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学作文(15)
洪蒲生
第十四题
请阅读根据古代寓言改写的《蜘蛛与蚕》:
蜘蛛对蚕说:“你整天忙着吃桑叶,只是为了吐丝。你的丝有黄有白,闪光耀眼,结果却把自己包裹起来。蚕妇把你扔进滚开的水中,把你抽为长丝,于是你的生命就完蛋了。你虽然算得上能工巧匠,但最后却耗尽了自己,不是很愚蠢吗?”
蚕回答蜘蛛说:“我确实耗尽了自己,但我所吐的丝,可以织成锦缎,给人做批漂亮的衣服。而你为了自己,却把吐出的丝织成罗网,自己坐在中间,看到各种小虫子走过飞过,就捕杀它们来喂饱自己。这虽然也算巧妙,但你是多么残忍啊!”
蜘蛛说:“为别人着想,你甘愿牺牲自己,真是个傻瓜;为自己着想,宁愿像我这样,才是聪明人。”
请以“有这样两种人”为题,联系现在的社会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读写参考(14)
摸准脉搏再立意
下面是去年“增华阁”大赛的一道赛题:
请阅读根据古代寓言改写的《蜘蛛与蚕》:
蜘蛛对蚕说:“你整天忙着吃桑叶,只是为了吐丝。你的丝有黄有白,闪光耀眼,结果却把自己包裹起来。蚕妇把你扔进滚开的水中,把你抽为长丝,于是你的生命就完蛋了。你虽然算得上能工巧匠,但最后却耗尽了自己,不是很愚蠢吗?”
蚕回答蜘蛛说:“我确实耗尽了自己,但我所吐的丝,可以织成锦缎,给人做批漂亮的衣服。而你为了自己,却把吐出的丝织成罗网,自己坐在中间,看到各种小虫子走过飞过,就捕杀它们来喂饱自己。这虽然也算巧妙,但你是多么残忍啊!”
蜘蛛说:“为别人着想,你甘愿牺牲自己,真是个傻瓜;为自己着想,宁愿像我这样,才是聪明人。”
请以“有这样两种人”为题,联系现在的社会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蜘蛛与蚕》这篇寓言,出自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原文是古文,我已经把它翻成现代汉语,并且对故事的表述略有调整,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这故事本身的最大特色,是蜘蛛与蚕的鲜明对比,内容主要是讲它们的行为和观点,实际上体现了它们截然相反的两种生命价值观。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也就基本上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也就具备了我们自己作文的前提。
我为作文规定的命题是“有这样两种人”,意在提示故事本身只是一种讽喻,我们的构思必须从动物上升到人,并且要联系社会生活,对比类似蜘蛛和蚕的两种人,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论及到底谁聪明谁傻的问题。写这个题目,一般在立论的正确性上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是论证过程,一要看理论分析是否较有深度,二要看所举实例是否典型,三要看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这三条做得好,文章的说服力就比较强了。一般说来,论点达到众所周知的共识并不难,难的是分析的深刻;论据的选择同学们多半会举例,但例子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差距可能就比较大了;至于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就要看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概念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表述是否恰当了。
也有一种立论可能会走折中之路,即认为蜘蛛和蚕的生活态度均不可取。蜘蛛以捕猎奉自己口腹之欲的做法固然不好,但也是迫于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压力,情有可原;而蚕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似乎也太不近人情,真这样做岂不真有点傻吗?这样的观点源于对原文的理解存在问题。一是把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与社会伦理混为一谈,原文讲的虽然是动物,其实比喻的是人,是比喻某些人损人利己的行为,而对于比喻是只能取其一点相似而不及其它的,这种比喻讲的就是社会道德,是不能用自然法则来为之辩护的。二是对问题的理解不能绝对化,不能把一些具有特点内涵的观点推向极端,比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该也是指在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利益发生矛盾且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克己奉公,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并不是完全否认合情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否则,岂不是个人连饭也不能吃,只能饿死了,那还怎么利人呢?即如蚕而言,它不是首先也要吃桑叶,然后才能吐丝吗?所以说,比喻、讽喻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建立在只取相似性的共识之上的,如果你硬要掰死理,走极端,那就违背了概念的同一性,再要争论就变成“鸡同鸭”讲,永远也讲不到一块儿去了。
例文(42)
有这样两种人
句容市实小六(6)班 虞文昊
舍己为人,无庸置疑,是人间最崇高的美德。然而,当今社会,却有这样两种人:有的常为别人着想,甚至甘愿牺牲自己;有的只为自己的着想,甚至去榨干别人的血汗。
今天,我看了一则古代寓言,更使我对社会上的这两种人感慨万千。寓言内容是这样的:一天,蜘蛛对蚕说,你为了给人类制造漂亮的丝绸,使劲吐丝,最后却耗尽了自己;而蜘蛛却是吐丝织网,专门捕捉昆虫喂饱自己,还自称聪明人。读完这则寓言,我对蚕的高尚品德肃然起敬,对蜘蛛肮脏的心理则非常反感,愤愤不平。由此我还联想,现在的社会实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现在的社会上,像蚕一样不求私利,为官清廉,以民为主,甘愿低下头来做人民的牛马的人是有的。“人民的好支书”——李元龙便是其中之一。李元龙担任南京市某村村干部的时候,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艰苦工作,将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乡,发展成人民生活富裕、欣欣向荣的小康之乡,而自己终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按理说,他应该好好养病,而李元龙却直到临死前还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他真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好干部。他的高尚品质,不是和“蚕”一样吗?我想,李元龙虽然走了,但他会永远活在人民心里的。
而现在社会上的“蜘蛛”,便是那些以权谋私,不劳而获,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的贪官了,把他们比作狐狸一点也不为过。这些贪官整天只会打牌,抽烟,喝酒,上网,吸毒,受贿,敲诈勒索工人农民的血汗钱,把做官的基本道德抛到了九霄云外。这种人越多,社会就会越腐败,国家迟早要垮。举个例子,清朝晚期之所以腐败,就是因为大贪官和珅疯狂地搜刮民财,把原来雄视天下的大清王朝搞得乌烟瘴气,康乾盛世的硕果毁于一旦,中国才沦落为列强瓜分的肥肉。这样的历史事实,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引以为戒吗?否则,即使将来有再多的清官,也挽救不了国家的命运。
总之,现在确实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贪图享受,以权谋私,不惜损害人民的利益;一种人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者骑在人民头上,人民将把他摔垮;后者甘愿做人民的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
编者评语:根据所读寓言,联系当今社会实际,作者畅谈了自己的感想,立意明确,重点突出,对比鲜明,正气凛然。但我们现在社会的反贪,与清朝的情况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你以后要把它搞清楚。
例文(43)
有这样两种人
镇江市实验小学六(2)班 郭思婕
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专为别人着想,甚至甘愿牺牲自己;另一种只为自己着想,宁愿伤害别人。
这就是《蜘蛛与蚕》这篇寓言的含义,我读了很有感触。蚕为人类拼命吐丝,最后只有一死,而蜘蛛为了自己,却用吐的丝去捕捉小虫子。
这两种人我都不是很喜欢,为了别人付出,却让自己死亡,这值得吗?而为了自己,却又要伤害别人,这正确吗?
就比如在社会上做生意,如果自己每次都吃亏,被别人算计,结果别人都发了财,唯独你是个穷光蛋,你愿意吗?也许你觉得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如果总是傻傻地为别人而伤害自己,处处为别人着想却不考虑自己,最后你还能活下去吗?而像蜘蛛那样的人,却总是为自己而伤害别人,比如做生意,他总是处处算计别人,陷害别人,他这样做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
我看人在社会上,既不能像蚕,也不能像蜘蛛。蚕难道着的很傻吗?不,它只是太善良了,所以才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而蜘蛛呢,它难道真的很残忍吗?恐怕也不是,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看起来它们都有自己的道理。
就像在森林中,所有的动物都要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你不是强者,就要被别的动物吃掉。蜘蛛也一样,如果它不吃虫子,自己可能也要死了。蚕和蜘蛛,不能说谁好谁坏。他们一个为别人着想,一个为自己着想,难道有错吗?
人踏上社会,既不能像蚕一样,牺牲自己;也不能像蜘蛛一样,伤害别人。我们既要学习蚕,也要学习蜘蛛,既要为他人着想,也要为自己着想,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编者评语:本文的立论与众不同,作者认为既不能损人利己,也不能完全为别人,由此他认为蚕似乎确实有点傻,而蜘蛛则情有可原,因为它如果不吃小虫子,便不能生存了。这种观点应该说也有道理,而且作者的论证也自有其逻辑性。但问题在于,寓言作者的立意,是从道德范畴来对比损人利己与大公无私这两种不同的境界,并不是说为他人服务就完全不考虑自己正当的需要,蚕不也是要吃桑叶的吗?所谓“大公无私”并不是完全否认存在着正当的私利,而是说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大公”可以牺牲自己的私利,甚至生命。如果把问题从道德层面转移到生存竞争的生物学层面上来谈,那就没有什么是非了,因为无论是蚕吃桑叶,还是蜘蛛吃虫,乃至老虎吃人,都是为了生存,都谈不上什么是与非的。如果这样来理解寓言,那它就失去了文学价值,把问题也完全搞混了。
文学悦读(14)
永远难忘的《青年近卫军》
从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来讲,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使我终生难忘的长篇小说。法捷耶夫成功地塑造了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青年战斗集体的英雄群像,并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这些青年英雄的灵魂之美。善良而满怀正义感的奥列格,美丽而气质高雅的邬丽娅,顽强而无所畏惧的邱列宁,还有可爱而活泼机灵,同样天不怕、地不怕的“穿裙子的邱列宁”——刘勃卡。这几个人的艺术形象始终活在我的心里,至今还是那样青春亮丽,充满活力,他们高高举起的理想旗帜,永远在读者心中飘扬,正如那“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的光辉旗帜永远在历史上飘扬一样。
这四个人在小说中的出场亮相我至今记忆犹新。小说一开头,法捷耶夫就描写了邬丽娅在水边摘百合花的情景,人与花交相照映,形成极美的画面。从战争阴影笼罩家乡,一直到邬丽娅英勇牺牲,她对美的追求一以贯之,因为她本人就是美的化身。接着出现的是身材娇小、衣着华丽的刘勃卡,街道上逃难的人群一片混乱,她却在路边神气活现地指手画脚,大声嚷嚷着疏导交通,甚至匪夷所思地跳起舞来……这个热情洋溢、无所畏惧的女孩,即将在沦陷区展开她可歌可泣的表演。第三个出场的是奥列格,当逃难的人流在草原上涌动,邬丽娅所坐的马车差点因辕马受惊而翻倒时,“一个高大、宽肩、浅色头发、没有戴帽子的青年,一下子似乎钻到马肚底下”,接着她就在两个马头之间看到了“那个青年的非常年轻的、朝气勃勃的脸”,他就是略带羞涩、有点口吃的奥列格。而当人们都在一片慌乱中忙于撤退或逃难时,那个瘦小灵活,像野草一样柔韧的邱列宁却已经满身泥土地从战场上溜回了家,他紧张而兴奋地告诉姐姐华丽雅,自己曾和红军战士一起战斗,并亲手杀死了两个德国鬼子……
这是一部青春美、人性美、为正义而战更壮美的伟大颂歌。小说不是那种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而是那种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的现实主义。我们读小说的时候,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青年英雄们无比热爱、敬仰、痛惜、怀念的深情,而这种深情又化作诗一般的语言,化作极其感人的人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篇章。如果我有足够好的记忆力,我真想把小说的第13章完全背下来,作者因热爱邱列宁的激情难以抑制,竟采用第二人称直接与邱列宁对话,直接向读者倾诉心声,在长篇小说中挥洒出一篇热情洋溢的抒情散文,而我们读着并不觉得突兀游离,反而感到精彩至极,与小说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小说创作中的一朵奇葩。
同学们在读外国小说的时候,往往被人物长长的姓名搞晕,一下子弄不清楚,或者被那种多头交叉推进,甚至断裂跳跃的结构方式搞糊涂,这时千万不要失去耐心,不要因噎废食,只要坚持读下去,印象就会逐步清晰,兴趣也会渐渐浓起来,其精彩之处也能不断地有所发现了。
法捷耶夫(1901—1956),是前苏联优秀作家,苏维埃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早年在远东地区生活。1920年,法捷耶夫参加的游击队被改编为红军,法捷耶夫任旅政治委员。1921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毁灭》与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即《夏伯阳》)被誉为“苏联国内战争的三大史诗”。毛泽东指出:“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1年完成的《青年近卫军》,是他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