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从“鸡声茅店月”谈起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又有一位大学教授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了:他指责中小学语文教学造就了孩子们的“八股腔”——这其实是老生常谈,稍有新意的是这位教授关于语法教学的一番高论。他认为,中小学不必讲多少语法,诸如“主谓宾定状补”之类,为此还举了一个“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例子,说它有什么主语谓语呢!又说,有的时候一个词就是一个句子,而有的句子又无所谓主语……

拿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的特殊性来论证语法之不必多学,还真是闻所未闻,颇有点新闻性。可是,这样的论证难道会有什么说服力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确乎只罗列了六个名词,好像就没有什么语法了,但是周振甫先生还是作了这样的分析:“……把六样事物排在一起,中间不用谓词,那就靠事物的排列来显示情思,要是排乱了一样事物就不行。鸡声是天亮前的鸡叫,鸡一叫,客店里的旅客就要起来赶路,这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天上只有月亮。赶路人的脚迹,印在板桥上的霜上……这六样事物靠着恰当的排列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含义,从而透露出旅客赶路辛苦的用意。”周先生的分析当中,还是讲了语法:一是不用“谓词”,也就是只用“主词”;二是讲究排列的次序,有利于读者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所以,尽管诗词的文字组织自有其特殊性,但它也不可能与语法无关。

至于说到一个词就是一个句子,那不就是语法上所讲的独词句吗?有的句子说不出主语,那不也可能是语法上所讲的无主句吗?这些本来就包含在语法教学内容之中的现象,为什么教授先生要把它说得玄乎其玄,赋予它一种不可知论的神秘色彩呢?

说什么孩子的作文充满了“八股腔”,大人们又如何?凭什么,又将“八股腔”的流行归罪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坏了社会的文风,还是社会上的“八股风气”影响了孩子(包括老师)?此类不加分析的人云亦云,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是不分青红皂白,胡子眉毛一把抓。

还有一个长期为一些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曾经被用来攻击语文教学中的教条主义:说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一学生答曰“是春天”,而老师竟根据标准答案判他不对。一时间,这个故事不胫而走,从此雪化了就不再是无色无味的水了,统统变成诗意的春天了。答案的标准也似乎从此改变,而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还是老一套。说老实话,当初我就想,这会不会是一条假新闻呢?孩子怎么会没头没脑地回答“是春天”呢?我甚至怀疑,这根本就是大人的作秀,不过是以此来形容语文老师的死板无趣罢了。没想到,才过了没几年,这“经典”竟然反过来了:说“有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是水!’这么准确的回答竟然被老师判错,因为老师教参书上标准答案是‘雪化了之后是春天’。”哈哈,这真是叫人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请问这两件事发生在何时、何地?这两位小学老师是何人?他们是在何种具体情况下这样提问的?课文中的上下文是什么?教学参考书上真有这样的标准答案吗?顺便说一下,在后一例中问的是“雪化了是什么”,答的却是“雪化了之后是春天”,这“是”什么,与“之后”是什么,是有点不同的吧?是不是有点答非所问呀!

看来,经过这么多年连续不断的声讨,许多中小学语文老师似乎也失去了自信,居然也自认“无趣”了,有人甚至追究这“无趣”的原因,说这是因为“有趣的学生一般不大可能考师范”的缘故。奇哉斯言!我竟不知这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呢,还是一种有意的挖苦。反正,一想到天下会有那么多“无趣”的人约好了一起去报考师范,我就觉得这实在是太“有趣”、太“有趣”了!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确实是存在问题、需要改革的,但是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革,首先需要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中,任何主观片面的批评和捕风捉影的玩笑,都于事无补。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好。

            ------- guest ( 临时用户 )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