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
郑文
(辑)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生于法国巴黎东南部一个叫克拉姆西的小镇。父亲是公证人,母亲喜爱音乐,感情细腻,非常宠爱小罗兰。罗兰小时成绩平平,但喜爱读书,沉湎于幻想,在母亲引导下学会了弹钢琴,贝多芬与莫扎特的乐曲成为他童年时的一大精神支柱。
1880年10月,罗兰家迁居巴黎。罗兰进了著名的圣路易中学,上的是数学班,但他不感兴趣;1883年,转学到另一所中学,改上哲学班。1884和1885两年,他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两次落榜,直到1886年才终于考取。在高师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他阅读了大量文史哲方面的名人著作,还曾经和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通过信。毕业后,不愿意教书的罗兰成为设在意大利罗马的法国考古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在罗马,他爱上了一位意大利姑娘索菲娅,但索菲娅没有回应他的爱,但他们成为好朋友,通信达30年之久。索菲娅后来成为他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当中葛拉齐娅的原型。
返回巴黎后,罗曼·罗兰不得不到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艺术史,1901年以后到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直到1912年。1892年,罗兰与一位富家小姐克洛蒂尔德结婚。从1893年开始,罗曼·罗兰连续写了12个剧本,均以失败告终,1901年,与克洛蒂尔德离婚。
离婚后,他深居简出,埋头写作。从1903年到1912年的10年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随着10卷本的小说逐年问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小说尚未写完,多种译本就在国外发行。1912年7月,他辞去巴黎大学的教职。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兰表明了反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被国人骂为“卖国贼”。1915年11月,罗曼· 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遭到法国政府反对。他将全部奖金捐给了难民救济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
1922年,罗曼·罗兰离开法国,在瑞士“隐居”十几年。从十月革命爆发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对俄国和苏联的事业表示坚决的支持。在大量给罗曼·罗兰写信的读者当中,有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姑娘,她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法国人。1929年,玛利亚在高尔基的帮助下,从苏联来到瑞士,担任罗兰的秘书。1933年,离婚已经33年的罗兰与玛利亚结婚。罗曼·罗兰1944年去世以后,玛利亚帮她整理出版他的遗稿,直到她本人在1985年去世。
1935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与妻子玛利亚一道访问苏联,在莫斯科逗留一个月,斯大林两次会见了他。次年,斯大林在国内发动了大清洗。1935年8月,罗曼· 罗兰在返回瑞士不久,写成《莫斯科日记》,但规定从1935年10月1日起,50年内不能发表。所以直到1995年,罗曼· 罗兰的《莫斯科日记》才与中国读者见面。
在《莫斯科日记》中,虽然对斯大林总的来说是肯定的,但对他的某些做法,尤其是个人崇拜的做法感到不解和不满,对当时苏联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表示了深刻的忧虑。
《约翰·克利斯朵夫》有许多地方取材于几个德国音乐家的生平,其中最重要的是贝多芬。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天才音乐家以个人奋斗来反抗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反映作家竭力相信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能够挽救文明危机的幻想和破灭。这是一部具有巨大揭露力量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译本译者傅雷在《译者献辞》中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