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学作文(三)
洪蒲生
三、动物篇
7、先看作文:
救小鸭
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三(1)班 徐稷业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有一天,小鸭在河边散步,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坑。小鸭试着往上爬,可这坑太深了,小鸭根本爬不上去。小鸭大声喊救命,却没人听见。
正当小鸭快喊破嗓子的时候,大象伯伯、小鸟、小猴和小熊来了。
小鸟说:“让我先试试,看能不能把小鸭叼出来。”说完就飞进大坑,咬住小鸭想把他它叼起来,可是小鸭太重了,小鸟根本叼不动。大象一看就说:“算了吧,还是看我用鼻子把它卷出来吧。”它走到坑边,把鼻子垂到坑底,可是小鸭太小了,鼻子怎么卷也卷不住。大象说:“喂!小鸭!你就自己抓住我的鼻子吧。”可是,对小鸭来说,象鼻子又太大了,它的两只小脚也没法抓得住。大象无可奈何,只好把鼻子空卷上去了。这时,小猴从树上折了一根树枝,跑到坑边说:“我把树枝伸下去,看能不能够到它。”可是树枝太短,小鸭子也只能在下面望着它干瞪眼。
正当大家都无计可施的时候,小熊忽然灵机一动,赶忙跑回家拎了一桶水来,一下子全倒进了坑里。小鸟一看,吓得朝小熊喊:“你疯啦?想把小鸭淹死呀!”小熊不慌不忙地说:“你忘啦?小鸭可是游泳高手呀!”说着又对着小猴和大象喊道:“都傻站着干嘛?还不快去找水呀!”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都欢呼着回去找水,不一会儿工夫,坑里就灌满了水,小鸭子欢笑着在水里游泳,然后就扑打着翅膀爬上岸来了。
小鸭一边甩着身上的水,一边感谢大家说:“谢谢,谢谢你们,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请你们上我家去吃饭,请务必光临!”大象笑着说:“那敢情好啊!不过你家有那么多吃的吗?我饭量可大得很呢!”小熊却很严肃地说:“我们去吃饭可以,但你也要答应我们一个条件,以后千万小心一点,别再掉到坑里去了!”话音刚落,小鸟就笑个不停;小猴呢,早就往小鸭家跑了。
再看简析:
抓住特征
这个有趣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观察、思考问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为了救小鸭,小鸟想利用自己能飞下去的特征,可它的另一个特征却使它不能成功,那就是它太小了,嘴太小根本叼不住小鸭,即使叼住了也拖不动。大象想利用自己鼻子长的特征把小鸭卷上来,可它的鼻子又太粗大,没法卷住小鸟,小鸟也抓不住它的鼻子。猴子的特征是比较聪明,它居然能把树枝当作工具来使用,遗憾的是树枝太短,否则它也许会成功。与它们相比,小熊自己似乎没什么可利用的特长,但它反而找到了成功解救小鸭的方法,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它通过换位思考抓住了小鸭会游泳的特征。所以说,在这个故事里,最聪明的还是小熊。
由此可见,我们在研究事物的时候,必须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全面地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必须研究事物的特点,再由此考虑写作的特殊方法,才能写出自己的特色。
古文阅读(7):
白雁落网
先读译文:
古时候,江苏南部有一个具区湖,湖畔经常有成群的白天鹅飞来,夜晚就在这里选择地点栖息。因为害怕有人来抓它们,白天鹅每次都要选择好的地点,并且会安排一只天鹅放哨巡逻,只要发现有人,放哨的天鹅就会叫起来。鹅群就是靠这样的精心布置,才敢安心睡觉。可是,人们渐渐摸透了天鹅的脾气,就派人点起火把故意来照它们,等放哨的天鹅叫起来,又立即把火熄灭。鹅群惊醒后没发现什么,就再睡。这样反复搞了几次,鹅群以为是放哨的天鹅在故意欺骗它们,就跑去啄它。后来,当猎人举着火把悄悄走过来时,放哨的天鹅却再也不敢叫了。于是,这群刚刚睡着的天鹅就全被抓走了。
再学原文: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于此),夜必择栖。恐人弋(读“易”,取,捕捉)己也,设(安排)雁奴(雁奴:指放哨的白天鹅)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读“借”,凭借)是(此)以暝(读“冥”,同“眠”)。泽人熟其故(老一套的做法),爇(读“若”,点燃)火照之,雁奴戛(读“夹”,象声词)然鸣,泽人遽(读“句”,立刻)沉(没,灭)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四、三,群雁以(以为)奴绐(读“带”,欺骗)之,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睡着),一网无遗者。(元末明初,宋濂)
参考讲解:
捕雁的人首先抓住雁群睡觉时有雁奴放哨的特点,然后故意点火照亮而人不去,并多次重复,给雁群造成闻雁奴报警后总是虚惊一场的印象,最终误以为雁奴在欺骗它们;而雁奴此时也同样会认为有火没关系,而且因为被啄,也不敢再报警。这样一来,就为捕猎者创造了成功偷袭的条件,最终将雁群一网打尽。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这就是一种先制造虚假信息,以假乱真,麻痹对方,然后再出其不意偷袭的方法。读这则寓言,我就想起“狼来了”的故事,也想起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这几个故事不是都有相似之处吗?
文章中有两个“是”字,都解释为“此”,是代词,在古文中经常这样用。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般都是动词,亦称系词,表示肯定的判断,如“我是学生”。但在有些成语中,“是”还有代词用法,比如“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是”,就是代词,所以解释为“这如果可以忍受,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受呢?”意思就是决不能忍受。
这篇短文中的“之”,都可以解释为代词,但是代什么,却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具区之泽”,可以解释为“具区湖这一带”,“之”作代词“这”;“设雁奴环巡之”,“之”也作代词,意指“周围”;“爇火照之”,“之”代“群雁”;“ 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之”代“周围”;“群雁以奴绐之,共啄之”,前一个“之”是“它们”,代“群雁”,后一个“之”就是代那只倒霉的雁奴了。由于文意的变化,词义也会跟着变化,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才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正确理解每个词的含义。这一点,在阅读古文时尤其重要。
8、先看作文:
蛋宝宝的奇遇
谏壁中心小学三(1)班 臧心悦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一天,母鸡妈妈跳上木桩,碰巧要下蛋。“扑通”,一个蛋滚了出来,眼看就要掉下去摔碎,没想到就在这时,一朵白云飘过来把蛋接走了。
白云带着蛋宝宝在天上飘,一直飘到了太阳的皇宫,太阳正在睡大觉呢。白云一下子钻到太阳的被窝里,想用太阳的温暖孵化小鸡。可是蛋宝宝被太阳烫得脸都红了,眼看就要被煮熟了。白云一看不对,赶紧带着蛋宝宝向彩虹桥飞去。
在路上,蛋宝宝问白云:“我的妈妈是谁呀?”白云说:“我的乖宝宝,你先睡一觉吧,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到了彩虹桥,白云带蛋宝宝到桥上去玩时,温柔地问蛋宝宝:“你愿意做我的小宝宝吗?”蛋宝宝心里想,跟着你我吃什么呀!但它还是点了点头说:“我愿意。”白云一听,幸福得脸都变成了纷红色。它抱起蛋宝宝,又飘到银河下游的月亮船上,请月亮仙子带它们一起划船回家。白云一边划船一边唱歌:“啦啦啦,我真快活呀,我有一个宝宝啦!啦啦啦,我们划船吧,早点回到宝宝家。”
第二天,云妈妈又带蛋宝宝去听音乐,听故事,还教她识字。蛋宝宝觉得识字最有趣,因为每识一个字,云妈妈就把自己变成那个字的形状,十分好玩儿。玩累了,云妈妈就叫蛋宝宝躺在它温暖的怀里睡觉。
蛋宝宝过得很开心,也越来越聪明了。她觉得云妈妈是世界上最棒的母亲。突然有一天,蛋宝宝变成了鸡宝宝,它们也快要到家了。
到了鸡宝宝的家乡,云妈妈就把它送到了地上。鸡妈妈正在思念着自己丢失的宝宝,它看见远处有一只小鸡走过来,细细一看,这不就是我的孩子吗?它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得这样健康、漂亮,激动得张开双翅把它抱在怀里,高兴地说:“孩子呀,你终于回来啦!是谁送你回来的呀?”小鸡抬头看着天上的云说:“是云妈妈送我回来的。”这时,天上忽然飘下了雨点,小鸡知道,那是云妈妈的眼泪,于是向着白云喊道:“云妈妈,再见!我会想你的!”鸡妈妈向着白云挥动翅膀,也大声地喊着:“谢谢!谢谢!”……
白云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飘向远方去了。
再看简析:
爱的赞歌
这是一篇写得非常好的文章。
作者不仅把自己的想象延续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把故事写成了真正的“奇遇”。白云居然飘进了太阳的皇宫,钻进太阳的被窝,又带着蛋宝宝飞向彩虹桥,还带着蛋宝宝上了银河下游的月亮船,并最终把它送回到妈妈身边。这一切还不足够奇妙吗?
文章根据白云的特点加以发挥,写得合情合理。白云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天空自由地飘浮,所以它能飘到太阳、月亮、银河等许多地方去,这在天文学当中虽然不可能,但在文学的童话王国里却是完全可以通行无阻的,因为有小作者的想象力在驾驭着白云啊!又由于白云的身体可以随意变形,所以它也可以钻进太阳的被窝,而在教蛋宝宝识字的时候,还能变出字的模样来。
小作者的想象不仅合乎情理,而且很美。太阳宫的辉煌,彩虹桥的缤纷,月亮船的清幽,带给我们多么美丽的遐想啊!
更加可贵的是,小作者的想象还充满了深情。白云对蛋宝宝的爱,洋溢在字里行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当白云听到蛋宝宝愿意做它的孩子时,幸福得变成了美丽的彩霞;当最终和蛋宝宝告别时,又伤心得洒下了泪雨。如此善良温馨的情意,其实也正是小作者美好心灵的写照。
所以说,本文是一曲“爱的赞歌”。
古文阅读(8):
鸲鹆效言
先读译文:
有一种叫鸲鹆(读“渠玉”,又称八哥)的鸟生活在南方,南方的人捕捉到它以后,把它的舌头剪圆,再加以调教,时间长了,就能模仿人讲话。然而只能模仿几句,一天到晚唱的就是那么几句。
知了在院子里叫,鸲鹆听了就笑它。知了对鸲鹆说:“你能学人说话,很好;然而你所说的话,等于什么也没说。哪能像我这样表达自己的意思呢?鸲鹆听了,惭愧地低下头,从此再也不学人讲话了。
再学原文: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网罗,指捉住它)而调(读“条”,修剪)其舌,久之,能效(效仿)人言;但(只)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代蝉)。蝉谓之(代鸲鹆)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读“何”,怎么)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明,庄元臣)
参考讲解: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作文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一定要“自鸣其意”,而不能一味地“效人言”。
我们之所以要作文,难道不是为了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把自己的经历、体验、情感和思想写清楚,就很好;如果其中有新意,对别人有帮助,有启发,甚至令人感动,那就更好了。这里的关键,首先就是要“自鸣其意”。如果每个人都自鸣其意,而且能各擅其声,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反过来,如果大家都“效人言”,都说一样的话,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这种翻来覆去毫无新意的重复,又有谁会感兴趣呢!
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实际上实行的是思想专制,人们往往不能也不敢说真话,只能按统一的“标准”说假话,许多人都违心地这么说,就形成了所谓的套话。那时的许多文章,就是充满了假话和套话,而且互相抄来抄去,或者以断章取义的“引经据典”,用虚张声势来掩饰自己的空虚,结果把文章覆盖得毫无生气。
当然,我们在初学作文的时候,由于不善于表达自己,往往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喜欢有意无意地模仿别人。这和八哥的一味“效人言”是不同的,因为我们还是想说自己的话,只是一时说不好而已。
原文中有一句“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有人把它翻译成“你自己要说的话,却未曾说出来”;而我却把它翻成“你现在所说的话,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我认为八哥当时并无表达自己的愿望,它根本就没有“自己要说的话”。
我们写文章,首先应该学蝉的“自鸣其意”,哪怕这鸣声未必动听;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就能像林中的百鸟那样,唱出自己自然美妙的歌声。
9、先看作文:
好斗的公鸡
句容市实验小学四(7)班 高峥然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从前,有一只好斗的公鸡,这只公鸡常常和别人打斗,也常常取得胜利。正因为如此,它变得非常骄傲自大,自称“打遍天下无敌鸡”。
有一天,好斗的公鸡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行人看到它,远远地就给它让路。于是,它更加得意了,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干脆连路也不看了。
突然,“砰”的一声,好斗的公鸡不知撞到什么东西上,头都撞昏了。它睁开眼一看,对面竟站着一只公鸡。迷迷糊糊中,它觉得对方长得似乎也是一表人才,便很不服气地说:“好狗不拦路,你竟敢挡我的道!知道我是谁吗?我乃‘打遍天下无敌鸡’!看看我这英俊的面孔,硕大的翅膀,漂亮的羽毛,还有这敏捷的身手,还不赶快让开!”
它说了这一大通话,本以为对方马上会抱头鼠窜,谁知那公鸡竟学着它的模样和表情,一丝一毫也不差。好斗的公鸡心想,你竟敢取笑我,这还得了!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看看是不行了。于是,它就立刻向对手发起了进攻。
第一招:“啄”!好斗的公鸡用自己坚硬的嘴巴连续不断地啄过去,“叮叮叮叮叮”;可那公鸡也寸步不让地啄过来。“好痛呀!”好斗的公鸡心想,“我还从未碰到过如此针锋相对的家伙,今天倒真是棋逢对手啦!”
一招不行,再来一招:“扑”。“看我的鸡翅电风扇!”好斗的公鸡大叫,“扑扑扑扑扑”,四只鸡翅膀直扑得鸡毛乱飞,天昏地暗,等到鸡毛全部落地,两只鸡都已经丢盔弃甲、赤膊上阵了。这时候,两只公鸡居然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又异口同声地指着对方说:“看看你这德行,原形毕露了吧!”
看到对方还在笑,好斗的公鸡气得要死,它想:一山不容二虎,不把这家伙打败,我今后还能算“无敌鸡”吗?于是,它抱定与对方势不两立的决心,使出最后一招:“撞”!它吸足一口气,倒退十步,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乓”的一声,好斗的公鸡撞得头破血流,跌倒在地。它忍着疼痛,跌跌撞撞地爬起来,准备再次攻击。但此时它却只看见一地的碎玻璃,对面那只公鸡已不见踪影。于是好斗的公鸡欢呼起来:“我终于胜利啦!它逃走啦!”
可就在这时,它的父亲,一只老态龙钟的公鸡闻讯赶来了,他看着浑身无毛、血流满面的儿子又气又心疼,叹了口长气道:“我的傻孩子呀,你就是不听我的话,不好好学习,整天好勇斗狠,这下做蠢事了吧?你撞碎的是一面镜子,你打的是你自己呀!”说完就赶紧拿手机打“120”,喊来救护车,把好斗的公鸡送到医院去了。
再看简析:
人物描写
童话中的动物实际上就是“人物”,所以对它们的描写也涉及到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
肖像描写是指身材、容貌、服饰打扮、表情、仪态、风度等方面的描写。本文对公鸡的肖像,没有进行静态的集中描写,而是把有关的描写融合在叙述过程中,比如写它“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干脆连路也不看了”;写它自吹其“英俊的面孔,硕大的翅膀,漂亮的羽毛,还有这敏捷的身手”。这些都活画出一副狂妄自大的模样,而最终写它落得个“浑身无毛,血流满面”的下场,则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语言描写应该表现人物的个性。这只公鸡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就是狂妄自大和好勇斗狠,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跟“对方”一见面就破口大骂,然后就自吹自擂,看到“对方”被撞得鸡毛乱飞就得意忘形地嘲笑,直到自己跌倒在地,头破血流后,还要爬起来欢呼:“我终于胜利啦,它逃走啦!”这一系列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地表现出公鸡的骄傲和愚蠢。
本文的行动描写也很丰富多彩。请大家看那三个回合的打斗动作,真是描写得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完全符合鸡的特点,而其中明显的讽刺笔调,也表明了作者的批评态度。
最后还有层次分明的心理描写,比如一开始“觉得对方长得似乎也是一表人才,便很不服气”,接着又想“你竟敢取笑我,这还得了!”打完第一招,自己也觉得很痛,感到对方在“针锋相对”,承认是“棋逢对手”;打完第二招,看到对方还在笑,心中又想:“一山不容二虎,不把这家伙打败,我今后还能算‘无敌鸡’吗?”这些都写得合情合理。
古文阅读(9):
焚驴志
先读译文:
公元1199年(金承安四年),黄河以北大旱,远近的庄稼一片焦枯,农民都无所依靠了。镇阳帅说他为农民的生计担忧,督促部下紧急祭天求雨,乃至采用“厌胜”和“祈襐”等祈求免灾的巫术,无所不为,但竟然毫无效果。时间久了,各种荒唐怪诞的说法也就层出不穷。刚好有个农民家的驴生了一只白色的小驴,有人就指着它说:“这就是大旱的根源啊,天上刚有些云聚集,这驴就仰着头大声地号叫,云马上就散开了。这孽畜不死,旱灾怎么会停止呢?”一个人凭着主观想象胡说八道,成千上万的人就附和他。镇阳帅一听,居然也信以为真,下令立刻将驴抓来,准备把它烧死。
这天夜里,白驴托梦给帅府的一个下属说:“真是太冤枉了,竟然要把我烧死!这是天灾流行,老百姓遭遇如此灾祸,与我有什么相干?可怜我不幸生而非人,更不幸的是成为牲畜,背东西驾车,整天被驱赶鞭打,都是人带给我终身的劳苦和侮辱,这也就罢了,因为我命苦啊!如果说到这水灾旱灾之类的事情,我又怎么能知道?怎么可以如此残酷地烧死我呢!是谁这样污蔑我?而镇阳帅居然就听他的话?其实这灾祸有的是因为天,有的是因为人。如果是因为人,人就应该检查自己;如果是因为天,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殷商的时候遇到旱灾,商汤曾经在桑林以身祈雨,祈祷的话才说,天就下雨了。春秋时因邢国无道引起旱灾,卫国就去进攻邢国,一出兵天就下雨了。汉朝时大旱,卜式认为是桑弘羊推行盐铁官营引起的,就向汉武帝进言说:‘烹弘羊,天乃雨’。唐朝时遇到旱灾,李中敏上书请斩奸臣郑注以求雨。解救旱灾的办法多得很,为什么不从这些方面寻求原因呢?实在找不到原因,找不到担负罪责的人,那也只好委过于老天爷了。现在你们既不惩罚人,也不怪老天,却凭这种无稽之谈归罪于我。唉,这真是毫无道理!过去有人把巫师暴晒在太阳底下来驱逐旱魔,那已经是很迂腐的了,现在你们这样做岂不更荒唐!如果杀掉我真的有利于老百姓,我又何惜一死!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又何必做这种事来增加罪恶!滥杀无辜,这是不仁;轻信谎言,这是不智。这种不仁不智的事,大帅为什么要做?你是他的下属,所以我私下向你倾诉。”
这位帅府的下属听了白驴的话表示理解,随即从梦中醒来,就请示大帅把白驴放了,众人为此还很不高兴。过了不久天就开始下雨,而且一连下了一个多月,以至洪涝成灾,庄稼都死了,颗粒无收。这一来,大家也不再谈论白驴了。
再学原文:
岁己未(“己未”指的是古代“干支纪年法”的“己未”年),河朔(黄河以北一带)大旱,远迩(近)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下属)祈雨甚急,厌襐小数(指“厌胜”和“祈襐”等祈求免灾的巫术)靡(无)不为之,竟无验(效应)。既久,怪诬之说兴(兴起)。适(正好)民家有产白驴,或(有人)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读“折”,就)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怎么)得止?”一人臆(主观臆测)倡,众万以附(附和)。帅闻之为然(认为是这样),命亟(赶紧)取(把白驴抓来),将焚之。
驴见(同“现”)梦于府之属(下属)某(指下属某人)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读“离”,遭遇)之,吾何预(干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棰亦惟人所加。劳辱以终,吾分(本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这样)酷(残酷的火刑)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桑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何不)亦求诸(之于)是(此)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读‘千’,罪过)。嘻!其不然。暴巫投魃(读‘拔’,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既已迂(迂腐)矣,今兹(这样做)无乃复甚(岂不是更厉害)?杀我而有利于人民,吾何爱(惜)一死!如其未也,焉用(怎么能)为是(此)以益(增加)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谦辞)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高兴)也。未几(不久)而雨(动词,下雨),弥(满)月不解,潦(读“涝”,积水)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金,王若虚)
参考讲解:
《好斗的公鸡》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其长处在于描写;《焚驴志》也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其长处却在议论,所以实际上,它也是一篇针砭时弊、讽刺权贵的杂文。白驴托梦时对自己蒙冤的申诉,可谓义正词严,条分缕析,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当然,这白驴实际上是作者的代言人。读此文,联想到人世间天灾与人祸的复杂关系,以及关于天灾人祸的种种怪论和荒唐行为,不由人不感慨乃至愤慨。其妖言惑众者和草菅人命者固然令人可恨可怕,那“众万以附”的推波助澜者亦令人可悲可叹,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成为此类灾祸一再重演的社会基础。文章的结尾出乎意料,令人哭笑不得,表现的是作者对统治者不仁不智的辛辣嘲讽,其中也有对“众万以附”者的悲叹无奈。
作者王若虚(1174—1243),是河北真定人,金代文学家。金亡后,北归隐居。
古文中有一种特殊的虚词,它形式上是一个单音词,但从内容看,却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兼词”。比如,“救旱之术多矣,盍(何不)亦求诸(之于)是(此)类乎?”这句话翻过来就是“解救旱灾的办法多得很,为什么不从这些方面寻求原因呢?”其中的“诸”兼有“之”和“于”两个词的含义,“之”代“办法”,“于”是介词,可译成“从”,“于是类”就是“从这些方面”。再比如,“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其中的“焉”兼有“于”和“之”的含义,翻过来就是“委过于天罢了”,“之”代的是“天”。同样的道理,后面“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中的“诸”也都是兼词。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