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读写结合学作文(6)

洪蒲生


第五题

唐朝诗人李绅写了一首题目叫“悯农”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这首诗怎么解释吗?请你用“读《悯农》诗的感想”做题目,先一句句讲解这首诗的意思,再说说自己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想。

读写参考(5)

搞懂再背效果好

我出这道题,是出于如下考虑:中国的家庭,几乎没有不教孩子背点诗的,一开始自然是只要“牙牙学语”地念出声音来,家长就非常高兴,因为这对孩子感受节奏和音韵是大有好处的;但孩子渐渐大一点,仅仅如此就不够了,那种很通俗的诗歌,为什么不给孩子讲讲呢?过去私塾教育死记硬背的老传统,总认为只要背下来就行,长大了自然会懂会用,这固然也不错;但为什么不想想,如果再适当地给他讲讲,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是不是有更大的好处呢?

就拿这首《悯农》来说,选做此题的孩子就很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虽然会背,却未必能逐句逐字地解说出来。即使选做此题的同学,也几乎一律回避了对“悯农”二字的解释,因为大多数的家长,都只要求孩子背这四句诗,根本就不管诗题,有的家长也不知道诗题是“悯农”。

但这诗题其实很重要,不讲是会影响孩子对这首诗的理解的。不信可以去问孩子,他们大多只会说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要我们“爱惜粮食”,这当然也不错,但从作者来讲,他更想突出的主题却是对农民的同情,他爱物的根源在于爱人。如果孩子们读了这首诗,却忽略了这层意思,那其实就没完全读懂。所以我们应该把题目的意思和诗结合起来讲解,从而加深孩子对诗的理解。其实,李绅的《悯农》诗有两首,其另外一首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如果把这首诗也介绍给孩子,孩子们对诗意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所以,我还是主张早期教育也要尽可能进行通俗的讲解,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效果会更好。当然这就要求家长也要深化自己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比如我们教孩子背李白的《静夜思》,最好也不要只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要帮助孩子去想象诗中的意境:把“明月光”疑为“地上霜”,不仅点出写诗的季节时令临近中秋,而且透露出一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凄凉;“举头望明月”则引发了“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然后才有第四句的“低头思故乡”。在整个这首诗中,月亮的形象太重要了,它触发了作者的灵感,引发了作者的联想,由“明月”想到故乡的“月更明”,由“月圆”想到了“人未圆”,所以才有“低头思故乡”的伤感……这个月亮的形象不仅贯串了全诗,而且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意,这就是所谓诗歌的“意象”。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这样来理解赏析,即使他未必能完全理解,对发展他的想象力,培养他的审美情趣,也是大有好处的。

例文(10)

读《悯农》的感想

中华路小学三(5)班 丁天悦

唐朝诗人李绅写了一首题目叫“悯农”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第一句“锄禾日当午”的意思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争着去避暑,可农民伯伯还在田里辛勤地劳动。第二句“汗滴禾下土”的意思是:农民的汗水滴在禾苗下的土里,滋润了禾苗。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谁会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呢?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吧!

可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浪费米饭。我的一个朋友,他在吃饭时每吃一口都要掉下几粒,这样一顿饭吃完,他要浪费多少米饭呀!怪不得他妈妈叫他“播种机”呢!有一次我问他,“谁知盘中餐”的下一句是什么。他居然嬉皮笑脸地说:“粒粒皆辛苦呗!”我气愤地说:“既然你会背,也知道它的含义,为什么你偏偏做不到呢?你既然不能学以致用,那你学它干什么呢?”那位朋友被我一说,就羞红了脸,什么也不说了。没想到,后来他还真把这毛病改掉了。再说我那表妹吧,她吃饭倒不会漏,但从来不肯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这样每次剩一口,日积月累,也要浪费很多粮食呢!有一次我也忍不住说了她:“你浪费这么多米饭怎么行呢?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地球上每一秒钟都会有人饿死吗?都像你这么吃饭,总有一天,地球上就没有米了,到那时看你怎么办!”给我一吓,她居然哭了起来,弄得我都不忍心了,但我还是为她好呀!

一方面有很多人饿死,一方面有饭吃的人却在浪费,难道他们没有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请大家都行动起来,不能再让人饿死了;不然的话,我们大家都会遭到报应的。

编者评语:诗题“悯农”,就是怜悯、同情农民的意思,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养活了人类,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饿死的却多半是农民!连李绅这样的封建官僚都知道要同情农民,爱惜粮食,我们难道还不如他吗?丁天悦不但真正理解了《悯农》这首诗,而且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他的文章举例具体生动,说理义正词严,从眼前小事说到国际民生,真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是一篇写得极好的读后感。

文学悦读(5)

鲁迅谈读书写作

鲁迅把读书分成“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两种。他说,所谓“职业的读书”就是为了饭碗或者将来的生计而读书,譬如学生为了升学,教师为了讲课,都不得不读一些自己未必喜欢的书,所以有时读得很勉强,甚至读得很痛苦。而“嗜好的读书”,则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这样的读书,在自己面前展现出一个“永远变化无穷”的世界,所以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乃至手不释卷。显然,鲁迅是钟情于后一种读书的,但他也并不否定前一种读书的必要性,只是提出,“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我想,现在的教育改革,也就是希望如此吧?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把学生“职业读书”的负担弄得越来越重,致使有些学生讨厌书,害怕书,个别人甚至在毕业时将课本付之一炬,似乎在宣告从此与书“拜拜”,这就是教育的大失败了。

所以鲁迅先生建议:“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还进一步指出:“我们自幼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以上要点,在鲁迅的《读书杂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是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知用中学的讲演,是专门对中学生讲的,同学们不妨找来细读。

关于写作,鲁迅谈得更多。首先是关于写作的目的,鲁迅认为“总根是爱”,是“抒写自己的心”(《小杂感》)。早在写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中,他就指出:“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就鲁迅而言,他最强烈的心声就是对祖国的爱。1903年,鲁迅作《自题小像》诗赠许寿裳,第一句就是“灵台无计逃神矢”。“灵台”指他的心,“神矢”就是小爱神的箭,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这份挚爱,所以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要把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给祖国。而当时的中国,正是“风雨如磐”,人民还在“铁屋子”里“昏睡”不醒,所以鲁迅深感“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这也就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根源。正因为爱之深,所以才恨之切,所以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要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韧的战斗。谈到自己的杂文,鲁迅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柔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还不能带住》)谈到自己的小说,他又说:“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现在,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时过境迁,有人竟也以为鲁迅就是会“骂”,是一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如果我们多读一些鲁迅的作品,多看一些《鲁迅全集》中的有关注释,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再多看一些他的日记和书信,这种误解应该就会消除。总之,我们既要看到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又要看到他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才是一个真实全面的鲁迅。

关于怎么写,鲁迅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他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告诫我们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在《作文秘诀》一文中告诉我们要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法。而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他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将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与“未定稿本”两相对照的“比较学习法”。

其实,鲁迅全部的作品都在示范着怎样读书和写作,只要我们能去认真地读懂,就一定能得到很大的帮助。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