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车谈起__北美拾零
郑文
今年五月至十一月,我在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住了半年。因为不懂英语,所以对当地社会的了解很有限。但毕竟身在异国他乡,其间耳闻目睹,也有不少新鲜的印象和感受,尽管琐碎,似乎也还值得一记。
我想首先谈谈校车,这可是近期的新闻热点。
在加拿大和美国,经常可以看到那种黄色的“长鼻子校车”。 之所以用黄色,是因为能见度高,即使在雾中也能看见。仅美国,现在每天就有48万辆校车,接送着2600万学生上学。多年来,美国专为校车制定的法规就达500多项,内容涉及校车的坚固性和安全性,包括车体结构,防撞安全装置,防倾覆保护制动装置,翻滚时的保护,车身连接部的强度等许多方面。校车的座位全部配有三叉安全带;车身上有多个反光镜,使驾驶员能看到个子矮小的儿童;除正常后视镜外,还有盲区后视镜;除车门外,还有紧急出口舱门;校车的前后都有防撞梁,抬高的底盘和油箱两侧有近4厘米厚的钢板,可以防止撞车后油箱漏油爆炸。“911”以后,还配备了防爆破系统。2005年以来,美国三种类型的校车分别重达6吨、13吨和16吨,可以说都是军用装甲车的“身板”。2006年,在印地安纳州,一辆“悍马”撞上一辆校车的尾部,车头严重损毁,而校车的尾部却并无大碍。
在行驶中,校车的特权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每当校车停下来上下学生,那车门一开,左侧车身上就会伸出一个“STOP(停)”的标牌,警示前后方来车都必须停下,即便是警车乃至总统的车队也不能例外。同时,车头前会自动伸出一根大约两米长的栏杆,以防儿童下车后突然横穿马路。此时如有超越校车者,将被罚款并吊销驾照。按规定每年一次,各州都要专门开会研究校车问题,全国则五年开会一次,并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政府反恐怖监视系统的保护范围,凡暴力攻击校车者,至少要判20年。校车的驾驶员属于公务员,多为较为细心的女性,儿童上下车都要认真核对姓名身份,同时与来接送的家长打招呼完成交接。
有一次,我竟忘了在规定的时间去接放学的外孙女,等我想起来,校车已经开走。可以想见,我当时是何等地诚惶诚恐:虽然那上下车的站头离家不过200米光景,拐个弯就能到家,可我那6岁的外孙女有没有下车呢?会不会人下了车却不知去向了呢?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向女儿报警,可她却镇定地说没关系,说没人接驾驶员决不会让她下车。果然,学校很快就打电话告诉她,孩子已回到学校,请家长去接。外孙女回来后也很平静,说她以为我们都不在家,说校长还给她一本书看,一直等到妈妈来。
所以,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时候,每当看到这种明黄鲜亮的校车,想到孩子们享有如此的特权,我就感到由衷的喜悦。后来又听说我们甘肃的校车出了事,一下子死那么多儿童,真是心痛不已!一辆小小的中巴,竟挤满大几十个幼儿园的孩子,居然还逆向行驶,这算怎么回事呢!这些天全国都在议论校车的事,也不断有好消息传来,说有的地方已经置办了“美式校车”,有的地方准备几年不买公车,省出钱来买校车,连温总理也发了话,向全国各地提出要求。这样一来,也算是坏事变好事,令人感到些许欣慰。
可是,我又有些担心:如果不下很大的决心,不采取非常果断的措施,这事儿会不会又拖到猴年马月,终于不见有大的改观呢?什么时候,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看到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校车呢?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我们的交通法规意识,也能强化到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呢?在美国,每百万公里的事故率,校车是百分之零点零一,火车是零点零四,飞机是零点零六,其它公路车辆是零点九六。也就是说,校车的安全系数要比其它交通工具大得多。究其原因,当然决不仅仅是校车的坚固。如果我们有了好的校车,却继续超载,继续超速,继续疲劳驾驶,继续把交通法规当儿戏,那我们的孩子将依然处在危险之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