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学作文(2)
洪蒲生
第一题
我们班上趣事多
读写参考(1)
拆题分析好处多
“我们班上趣事多”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好几个词语组成的。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我们既要对它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也要对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仔细的辨析,这对我们准确地理解题义是大有好处的。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事”这个词,它提示我们要写一篇记事的文章,这就确定了本文的体裁应该是记叙文。写记叙文当然要以叙述和适当的描写为主,写事的过程自然也会涉及到写人,也会有抒情的内容,也可以发一点议论,但都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多。
文体定下来,怎么写就有了方向。那么该写怎样的事情呢?“事”前面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定语“趣”,告诉我们一定要写“有趣的”事情,这样一来选材的指向就非常明确了。一句话,凡是没有趣味性的事情都不要写。然后还要考虑,趣味的品位有高低之分:高品位的趣味是健康的、有智慧的,是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甚至是有美感的;低品位的趣味,则是无聊的,庸俗的,幸灾乐祸的,甚至是丑陋而有害的。毛主席曾经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就提醒我们,在选择“趣事”的时候,必须注意品位的问题。
“我们班上”这个词组,指定了本文选材的范围,就是作者所在的班集体,比如你在三(1)班,当然你就不能写三(2)班的事情。还有一点要注意,“班集体”包括“我”、别的同学、班主任和全体任课老师。以上这些人,凡与本班有关的趣事都可以写。当然,不是发生在班上的,比如这些人各自在家里的趣事,就不可以写了。
最后还有一个词别忘了,那就是“多”,它提醒我们最好写几件趣事来证明这个“多”。如果你一时实在想不起来,那至少要在文章中交代一下:我们班的趣事很多,只不过我现在只写一件而已。
别看我不厌其烦地说了这么多,其实孩子们往往是只看了一眼题目,脑子里瞬间就完成了不少的分析,然后就兴高采烈地下笔作文。孩子们的确很聪明,但他们也往往会粗心,看得未必细致,一旦有所遗漏疏忽,文章就会出毛病。如果我们学会了“拆题分析法”,并养成自觉运用的好习惯,那就一定会想得更加周到细致,文章就能写得更好。
例文(1)
我们班上趣事多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三(2)班 陈月凝
说起我们班的趣事,那可是趣味多多,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有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组织一次表演秀,请同学来表演笑和哭。”话刚说完,王芳就举手要求表演笑,只见她一走上讲台,就“哈哈哈”地放声大笑起来。看着她那滑稽的样子,全班同学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还没等王芳表演完,杜语已经等不及了,他要给大家表演哭。只见他装模作样地用手捂住眼睛,哼哼唧唧地哭起来。看到她这个样子,全班同学又忍不住笑弯了腰。
还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叫我们两人一组互相画对方。我们开始画的时候,都脸对脸不时地看着对方,越看越觉得有趣,就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有的人笑得把脸都贴在了桌子上。到真正动笔画的时候,我再看看别人的表情,可有意思了!有的人皱着眉头在画;有的人不知为什么,一边下笔,一边还抖抖嗦嗦的……等到同学们把画好的画都交上去,老师就把所有的作品都贴在黑板上。我们一看呀,有的人把对方画得少了一颗牙,有的人把对方画成了大鼻子,有的人把对方画得简直像个巫婆……大家都一边看,一边笑个不停。
还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写300字的一件事。我们班著名的罗嗦大王谢志强就写道:“今天菜市场的菜可真多呀!可真多呀可真多,可真多呀可真多……”他就这样足足凑满了300个字。本子交上去以后,老师在他的本子上批道:“今天菜市场的菜究竟有多少?”
活泼的同学和幽默的老师,使我们班妙趣横生。
编者评语:文章完全符合我在“读写参考”中所说的解题要求,题目中所有的要素都考虑到了。他选择的事例都发生在课堂上,说明教学过程是生动活泼的,师生关系也非常融洽。在第三个例子中,谢志强虽然耍了点小调皮,但还是很可爱;老师呢,也并没有大杀风景地发脾气,而是幽默地点出问题的关键,把亲切的指导和含蓄的批评结合在一起,令人乐于接受。如此和谐的教学气氛,实在令人羡慕。
例文(2)
我们班上趣事多
穆源小学三(4)班 付薪妃
我们班上有趣的事情可多了,我就讲一个给你们听听吧。
那天,我们正在吃中饭。突然,有一位同学“啊”地喊了一声,大家的视线立刻转向他。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一架小飞机——是一只蜜蜂,正停在那位同学的铅笔盒上休息呢!说时迟,那时快,那蜜蜂猛地飞起来,教室里顿时乱了套。有的拿书去拍蜜蜂;有的把外衣裹在头上,怕被蜜蜂蜇到;有的赶紧把饭菜挡住,怕蜜蜂把饭菜污染……身为班长的我,一连喊了几声“安静”也没有用,那蜜蜂也更加惊慌地乱飞,想找到逃出教室的路。这时,只见许老师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随手拿起一本书,轻轻地挥舞了几下,就把那蜜蜂从窗子里请出去了。同学们看到蜜蜂飞走,在欢呼的同时,笑得更欢,有的笑得嘴也合不拢,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连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
当时那场面,我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有趣。
编者评语:本文虽然只写了一件趣事,但开头还是对“多”的要求有所交代。因为作者对这件趣事印象太深了,所以他写得具体而生动,实际上完成了一段精彩的场面描写。
例文(3)
我们班上趣事多
江滨实验小学三(4)班 赵沁月
我们班上的趣事多着呢!
有一次,上课时,我的同桌蒋镇宇没带橡皮,可他以为丢了,满地找也找不到,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吵得我实在没办法,只好借给他一块橡皮。说也奇怪,他居然脸上的泪水还未干,顿时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引得全班同学都笑起来,连老师也笑着说:“赵沁月,你下次就把橡皮放在桌上,蒋镇宇就可以永远都笑了。”
还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有一位新来的同学不知道女厕所在哪里,差点走进男厕所。还好,是我提醒了她,才避免了误会。回到教室,我就悄悄地对蒋镇宇说:“刚才那位新来的女同学,差点儿进了男厕所。”蒋镇宇做出大吃一惊的样子喊道:“啊!幸亏我没去上厕所,要不然就惨了!”
上个星期,我们班的蒋雨琪过生日,她买了很多蛋糕,班上每人都有份。我们为了感谢她,就唱了一首《生日歌》。可是,我们唱跑调了。不过江雨琪并不怪我们,她反而很开心。这个星期,又有一个男同学过生日,他也买了蛋糕,我们就再唱《生日歌》。老师说:“这回千万别再跑调了哦!”大家一听,都点头表示应该认真唱,正好音乐老师也来了,于是我们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终于没有跑调,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高兴。
我们班还有许多好玩的事,下次再告诉你们吧。
编者评语:与例文(1)一样,本文也写了三件事。不同的是,例文(1)的作者主要是旁观者,而赵沁月却是这三件事的参与者,由此更显示出他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的精神。
文学悦读(1)
“常识不具,难语专攻”
1920年6月7日,毛泽东在写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说:“我对于学问,尚无专究某一种的意思,想用辐射线的办法,门门涉猎一下。颇觉常识不具,难语专攻,集拢常识,加以条贯,便易达到深湛。”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阅读的指导思想,是主张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深的。在他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中,这一点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毛泽东进私塾读书,始于八岁,读了六年。当时他早晚到地里干活,白天读《四书》、《五经》。这一段时间的读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尽管他自己也说“不懂”,但结果却使他有了一个较好的旧学根底,“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等儒家经典普及书中的成语典故,后来也成为毛泽东常用的语言素材。这些自幼记在脑中的警句名言、精彩段落,到成年后理解力增强的时候,便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与此同时,少年毛泽东还偷偷地阅读了许多他爱看的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比如《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之类。他后来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此话包含着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在“容易接受的年龄”读“容易接受的书”。由于他能看懂这些书,也就触发了相关的思考,比如他就发现,这些书中就“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它们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农民只是“替他们种田”。显然,诸如此类的思考使他的注意力从文学转向了社会学,并深刻地影响到他后来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
不久,少年毛泽东就读到了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郑观应提出,必须把西洋的铁路、电话、电报、轮船之类的物质文明引进中国,中国才能强大起来。还有一本名为《列强瓜分之危险》的小册子,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惊呼:“呜呼,中国其将亡矣!”也在他心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毛泽东后来说:“我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怀着救国的志向,少年毛泽东走出了韶山,临行前,他抄送给父亲一首诗道别:“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从此,少年毛泽东眼界更加开阔,读书更加勤奋,思想也更加活跃。从《湘江日报》上,他第一次知道了“社会主义”。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斯宾塞的《逻辑》以及卢梭和孟德斯鸠等外国思想家的著作。有半年时间,他专门在图书馆读书,每天早晨一开门就进去,中午仅休息片刻,买两块米糕吃,然后一直读到闭馆。在黎锦熙老师的推荐下,毛泽东又认真地研读了斯宾塞的《群学肄言》,认识到治学首先应以扩大知识面为要,对于自己过去只爱哲学、历史、文学,而不注重自然科学的学习感到后悔。他说:“自身决定三十以内只求普通知识,因缺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的基础科学知识,想设法补足。文学虽不能创作,但也有兴会,喜研究哲学。应用方面,研究教育学,及教育方法等。”
由此可见,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读书学习,不仅遍及多门学科,而且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这为他后来博大精深的学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