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古为今用学作文(四)

洪蒲生


四、实事篇

10、先看作文:

真幸福

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六(3)班 王雨欣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得到爸爸妈妈的安慰和鼓励,使我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对我来说,家就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书店,看到了一套书——《明朝那些事儿》。最近,我也不知怎么了,对明朝发生的事特别感兴趣,看那些介绍明朝的书就感到津津有味,有时甚至会忘记吃饭。所以,当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简直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能拥有它。但我转念又想,这套书这么贵,还是不要买了吧。于是一狠心,便走开了,不再去看那套书。

但从此以后,我还是老挂念着那套书。一天傍晚,下着雨,眼看天就要黑了,还不见爸爸回来。妈妈已经把饭烧好,站在阳台上朝远处望。我知道,妈妈是在等爸爸。“雨欣!”我和妈妈同时听到这洪亮的声音,“是爸爸!”我一边大声说,一边跑到楼下去迎接他。

眼前的情景使我惊呆了:爸爸站在雨中,衣服和头发都湿透了,脸上却带着微笑。这时,妈妈也下来了,她一看也愣住了,就问爸爸:“你怎么湿成这样?”爸爸看看自己,笑着说:“那天,我和女儿去书店,见她盯着一套书看了好久,但后来又没说要买,我就知道她是想买又嫌贵。今天下班后,我就去书店把它买回来了。”爸爸说完,就从胸前的衣服里面掏出一套书来。虽然他的衣服已经湿了,可这套书却一点也没湿。这时,我感觉鼻子酸溜溜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妈妈看到老爸这样子,也笑了,她温和地问:“老公,你的车子呢?”爸爸说:“书店所在的那条街车子太多了,我坐公共汽车去的。车子在单位。”妈妈听了,就说:“别站着了,赶紧去洗澡,把这身衣服换下,可别感冒了。”

我看着这套崭新的《明朝那些事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这不是一套普通的书,通过它,我感受到爸爸对我深深的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我真幸福!

再看简析:

学好记事

一般来说,作文的表达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记事、写人、抒情、说理、绘景、状物和想象。在我们初学写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练习,就是记事。

为什么说记事是最重要的呢?因为总的来说,记事是写作的基础,在记事的过程中,往往也包含了其它几种表达方式的练习;而其它几种方式,多半也是以记事为基础,为背景的。通过记事来学习其它几种方式,很自然,效果也比较好。就拿《真幸福》这篇文章来讲,贯穿全文的就是爸爸为作者买书的事,把这件事情记叙清楚,实际上也包含了对爸爸妈妈的有关描写,也抒发了作者对爸爸妈妈的情感,而这些又都与自己“真幸福”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也就是用摆事实的方法阐明了“真幸福”的理由。

为什么又说记事相对比较容易呢?因为每个人都会亲身经历许多事,印象和体会也会比较深,所以写记事的文章素材会比较多,也比较容易写得具体生动一点,甚至有可能写出自己的特色。

当然,记事也分写实和虚构两种,而对初学写作者来讲,还是应该以写实练习为主。虚构已经属于文学创作的方法,那首先要求作者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运用好。初学写作者如果放弃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急于运用虚构的方法,其实很容易陷入别人的套路,写不出自己的特点;或者也可能所编的故事不合情理,露出许多破绽。所以,还是要先把写实的记叙文练好。

古文阅读(10):

乞丐报恩

先读译文:

当镇江遭到英军入侵的时候,有一位姓支的老盐商,家里非常有钱,但他为人心地善良,绝对没有那些为富不仁者的恶劣作风。平时他经常做些救济贫苦人的事情,对待要饭的叫花子尤其宽厚,做到了有求必应。农历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一定要准备很多酒饭招待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大吃一顿,尽欢而散。到了英军入城的时候,那些逃难的官僚富商,都遭遇到社会上一些坏人的抢劫,甚至连肩挑背扛的东西都几乎被抢光。姓支的老盐商也收拾了丰厚的家产,准备带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一起到江西去避难。有几十个坏人结伙约定,要在他出发时拦路抢劫。姓支的听到风声,想不走吧又不行,想报官来镇压吧,现在哪里还找得到他们?突然,有三百多个叫花子,一个个挥舞着手臂,摩拳擦掌地跑到他家来。姓支的一看更加害怕,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只好呆在一旁看。只见他们与那些坏人争吵了一番,靠着人多势众,竟把那几十个坏人赶走了。然后又等着支家的眷属和行李都上了船,才各自散去。姓支的非常感动,要给他们钱表示感谢,他们说:“在平时,我们可以得你的好处;而在现在这种动乱时刻,你的钱我们一文也不能收。”最终也没肯收支翁的钱。

再学原文:

镇江英夷之变,有盐商支翁者,家拥巨资,而循谨仁慈, 绝无豪富气息。平日以恤贫为务(追求),待乞徒尤厚,有求无弗(不)应者。每月朔望,必大张酒饭以款(款待)之,俾(读“比”,使)各尽欢而散。及乱,绅富迁避者,悉(都)被莠(不良)民劫夺,甚至肩担背负,十无一存。支翁捡及辎重(读“资众”,这里指家用物资),将携妇孺辈,避往江西,有莠民数十为群,约于临发时,要(通“邀”,中途拦截)而劫之。支闻其事,欲止不可;欲请官弹(读“谈”)压,又苦(苦于)弗及。突有乞丐三百余人,禳(读“瓤”,祭祷消灾)臂登门,支益惧,不知所为。伺(读“似”,观察)之,则与莠民相哄(读第一声,乱哄哄,吵闹),此众彼寡,驱逐殆尽。乃俟(读“四”,等)支眷属行李,尽数登舟,始各散去。支感之,欲谢以金。众曰:“领公重惠于平日则可,受公一钱于今日则不可。”卒不受。(清,黄钧宰)

参考讲解:

黄钧宰(1809?—1876),江苏淮安人,有文名,且能为曲。作品有传奇,有笔记,其笔记《金壶七墨》取材广泛,用意深刻,反映社会问题,颇有影响。

《乞丐报恩》是一篇写实的记叙文。支姓翁虽属巨富,却热心慈善,结果在他遭遇危难的时刻,平时受他恩惠的乞丐们就帮助了他。作者通过这件事,突出了支翁的“仁”,也突出了乞丐们的“义”,所以这篇短文写的就是“仁义”二字,这可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涵。这个故事发生在镇江,实在是值得我们传扬的一段佳话。

在古汉语中,有不少句子中包含倒置的成分。比如“支感之,欲谢以金”,其中的“欲谢”就是“想感谢”,后面的“以金”就是感谢的方法,是“用给钱来表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要说“支翁深受感动,想用给他们钱的方法来表示感谢”,那个“以金”就到前面来了。同样的道理,“领公重惠于平日则可,受公一钱于今日则不可”,这当中的“于平日”和“于今日”也是倒装的成分,翻译的时候也以移到前面去。这种现象在古文中很多,大家要注意。

11、先看作文:

今天教室特别静

句容市北阳门小学六年级 程龙珠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刚走近六年级的教室,就听见里面乱哄哄的吵闹声,简直像菜市场一样。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六年级的学生今天如此吵闹呢?难道他们都吃兴奋剂了吗?告诉你,没有,原因是今天魏老师没来给我们上课,所以同学们就有点按捺不住,蠢蠢欲动起来,刚开始声音还是小小的,渐渐就越来越大了。

走到教室窗口一看,里面有的学生在自我陶醉地唱歌,有的学生在听MP3,有的学生在看小人书,还有的学生在喝水……只要老师不在,有些人就总是丑态百出。

正在他们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走道口传来“咚咚”的脚步声,耳朵尖的同学立刻就发出了警报:“不好,老师来了!快坐好,别讲话了!”于是,窜位的赶紧各就各位,喝水的赶紧收瓶子抹嘴,看小人书的赶紧把书塞进课桌,本来谈笑风生的也赶紧坐得端端正正,有些人赶紧拿起课本装模作样地翻起来,甚至有人把书拿倒了也不知道,有人看见了,就用书遮住忍不住笑的脸,强憋出一副正经的模样来。

教室的门猛地被推开,没人会想到,进来的并不是魏老师,而是语文老师,只见他气喘吁吁地说:“同学们,你们的魏老师因为赶着去帮你们买补习用的书,不小心给卡车撞到受伤了,现在已去了医院,不能来上课了。所以请大家自习。”说完又匆匆走出教室,只剩下惊呆了的我们。

说起魏老师,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教学认真的好老师。她能把差班转变为好班,每年都被评为优秀老师。她为我们班也没少花心血,经常为我们补课,看到我们的成绩逐步提高,她好像比我们还高兴。对一些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她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又花很多时间帮他们补课,整天忙碌得像不停转动的陀螺一样。现在,她为我们被车撞了,也不知伤势到底如何,我们怎么能再不好好上课呢!

想到这些,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一本书,认认真真地看起来。再看看周围的同学,有的在埋头写字,有的在轻轻地读书,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仿佛连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见。谁也不想打破这一片寂静,我想,那些刚才吵闹的同学应该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吧!

再看简析:

观察体验

与《真幸福》一样,本文同样写出了一件事的全过程,但本文写得更加具体、细致、生动,且前后对比鲜明,发人深思,而事情的转折点就是老师的受伤。

在文章的前一半,作者是一位冷静的观察者。他用一种批评和讽刺的笔调,细致地描写了老师没来时和老师来后某些同学的种种“丑态”,真是生动极了。到文章的后一半,作者就着重写自己的体验。他先回顾了平时对老师工作态度的体验,接着就写自己和同学们由于老师受伤所引起的内心震撼,自己的震撼是直接表达出来,而同学们的震撼则通过“教室特别静”表现出来。所以,文章的最后一小节虽然不长,却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标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文阅读(11):

中泠泉真迹

先读译文:

中泠泉在金山脚下,金山本来在长江的南岸,所以过往的旅客都能从中泠泉取水煮茶,由此被评为“第一泉”。后来长江的河道越来越向南迁移,金山既然到了江中,中泠泉也就在江底看不见了。那时的人取泉水的方法,常常是另外制作一个铜瓶,用很长的绳子拴住放入江底的中泠泉中,灌满泉水后,用一个盖子盖住,然后再提上来,这样便不会混入江水。但近来已无人去取中泠泉水,知道用这种工具的人也极少,所以这中泠泉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了。同治九年(1870年)的三月份,长江水浅,江岸北移,中泠泉居然又露出了水面,许多过往旅客都在这儿停船取水烹茶,才知道泉周围还围着栏杆,布置得很漂亮,然而经过这么长时间江水日日夜夜的冲刷,竟然还没损坏,也可见这数百年前镇江的能工巧匠所建造的工程,其坚固精细实在是今人比不上的。也正因为如此,中泠泉真正的面貌,才能经历上百年而为后人所见。

再学原文:

中泠(读“零”,清凉)泉在金山下,金山本在江南岸,品(评价)为“第一泉”也。厥(读“决”,其)后长江愈趋而南,金山既在江中,而中泠泉遂(就)不可得见。取水之法,常别制机器,以长绳缒(读“坠”,用绳系住往下放)入江中,既得泉水,以盖(名词)盖(动词)之,然后取出,所以不为江水所混。近来汲泉者既无其人,而知制此器者亦绝(极)少,中泠泉乃(于是)在若有若无之间。同治九年三月,江水浅涸(读“和”,干涸),过客皆于此停舟汲泉煮茗(茶),始知泉上护栏曲槛(读“见”,栏杆),布置绝佳,乃(而,竟然)日夜被江水冲啮(读“聂”,咬)而不损坏,盖(发语词)有数百年前之工程,其坚(坚固)致(精细)实不可及,而中泠泉之真迹(“真迹”,真面貌),殆 (几乎)阅(经历)数十百年而始(才)见也。(清,薛福成)

参考讲解:

这篇短文,是综合了许多人对中泠泉的观察、体验乃至考证才写成的。因为其所写的事情,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非常复杂。

据《金山志》记载:“中泠泉在金山之西,石弹山下,当波涛最险处。”唐宋时,金山还是“江心一朵芙蓉”,中泠泉也在江中,为万里长江中为人所知的,独一无二的泉眼,故文天祥曾有诗赞曰:“扬子江心第一泉”。唐代“茶圣”陆羽曾将中泠泉评为全国第七。其后,唐代名士刘伯刍(曾任刑部侍郎)则把全国的泉水分为七等,把中泠泉列为一等。

从这段古文可以看出,中泠泉在历史上曾经从陆地上“跑”到长江中,又从长江中“跑”到陆地上。当然,这不是中泠泉会“跑”,而是长江的水道发生了迁移。由于流水对江岸的冲刷以及江水涨落等原因,长江的岸线在不断地有所变化,时间长了,往往会有很大的改变,这就是中泠泉忽而在江中,忽而又上岸的原因。我们现在到西津渡去玩,可以想象这千年古渡昔日的繁华,那时的江岸,显然要比现在更往南。实际上,不仅长江在变化, 连大海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大约在五千到七千年前,镇江和扬州一带还是长江的入海口。当时,海浪一直冲激到镇江的五洲山、蒜山、北固山和象山之下。而现在,我们离海已经很远了。

地理上如此之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沧海桑田”,它是在巨大而久远的时空背景中发生的。在历史、地理、地质、天文、古生物等学科中,我们经常要研究这种巨大的变化。而整个宇宙,都处在大至沧海桑田的宏观变化和小到分子原子的微观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在观察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时,既要有纵览宏观的气概,又要有辨析微观的细致;既要能明察秋毫之末,更不能反而不见舆薪。

学习古文,要注意其用字精简的特点。比如“长江愈趋而南”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长江越来越向南迁移”,其中的“愈”就是“更加,越来越”,“趋”就是“迁移”,“南”变成了动词,就是“向南”。由此可见,古文中大多是单音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多半要延展为双音或多音的词语,这样句子就长出来了。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语言的发展和丰富是必然的,其表达也因此更加周密而清晰。但回过头来看,精炼的古汉语实在是现代汉语的“筋骨”,如果我们能把古汉语的精炼与现代汉语的丰富很好地结合起来,那就一定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的作者薛福成(1838—1894),是无锡人,晚清外交家,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比利时、意大利四国。

12、先看作文:

一件新鲜事

句容实验小学四(7)班 贡梓楠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大家肯定都知道,“偷菜”是一种小孩子喜欢玩的电脑游戏,可是现在居然连大人也喜欢玩了。比如说,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名不虚传的“偷菜”迷。别看他们一个是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爸爸,一个是善于思考的妈妈,在家里却经常吵吵闹闹。他们到底闹什么呢?原来闹的是谁偷菜赢了。有一天夜晚,爸爸妈妈小心翼翼地起来玩电脑,可是过了一会儿,男高音的爸爸和女高音的妈妈就一起喊道:“哇!我赢了!”这一下,就把我吵醒了。我气得使劲把门“砰”的一声关起来,他们这才意识到影响了我的睡眠,不敢出声了。

有一天,爸爸忽然神秘地对我说:“楠楠,我告诉你,明天早上五点我们去偷菜怎么样?”我没精打采地说:“我还要睡觉呢,我可不想到网上偷什么菜!”爸爸听了又神秘地一笑说:“不是上网偷,是真的到农民田里去偷,怎么样?”我一听就大叫起来:“喂!你想犯法呀!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菜,你怎么能去偷呢!”我心想,老爸肯定是在跟我开玩笑,就再也不理他了。

谁知,到了第二天一早,爸爸和妈妈还真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哄上车,然后就把车子开到了乡下,跑到爷爷的菜田里开始“偷菜”。这下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一面笑着,一面用手机拍下他们“偷菜”的情景,把妈妈都拍得不好意思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看见爷爷朝菜地走过来,就抬起身来跟爷爷打招呼说:“爸爸,好久不见了!” 爷爷看看我们手里的大包小包,又看看菜田里一片狼籍的样子,笑着说:“要吃菜可以打电话叫我送,也不用自己跑过来拿呀!”妈妈也笑着说:“他呀,在网上‘偷菜’偷出瘾来了,非要拉着我们到你这儿来偷!”爸爸听了,还老脸皮厚地说:“今天可真过瘾啊,你看这么多青菜、萝卜、黄瓜和茄子,够我们吃两个星期。”

我们把菜拿上车,跟爷爷说了再见,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再看简析:

层层剥笋

“一件新鲜事”这个题目,关键在“新鲜”二字,作者不仅成功地选择了的确很新鲜的题材,而且巧妙地用层层剥笋的写法,逐步地设疑解疑,吸引读者看下去。

第一层写父母热中于玩“偷菜”游戏,这一层的新鲜之处在于“居然连大人也喜欢玩”这种游戏。第二层写爸爸建议和作者一起去偷菜。注意,这里的偷菜没有引号了,有引号的是游戏,没引号可就违法了,所以作者认为爸爸是在开玩笑,但我们读者知道,文章在这里一定有“悬疑”待解。第三层,随着爸爸妈妈带着作者真的开始行动,悬疑也就解开了:原来是到爷爷家的田里去“偷菜”,请注意,这个“偷菜”又加上了引号,因为爷爷是自家人,所谓“偷菜”也就是去“拿菜”。第四层再写爷爷来了以后的对话,通过爷爷的嘴把“偷”改成“拿”,说明爸爸妈妈是把网上的游戏玩到了爷爷的菜地里,这可真是“一件新鲜事”,所以大家都高高兴兴。

而读者看了构思如此巧妙的文章,也很高兴呀!

古文阅读(12):

狼钩于树

先读译文:

有一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晚。忽然来了一只狼,看到他担子上的肉,显出垂涎三尺的样子,紧跟着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举起刀给狼看,狼稍微退后了一点,等到屠夫再走,它又跟着走。屠夫心想,狼所渴望的是肉,我不如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就把肉用铁钩子钩住,踮起脚把肉挂在树上,又把空担子给狼看,狼这才停下来。屠夫回到家,第二天早上就去拿肉,老远就看见树上悬挂着一个很大的东西,像人吊死的样子,不免大惊失色。他徘徊着不敢上前,慢慢走近一看,竟然是一只死狼。抬头细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而铁钩子刺穿了狼的上腭,就像鱼儿吞食钓饵一样。当时狼皮的价格很贵,值十几两银子,屠夫因此发了一笔小财。

再学原文:

有屠人,货(卖)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读“看”)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尾随)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读第三声,稍)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之于)树,而蚤(通“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凌晨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查看),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读“额”,上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高),直(通“值”)十余金,屠小裕焉。(清,蒲松龄)

参考讲解:

蒲松龄所记,更是一件极其罕见的新鲜事,其特别有趣之处,在于屠人把肉挂在树上的初衷,只是为了阻止狼的跟踪,完全没有想到狼会因此而死,自己还能发一笔小财。狼死于自己的贪欲,这是此事的必然性;而屠人挂肉的高度恰到好处(过高或过低都不会发生此事,想想为什么),这就是事情的偶然性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屠人走后的现场情景,就知道当必然性和一种罕见的偶然性相结合的时候,会发生怎样奇巧的事情。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用浅近的古文写的,句式短小,通俗易懂,同时又表现出古汉语的许多特点,而且很多故事都非常有趣,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认真阅读一些精选的篇目,对学习古文是大有好处的。

就拿这一篇来讲,“货肉归”的“货”,就是古文中常见的名词作动词用,解释为“卖”。“尾行数里”的“尾”,也是古文中常用的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尾巴一样紧跟着走,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尾随”。“示以刃”和“示以空担”中的“以刃”和“以空担”都是介词结构的状语后置。“少”和“稍”,“蚤”和“早”,“直”和“值”,都是古文中的通假现象。“不如悬诸树”的“诸”,是古文中不多的合体字,是由“之”和“于”合成的,就是兼词。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遗留,如“见诸行动”就是“见之于行动”,也就是“表现在行动上”。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