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读写结合学作文(16)

洪蒲生


第十五题

对照括号中的注释,阅读汉朝末年的古诗《十五从军征》:

十五(‘十五’指年龄)从军征,八十始得(‘始得’就是‘才能够’)归。道(路上)逢乡里(‘乡里’就是‘同乡的’)人:“家中有阿谁(‘有阿谁’就是‘还有谁’)?”“遥望是君(‘君’就是‘你’)家,松柏冢(‘冢’就是‘坟墓’)累累。”兔从狗窦(‘狗窦’就是‘狗洞’)入,雉(‘雉’就是‘野鸡’)从梁上飞。中庭(‘中庭’就是‘庭院中’)生旅谷(‘旅谷’就是‘野谷子’),井上生旅葵(‘旅葵’就是一种‘野菜’)。舂(读‘冲’,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里捣去皮壳’)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读‘耕’,指菜汤或糊状的食物。这两句的意思是‘把野谷子和野菜采收来做成饭和菜汤’)羹饭一时熟,不知贻(‘贻’就是‘给’)阿谁!出门东向(‘东向’就是‘向东’)望,泪落沾我衣。

请以“回乡的老兵”为题,联系诗的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具体描写这位老兵回乡寻找亲人的经过情况和情感变化。

读写参考(15)

改写的基本原则

把古诗《十五从军征》改写成散文,我上中学时也做过这个练习,所以印象很深,这首诗也就一辈子忘不掉了。这种文学性的改写,决不只是换一种语言的复述,不是翻译,而可以有相当程度的再创作。比如通过想象对原作进行必要的补充、丰富、演绎和发挥,根据自己的叙述方式对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也可以在表述和描写中融进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来。

但在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把握好原作的基调。即以《十五从军征》而言,它写的是从战场归来的老兵,写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时的见闻和心情。我们改写这样一首诗,就必须弄清有关的时代背景和战争性质。对此赛题中提示为“汉朝末年”,是帝国失去控制、群雄割据混战的内战年代,直打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诗),人民痛苦不堪。请注意,这和汉初征讨匈奴、巩固边疆的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的战争就完全不同了。明白了时代背景和战争性质,我们就能把握住作品的基调:没有同仇敌忾的正义感,没有英雄主义的豪迈情,只有对战争苦难的痛苦和哀怨,这和诗中老兵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和我们的阅读感受也是一致的。把握住这个基调,我们的改写也要与其一致。

其次在想象描写中要注意合情合理。原作是诗,故尔文字简洁、思维跳跃,省去了许多过程和细节,我们要改写成散文,就必须加以补充、细化、延伸、发挥,但这显然又不能在情节主干上作过大的变动,只能在细节的丰富上下工夫,而我们所描写的细节,无论是环境的描写、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言行的描写或心理的描写,都必须做到合情合理,互相协调,与作品的基调没有冲突。主要情节变动过大,乃至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那自然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即便是细节描写上的不合情理,也会产生走调变味的怪异感觉,损害读者对作品的体验、感受和共鸣。

同时还要注意改写者自己的情感体验要与原作的人物心理和意境氛围融为一体,通过“移情”实现主客观的一致,这也是做到细节描写合情合理的基本保证,当然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问题。但首先是你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原作中去体会感受领悟,才有可能进行艺术的升华。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位改写者总体上基调把握还可以,但描写老兵在回乡的路上,边走边踢石子儿,这就忘记了自己所写的是一位八十岁的老兵,无意中把自己的儿童心理写进去了。

例文(44)

回乡的老兵

江滨实验小学六(2)班 卞墨清

我是一个老兵,一个已经退役,毫无用处的老兵。今年我八十了,我的头发花白花白,乱蓬蓬的,脸上的皱纹多得数不清。我的手脚早已不听使唤,忍不住地打颤、发抖,只能用一根树枝支撑着,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行走。尽管如此,我仍然十分兴奋,激动的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因为,我正走在回乡的小路上。回眸望去,65年前15岁的我,年少气盛,对什么都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一次,国家打仗,要征兵,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65年过去了,我终于自由了,阔别了65年的故乡,也快到了!一阵狂喜又一次涌上了我的心头,我那已经开始衰竭的心脏,仿佛又注入了活力,在胸口“砰砰”地跳着。我尽我所能地加快了步伐,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

快了!快了!我睁大灰蒙蒙的双眼,紧张地注视着前方。远处已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些茅草房。看!村前那一块黑得发亮的石头,不正是儿时我与同伴们最喜爱的地方吗!我微微地眯着双眼,深吸一口气,啊!一阵乡村稻谷的气息扑面而来。几年来,我苦苦寻找的家乡啊!你此时此刻就在我的面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又一次环视四周,心安理得地闭上了眼,是的,这正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从此我再也不用过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日子了。我挺直了身子,迈进了这个小村庄。

我惊喜地发现,这里什么都没有变:张三开的裁缝店还在,李四家的林子也依然郁郁葱葱……我欣赏着我走过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对我来说是那么美丽,可爱,我喜极而泣。这时,不远处走来一位赶牛人,是他!我儿时的玩伴阿牛!我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握住他的手,激动的泪水又一次涌出眼眶。他显然没有认出我。一把挣脱开,我用沙哑的声音说:

“阿牛,是我,我是阿勇啊!“

这时,他的眼中才显示出激动的光芒。他说:“阿勇,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他的眼中也闪烁起泪光。

“你可知道我家中还有谁健在?”我急切地问。

他愣了一下,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我期待的目光,这才轻轻地、很不情愿地对我说:“村尾那儿是你家,可你家人已是一个也不在了,松柏下全是坟墓,兔子在你家养猪的地方筑窝,野鸡在房顶上乱飞,庭院中已是杂草丛生,野谷子高得已能没过人腰,连井上也长满了野菜,即使把谷子放在石臼里捣去皮壳,将它们与旅葵一起做成菜汤,也不知该送给谁吃呢!”

我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苦涩的泪水滑过我的脸颊,流进口中,咸咸地。我突然发疯似地撕扯我的头发、衣服,又发疯似地奔跑起来,跑向我的家。就在家门前,我全身一软瘫倒在地,我感觉到心脏的衰竭,我禁不住老泪纵横,湿透了胸前的衣襟。

我不行了,我肯定是站不起来了!我艰难地睁开眼睛,向东望去,苦笑了一声,便缓缓地合上了眼睛……

编者评语:作者的想象和描写总的来讲还是很不错的,缺点在于:一,作者把乡亲阿牛所说的话从“遥望是君家”一直写到了“不知贻阿谁”,实际上,他讲到“松柏冢累累”就结束了,作者没看到那个下引号,所以弄错了。二,从结构上来讲,头两小节写得太多太细,后面则写得比较简单了,所以文章就有点头重脚轻。

例文(45)

回乡的老兵

桃花坞小学六(2)班 朱欣悦

乡间的小径上,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兵,正孤独地走着。粘满泥土的脚趾从破旧不堪的布鞋中探出来,老兵望着鞋,不禁苦笑了一声。这鞋还是老母寄去的,已经穿了好多年了。如今……母亲早已去世。回想起来,自己十五岁从军出征,现在已八十岁了,整整65年了,也不知家乡的兄弟姐妹过得可好?想到即将与亲人团聚,他笑了。

他边走边踢着路上乱七八糟的小石子,往年茂盛的草丛歪斜地倒在路边,不时有几只受了惊的小野兔从枯黄的草中蹦出,再重新钻进去。“喂!”老兵猛然抬起头,露出满是灰泥的脸。迎面走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他认出,那是一位老乡。老兵惊喜万分,急切地问:“我家中还有谁?”那人一愣,也认出了他,就指着远处一个破旧的茅草屋说:“那边就是你家,只剩下大大小小的坟墓了。”老兵心中的一点喜悦顿时灰飞烟灭,他一声不吭,独自向那所谓的“家”走去。

站在草屋边,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往昔那温馨的家,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他向草屋走去,突然,一个小东西从门旁的狗洞里钻进去,老兵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只小野兔。老兵推开门,两只野鸡“扑扑”地扇着翅膀飞走了。

他走进这别了六十五年,熟悉而又陌生的家。庭院中长了些野谷子,井里连水都没有了,井壁上长了些青苔,井旁还长出一些野菜。一切都显得那么荒凉。

老兵摘了些野谷子和野菜,把谷子放进石臼里去了皮壳。他走进屋,轻轻碰了一下灶台,满是皱纹的手上立刻粘了一层灰。他用衣袖随意抹了抹,把收了的野谷子和野菜放进锅里,做成饭和菜汤,便一个人缓缓地走进母亲以前住的房。桌子上落了一层灰,只放着一把梳子。老兵笑了,这把梳子是自己临走时送给母亲的,掉了十几个齿,母亲曾说,想他的时候,就看一看这梳子,所以一直舍不得扔掉。

他从铜镜中隐隐看到自己,戴了多年的军帽下露出苍白的鬓发。他摘下帽子,用那把梳子梳了梳头。“啪”,又断了一根齿。老兵戴上帽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桌上。又小心地捡起断了的齿,也怜惜地放在桌上。

走出房间,他好像年轻了不少,脚步都变得稳重。羹饭已经熟了,“哧哧”地冒着热气,他把饭和汤端上桌。可是,这些食物给谁吃呢?

他又想起自己还是孩子时,坐在母亲腿上,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一起吃饭的情景,那时家里虽不富裕,但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多好啊!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浮上嘴角。可现在呢?他们都不在了。他想念母亲,想念兄弟姐妹,想念一起吃饭的美好时光……

老兵望着深邃的天空,没有一朵云,依旧与往年一样蓝,但以往的一切,除了这老天,都早已不存在。不经意间,一滴滴浑浊的热泪,从老兵的眼中滚落出来,落在地上,“啪”的一声,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泪花……

编者评语: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作者展开自己的想象,完全进入了原诗所提供的情境,而且能补充一些自己创意的细节,比如那把梳子。但在对老兵的描写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我并没有把它改掉。比如,写这老兵“边走边踢着路上乱七八糟的小石子”,这就明显与他八十岁的年龄不相称了——这多半是孩子走路时的景象,也明显与老兵当时的心情不协调。让我们再看看文章的结尾,对“泪花”的描写是否恰当呢?

例文(46)

回乡的老兵

扬中市二实小六(2)班 赵之炫

漫漫回乡路,我一个人步履维艰地走着。

终又重回这方土地,心头是掩饰不了的兴奋激动,又夹杂着忐忑不安。

六十五年,六十五年啦!正当十五岁的少年,我尚未成人就被抓去当兵,直到现在才能重返故乡。经历六十五年的腥风血雨,如今已到耄耋之年,谁能知道我这一生承受了多少痛苦?

我继续往前走。明明已经走不动,却还想着要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

天,透出一丝泛白的痕迹。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可我已经挺过来了呀,我想要光明,想要日出的温暖呀!哪怕只是姐妹的一碗稀粥,哪怕只是乡亲的一句问候,也会使我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呀!

蜿蜒的乡道,突然出现了一个朦胧的身影。我心头一喜,细看,原来是一位老乡,虽然变化也很大,我还是认出来了。同乡看着我却一片茫然。我赶忙问:“老乡!还记得我么?”他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半信半疑地问:“你莫非是六十多年前李家去当兵的?”“是呀!请问我家里还有谁呀?”我欣喜地问道。老乡叹了口气道:“唉——你不知道,在你走后不久,你父母因思念过度,就先后去世了……你两个姐妹被土匪抢走,因为反抗,也被杀了……看你家那边的坟墓,连个扫墓的人也没有啊……”

什么?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只为见亲人一面,现在却只能站在坟头诉说我这些年来的不幸?

我强忍着悲痛,赶回家去。苍天哪,你为什么要这般捉弄人?你为什么不体谅我这一片赤子之心,为什么非要把我在人间这唯一的希望也夺走呢?

推开家门,里面是满眼破败的景象。庭院里杂草丛生,屋里到处覆盖着蛛网,到处是童年破碎的回忆,我不禁一阵心痛,泪流满面。亲人哪,亲人!你们怎忍心离我而去,抛下我一个人,孤独地留在这悲惨的人世间?

摘野菜,舂谷子,生火做饭。我茫然地做着这些事,脑子里一片空白。火烧得很旺,却温暖不了我的心,我要的是心与心之间没有距离的温度呀!而现在,几座矮矮的坟墓,却成了我与亲人间无法超越的距离。

饭做好了,我把饭端到坟前:“爹,娘,儿回来了,儿来看你们了!尝尝儿做的饭吧,还是热的呢……”我呜咽着,说不出话来了。

天边,夕阳已经沉落下去,天色开始昏暗了。阵阵冷风吹来,院内树梢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在风中颤抖,它也快要飘落下来了……

编者评语:本文基本上做到了情景交融,与上文相比,语言运用也比较准确。

例文(47)

回乡的老兵

扬中实验小学六(7)班丁 玥

一位热血男儿的梦想,一句精忠报国的承诺,一身骏马长剑的武装,一座狼烟四起的战场……想到这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两颗浑浊凝滞的泪珠,终于缓缓地从他脸上流下来。

如今这位老马残剑、独臂执鞭、老态龙钟的白发老人究竟是谁?眼前这条道路他为何如此熟悉?山前清澈的小溪,已在我心间流淌了六十五个春秋;漫天的黄沙,怎么也挡不住我对家乡的思念?虽然从离家入伍的那一天开始,我早就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虽然战争和死亡早已让我麻木不仁,可心中总有个声音在呼喊:你一定要回来!

烈日曝晒,口干舌燥的我不禁有些精神恍惚。长途跋涉使我眼前一片漆黑,独臂死死攥住缰绳,深深吸了两口气,我还是坚持滑下马背,挨到一棵柳树下坐了下来。

只见远处尘土蔽天,无数车马奔驰而至,刀光剑影中杀声震天,顿时敌军箭如飞蝗,将士们应声倒下。呐喊声中,敌军如潮水般冲了上来。第一次上战场,刚出山口,就与大批匈奴兵遭遇!天空的颜色顿时变成血红,将士们血流成河!幸亏李广将军及时赶到,射杀了敌军将领,敌人才仓皇退却。想到神勇的李将军,我的嘴边漾起了久违的微笑。喝了两口水,啃了几口干粮,感觉精神好多了。

虽然家乡的记忆已很模糊,我还是挥舞着独臂,抽打着老马。看到了,我终于看到了!村口的老槐树,那枝干遒劲的老槐树,永远活在我童年记忆中的老槐树!我兴奋地向它狂奔过去,树下有几个孩子呆呆地望着我,他们一定以为这蓬头垢面的老头疯了吧?

马跑得气喘吁吁,我更是气喘吁吁,在槐树下我停下了马。那边有一位银须驼背的老头,啊,那不就是当年的二狗吗?我踉跄着上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再也不愿意放开。二狗也擦了擦眼睛说:“三娃,是你吗?一定是你!”我的心激动得好像要蹦出来,我们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一时间,我问了二狗许多问题,仿佛要把六十五年的话一股脑儿说出来。

当我问他“家中有阿谁”的时候,二狗却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叹息着摇了摇头。难道……一阵不祥的念头从我脑中闪过,我不禁晕了过去。

朦胧中又见李广将军从帐中走出来,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活下来也算是奇迹,这半年你随我走南闯北,屡建战功。今天我要带你去偷袭敌营。”我们趁着夜色,混入了敌营。危险!为了掩护李将军,我用身体挡了一刀,从此失去了左臂。李将军亲自将我背回军营,亲自替我疗伤……“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将军慷慨激昂的吟诵在我心中回荡。

“醒醒三娃!你回家了!”我睁眼一看,眼前再不是漫天飞舞的黄沙,而是庭院里荒凉丛生的杂草。在乡亲们的搀扶下,我爬了起来,亲人们啊,你们在哪儿呢?

送走了众乡亲,我采些庭院中的野谷子做饭,摘下井边的野菜做汤。饭菜熟了,却不知给谁吃。我端着碗走到东边的坟墓前,向二老表达我未能尽孝的歉意,告诉他们我这些年来的经历。我脱下征衣,轻轻地覆盖在坟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李广将军在我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几个大字,被夕阳染成了金色。

编者评语:本文语言老练,结构上也颇下了一番工夫。但在立意上,作者却忽视了原诗的时代背景。原诗反映的是汉末的动乱年代,人民深受战争的痛苦,而作者却把它写成了汉初抗击匈奴的英雄颂歌,这样一来,文章的基调就与原诗大相径庭了。至于文中引用的诗词,则已是唐宋时期的作品。

文学悦读(15)

“艺术之神”托尔斯泰

1828年8月28日,列夫•托尔斯泰生于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的一个贵族庄园。

托尔斯泰从小就富于想象,曾经从自家顶楼的窗口跳到院子里,希望像鸟儿一样飞翔,结果摔成脑震荡。他的一位家庭教师说他“既无志气,又无才能”,可他很小就能感情洋溢地背诵普希金的诗,七岁就自办了一个手抄的杂志《儿童娱乐》。他上大学也不太用功,可他在课外却读完了卢梭的“全部20卷”著作,还对法学原理产生了兴趣,“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想从中找到令我感到奇怪和疑惑的那些人生问题的答案”。托尔斯泰本人是一个大地主,但他却下决心改善农民的生活。他经常下地耕田、割草,甚至在一次火灾中亲自投入救火,灾后又组织对灾民的救济。可他这些出自真诚愿望的行动,并不能使农民的状况有多大改善,这使他大失所望。20岁那年,他跑到莫斯科,在“上流社会”的诱惑下,过了一段放荡的生活,但又因自己的行为感到沮丧,不断批判自己,向往着道德上的纯洁。1851年春,托尔斯泰追随哥哥去了战场,与许多人“投笔从戎”不同,他却在战争中开始了写作,小说《童年》和《塞伐斯托波尔故事》发表后,“把文坛上的元老们惊呆了”。他和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成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思想性格不合而闹翻,几乎要决斗;然而17年后,他又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检讨自己,与其重修旧好。

从以上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他的三部赢得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也深刻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矛盾。享誉世界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无比崇敬,称他为“艺术之神”。

晚年,托尔斯泰内心的矛盾更加剧烈。他说:“由于不平等,我们在贫穷现象的环绕中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我越来越感到痛苦。”从1892年起,他便放弃了1881年以后全部作品的版权,又力图说服家人放弃财产,改变贵族的生活,这使他和妻子的矛盾日益尖锐。1910年10月27日深夜,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竟离家出走,途中因着凉引发肺炎,病倒在南方的一个小火车站,延至11月7日去世。他临终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非常爱真理”。

列宁对托尔斯泰有极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高尔基:“在欧洲,有谁能够同他并肩媲美呢?”然后不等高尔基回答就自己说:“一个也没有”。对所谓“托尔斯泰主义”,列宁作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其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对警察和官办教会的那种强烈的、激愤的而且常常是尖锐无情的抗议”、“对土地私有制的毅然决然的反对”和“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断的揭发”;而其消极方面则主要在于他唯心主义地把个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当作历史前进运动的杠杆,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的理论是错误的。他主张“暴力必须取消,而代之以人与人之间自由和爱的团结”,并且身体力行地追求自身的道德完善,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鼓吹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这当然是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幻想。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写于19世纪60年代,《安娜•卡列尼娜》写于70年代,《复活》写于90年代。这三部世界名著的写作时间,从托尔斯泰的中年直到晚年。

就思想内容来说,有两个重点贯穿在三部作品之中。一个是揭露贵族社会的道德堕落和精神空虚,一个是对社会问题及人生出路进行思考。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把贵族分为两类,一类是追名逐利、自私腐朽的宫廷显贵,一类是比较接近人民的庄园贵族中的优秀分子,比如安德烈和彼埃尔,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托尔斯泰自己的精神探索,前者牺牲在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中,后者最终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活动,走上同沙皇反动势力作斗争的道路。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通过女主人公追求个人自由幸福而最终成为牺牲品的悲剧,深刻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原因,愤怒地谴责了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罪恶势力。在成功塑造俄国古典文学中最富魅力的妇女形象安娜的同时,也深刻细致地塑造了冷酷自私的官僚典型卡列宁。到了《复活》,托尔斯泰对整个官僚世界的揭露就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尖锐。通过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为她上诉请愿的过程,托尔斯泰把整个上流社会的残忍、冷酷、伪善、自私和卑劣都反映出来。列宁曾经指出:托尔斯泰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

就小说结构而言,《战争与和平》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洋,规模庞大,人物众多,精彩场景层出不穷,纷繁事件纵横交错,它以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素霍夫、库拉根四个贵族家庭为重点,既写了1812年的卫国战争,也写了和平时期的社会生活,成为一部反映俄国在伟大历史转变时期的命运并探索各种社会哲理问题的宏伟史诗。《安娜•卡列尼娜》则明显由两条线索交错前行,一个是列文的比较幸福的家庭生活,一个是安娜的导致悲惨结局的家庭生活。托尔斯泰在小说开头写了一句后来名扬世界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统领了整部小说。而在《复活》中,主要的线索只有一条,围绕着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遭遇和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的活动这个情节的主干,小说的细枝末节联系到方方面面,描绘出当时社会的全貌。

就艺术特色而言,最令人震撼的是托尔斯泰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分析和细致表现,而这又不仅仅是对单个人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心理分析,更多的是在人物的交往中,把他们的言行表情和心理活动融合在一起作生动的描绘,有时甚至深入到了潜意识的领域。在这方面,托尔斯泰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他自己曾总结道:“主要的,是内在的、精神的运动。要加以表现的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的运动过程。”我认为,托尔斯泰确实做到了惟妙惟肖地表现这些“运动过程”;我甚至认为,使托尔斯泰成为文学大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