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学作文(九)
洪蒲生
九、联想篇
25、先看作文:
水的遐想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八(7)班 孔维正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文)
水,历来是我国古代高人逸士所思考的话题,也是许多自然美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绝佳载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大文豪苏轼赞美西湖水的名句。“水送山迎”是对浙西富春江情趣的赏鉴。“水若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则把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虽然字面上没有水,却写出了水无比壮观的浩大声势,可谓前无古人。
南唐李后主抒发愁怀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虽然都是以水为喻写愁,但表现效果又大不相同。一个表现忧愁的绵绵不绝,永无休止;一个表现愁情的沉重和浓厚,以至于这舟都“载不动”了。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恩情比作潭水,与“恩重如山”各尽其妙,难分高下。而文人借水抒情最多的,往往是感叹“古今多少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些名句,虽为“异曲”,实乃“同工”,虽然细微处各有不同,总的精神却是一致的,都是论今怀古,都是看破世情。
水的最有价值之处,还在于它“几于道”,所以成为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轻灵流动,便如智慧一般生生不息。“水至清则无鱼”是一句重要的箴言,告诉我们任何事都不要做到太绝对,到了“水至清”的地步,就“无鱼”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告诉我们:在一个团体中,难免有害群之马,但只要你能始终洁身自爱,那么浊者很快就会现出原形。而人的心灵如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那就能做到“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了。
“水底有明月,明月浮水面。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一代代人出生,死亡,世事不断变幻。流水便如这一切,流啊流,流啊流,人们无法了解它的曾经和将来,但流水却能给人无限遐想,给人太多启迪。
再看简析:
为我所用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他们在‘名言佳句’中迷了路”的文章,批评那种“借‘引用’显示才华,或者用‘引用’掩盖自我的文风”。我在文中写道:“适当的引用,作为一种具体的写作方法,当然是可以采用的,但这些引语必须‘为我所用’,不可喧宾夺主,更不能反过来,自己被引语牵着鼻子走。”
在一般情况下,引语应根据文章的实际需要,以少而精为好。滥用引语,甚至会使自己的文章“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但是否滥用,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恰当,倒也并不完全在于引用的数量。
上面我们看到的这篇文章,几乎通篇被引语所覆盖,明摆着就是以“引用”为主要的写作方法,却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其原因,就在于其引用是根据作者的需要,且紧扣着题目“水的遐想”。作者从“描绘美景、抒发情怀、议论哲理”这三个方面,层次清楚地表现出自己的构思,真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结尾引用的那首诗,也颇有历史沧桑感,而作者关于流水的遐想和感慨,则一定会引发读者的共鸣。
古文阅读(25):
右溪记
先读译文:
离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向南流了几十步远,就和营溪合流。溪水直达两岸,岸边全是怪石;有的倾斜,有的嵌入土中,各种各样的形状,难以形容。清澈的流水撞击着石头,又激荡回旋着从上面冲下来。溪边有珍贵的树木和奇异的竹子,它们的树阴互相遮蔽。
这条小溪如果在山林野外,就适宜作隐士们游玩居住的地方;如果在城市,就可以成为市区内的风景名胜,喜欢安静的人可以来此林中休息。但自设立道州以来,竟无人来此游玩欣赏,我不禁为它感到惆怅。
于是铲除乱石杂物并打扫整理,在芜秽之地建起亭台屋宇,再种植一些松树和桂树,还栽了一些香草,来增加景物之美。因为这溪是在道州城的西边,所以命名为“右溪”(古时按坐北朝南的方位,以“右”为西,“左”为东),并把它铭刻在石头上,明白地告诉后来的人。
再学原文: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读“期”,倾斜)嵌盘屈,不可名(动词,说出,形容)状。清流触石,徊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动词,遮蔽)。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读“闭”,使)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读“闭”,增益)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唐,元结)
参考讲解:
孔维正的文章关于水的遐想,是就水的总体来思考的。他引用历代文人咏水的名句,来说明水是哲学的命题、审美的对象、情感的载体,这种思考是全面的,也是抽象的。而元结在此短文中关于水的遐想,则是具体而微的,其审美对象仅仅是一条无名的小溪,但他却爱惜它,欣赏它,体贴它,表现出一种热爱自然,流连山水的情趣;而同时,他也抒发了对右溪不得其所,无人赏爱的同情和感慨,包含着一种含蓄而细腻的人文情怀。这种寄托是否反映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心情,也是可以引起我们联想的吧!
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县人,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曾组织义军,保全十五城,有战功。他的一些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受到杜甫的称赞。
26、先看作文:
水的遐想
镇江三中九(10)班 姚 润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我是水。
我清澈透明,是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
有一天,一滴红墨闯进来。
她一脚踏在我的心上,留下最艳丽的那道痕迹,重重的。
她好美。红红的,像接近太阳边缘最炽热的一圈红光。
她好艳。柔柔的,像轻软的丝缕滑过最娇嫩的肌肤。
她好冷。静静的,像亿万年岩壁上的水滴在钟乳石上。
我一下子被她吸引住了。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如此美丽而不可方物的的东西。她的红,比我的无色,要鲜艳得多,她的冷艳又恰好适合我的温柔。
我想我是爱上了她。
我问她,我可以和你在一起吗?
她没回答,那骄傲的模样却在我心里发了芽。
想永远与你同梦。
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想与她融为一体。她纤细的双手抚在我心上,然后蔓延。我将我的身体弯曲,牢牢地把她护在胸口。
我开始变色。
白色纯净的我开始渗出一缕缕红丝。
她回应了我,她张开了双手。
我想我是疯了。
她开口了,靠近我你将会不再纯洁哦,离开我吧。
可是晚了,怎么办呢?我摇头,越发想要捉住她。
不要后悔哦。
她的脸怎么会变得这样邪恶?我想要抽身却真的来不及了。
她变得好毒。邪邪的,像千年树藤最粗壮的虬枝,一把扼住我。
她变得好假。坏坏的,像老山洞里最灰最暗的地方,偶尔飞出来的蝙蝠。
我被她吞噬了。
我上当了,我想我是堕落了。
我不知道,原来变坏这么容易。
可是晚了。
我不是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了。
我是红墨水。
再看简析:
散文和诗
由于语言特点的不同,诗歌可以分为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和散文诗。顾名思义,散文诗就是散文和诗的有机结合,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一定分行,也不刻意押韵,但像诗一样讲求语言的意境和节奏,又像散文一样较为自由和随意,它很像抒情散文,但更加精练短小。
这篇《水的遐想》符合以上特点,就是一篇散文诗。它直接描写的是一滴红墨溶于清水的物理现象,却同时暗示了可以联想双关的丰富意蕴,启动了读者的想象与思考。它看似在分行,但其实还是散文的叙述方式;它完全不关心押韵,却十分讲究修辞,比如描写的拟人,联想的比喻,句式的排比,用词的对仗,以及整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精练、形象和生动。
如果是原创,这真是一篇精彩的散文诗作品。
古文阅读(26):
蜃说
先读译文:
我曾经读《汉天文志》,书上有这样的话:“海边大蛤蜊吐出的气,会显现出城市楼台的景象。”一开始我不相信这话。至元27年(1290年)春末,我躲避敌寇住在海滨。有一天中午正在吃饭的时候,家中的仆人突然跑来报告一件怪事,说:“海面上忽然涌起几座山峰,都是本来没有的。父老乡亲们看了都说太奇怪了!”我大吃一惊,急忙跑出去,正好碰上颖川主人派人来请我。到他那里后,我们就一起登上聚远楼向东观望,只见在苍茫浩淼的大海中,果真有奇峰矗立,好几座连在一起,屏风一般排列着,忽隐忽现。过了一会儿,又有许多城郭楼台亭榭变幻出来,好像一座大城市,有数十万民居鳞次栉比。其中还有佛寺和道观,中间是高峻的寺院大门,钟鼓楼分列左右,檐角历历可见,用尽公输班之巧技恐怕也不能超过它。过了一会儿,忽而又像站立的人,忽而又像野兽四散,忽而又像排列着带有装饰的旗帜,又像些盆盆罐罐的器具,真是奇奇怪怪,变化万千。直到太阳偏西,终于慢慢地消失不见……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都到哪里去了呢?只有那大海,还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沈括的《梦溪笔谈》上,也有关于登州海市蜃楼的记叙,往往也是这样的情形。我从此就相信了。
唉!秦国的阿房,楚国的章华,魏国的铜雀,陈国的临春、结绮,所有这些宫殿楼台,当初都是高耸入云,华贵无比,然而随着时事变迁,改朝换代,转眼都被夷为平地,灰飞烟灭了。这不也是一种“海市蜃楼”吗?我又何必对它们的虚幻感到奇怪呢!
再学原文:
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读‘渗’,大蛤蜊)气象楼台。”初未之信。庚寅(指元世祖至元27年,即1290年)季春,余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余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走使”,派人)邀余。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但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读“演”),列如崪岫(读“脆袖”,山峰丛聚,“崪”通“萃”),隐见(通“现”)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忽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屠老子之宫(指佛寺和道观),三门(指寺院大门)磋峨(高峻貌),钟鼓楼翼(作动词)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读“不”的第一声,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或泛指晚间),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记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余于是始信。
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宋末元初,林景熙)
参考讲解:
林景熙(1242—1310),浙江平阳人,1271年进士,宋亡不仕。其诗文表达亡国哀痛,感慨深沉。
即如《蜃说》这篇文章,前面一大段完全是记实,写作者在海滨亲眼目睹一次海市蜃楼的全过程,以开头的“初未之信”和结尾的“余于是始信”前后呼应,本已可称完璧。但忽然引出作者的一声长叹,竟由此联想到古往今来,有多少宫殿楼台化作丘墟,有多少帝王将相成为往事,亦如那海上繁华、浪中仙境般转瞬间烟消云散,只留下无限的沧桑感和梦幻感。可见人生在世,又何必孜孜以求名争利,又何必斤斤计较鸡虫得失,让我们像大海一样泰然“自若”,保持一颗平常心,淡看名利,宁静致远吧!
作者从记异开始,却从异事中发现了“不异”,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着的类似现象,看出了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的辩证关系。所以,这其实是一篇立意深远的观后感,其记事和议论,可谓珠联璧合。所谓“蜃说”,就是“关于蜃的议论”,其议论虽短,却是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海市蜃楼,早于林景熙二百多年的沈括就在《梦溪笔谈》中有所记载:“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龙)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沈括因为毕竟不是亲眼所见,所以不能像林景熙这样对海市蜃楼进行形象生动的具体描绘,但他对“蛟蜃之气”的说法表示怀疑,而将之归结为“云气”,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作为科学家的求实精神。现在,科学对海市蜃楼的解释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有时伴有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
27、先看作文:
水的遐想
镇江市索普学校九(5)班 顾雅婷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皮卡的颠簸酷似康巴的鼓点,不时从窗前撒开蹄子驰过的骏马扬起灰黑的鬃毛,定格成一片洒脱的剪影,拂尘般唤醒了尚香梦沉酣的朝阳。草原的朔风划过脸蛋,唇齿间依然透着微微的燥,我这吮吸着长江乳汁长大的孩子,在座座宛如用遒劲的笔触勾画而成的山丘前,眼花缭乱。坦荡如砥,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平展地铺陈在视线里,可正因其坦荡,我寻不见记忆里或澄净如练,或飞珠溅玉的水,一点儿,也寻不到。惟有“掬一捧可以洗脸”的蓝天,正缓缓褪去鱼肚白,不疾不徐地掠过车窗,安慰着我。
倏忽,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点燃了我几乎化为灰烬的惊喜,酷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收纳了万顷天光。贴着车窗望去,失望却又卷土重来,它足以与泰山比肩,那副岿然不动的雄浑比起“卷起千堆雪”的长江,简直让人一丝遐想也无。操着浓重西藏口音的司机催促着我下了车,一个高挑的女子像不知愁的花鹿一般,踏着露华霜重的草向我走来,无端让我想起湘西小城的白塔,那个唤作翠翠的“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的姑娘。她决不是这风霜里土生土长的高原红,江南烟雨一手造就了她周身飘逸的水气,无色无味,却愣是在这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营造出一派粉墙黛瓦的徽州情韵来。她大方地握住我的手,利落地开口说道:“你是来体验生活的小志愿者吧?我是这儿的老师,欢迎你!走,跟我去见见孩子们吧。”她亲昵地揽过我的肩,纵然她已失落了独属于水乡的吴侬软语,我仍觉得,比起我二十有余,仍像小女孩般甜甜糯糯,拒绝成长的亲姐姐,她更像我前世走散的亲人。
读了许多的边塞诗,烙印在心间的不是“长河落日圆”、“日暮苍山远”之类,而是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地名:张掖、酒泉、凉州……奇妙的字符如乐谱般,弹奏出一卷卷绮丽的壁画。这所年久失修的小学,也嵌着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做云中小学。孩子们向日葵般的小脸常常在云遮雾绕中若隐若现,今天在这般难得的艳阳下,他们却一个个挑着水桶聚在井边,脸上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紧抿着的嘴角透着青海湖一般的沉默。古铜色的井绳似乎也苍老了,它卖力地想要发挥余热,却无奈佝偻的背脊,岁月磨蚀的井壁透着些许的糙,不对呀,日日与水相依,该是早就珠圆玉润了。我探过身子,井里薄薄的的一层水是飞沙走石的灰黄色,还慵懒地载着几片打着卷的枯枝败叶,让人不忍侧目。来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最深刻的体验就是关于水的:田埂上,是赤膊的汉子挑着轻飘飘的水桶侧身走过,对我这样的外乡人歉然一笑;篱笆前,是满脸沟壑的老农抽着旱烟,愁云惨淡地望着因饥渴而无精打采的羊羔;牧场里,不知愁为何物的小男孩眼巴巴地盯牢我随意丢在一边还剩了小半瓶的矿泉水。自小被细水长流孕育长大的我,在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边陲小镇,迷惘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跑进了春寒料峭的二月,可这温差对高原来说不算什么。太阳格外舒展地斜眯了眼,偷眼瞅着白杨树般静默的孩子们。已经打上课铃五分钟了,却还未见老师那娉婷的身影。孩子们不觉骚动起来,翻书的沙沙声四起,用蚊蚋般细小的嗓音低声交谈着。向日葵似的小脸上,焦灼的眸子使他们恢复了孩童的烂漫。不知过了多久,一声清脆的吆喝打破了寂静,孩子们纷纷从书页上抬起脸来,就连最寡言的女孩都不禁惊呼出声。老师瘦削的肩膀扛着一箱再寻常不过的矿泉水,脸庞上嫣红未褪,分明像一株天然去雕饰的格桑花,她捋了一把额头上闪烁的汗珠,顾不得喘息,就热火朝天地穿梭在狼藉的桌椅间,把矿泉水一瓶瓶递给孩子们。孩子们像是久未出山的隐士见了市井的喧嚣,一个个绞着手不知所措。好一会儿,才陆续忸怩地拧开瓶盖,小心翼翼地喝一口那对我寻常不过而对他们如同玉露琼浆的矿泉水,有的还意犹未尽地吮吸着沾了水的手指。阳光温情地见证了这一幕,毒日头也变成了南方温暖如家中祖父般的夕阳……
我想,无论是长江的小家碧玉,还是青海湖的有容乃大,我都会以观者自居去欣赏。可在今后的每一缕落日余晖里,我关于水的遐想,都只会关于那个巧笑嫣然的老师,那群羞于开口的孩子,那片无汩汩溪流,却柔情永驻的高原。
再看简析:
典型环境
本文的语言显示出相当不错的功底,词汇丰富,形象可感,语法运用的细致也反映出作者思维的严谨。立意很鲜明,尤其是高潮部分女教师分发矿泉水的场景颇为感人。
但文章的环境背景却很模糊,几乎涉及到整个中国的西北地区:“康巴的鼓点”似乎暗示着过去的西康,即如今的四川西部地区;“坦荡如砥”和“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平展地铺陈在视线里”我们在茅盾的《白杨礼赞》里见过,那是从陕北往新疆去的景色;正在难觅水的踪影时,忽然又见到了青海湖的“万顷天光”;然后又提到“西藏口音的司机”,又写到一个女子踏着“露华霜重的草向我走来”,那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而接着提到的“张掖、酒泉、凉州……”,则分明是在甘肃;而最后这有着牧场和格桑花的地方,好像还是在青藏高原……作者的视线几乎在整个的大西北纵横扫描,却始终未给文章提供一个长期干旱的典型环境。
我曾经在教室的走廊上简短地采访过作者,她说文章是虚构的,但她确曾去过西北地区,看来他的地理知识也很丰富,但把整个西北地区与干旱联系起来,那也毕竟太笼统了。
古文阅读(27)
秋水
先读译文:
秋天的汛期,上百条河流的洪水灌注到黄河里,黄河的水面之大,两岸与中间的沙洲一片迷茫,连牛和马的体形都不能分辨清楚。于是河伯欣欣然沾沾自喜,以为大自然之美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他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北海,向东望去,竟是一片汪洋,根本看不到尽头,于是河伯转过脸,抬起头望着海神叹息道:“俗话说,‘懂得一百篇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而且我曾听说有通人达士以伯夷之义为轻,以仲尼之闻为寡,过去我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了大海的浩瀚无际,才知道所言不虚。如果我不来到你面前而继续盲目自大,那就太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所耻笑了。
再学原文:
秋水时(汛期)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俟(读“四”,水边)渚(沙洲)崖(高岸)之间,不辩(通“辨”,辨别)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转)其面目,望洋向若(海神名“若”)而叹曰:“野(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读第三声,此处为“意动”用法)仲尼之闻而轻(“轻”亦为“意动”用法)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见(被)笑于大方之家。”(战国,庄周)
参考讲解:
从庄子(约前369—前286)的这篇寓言中,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望洋兴叹”,是由河伯“望洋向若而叹”变化而来,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也可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而无能为力,只能感到无可奈何。还有一个是“贻笑大方”,就是被有学问、有修养的“大方之家”笑话。“方”即“道”,“大方之家”就是掌握大道理的专家。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面前,我们也会像河伯一样“望洋兴叹”,正所谓“知也无涯,生也有涯”,我们必须永远保持谦虚谨慎,千万不要“闻道百”就“以为莫己若”,否则就难免“贻笑大方”。不过,我们也不必因此就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正如河伯与海神终于会合,百川之水也成了大海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能掌握古汉语的规律,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将多彩的古代文化转化为丰富的精神营养,大大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
所谓“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解释,据《庄子集释》:“世人皆以仲尼删定六经为博闻多识,伯夷让国清廉,其义可重。复有通人达士,议论高谈,以伯夷之义为轻,仲尼之闻为寡,即河伯尝闻,窃未之信。今见大海之弘博,浩瀚难穷,方觉昔之所闻,谅不虚矣。”这样理解,“少”和“轻”就是意动的用法。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