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遐想
孔维正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八(7)班
2011年第24届"增华阁"笔会获奖作品
水,历来是我国古代高人逸士所思考的话题,也是许多自然美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绝佳载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大文豪苏轼赞美西湖水的名句。“水送山迎”是对浙西富春江情趣的赏鉴。“水若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则把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虽然字面上没有水,却写出了水无比壮观的浩大声势,可谓前无古人。
南唐李后主抒发愁怀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虽然都是以水为喻写愁,但表现效果又大不相同。一个表现忧愁的绵绵不绝,永无休止;一个表现愁情的沉重和浓厚,以至于这舟都“载不动”了。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恩情比作潭水,与“恩重如山”各尽其妙,难分高下。而文人借水抒情最多的,往往是感叹“古今多少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些名句,虽为“异曲”,实乃“同工”,虽然细微处各有不同,总的精神却是一致的,都是论今怀古,都是看破世情。
水的最有价值之处,还在于它“几于道”,所以成为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轻灵流动,便如智慧一般生生不息。“水至清则无鱼”是一句重要的箴言,告诉我们任何事都不要做到太绝对,到了“水至清”的地步,就“无鱼”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告诉我们:在一个团体中,难免有害群之马,但只要你能始终洁身自爱,那么浊者很快就会现出原形。而人的心灵如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那就能做到“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了。
“水底有明月,明月浮水面。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一代代人出生,死亡,世事不断变幻。流水便如这一切,流啊流,流啊流,人们无法想象它的曾经和将来,但流水却能给人无限遐想,给人太多启迪。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