实在是一篇尖锐泼辣、嬉笑怒骂的好文章。此文写于1947年国民党反动统治行将崩溃的年代,当时的官僚机构正所谓“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就好比那17颗牙齿,已经全部坏光,只能用“武王伐纣”的办法,来一次彻底摧枯拉朽的扫荡了。
第16组:异化与荒诞
例文(46):
江雪
大港中学高一(4)班 陈 婷
2005年获奖作品
当某一天,这世界只剩下雪的时候,人们也许会天真地认为雪里还藏着什么,但雪终究仅仅是雪,空无其他。
--题记
千山鸟飞绝
老人终于回来了,他终于回到了他在国外日思夜想了几十年的地方,这生他养他的故乡。一到家,他就拄着拐杖,像个孩子般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寻找那片老林子。结果,他在那片空地上呆住了,久久地一动不动。那些树呢?遍地的花呢?欢快的鸟呢?还有那些络绎不绝的游人呢?怎么这一切都没有了?地上铺满了雪,白茫茫一片,似乎没有尽头。老人的心在流血。在回来的路上,他还想着要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用来经营这片林子,让它成为一处名气更大的旅游胜地。而如今……他无力地抬起头来,泪水流出了眼角。忽然,他眼前一亮--一只孤独的老鹰在天空盘旋着,仿佛在显示它顽强不屈的生命,尽管苍凉,但仍给这萧索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还好,还有一只。”老人幽幽地说。“砰!”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那最后一只老鹰也落下了,这时,老人的心也随着那最后的一只鹰一起死掉了。
万径人踪灭
这老林子曾经是那样地热闹。每天都会有许多游人来到这里,欣赏它的万种风情。这里有许多高大秀颀的树木,有遍地美丽芳香的野花,有各种各样的鸟儿,还有曲径通幽处……总之,这里曾经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老林子就这样一直过了许多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有一支队伍来到这里,带来了各种现代化的机器,带来了众多的伐木工人。老林子开始以另外一种方式热闹起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劳动的号子声每日每夜伴随着它,随着大树一棵棵被伐倒,游人渐渐地少了。最终,当整片林子都已经消失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工人们丢下的饭盒和烟头,还有的,就只有一些弯弯曲曲的小径了……
孤舟蓑笠翁
在茫茫的江面上,只有老人一个人在划着小船。这是一只孤独的小船,它昔日的同伴已经全部离开,因为这里的水质太差了,没有人能在这里生活,只有它的主人--这位老人还苦守着这曾经生他养他的地方。没人能想像这里曾经是多么地美丽而富有生机:江边上长满了美丽的野花野草,清澈的江水可以见底,鱼儿自在地游来游去,江上的小船一只接着一只,船夫们兴奋地喊着号子……如今,只剩下老人一个。他忧郁地望着又黑又臭的泛着白色泡沫的江水,岸边的野花野草早就因为水质不好死光了,这里的居民也因为无法忍受恶劣的环境而迁走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天开始下起小雨,老人拿起长竹竿,用力一撑,船便迅速地向前行,融入大江深处……
独钓寒江雪
还是这位孤独的老人,坐在一只小船上,手里拿着长长的钓鱼竿。这里的世界很干净,白茫茫的,全部被雪覆盖了。“也好”,他幽幽地想,“省得看见那一截截树桩,心里很不舒服。”这么冷的天,他知道是不可能钓到鱼的,而且他心里清楚,即使天再暖和,也不可能钓到--这江里的鱼不知道哪一天就死光了,能吃的都吃掉了,不能吃的都被这江水毒死了。他想起几十年前,许多人总是在这江边用网捕鱼。那时他还很年轻,这江里的鱼也很多,这里的人都靠着这满江的鱼生活,那时他们很快乐……想着想着,他的嘴角浮起一丝苦笑;眼泪,几乎在同一时间滑落。突然,他拎起钓鱼竿,有些令人惊奇的是,线上只系着一块砖头,他重新把线抛进水里,继续坐在他的小船上。他真的好怀念那些悠然垂钓的日子,特别是钓到鱼时的那种兴奋无比的感觉,他真希望能再感受一遍……天很冷,而且又开始下雪了,老人依然稳坐在那里,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依然只有他一个人……
例文(47):
“感谢”自然的赐予
扬中市外国语学校初二(8)班 唐诗语
2009年获奖作品
一
我的家族以捕猎为生,受父亲与祖父的影响,我从小就是一名捕猎的好手,整日于丛林中穿梭,与野兽为伴。那些动物的皮毛与骨肉,就是我全部的生命。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问过父亲:“为什么我们要杀它们?”父亲在灯下擦拭着那杆祖传的猎枪,习惯性地吹着枪管说:“因为它们能卖许多钱。”
父亲的样子和蔼而又慈祥,但我的心却为之一震,颤颤地问:“那么,你会杀了我去卖钱吗?”
“当然不会!它们是自然的赐予,而你不是。”父亲在我额上吻了吻,将我抱进温暖的被窝。
强者为王,败者为寇,天经地义。我很小就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走上了一条血腥的道路。
二
第一次跟父亲去打猎,是在我八岁的时候。那杆比我还高出一个头的猎枪,闪烁着冷寂的、残暴的光芒。
经验丰富的父亲很快就找到了目标——一头小鹿,正悠然地在林间吃草。
扳机扣动。
一声枪响划破尘封的天空,几片枯黄的树叶翩跹如蝴蝶般坠落。
“它死了吗?”
“嗯”
看我脸色苍白,父亲收起那杆枪,抚摸着我的头说:“这是自然的赐予。将它转变成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譬如钱,这才是我们感谢自然的方式。”
父亲深邃而又浑浊的双眸中闪过一丝狡黠。那一刻,我觉得他像一个陌生人。
从此,父亲常常带我去狩猎。对于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我渐渐也变得漠然。
十六岁时,我也扛起了猎枪。第一头野猪随着枪声和哀号倒下,我的心中也充斥着残杀的快感。父亲满意地在一旁点着头,我听到了他心里的夸奖:“是我的好儿子。”
三
飘雪的冬天,父亲外出打猎,傍晚也没见归来。一丝恐惧袭上心头,我带着枪循着足迹来到了一个深坑前。
借着夕阳的余晖向下张望,几只狗熊正贪婪地撕扯着一个人的身躯,不时发出满足的嚎叫。坑内的枯枝稍上,父亲的帽子摇摇欲坠。
我拿起枪,射空了枪膛里所有的子弹,又响起狗熊阵阵的哀号。
那夜,我彻夜未归,卧在父亲的残尸旁,,耳中不断地回响:“这是自然的赐予,将它们变成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才是我们感谢的方式。”
四
从此,我变得更加残忍而冷血,不放过从眼前闪过的任何一个生物,哪怕是一只迷路的羊羔。复仇者的潜力不容小觑。母亲说,我的猎技已经无人能比,包括我的父亲和祖父。
那日,我的枪声结束了一只老虎的性命。
但我清晰地看见它的眼中含着泪水。
“请取出我的孩子,还来得及……”蠕动的嘴发出嘶哑的声音,是在向我企求。
这是一个母亲,它的孩子在它的肚子里。
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个傍晚,那个深坑,那些熊瞎子,撕扯着父亲的身躯……
又一声枪响,正对着腹腔。一切归于平静。
“你们是自然的赐予,将你们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这才是感谢自然的方式!”
黑夜如恶魔一样,残忍地吞噬了所有的光明。
例文(48):
最后的……
上党高中高二(3)班 谭爱萍
2005年获奖作品
这已是我第十次来到这条街道。周围很静,没有什么人,这与以往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条商业街,我来此当然是为了买我所需要的商品。
我在街上溜达着,希望这次不要空手而归。然而街上依旧一个小贩也没见,我开始绝望,正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忽然听见左侧有人轻声叫道:“小姐,来看看吧!”我循声望去,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我左侧一个小巷子里,怀里抱着一个用黑色塑料袋裹着的什么东西。我走过去问:“是真货吗?”男子十分肯定地回答:“当然!这可是真的,我好不容易淘来的。不信,您来检查!”
打开黑色的塑料袋,一只毛茸茸的小脑袋探出来,纯白的毛色,不像是人造的。我用手抚摸了一下它那纯白的毛,那种柔软度与舒适度不是人造毛所能达到的。此刻,我的心里已有五成相信了。“能把它的爪子给我看看吗?”我还是不太能确定这只猫的真实性,毕竟我已经上当九次了,那些可恶的小贩,每次都声称所卖动物是真货,结果全是人造的!“当然可以,真金不怕火炼嘛!我敢保证,我这只猫是这世界上唯一幸存的猫了!”男子将猫抱了出来,猫蜷缩在他的怀里,那神态真讨人喜欢。男子轻轻地把猫的爪子递给我,我很小心地握了握,顺便把猫爪底下的小肉垫捏了捏,应该是真品!肉垫的真实度让我对这只猫的可信度提升到了七成。
我从随身包里翻出了一个体温探测仪。小贩态度依然温和,丝毫没有愠怒的神色:“小姐,我这绝对是真品,你就放心地验吧!”我将体温探测仪放在小猫的腹部,此刻的小猫正眯着一双小眼睛,慵懒地打着哈欠,腹部一起一伏,还伴随着“咕咕”的响声。体温仪显示小猫体温正常。小贩乐了:“小姐,这下你放心了吧!”此刻,我对这只“真品”的信任已经达到了九成,但由于前九次的失败,我还不敢贸然买下。“你急什么啊,我还有最后一项工作没完成呢!”小贩依旧不愠不怒:“那好,你接着测,测出假的我一赔十!”
我又从随身包里翻出一个精巧的小仪器,叫“真假立现”。我让小贩把猫的眼皮翻起,我用“真假立现”对着猫眼睛,立刻听到“咔嚓咔嚓”两声轻响,我满意地笑了,因为“真假立现”对人造的眼睛是不会有反应的。小贩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我问:“你打算要多少?”小贩将左手食指与右手食指交叠,摆出了“十”的手势。“十万?太黑了点吧?”我试着还价。“一口价,十万,你不要我再找别人,‘奇货可居’你懂不懂?”我咬了咬牙:“好,十万就十万,为了一只真猫,我就豁出去了!”
怀里捧着价值十万的猫,我的心情像今天的天空一样晴朗。我帮小猫取了个名字叫“珍珠”,家里有一间专门为“珍珠”准备的房间,以往也住过些别的动物,只不过后来发现都是假货!而“珍珠”却是一只真正的猫,想到这我就开心。
有一天,我好长时间没见到“珍珠”的影子,就到处找。我很担心“珍珠”会被别人偷走,那我损失就太大啦!
“珍珠、珍珠,你出来啊,你在哪儿呢?”我试着叫唤我的“珍珠”,然而依旧没有回音。忽然,我听到一声:“喵——”,立刻循声而去,只见“珍珠”正在用它那柔软的小爪子玩弄着一只小老鼠,老鼠的身上正流着血。我扑过去,一把抢过那只老鼠。“珍珠”似乎不甘心,又跳过来想把小老鼠抢走,情急之下,我顺手把珍珠抓起来一摔,它竟从窗口飞出去了。我没来得及多想,赶紧帮小老鼠止住血,又帮它包扎了一下,然后猛地想起了“珍珠”,那只唯一的真猫!我到窗口探头一看,吃惊的一幕出现了:躺在地上的“珍珠”的左额闪着金属的光芒,雪白的毛皮被掀开了一块!天哪!我又上当了!这时我又想起那只小老鼠,小老鼠正颤抖着蜷缩在那里。哦,那倒是一只真老鼠啊,我的额头上不禁冒出了冷汗,如果那只该死的假猫把这只真老鼠给弄死了,那这个世界上岂不是连一只真的动物也没有了吗?
我轻轻地抱起小老鼠,把它带到原来属于“珍珠”的房间……
综合讲评(16):
异化与荒诞
所谓异化,哲学上是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所谓荒诞,意思是“极不真实,极不尽情理”。在现代文学中,有不少作品涉及到异化的问题,有的还触目惊心地描绘了异化的过程,有的甚至呈现出极为荒诞的场景……其中有一些作品,自己也发生了异化,走向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反面,令人感到怪异、混乱、荒谬乃至反动;但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看起来极不真实,极不尽情理,实际上通过那些荒诞现象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凸显出生活的本质。在我看来,那其实还是一种扭曲变形的现实主义。它有点像哈哈镜,现象上是变形了;又有点像X光机,让人看到更本质的东西。
在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萨姆沙从一夜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从此,他的感觉和动作都是“虫”的,但他的情感和思维还是人的。作为一个平时辛辛苦苦的旅行推销员,他还在惦记着今天要出差的事,但他却无法出去见人了。他的家人先是震惊、伤心和同情,后来却从恐惧、厌恶渐渐变得冷漠,最终当萨姆沙孤独寂寞地死去时,他们竟感到一种解脱和轻松了。就这样,卡夫卡通过一个人的异化,极度深刻地写出了那种对社会冷酷的恐惧感。我读此书的时候,感到比读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些梦魇般的作品还要震撼,直觉得脊背上发凉,阵阵寒意渗透到心灵深处。所以我认为,卡夫卡的确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真正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
我为什么要讲这些?是因为同学们迟早要接触到现当代形形色色文学流派的作品,其中有好有坏,要仔细鉴别。同时也因为上面的三篇例文,多多少少有一点异化和荒诞的色彩。
你看陈婷的《江雪》,原本生气勃勃的自然界,分明已经异化为一片生命几乎灭绝的雪地,好像是《红楼梦》结尾“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叹息。这可是人类自己作的孽。本文的四个小标题,连起来就是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作者对这首诗的意象进行了另类的演绎,从而夸张地展现了生态环境被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读来令人警醒。
再看唐诗语的小小说《“感谢”自然的赐予》,主人公用以“感谢”自然的,竟然是无休无止的掠夺和屠杀,结果导致人性的异化,最终连动物也不如了。如果人类不能制止这种毫无理智的行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自然也必将“赐予”人类毁灭。
谭爱萍的《最后的……》也是一篇小小说,它所展现的荒诞场景,已经显示出一种临近末日的气氛。作者夸张地描写了一个动物已经基本灭绝,各种人造动物横行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作者生动描写了“我”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由此告诉我们,科技的高度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环境生态、伦理道德方面的严重问题。买猫的过程写得很细腻,最后假猫暴露真面目的情节设计也很有意思,既出乎读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本书就要结束,在这最后一组文章中,我不想再让同学们看到此类阴暗的画面,我希望用一个注重环保、维护生态的典型,来昭示光明的未来。所以下面的“名作欣赏”,我推荐湖涌的散文《南宁的绿》,它赞颂了绿城南宁的美,虽然在技巧和语言上不及朱自清的《绿》,但同样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抚慰,在写法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