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古为今用学作文(七)

洪蒲生


19、先看作文:

景洪情结

丹阳师范二(1)班 王丽萍

(1998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厌倦了现代都市欣欣向荣中的喧闹嘈杂,厌倦了现代都市物质文明中的勾心斗角,厌倦了现代都市游刃有余中的精疲力竭……你,愿意随我去寻找那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吗?有那样一座城市,她一定在你心底埋藏过。

我们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当然包括祖国的西南边陲,那里有一个耀眼闪亮的紫水晶般的地方,有一个令人向往的神秘的名字,那就是西双版纳的景洪。当飞机越过一座座山峰,你会发现这里没有笔直的公路,没有高耸的楼房。有的只是那一座座的山和时而几座,时而孤零零一座,像草帽一样的傣家竹楼。你会误以为它是氏族社会的住房吗?你会误以为它是诸葛亮的隆中草屋吗?你再看那一棵棵椰子树拔地而起,那么高,那么密。正是椰子成熟的季节,看到那一颗颗硕大的椰子一簇簇地结在树叶底下,你也许会垂涎三尺吧?哦,你再看,那是导弹棕,听说只有景洪才有啊!那你就多瞧瞧吧,白白的秆子,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罗纹,到顶头时呈一个弧度,然后逐渐变细变细,最后,顶上长出几片手掌似的叶子,真像导弹啊!你会禁不住想,难道这一棵棵树也喜爱看在西昌发射的导弹,甚至把自己也长成导弹的样子吗?多可爱的树呀!那边还有什么“见血封喉树”、“害羞树”、“痒痒树”。那“唱歌树”的嘤嘤嗡嗡不仅引得人们跟着一起唱,使“歌声振林樾”,而且引得“跳舞树”也抖动着叶片,以自己妙不可言的舞蹈来欢迎远方的客人。

你,一定是艺术的知音,当然也包括舞蹈,从杨丽萍那令人心醉神痴的舞姿中,你一定能悟出这养育过这位傣族舞蹈家的地方是多么富有灵气。走进民俗村,走进傣家竹楼,在浓郁的芳香中,你仿佛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哦,脱下你的鞋,低下你的头,女主人热情地把你迎进去,而男主人却抱起孩子灰溜溜地到楼下去了。人们说,这是个乾坤颠倒的地方。傣族人以女孩为荣,女孩是一家的顶梁柱,就像汉族的男孩一样。在这里主要是女孩接受教育,然后出外挣钱,为自己“娶媳妇”作准备;而男孩则从小进寺院,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然后到十几岁才上小学,到年龄就被女孩“娶”回去。生儿育女关系重大,第一胎如果生了儿子,做丈夫的地位更低。第二胎如果再生个儿子,那丈夫就有被“休”掉的危险!当然妻子的责任也大,要到外面去挣钱养活自己的丈夫。谁家妻子把丈夫养得白白胖胖的,那她就是全寨最有能耐的人;谁要是把丈夫养瘦了,当心全村人的指责呀!因此,在景洪,“老奶奶爬树比猴快”就不足为奇了。说到此,傣家竹楼中笑声朗朗,汉族的女士们不约而同地昂起了头,瞧着身边的丈夫得意地笑;而汉族的男士们则摇着头苦笑。笑声朗朗,其乐融融,傣汉一家,情深意长。

你,一定也是文学的爱好者,当然读过傣汉情深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你一定读到过那些上山下乡年代的故事。走进热带雨林边上的橡胶林,每一个傣族人都会感慨地说:“当年上海知青在时,种下的橡胶树才是小苗,如今已长成大树了。然而,树是他们种的,人已经远走高飞了……”是的,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劳作过的上海知青大多已经走了。然而,思念绵绵无绝期,景洪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西双版纳的景洪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它集秀丽的风光、奇特的民俗、傣汉的深情于一地,怎能不令人无限向往,怎能不令人回味无穷呢?

再看简析:

题材新鲜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我们在写作中首先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般说来,题材自然以新鲜为好。新鲜大概有这样一些含义:新近发生的,鲜活生动的,新颖少见的,奇异巧合的,甚至是一般人闻所未闻的。我国古代的小说,就是从搜奇志怪开始的,即使像《世说新语》中那些描写日常生活中人物言行的作品,也还是要在“新鲜”二字上着眼。当然,这种选材的趋势也很容易使人过分地追求故事情节,甚至走向怪诞、荒谬、迷信,所以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告诫。但话又要说回来,孔子是决不会反对新鲜的,《论语》中那些精彩的片言只语,如果不是因为其内容深刻而有新意,其表达又简洁而新颖,人们又怎么会从古到今始终津津乐道呢?

王丽萍写西双版纳的景洪,其题材的新鲜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形形色色的奇异树种,对一般读者而言,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当地重女轻男的奇特风俗,更令人兴趣盎然;至于“上山下乡”时期傣汉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大多数当代读者也是不了解的。所以,如果我们觉得这篇文章颇具可读性,那首先是因为题材的新鲜性。

当然,作者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以开头而言,“欣欣向荣”与“喧闹嘈杂”,“物质文明”与“勾心斗角”,“游刃有余”与“精疲力尽”,这三组词语的两相对照是多么鲜明,而最后归结为向往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又非常自然地开启了下文。你再看看结尾,作者以“秀丽的风光”、“奇特的民俗”和“傣汉的深情”准确地概括了景洪的特点;而“无限向往”说的是去景洪之前,“回味无穷”说的是去景洪之后,这就很好地总结了全文。

古文阅读(19):

湖心亭看雪

先读译文:

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当时一连下了三天大雪,整个西湖寂静无人,连鸟儿也都不知去向。就在这一天的夜晚,我雇了一只小船,穿上厚厚的毛衣,把炉火烧得旺旺的,一个人独自去湖心亭观看雪景。树上结着雾凇,湖边水草荡漾,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白茫茫。整个西湖上所能见到的,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还有我如同草芥般的小船,以及船中小如米粒的两三个人而已。等到了湖心亭,却看见有两个人,坐在羊毛毡子上,一个童子在煮酒,炉火正旺,水已煮沸。看见我去,两人又惊又喜地说:“今日的西湖,怎么还会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呢!”说着就拉我与他们一起喝酒。我也尽量喝了三大杯,然后向他们告别,并问他们姓什么,原来是金陵人,在此作客。等我回到自己船上时,摇船的人唧唧咕咕地低声说:“不要说相公你痴,居然还有比你更痴的人呢!”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这)日更(读第一声)定(“更定”即夜晚开始计更,大约晚上八点左右)矣,余拿(雇)一小舟,拥毳(读“脆”,鸟兽细毛,羽绒)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冰花)沆(读“杭”的去声,水草广大貌) 砀(读“荡”,振荡,波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草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酒杯,如“飞觞举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相公:对士人的尊称)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明,张岱)

参考讲解:

与《金沙堆观月记》的作者张孝祥一样,张岱出游也喜欢“独往而远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结果他却遇到了两个人,反而增添了意外之喜。而舟子的感慨则如画龙点睛,道出了这几个人的共同点,那就是对自然风光的“痴迷”。世人做事凡有所成就,无一不是因爱入迷而至于痴者,这个“痴”可不是所谓痴呆,而实在是一种超乎常人的专一精神。这种痴迷表现在写作中,也往往能激发灵感,使文章呈现灵动变化之妙。

舟子之言,令我有豁然贯通全文之喜;而文中有几个量词的运用,则更令我倍感新鲜,那就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和“舟中人两三粒”。显然,在通常情况下,这似乎说不通;而现在,却绝对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新。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因为作者以整个西湖一带为大背景,用了一种从高远处望过去的特殊视角,仿佛正在拍摄电影中所谓的“大全景”。在如此宏观的背景下,这几样东西变成微观就不奇怪了。同时,作者描写的又是大雪三日后的西湖,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西湖,是“湖上影子”中的堤、亭、舟、人,因此就更显其隐隐绰绰,更显其小,用“一痕”、“一点”、“一芥”和“两三粒”,虽然夸张,反而感觉恰如其分,妙不可言。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舟中人到底是几个呢?应该是三个,即除了舟子和作者外还有一个随从;那为何又写成不确定的“两三粒”呢?因为舟和人都在动,所以会时而看见两个,时而又看见三个。这就是作者文思精细的表现了。

20、先看作文:

难忘的一处景观

镇江市九中 钱秉江

(1999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每次节假日,我都会在祖国大好河山中尽兴地游览一番。像镇江的三山,南京的雨花台、中山陵,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我都去过。

但是,最让我难忘的一处景观,是我在小学六年级去日本仓敷市进行艺术交流友好访问时参观的一处“景致地区”。所谓“景致地区”,其实是一条长街,街中间嵌着一条小而长的河。那河水清澈、碧蓝,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横跨在河面上。匠师们因地制宜的设计各具特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桥上有一层层台阶,每一层台阶都有工细的浮雕,如“相扑图”、“神龟蹈海”等等。桥下有鲤鱼戏水,有的在追逐,有的在争抢食物。鱼的大小不一,色彩缤纷,有的小如指头,大的却估计有两三斤重,红的、黑的、红白相间的、花的,各种颜色有的交错,有的分散,好看极了。我正看得入神,忽见一条硕大的鲤鱼用劲一跃,随即“哗啦”一声,从晶莹的水浪中跃出水面一尺来高,真有点“鲤鱼跳龙门”的气势。

河两岸的街道上,有许多小商店,卖一些挂件、纸扇等具有日本特色的小商品。商店房屋的颜色也颇为奇妙,白墙红顶,黑窗框,使人在宁静中感到愉悦。河岸边种着杨柳,它们不像阅兵似严肃的松柏,而是俯仰生姿,顾盼多情,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在这条街上游玩了很久,一点也不感到疲倦,这大概是因为完全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吧!

“景致地区”是我最难忘的景观,而更难忘的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希望这友谊永远保持并发展下去。

再看简析:

观察细致

《难忘的一处景观》写的虽是一处“小景致”,但由于作者的观察和描写比较细致,所以我们读起来也感到饶有兴趣。

作者细致地描绘了长街中间的小河,河中的流水,水上的一座座小桥,小桥各具特色的设计和装饰,桥下色彩缤纷的水中游鱼……叙述井然有序,文字简洁流畅,先是引导着我们静静地观赏,忽然又写“哗啦”一声的“鲤鱼跳龙门”,动静相映地活跃了文章的气氛。接着再写沿河街道上小商店和房屋的异国风光,“使人在宁静中感到愉悦”,而写岸边杨柳的“俯仰生姿,顾盼多情”,又写出了移情入景的审美趣味。

读其文,想见其作者为人,我觉得他特别文静细心,可能是一位颇具才华的小画家吧!

古文阅读(20):

观潮

先读译文:

浙江(海宁)的潮水,是天下壮丽的景观,从农历十五到十八日是最为盛大。当潮水远远地从海口涌过来,一开始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线,接着就渐渐逼近,那就像白玉的城墙,又像积雪的山峰,铺天盖地地压过来,声响如雷霆般轰鸣,大地震撼,浪花飞溅,好像要吞没天空,让太阳洗个澡,那声势真是雄壮豪迈到了极点。杨万里(号诚斋)有诗写道:“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这个意思。每年,官吏在郊外训练检阅水军,江中几百艘战船,分别靠近两岸排列。然后就演练或进或退或分或合等多种阵形的变化,并且有骑在马上挥动旗帜、舞枪弄刀的人,在水面上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样。突然间,又见到处升腾起黄色的烟雾,人与人对面都看不清楚,只听见轰爆的水声,巨响如山崩地裂。等到黄烟散去,水波平静,江面上又忽然一条战船也没有了,只剩下敌人的靶船在熊熊燃烧,渐渐在波浪中灰飞烟灭。又有几百个吴越之地善于游泳的青年,个个都披着头发,刺着文身,有人举着十面大彩旗,鼓足勇气,争先恐后地逆流而上,出没在波峰浪谷之间,腾跃在水面上做出各种动作,连旗尾都没有一点点沾湿,向观众夸耀着自己高超的本领。每当这时,那些达官贵人就争着给他们各种赏赐。而在江两岸十余里地之间,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人,车马把路都堵住了,不论是吃的用的,价钱都翻了倍,到处都是运来租用的帐篷,拥挤得连一席之地也没有了。至于皇宫里的人,照例在名为“天开图画”的高台上观潮,居高临下地看,一切都了如指掌。老百姓远远地看着那些华丽的仪仗,如同在九天之上,简直像瀛台、蓬莱仙岛一样。

再学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读“充”)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读“书”)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泝(“溯”的异体字)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高)常时,而僦(读“就”,运输,租赁)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若瀛台蓬岛也。(南宋,周密)

参考讲解:

本文选自南宋周密所撰写的笔记《武林旧事》,本书为作者入元后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即武林,今浙江杭州)的旧事而作。浙江就是钱塘江。“浙江之潮”,的确是“天下之伟观”。作者在这篇短文中的描写,也的确把浙江潮壮伟的景观形容得淋漓尽致,全文尽在作者的视野中有声有色地展现,堪称观潮作品中顶级的美文。

一般写景的文章,多以写静景为主,有时杂以动态,来一点动静结合;而《观潮》却几乎完全在描写动态的景象,且规模宏伟壮阔,声势惊天动地,情态活灵活现,色彩斑斓眩目。你看他写潮水倒灌之“吞天沃日”,写水军演练之“奔腾分合”,使我们沉浸在天籁的轰鸣和军阵的呐喊声中;忽然间又来一句“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这又是一种巧妙的动静结合,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烈对比。你再看他写善泅吴儿的“腾身百变”,写观潮群众的“车马塞途”,使我们置身于满眼“珠翠罗绮”的人山人海之中;忽然间又来一句“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若瀛台蓬岛也”,这也是一种巧妙的动静结合,形成了天上人间两相隔的鲜明对照。

可惜,这样的繁华只是回光返照,这样的声威只是花拳绣腿,这样的狂欢只是醉生梦死,这样的朝廷只是空中楼阁,“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转眼就被蒙古铁骑的潮水吞没了。

21、先看作文:

金陵秋韵

镇江中学高二(2)班 刘 晓

(1998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历次去南京,大多是在秋天。这古老的金陵城里有的是荒芜的宫阙和破旧的砖楼,虽然照样成为四季风景的点缀,而我却下意识地觉得,这样一座故都只属于秋天。

深秋时,看紫金山风中的落叶,看栖霞山炽烈欲燃的红枫,看秦淮河上的残桥流水,都只让我涌起一种无可比拟的惆怅的情怀。南京的历史宛如那悠悠的秦淮河,绵长而深沉,而历史上绝没有哪座城市像南京,有过这样大起大落、悲欢交织的潮水。十朝故都,六朝金粉,以及明清的繁华,都消失在漫长的时光中。这座城市的名称频繁更迭,而人文繁盛的气象却始终不减。然而,历朝的帝王又很少真正钟爱这样一座古城,气魄宏大的山川只招来无数的嫉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所谓王气的传说并没有多少次真的实现,反而给南京带来一次次的灾难。君主们为了坐稳江山,甚至人工凿断绵亘的山岩,慷慨地埋葬无数的金银财宝。南京城默默不语,它静静地老去。走过曲折回复的小巷,回思千百年痛苦沧桑,深感历史对于南京的不公。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历代的文人提到这座城市都有些莫名的感伤。古往今来,写南京的诗词总是只读到一半就让人不觉要落泪。像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短短两句,就透出了无限的悲凉。中国的文人是悲秋的,枯叶的飘零,让人更加思念故乡,而南京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载体。

远出中山门外是寂寥的山林,苍山与绿林的合抱使得这座城市永远属于自然。穿一袭风衣,恍若走进了历史,山林的幽静让人轻而易举地忘却千年的时光。这里没有险峻的岩壁,没有陡峭的悬崖,山势在舒缓中平静地起伏。这有点像南京城的性格,底蕴愈是丰厚,创痛愈是深刻,反倒愈显得平淡悠然。

古老的城市趋于传统,现代的城市富于想象,这一点在南京并不矛盾,南京人恰如其分地调和着两者的关系。在古城门的地底挖开隧道,宁可多费周折也不开着车直接冲过他们宝贵的城门,摩天的楼宇并不排斥矮小的院落,彼此适应地相处着。城市的喧嚣在山野的宁静中消失。秦淮河仍旧固守着原有的河道,步履蹒跚的老人早晨去白鹭洲听戏,然后颤巍巍地走过古秦淮的小桥,像流水一样去过那种沿袭千年的生活。清晨里有鸽子飞越蓝天,渺远的哨声在整座城市的上空回响,灿烂的阳光一如千年前在晴空闪耀,让人不禁想到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历史恍如昨天,却又好像今天,明孝陵叶落的神道,仿佛在引诱人们回到那威名赫赫的帝国。我在树下看到一群少年,我一路走过去,他们一路走过来,手中的收音机传来一样的声音:朋友早安。他们走了过去,我依依不舍地看他们的身影融入朝阳。一个落叶飘飞的秋天,一个重新来过的开始。

哦,南京……

再看简析:

文化韵味

“金陵秋韵”这个题目可不容易写,因为“秋”这个时令已经大大缩小了选材的范围,而“秋”字后面再加一个“韵”,则更要求作者将主要精力用于抒情,并要使文章渗透着一种情调,散发出一种韵味来。这就绝不是浅薄的抒情所能完成,而必须深入到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去探寻那种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深沉的历史感慨,这也是文章并未侧重描写自然景观的原因。

事实上,翻阅南京的历史,就难免感到一片萧瑟的秋意,滋生一种惆怅的情怀。所谓“十朝故都”,指的是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以及辛亥革命时期。在这都很短暂的“十朝”之后,又曾有过短命的蒋家王朝。在这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频繁更迭中,南京人民遭遇了无数的战火和灾难,其中还有异邦入侵震惊世界的大屠杀。请想一想,当一个城市与死亡30万人的“大屠杀”联系在一起时,世上还有比这更悲惨的事情吗?所以,作者感叹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意境,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但人民却不会永远沉浸于文人的悲秋情怀,所以作者又意蕴极深地写道:“山势在舒缓中平静地起伏”,这象征着南京历史文化深沉厚重和坚韧顽强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南京才能既坚守传统,又富于想象,才能坚信生活还在继续,阳光依然灿烂,才能在叶落飘飞的秋天,喜看少年的身影融入朝阳。

因此我觉得,这是一篇立意高远、情意深长的好文章,而渗透在文中的那种情致韵味,的确是从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酝酿出来的。

古文阅读(21):

金陵胜地

先读译文:

金陵城南边的报恩寺塔,有几十丈高,其美丽壮观为天下第一,每当夜晚塔内点亮灯火,远望如同火焰山,那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观。后来被太平天国的士兵用地雷炸毁,就完全倒塌了。相传这塔是明代永乐年间(1403至1424年间)动工兴建的,先后用了十九年才竣工,这个塔地面以下的砖石,要比地面以上所用的砖石多几倍。如此巨大的工程,充分说明了当时物质力量的丰厚,就是人们所说的午朝门石桥,也已经历五百年而至今纹丝不动,明朝开国时的国力比现在真是强多了!

南北朝时期的众多佛寺,本来留存的还有几十处,其中又以牛首、天阙两处为最好,经历过战火,竟完全毁灭。这样大的劫难,真是千年来所罕见啊!

再学原文:

金陵城南报恩寺浮图(佛教名词,梵文“佛陀”的音译,因此有称佛教徒为浮屠,亦指佛塔),高数十丈,巨丽甲海内,每燃塔灯,远望如火焰山,真奇境也。粤匪(清王朝对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污蔑性称呼,因起义军起自广西广东一带,过去两广一带也称“两粤”)以地雷轰之。遂仆(倒)。相传永乐兴造,先后十九年,其下砖石,数倍于地上之塔。其时物力之厚,即所谓午朝门石桥已阅(经历)五百年而丝毫不动,开国(指明代建国)之规模远矣哉!

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诗句,“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多的一种说法,也有人认为“四百八十”是确切的数字),所存尚数十处,而牛首、天阙为最绝,兵燹(读“显”,火)后无复孑(读“洁”,单独)遗(孑遗,余剩)。此 一劫,千年所罕也。(清,金安清)

参考讲解:

金安清(1817—1900),浙江嘉善人,为官时深得林则徐器重。熟谙古今掌故,有《水窗春呓》、《宫同苏馆全集》、《六幸翁文稿》等著作。

学习古文的时候,我们遇到看不懂的字词,可以想一下在现代汉语中有没有它的踪迹,如果有,再把它们对照起来思考,说不定就能打开思路。

比如遇到“甲海内”,也许你会想到“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这样也就大致了解“海内”的含义了。你还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又找到了“甲”的踪迹,知道它是“甲于天下”,也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上述一些词语的用法,其实都是从古汉语中留传下来,至今还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这样联系起来思考,就可以看出语言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语汇。

再往下看,就遇到了“仆”,上下文一顺,就知道是“倒”的意思,于是应该会想到“前仆后继”这个成语,接着还应该想,这个“仆”既然是动词,那它解释为名词“仆人”的时候,又有何不同呢?一查字典就知道,动词“仆”读第一声,名词“仆”读第二声。

最后,我们再讲一下“已阅五百年”的“阅”,你会不会想到“阅尽沧桑”?会不会想到“阅历”这个词?汉语中有许多由两个同义的词素构成的双音词,比如“伟大”,“伟”与“大”同义;“魁首”,“魁”与“首”同义,都是“第一”的意思。而“阅历”的“阅”,也可以解释为“历”,也就是“经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