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学作文(二)
洪蒲生
二、植物篇
4、先看作文:
我最喜欢满天星
江苏大学附小四(1)班 杨丹然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它是一丛丛的白衣天使,它是一丛丛晶莹的雪花,它是一丛丛浪漫的气息,它是一丛丛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小仙女……那就是它——满天星。
从远处看,它并不像其它繁花那样争奇斗艳,但这似乎更突显了满天星的纯洁。近看,满天星有五片小花瓣,如果你不去留心观察的话,就很难看到了。而中心的小黄点,就像是一颗小小的黄宝石,镶在了洁白的花朵上。
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遇到满天星,是在我六岁时的那个教师节,妈妈为我的幼儿园老师买了一朵鲜艳的康乃馨。花店的小姐在康乃馨四周,配上了一束雪白的满天星。那时,我就被它深深地迷住了,从此就开始了我们之间割不断的缘分。
现在,我们小区后面的草坪上,就栽着一丛丛满天星。每到星期天的下午,我就会骑着小自行车,来到后面的草坪上,采上一束束洁白的满天星,放在玻璃杯里,摆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清晨,我都会为它浇上一小杯清凉的水,而它,也会为我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有一次,爸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心爱的满天星扔到了楼下的院子里。我发现后,伤心得哇哇大哭。爸爸知道后,赶紧向我道歉,并到楼下把花找了回来。后来妈妈听说了这件事,就摸摸我的小脸蛋,笑着说:“傻不傻呀?为几朵花哭成这样!”可我却郑重其事地说:“不傻,我觉得很值得。”
当我开心时,满天星会分享我的快乐;当我难过时,我会向它诉说我的苦恼。而它,总是会令我感到安慰。
啊,满天星呀,我爱你们!
再看简析:
“爱”的深度
作者确实非常喜爱满天星,所以文章写得热情洋溢。
她一开始就直接扣题,连用了四个比喻来赞美满天星,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这就叫先声夺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连续对同一个本体(如本文的“满天星”)作比喻,其不同的喻体要各具特色。“雪花”的形象很美,“浪漫的气息”更有神似之妙,但“白衣天使”和“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小仙女”却多少有点重复。
文章第一节是概括地赞美满天星,第二节则对满天星进行具体的描写。先写“远看”,用“繁花”的“争奇斗艳”反衬满天星的“纯洁”。后写“近看”,看到了它的“五片小花瓣”,还看到了“中心的小黄点”,接着又用一个比喻,形容它“就像是一颗小小的黄宝石,镶在了洁白的花朵上”,这都写得很形象。
下面的文章,就转而写“我”与“满天星”的关系,写得也很具体生动。但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你为什么如此喜爱满天星呢?好像也就是从它的外形上得到了美感的享受。如果你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会不会对它就爱得更深了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一篇古文,看看李渔为什么特别地喜爱芙蕖(读“扶渠”,荷花的别名)。
古文阅读(4):
芙蕖
先读译文:
百花在每逢节令盛开时,其辉煌也就在开花的那几天,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那就再也无人问津了。但荷花却不是这样。从铜钱一般大小的荷叶刚出水开始,便成为绿色水波的点缀;等到茎叶长出来,它就一天比一天向上伸展,一天比一天漂亮。有风的时候简直像在风情万种地跳舞,无风的时候也是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对我来说,这荷花尚未开放,就已经先享受到说不尽的高雅情趣了。等到花骨朵逐渐开放,那真是娇艳欲滴,一朵又一朵,从夏一直开到秋。在荷花这是它们的生长规律,在人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了。等到荷花们开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凋谢的时候,它们也可以说没有什么对不起主人的了;但是它们又从花蒂下长出莲蓬来,莲蓬中又结出果实,一枝枝亭亭玉立,好像又是一种尚未开放的鲜花,与碧绿的荷叶一起站立着,不到白露节令下霜的时候,决不停止自己的生长。以上这些,我所说的还都是可以看见的。至于可以闻到的,还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的浓香,避暑的时候暑气也因此消退,纳凉的时候凉气则因此而生。至于说到好吃的方面,那么莲子和藕,都是餐桌上的美食,吃起来真是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只有下霜以后枯萎的荷叶,在水面上衰败零落,令人不忍目睹,好像真成了废物。但你把它们摘下来收藏好,可以留作来年裹东西之用。由此可见这荷花呀,它不仅每时每刻给我们美的享受,而且把自己的全身都提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用了。它有五谷那样的果实,而没有五谷的名分;它兼有百花的长处,又能去除它们各自的短处。种植荷花的好处,还有什么能超过它的吗?
再学原文:
群葩(读“趴”,草木的花)当令(节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荷花别名)则不然:自荷钱(荷叶初生,状如小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雅趣)矣。迨至菡萏(读“汗但”,指荷花骨朵)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读“粗”的第二声,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用,享受)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读“情”,举),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能做的事情)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馥郁,浓郁的香味),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称人心意)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香,这里用作动词)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明末清初,李渔)
参考讲解:
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于,作者对芙蕖的赞美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花开时“娇姿欲滴”,从夏一直开到秋;而且花开前就“点缀绿波”,“日上日妍”,“作飘摇之态”,“呈袅娜之姿”;等到花谢以后,又长出结实的莲蓬,“犹似未开之花”。不仅有可看之娇艳,而且有可闻之异香,有可食之美味;乃至其“霜中败叶”,还能“备经年裹物之用”。因此,作者认为芙蕖不仅“兼百花之长”,而且“有五谷之实”,于是他对芙蕖的赞美,就达到了极致。当我们感叹这篇文章有独到之处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学习作者观察的细致,思路的开阔和写作的深入。
李渔(1611—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戏曲理论家,作家。明代中秀才,入清后绝意仕进,游荡江湖,从事写作,晚年移居杭州,号湖上笠翁。著有《闲情偶寄》,包含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内容,在戏剧理论上有所丰富和发展。
古人作文的时候,喜欢用对偶的句子,这种句式讲究炼字修辞和节奏韵律,给读者以美感的享受。比如《芙蕖》中的“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就是这种对偶的句式,其中字词的意义或者相同,或者相反,或者相对,不仅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情态,而且显示了词汇的丰富;不仅看上去整齐美观,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使读者乐于吟诵,背下来也不难。像这样的对偶句,本文中还有,你能把它们
5、先看作文:
我最喜欢吸毒草
中山西路小学四(2)班 康 娜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我家有很多盆花,有吊兰、绿萝、八宝、海棠等等,各种各样的花占满了我家的阳台。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吊在半空中的吸毒草。
吸毒草和吊兰差不多,都是绿叶型的观赏植物。我家的吸毒草安放在一个蓝色的花盆里,这个花盆借助三条铁链悬在阳台的半空中。花盆里的吸毒草,绿绿的,嫩嫩的,密密麻麻地占满了一片空间。它的枝条细细的,仔细看,上面好像有一个绒球;而叶子则是嫩绿色,椭圆形,叶片上还有一道道细纹,仿佛被揉皱了,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
我家的吸毒草长得很有意思。中间的部分,挺立着短短的枝条,努力地向上生长,每一根都显得生机勃勃。而周围的枝条,却从花盆边垂下来,一反积极向上的姿态,懒懒地向下长,越长越长,越长越长,一直没过花盆的底儿。可是,如果你以为它们就这样一直懒懒地长下去,那就错了,因为在每根枝条的末端,它们又忽然抬起了头,向上扬了扬,像是在和谁打招呼。这盆吸毒草,长的长,短的短,长成茂盛的一团,上面是圆圆的,然后垂下无数相互交织的枝条。远远望去,像极了经过顶级美发师打理的一头长发。
吸毒草能吸收室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氡气、苯气、氨气、二氧化硫,以及一些异味,是一种既能观赏又能消毒杀菌的植物。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喜欢吸毒草了。
再看简析:
学会描写
描写是写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是描绘,写是摹写,都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包括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这篇文章对吸毒草的描写,有这样几个优点:一是比较细致。比如写它的叶片,不但说到了色和形,而且说到了叶片上的细纹,其表达也很精准:“仿佛被揉皱了,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二是生动地写出了过程。正如我们看足球赛,不能只满足于看结果,最大的兴趣还在于欣赏整个比赛的过程。文中写吸毒草的枝条向下生长,最后又抬头向上的过程,可谓饶有趣味。三是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自己对吸毒草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比如写其向上用“努力”,向下用“懒懒地”,然后又“忽然抬起了头”,“像是在和谁打招呼”,而最终又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像极了经过顶级美发师打理的一头长发”,这些都能使读者产生富有情趣的联想。
作者虽然集中主要精力对吸毒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也没忘记对它的功用作必要的交代。因为此草名为“吸毒”,如果不对此名作出解释,就会给读者留下一大疑问。
古文阅读(5):
听蕉记
先读译文:
说起那芭蕉,它的叶子很大,而内部结构比较疏松,雨点打在上面“蓬蓬”有声,随着风的大小和雨的疏密,它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但是芭蕉叶子本身哪里会有响声,它的声音都是凭借雨产生的。如果不是雨这样密集地打下来,那芭蕉也只会默默地站在那里;芭蕉叶片如不空虚,雨也不能使它发出那么大的响声;芭蕉和雨本来就是互相发生作用啊!芭蕉是静的,雨是动的,动与静相碰撞而形成声响,声音又能够进入人的耳朵。于是导致我们听到“匝匝泽泽、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好像和尚在念经,好像捕鱼的用木棒在敲船;好像珍珠翻倒在地上,好像一群马在奔跑。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生动的比喻,那又应归功于听者联想的奇妙了。
再学原文:
夫(发语词)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读“特”,差错)。然蕉何尝有声,声假(借)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之为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读“夹”)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读“带”,等到)若匝匝(读“咂”)泽泽、剥剥滂滂(读“乓”)、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读“香”,马奔跑)。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明,沈周)
参考讲解: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苏州人。终生不应科举,专事书画诗文,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创始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听蕉记》也是状物的文章,但它与前面的三篇文章又有不同了,它不是孤立地只写一个物,而是从物与物的关系写到物与人的关系,前者写的是物理,后者写的是审美。雨打芭蕉而发声,这是自然之声,叫“天籁”;人从这天籁中听出趣味来,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就是审美了。现在再把这审美的过程写出来,这就是艺术创作了。文章先写蕉与雨的关系,阐明各自的特点和发声的原理,并引起作者关于动静关系的哲学思考;此声一旦入耳,则连用八个双音象声词,再连用四个比喻,突出了自然天籁成为艺术想象的美妙。林黛玉最欣赏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与这篇文章不是异曲同工吗?“雨打芭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是文人向往的诗意境界。《红楼梦》中的探春,就有个“蕉下客”的别号。
说到古人形容声音的美妙,同学们多半会想起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镇江晚清作家刘鹗,他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来描写一位女高音的演唱:“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以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就渐渐的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说实在的,我觉得在当代的歌唱家之中,似乎还没有人能达到如此高不可攀的水准;而在文学家之中描写歌唱的,似乎也没有人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程度。我建议同学们,不妨仔细研究一下他是怎样描
6、先看作文:
我最喜爱米兰
宝塔路小学四(1)班 包泽然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我喜爱雍容华贵的牡丹,也喜爱洁白如玉的茉莉,但我最喜爱那朴实无华的米兰。
在我家绿色的小院里,在那么多娇艳的花朵中,有一棵并不起眼的米兰。它在一个普通的木质花盆中,平静地绽放着自己的青春。盛夏之际,是他开得最旺盛的时候。你瞧,米兰椭圆形的叶片虽然小小的,却长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鲜绿得好像要滴下油来。
米兰的花儿不像许多花那样娇艳美丽,光彩照人,它们并不引人注目。如果你不注意,甚至不容易发现它们。只有你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扒开叶子,仔细地观察,才能找到它们。只见它们一粒一粒地,娇小可爱,洁白无瑕,星星点点地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宛如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又好像一个个害羞的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姑娘,悄悄地躲在绿叶丛中,甜甜地朝你微笑。
别看米兰如此谦虚地默默无闻,它们的香气儿可迷人呢!那种清新淡雅的芳香,弥漫在整个小院里,令人神清气爽,把身心的疲劳和烦恼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老师窗前有一株米兰……”是我最爱唱的一首歌。是呀,米兰这种毫不炫耀、默默无私地把芳香献给人间的精神,不正是象征着老师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吗?米兰像老师,老师像米兰,这是多么形象贴切的比喻呀!
米兰啊米兰,你虽比不上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比不上茉莉的洁白如玉,但你这种可贵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叹不已。
所以,我不仅喜爱米兰,更崇敬它的品质。
再看简析:
托物寄意
所谓“托物寄意”,就是作者“托”一个“物”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巴金写过一篇《灯》,是通过灯来表达自己对光明的向往;贾平凹写过一篇《丑石》,是通过人们对丑石的认识过程来说明一种哲理,即应当摒除偏见,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此可见,写“托物寄意”的文章,必须首先选择一个适合的“物”,这个“物”要具体,要有明显的特征,可以供我们联想发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在写作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叙事与物的特征结合起来,实现“物”与“意”的有机统一;还要防止脱离具体的“事物”大发议论,导致失去“托物寄意”的含蓄性。
《我最喜欢吸毒草》写了“物”,但就是介绍吸毒草本身,没有另外的寄托,所以不是“托物寄意”的文章;而《我最喜欢米兰》则不同,它是由米兰起笔,围绕着它“朴实无华”和“毫不炫耀”的特点进行描写,然后再把它与老师的品质联系起来,互相印证,互相映衬,最终达到歌颂老师的目的,这就是“托物寄意”的文章了。
古文阅读(6):
桂
先读译文:
秋天所开之花,最珍贵的莫过于桂花。传说中月宫有桂花树,所以桂花的香味也是天上的香味啊!但它也有缺憾之处,那就是花儿一旦开放,就满树齐开,不留一点余地。我有一首《惜桂》诗这样写道:“仿佛万斛的黄金一下子都碾成了灰,那肃杀的西风总是要吹过来的。如果早一点知道花只开了几天就乱七八糟地落满一地,为什么不把花留着有先有后逐步地开放呢?”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是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凡是荣华富贵一蹴而就,不留余地的,都像春天的玉兰和秋天的丹桂一样,只能是短暂的美丽、过眼的云烟而已。
再学原文:
秋花之贵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读“湖”,旧时方形量器,口小底大)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籍(狼籍:乱七八糟的样子),何不留将(读‘江’,动词。可译成‘请’)次第 (次第,按顺序)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明末清初,李渔)
参考讲解:
既然写“托物寄意”的文章,总是要通过事物的特征来立意,而在一般情况下,其事物的显著特征往往也为众人所熟知,所以也就很容易产生“托物寄意”的雷同。比如总是以鲜花来比喻姑娘呀,总是以青松来比喻战士呀,如果大家都千篇一律地这样写,那岂不是又味同嚼蜡了吗!所以毛主席写梅花,就不像许多古人比如陆游那样,总是表达封建文人的孤苦寂寞:“已是黄昏独自愁”;写它的清高自傲:“一任群芳妒”。而是“反其意而用之”,表现的是革命者乐观豁达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同样,人们写桂花,也多半是就其优点立意;而李渔的这篇文章,也是反其道而行之。他写的是桂花的缺憾,并由此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思考,从中悟出了“盛极必衰”的“一定之理”,这就是本文的新意所在。
古文的基本句型与白话文一样,也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描写句、判断句、被动句等。前五种基本与白话文相同,而判断句与被动句则与白话文有点区别。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系词“是”来联系主语和谓语,而古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而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充当谓语,其基本格式是“……也”、“……者,……”、“……者,……也”、“名词+名词”四种。你能在上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句吗?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