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古为今用学作文(十)

洪蒲生


十、学习篇

28、先看作文:

自己动手

中山路小学六(3)班 符 悦

(2006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老师在讲台上熟练地操作着,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小熊手工编包出现在大家眼前。

看到老师的成功,我感到信心百倍,跃跃欲试,好像自己马上也要变成一个能工巧匠了。

可当材料发下来,布啊线啊摆了一桌的时候,我却感到傻眼了。这可怎么办呀?要知道,我平时对手工可是一窍不通,现在真不知从何做起。

还好,老师在上面开始再一次示范起来。我按照她的方法一步一步往下做,好不容易缝了七八针,那该死的线居然绞在了一起,刚刚有了一点成就感的我心情又跌到了谷底,恼火地把刚缝好的地方拆开。可谁知,这线越拆越乱,最后被我搞成了乱七八糟的一团。眼看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就在我万分焦急之时,老师向我走来。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准备接受一顿训斥。可是,却看见老师脸上绽开了一个甜美的笑容。老师亲切地说:“别急,让我们一起来做吧。”说着,便用她那灵巧的手拿起针线,手把手地教我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我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摸到了一点门路。

老师渐渐松开了手,微笑着走开了。

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针无数次穿进布料中,又无数次穿出来。为了赶上别人,我不由加快了速度。一针一线,针针线线,我急速地缝着。遇到困难和疑问,我不再下意识地想到放弃,因为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那个笑容,于是便冷静下来想一想,问题也就解决了。

针和线,在布料中欢快地穿行,像翻山越岭,像横渡江河……在我的努力下,鼻子和嘴巴出现在小熊的脸蛋上,就差两只耳朵了。

这时,许多人都已做好,有些人一窝蜂涌到我周围,津津有味地看我忙碌。加油,加油,就快成功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好了,穿针,抽线,打结,拉断,完工了。

我自豪地打量着我的作品:粉嘟嘟的脸蛋,小小的三瓣嘴,还有水灵灵的大眼睛……哈哈,我真爱死了我的熊包包!

再看简析:

三个条件

文学理论家刘再复指出,写作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经历,二是要有感觉,三是要有表述。所谓“有经历”,就是要有生活经验,别人的生活经验固然可以学习参考,但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当然最好。所谓“有感觉”,应该要比一般大而化之的感觉更加深刻,更加具体细致,而且最好有写作者个人新颖独特的领悟,这才能写出好文章。至于“有表述”,自然指的是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准确生动地表述出来。

符悦的文章,在这三方面都有所表现。第一她有了缝小熊包包的经历,有了自己动手学习并克服困难的实践,这就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基础。第二她比较认真细致,能够成功地坚持到底,对这项工作不仅有具体的感觉,而且有比较深切的体验和领悟。第三她的表述能力也不错。你看,她这样形容针和线在布料中穿行时的情景:“像翻山越岭,像横渡江河”,不要小看这两个比喻,没有她自己动手的体验,没有她逐渐熟练起来的自如,没有她对手工缝纫特点的把握,这两个比喻是写不出来的。反过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朴素自然而又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她才成功地写出了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自己无比欢快的心情。还有文章的最后两小节,她写得多好呀!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其语言表述好在哪里。

古文阅读(28):

纪昌学射

先读译文:

甘蝇是古时候一位善于射箭的能手,只要他拉弓射箭,就有野兽倒下,飞鸟坠落。他有个学生叫飞卫,本领却超过了老师。

有个叫纪昌的人,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应该先学会不眨眼,然后才能谈到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直瞪着两个踏脚板。这样不间断地坚持了两年,就是用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边,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他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向飞卫汇报,飞卫说:“这还不行,你还得锻炼眼力,然后才可学习射箭。你要能把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到那时你再来告诉我。”

飞卫就用一根牛尾巴毛扣住一个虱子挂在窗口,朝着南面目不转睛地望着它。

不到十天,那虱子就渐渐大起来;三年之后,那虱子竟像车轮一样大了。再看别的东西,简直就大如丘山。于是,纪昌就用北方出产的牛羊角衬里做成的弓,南方出产的竹竿做成的箭来射它,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牛尾巴毛却没有断。

纪昌把这个成就向飞卫汇报,飞卫高兴得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射箭的奥妙!”

再学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读‘够’,把弓拉满)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织布机下的踏脚板)。二年之后,虽锥末倒(一说作“刺”,一说作“到”)眥(读‘字’,眼眶),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知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读“友”,窗户),南面(即“面南”)而望之。旬日之间,浸(渐渐)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荆(楚)蓬(竹)之簳(箭杆)射之,贯虱之心,而悬(指用来悬虱的牛尾巴毛)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读‘俯’,拍)膺(读‘英’,胸)曰:“汝得之矣!”(战国,列御寇)

参考讲解:

在我国古代文史作品中,有不少神射手。《史记》中记载了西汉名将李广的故事,说他曾误将一块巨石看成老虎,一箭劲射过去,箭头竟没入石中,至今传为佳话。到了《水浒传》里,就有一位“小李广”花荣,更有百步穿杨的准头。但名声最大的,莫过于神话传说中的后羿。他是一位为民除害的大英雄,曾射杀“封(大)豕(读‘史’,猪)长蛇”,又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射落,所以现在还有个射阳县。据《孟子》记载,逢蒙向后羿学习射箭,把他的本领学完后,竟杀掉了后羿。但在鲁迅的小说《奔月》中,被射杀的后羿竟在逢蒙的面前突然坐起来,吐出嘴里的箭,嘲笑他道:“偷来的拳头打不死人,要自己练练才好。”而鲁迅这样的描写,又缘自《列子》中类似的故事,说那个向甘蝇学射箭的飞卫,后来也想将甘蝇射死,幸好甘蝇留了一手“啮(读“聂”,咬)镞(箭头)法”,就是能将射来的箭咬在嘴里,飞卫才未能得逞。不过这个故事在现存的《列子》中却没有,鲁迅看到的是《太平御览》一书的转述。但现存《列子》中又有这样的记载,说纪昌后来也想杀害自己的老师飞卫,两人互相对射,两支箭中途相遇,“矢锋相触而坠于地”,飞卫的箭已射完,纪昌又发一箭,而飞卫竟用一根荆棘接住了这支箭。

徒弟学到了本领,就想杀掉师傅称霸天下,可见江湖之险恶,人心之叵测;师傅因此也总要留一手,即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在以修炼个人本领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是很常见的事情。

《纪昌学射》的趣味在于用夸张的描写来讲朴素的道理,虽然纪昌“学不瞬”和“学视”的具体办法并不可行,但他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29、先看作文:

自己动手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五(2)班 陆 佳

(2006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暑假期间的一天,我做完作业后,便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忽然,我在报纸上看到一条奇闻,说有一个瑞士的登山运动员,在登山时因雪崩被埋在雪中。几十年以后,他的遗体被另一支登山队发现。人们把他送到医院解冻后,又进行了精心的治疗,没想到,这位登山运动员竟奇迹般地复活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突发奇想:我何不也来做一个实验呢?试试看,小动物冻死后能不能通过解冻复活。可冻什么好呢?对了,门外墙角边不是经常有许多蚂蚁吗?活该这些小家伙倒霉,我就来速冻几只小蚂蚁看看。

我打开电冰箱,用小勺子从冷冻室刮下一些冰霜放在小碗里,再用小勺子把它压压平,便到门外找小蚂蚁去了。真是天遂人意,很快就找到一只。我把这位不幸者轻轻捏起放到刚才准备好的小碗里,只见它在冰上惊慌地爬着,摇头晃脑地,很快就蜷成一团不动了。我等了一会儿,它依然一动不动,显然是冻僵了。我用针小心地把蚂蚁从碗里挑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把它放到阳光底下慢慢地晒。

过了好久,我突然发现蚂蚁的腿动了两下,本来我以为是幻觉,结果拿放大镜来一看,它又蠕动了一下。啊,蚂蚁复活了,我成功了!我又惊又喜。也许,它是世界上唯一经过速冻而又复活的蚂蚁吧!这件让我自豪的事情使我至今难忘,我希望大家都来自己动手做实验,为世界创造更多的奇迹。

再看简析:

科学实验

陆佳实际上是做了一个科学实验,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但做实验必须非常严谨,在条件、设备、步骤、过程等方面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而且经过重复实验要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才能最终确定所要证明的因果关系。反之,不管在哪一方面存在疏漏或差错,都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那么,陆佳所做的实验有没有问题呢?首先,关键要看那只蚂蚁是否真的已经冻死。作者看见它一动不动,就说它“显然是冻僵了”,但“冻僵”却不等于“冻死”,所以作者最后得出蚂蚁“复活”的结论也就不能成立。既然它本来就没死,又谈何复活呢?由此可见,这个实验缺少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在蚂蚁“一动不动”以后,首先要找到确定它已经死亡的充足证据。

更糟糕的是,不仅这个蚂蚁没死,传说中那位登山运动员的复活也是子虚乌有。虽然从理论上说,把某些因病死亡的动物或人速冻起来,等到科学更发达以后是有可能再救活,但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实际案例。报上所登的那条“奇闻”,不过是一条假新闻罢了。

古文阅读(29):

先读译文:

世间传说彩虹能像龙一样伸入溪涧中饮水,我过去信以为真。熙宁年间(1068—1077),我出使到契丹去,走到北部边界黑水附近的永安山一带,搭起帐篷休息。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就看见有彩虹一直伸到帐篷前的山涧之中。我和同事就到山涧附近去观察,只见彩虹的两头都下垂到山涧中。派人到山涧那边去,隔着彩虹站在两边,相距有几丈远,中间好像隔着一层薄纱。从西往东看得见彩虹,因为是傍晚的彩虹。站在山涧的东边向西看,就只见阳光耀眼而看不到虹。过了一段时间,彩虹渐渐移往正东方向,越过山头不见了。第二天走了一段路,又一次见到了彩虹。孙彦先说:“彩虹是雨后阳光反射形成的,阳光照射雨水的雾气就会产生。”

再学原文: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宋神宗年号)中,予使(出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黑水,河流名)境永安山下卓(竖立)帐。是时新雨霁(读“济”,雨过天晴),见虹下(动词)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靠近)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读“消湖”,生丝织成的薄纱)。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读“朔”,同“烁”,光亮的样子),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与沈括同时代的科学家,精通历法、数学)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宋,沈括)

参考讲解: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人。晚年居镇江,筑梦溪园,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以及科技等十分广泛的领域,而以科技方面所占比例最高,不仅生动地记述了当时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制图、数学、物理、医药、冶金、工艺等方面的众多成就和卓越贡献,而且反映了沈括自己的许多研究成果和精辟见解。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而且,《梦溪笔谈》中的许多篇章都表现出沈括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在大讲道学的宋代,更加难能可贵。

就拿这篇《虹》来讲,沈括本来是相信所谓“虹能入溪涧饮水”的传说的,但他通过亲临现场观察并进行实验研究,发现虹和太阳的位置恰好相对,虹的产生与阳光和水气有关,从而证实了科学家孙彦先的有关论断。孙彦先关于彩虹生成原因的这一看法,在世界上是提出最早的。

30、先看作文:

我与“增华阁”

镇江市实验初中九(6)班 王竞文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自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就每年参加“增华阁”作文大赛。尽管几乎所有教过我的语文老师都说我作文写得不错,可我从未在考试作文中得过高分,也未在“增华阁”作文大赛中得过奖。

每次参加“增华阁”作文大赛前,爸爸都会带我去爬南山,去回味一次增华阁的古韵。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带着些许忧伤,再一次向南山进发。

走进南山,一股夹着草味和花香的微风,顿使我心旷神怡,我放下思想包袱,悠悠然欣赏起南山的美丽风光。

走了很长的山路,终于登临增华阁,禁不住大口喘气。每次我都会在这时拒绝爸爸继续向山顶前进的提议,然而这一回,爸爸却执意要带我向山顶进发。

爬到半山腰时,我和爸爸停下来休息。一次不经意的回望,使我目瞪口呆——难道我已攀登得这么高了吗?随即,我的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于是满怀信心地继续向山顶攀登。

到了山顶,我极目远眺,一览镇江现代与古代的交融,富有和贫困的贯通。正当我尽情享受这无限风光之时,爸爸意味深长地问我:“过去,你把任何一个小山包都当成珠穆朗玛峰,今天怎么如此厉害?”我笑而不答。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对我说:“其实,参加‘增华阁’作文比赛,也和这登山差不多。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会有丰硕的成果?爸爸小时候也参加过‘增华阁’比赛,直到高中才获了奖,而且是一等奖。你只要不断地努力,也会取得成功的。”

现在,我坐在这窗明几净的教室,默默揣摩爸爸这语重心长的话语,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是呀,没有坚持哪能成就大业?没有坚持哪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惟有坚持,才是我力量的源泉。

我的思绪再次回到作文上。的确,我写不出琼瑶那荡气回肠的爱情,写不出郭敬明那跌宕曲折的梦幻,更写不出金庸那使人热血沸腾的传奇。但我可以写出我真诚的心声。我知道,在我的写作道路上有一道道河流、一座座高山阻挡在面前,但只要我能坚持,我就一定能战胜这些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接近目标。

我在努力,我在坚持,我会继续写下去。

再看简析:

语义双关

本文的立意来自题目中“增华阁”的语义双关。在镇江南郊的招隐山中,有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台。昭明太子曾游学各地,于公元520年来此筑台读书,年方二十,有人劝他以歌舞为乐,他说:“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在读书台的右边,有始建于梁普通元年(520)的增华阁,就是萧统编纂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的地方。始于1988年的镇江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以“增华阁”命名,反映了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特色,正所谓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多年来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在镇江,不仅一般人都知道南山有个“增华阁”,而且说起“增华阁”作文大赛来,更是家喻户晓,因为这个每年一度的大赛已连续举办24年,经历了两代人,参赛者早已在40万人次以上了。

正因为“增华阁”作文大赛反映了如此深远的历史渊源,所以作者在写参加大赛的经历时,就别出心裁地写起随父亲攀登南山的事来。他以登山的艰难暗示写作的艰难,以父亲的鼓励增强自己坚持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因而文章的结尾表示“我会继续写下去”也就很自然了。在我看来,文中如果能具体联系到萧统,写一写瞻仰增华阁的心情,那也许会更好,至少外地人就能更清楚作者的立意。

古文阅读(30):

《精骑集》序

先看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过目成诵。即使要默写出来,也不怎么出错。不过我也就凭这份聪明放松自己,喜欢跟嗜酒轻狂的少年在一起玩乐。一个月当中,读书也没几天。所以虽然有强记的本领,但学问却因为懒于学习而荒废了。

近些年来,才有点发奋读书警戒自己的意思,悔恨以前的所作所为;遗憾的是,少年时代的那份聪明已经大大损耗衰减,记忆力几乎只剩下过去的十分之一、二了。每每查阅一件事,必定要翻找多次,直到合上书还是一片茫然,依然不能省悟。所以虽然辛辛苦苦,但还是因记忆力太差不能成事。

唉!使我学业无所成的原因,就是以上两种情况啊!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搴回答邢词说:“我有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付你几万瘦弱的步卒。”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从各种经典著作中选取写作中可用的内容,得到若干条,综合成若干卷,起个名字就叫“精骑(读‘寄’,骑兵)集”。

嗨,少年时不曾努力,现在也无法挽回了。年长时又如此善忘,只好用这个办法勉强补救吧。

再学原文: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暗疏”:默写)之,亦不甚失。然负(凭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阴历每月初一曰朔,这里指代一个月)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奋自惩艾(读“亿”,警戒),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从前)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读“醒”,省悟)。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读“千”)答邢词云:“我精骑(读‘记’)三千,足敌君羸(读‘雷’,瘦弱)卒数万。”心善(意动用法)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综合)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读“掌“)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宋,秦观)

参考讲解:

本文讲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年轻时聪明而学习态度不端正,年长时想学习又苦于健忘,只能用取其精要,举一反三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语言简练,对比生动。如此由衷的感悟,对我们有很大的警戒意义。对年轻人而言,首先是要珍惜青春年华,抓紧读书学习,不因聪明而“自放”,使学问“废于不勤”。古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毛主席曾把年轻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在这个基础上继之以“壮而好学”,才能有“如日中天”的辉煌;如果少壮不努力,即使“老而好学”,即使讲究方法,也只能有“炳烛之明”,也只能照亮方寸之地了。

秦观(1049—1100),字少游,江苏高邮人。36岁考中进士,为官屡遭打击,但以词名闻天下。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