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千字文”第七组
洪蒲生编著
第七组:关注社会
语言的误会
江南学校七(12)班 王潇帅
任课老师 张 琪
记得我上一次去香港,虽然玩得十分开心,但因两地语言的不同,闹了不少笑话。
刚下飞机,我就开始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我在这空气清新的填海建造的机场上尽情地跑着,无意中摔了一跤,把手指碰破了,到临近的快捷商店去买创口贴,人们却不知道这东西。我正奇怪,怎么没有创口贴呢?这时同行的一位叔叔对售货员说:“一包OK绷”,售货员这才取出了大陆俗称的“创口贴”。
出了机场,我们拦到一辆出租车,便说:我们打的去市中心。驾驶员竟半天都没反应过来,后来才知道,他们把“打的”叫“机车”。
那时我们都太累了,就请驾驶员把我们送到一个最近的好一点的酒店,结果他惊讶得好久说不出话来,然后终于问道:“看你们这么气派,怎么住酒店呢?”原来,在香港,酒店就是小夜店的意思,而宾馆,才是大陆所谓酒店的意思。
到了宾馆,订了房间,妈妈觉得房间太脏,就叫服务员来打扫房间。因为妈妈对打扫的要求比较高,这位服务员悄悄对我说:“你妈妈是不是很机车呀?”我想,“机车”不是打的的意思吗?我想对她说听不懂,但看她那脸上埋怨的神情,就啥也没说。后来我才知道,这“机车”还有一层含意,那就是“难伺侯”,她在说我妈“难伺侯”。
我在房间里玩了半天,觉得太饿了,便去附近的餐馆吃饭。我看见有一道菜叫盐卤土豆,心想,土豆也能盐卤吗?没吃过,于是就点了一盘,没想到却是盐卤花生,他们把花生叫土豆,把土豆叫马铃薯。
吃完饭,我就去买了一张足球票,去看足球比赛,结果那足球却是橄榄球,我看的其实是我一点也不懂的橄榄球。
两地语言的差别,竟造成了这么多可笑的误会。
“嘿,卖出去了!”
——美国农工买卖牲畜观摩记
(美国,初中)达尔佩奇·斯伍德
我在南非做“友谊使者”时,见过那里的牲畜集市,可美国没有。而且,我们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农民,有的只是介于农民和工厂的员工之间的“农业工人”——农工。
集镇不设牲畜集市,那么,农工在哪里买卖牲畜呢?在参观了密苏里州的一所牲畜交易中心以后,我心中的这个谜才解开。
“胡桃夹子牲畜交易中心”离圣路易斯市大约两小时的汽车路程。它建在空旷的田野上。如果不是门前写着广告的话,你会把它误认作一所乡村影院。引人注目的是紧连着这座三层小楼后面的那两座铝板结构的平房,每一座都有一百几十英尺长。这些建筑物四周,都是停车场,停放着几十辆大小汽车。你从外面看不见一头牲畜、一堆牛粪。这个交易中心,倒更像是一座仓库或者工厂的车间。
上午10点多,正是拍卖牲畜的时间。拍卖大厅是半圆形的,一排排简陋的铁木座椅,地面前低后高,像电影院的座位,大约可容纳450人。前方正中有一个小小的柜台,坐着四五个拍卖主持人。柜台前有一片空地,大约有30平方米大小,三面用半人多高的铁栅栏把它同参加拍卖的人隔开来。这一天参加拍卖牲畜的有100多人,绝大部分是男子汉,体格粗壮,衣着随便,没有一个打领带的,一望可知,他们多半是常年在田间劳动的农工。
拍卖台左边的小门开了,两名大汉手执皮鞭,赶进来七八头小牛。原来那片空地是铁板地面,地下就是一台自动磅秤,小牛一踏上去,它们的总重量和每头平均重量便立刻在拍卖台上方的一个大液晶屏幕上显示出来。买主们一声不响,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群小牛。他们十分在行,品种、肥瘦、年龄、神态、毛色,一看心中就有数了。整个大厅里,只听见拍卖主持人通过麦克风大声连续吆喝着价格:“5300……5300……5400……5400……5500……”
“5500”这个数字吆喝了好几遍,大概是没有人出更高的价了。于是,主持人操起了一个小木棰,在桌上“噹”的一声敲了一下,买卖就算成交了。这批小牛被从拍卖台右边的另一扇小门里赶了下去,紧接着又赶上来另一批。这样,前后不到20分钟,已经成交了三四笔买卖。我注意到,平均每笔成交的时间不到5分钟。
不说也明白,所谓拍卖就是谁出价最高谁买走。但使我纳闷的是:始终没看见一个人站起来,或者举手表示一下“我买”,怎么就敲了木棰呢?我低声向陪同我们参观的怀特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他微笑着说:“不用举手或叫喊。你只需举起一个手指头示意,主持人就领会了。他像夜猫子一样灵,全场百余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他的眼睛。”
“嘿,卖出去了!”我模仿主持人握拳往下一砸,体会做买卖的心情,这真有意思。
一笔买卖成交后,主持人不必问买主的姓名和住址,买主也不必上来签字画押。因为来参加交易的都是常客,是大约半径100英里这个圈子之内的农户,拍卖主持人个个都认识(当然,需要说明:美国农业 地区地广人稀,这么一大块地区内农户的数目并不很多)。他只需把买主的姓名告诉他旁边的两个女秘书登记下来,拍卖结束后再办付贷款、交佣金、缴税款等手续。“难道不怕买主事后反悔吗?”我问。“不怕”,怀特先生说,“赖帐在我们州是很严重的事情,要是那样做,他得承担法律责任。”
从拍卖厅出来,交易中心经理带我们走向后面的铝板结构大屋。在路上,他告诉我们,还有另外一间拍卖厅,专供买卖肥猪之用。
交易中心买卖各种牲畜都有固定的日子,四周的农工都很清楚。拍卖肥牛的日期是每周五,肥猪是每周二到周五。这指的是已经通过肥育即可屠宰的牲畜。买主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牲畜屠宰公司的采购员。有待继续饲养的猪每周一交易,有待继续饲养的牛是每周二,绵羊是每周一下午。
来“胡桃夹子牲畜交易中心”的农工饲养牲畜的习惯,同我通过电视节目所看到的东方农村不同。以猪为例,他们不像中国农民那样先买来小猪,然后一直要等养成大肥猪时才出售。我们的农工则是分阶段、分工饲养的:有的农户专养老母猪,繁殖小猪出售;有的农户专门买小猪,养到三四十斤就脱手;有的农户买进小壳郎猪,接着养到七八十斤重再卖出;另一些农户专门买进这么大的猪,突击育肥之后出售给屠宰公司。养牛的农户大体上也是如此。这种精细分工的好处是经济效益高,因为饲养不同成长阶段的牲畜需要不同的设备和饲料。单管一段,设备单一,饲料也不复杂,节省技资和劳务;饲养者也容易积累经验,精通并能处理某一阶段饲养中的各种问题。但是,这样一来,美国农工便要频繁地买进卖出牲畜,交易中心的作用就大了。
经理先生告诉我,这个交易中心本身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其收入就是从每笔交易中提取的佣金。中心一年的牲畜交易额达一亿美元,包括大约45万头肥猪、25万头牛、42万头绵羊、7万多头待继续饲养的猪。交易中心的全部工作人员约50人。
说着话,我们走进后面的铝板结构大平房,原来这是一座面积很大的牛棚。为了防火,全部采用金属结构。棚内用钢条分隔成大大小小好几十个牛圈。据说总共可容纳3500头牛。旁边的另一间大棚可以容纳2500头肥猪。这两间大棚总面积为5点8英亩,相当于35市亩。农民们把待售的牲畜送来以后,先存放在这两间大棚里。如果一时没有卖掉,可以继续存放几天,直到脱手售出为止。交易中心有人负责待售牲畜的喂养。
在大棚后面,有铁路支线。各屠宰公司收购的成批的牲畜,便在棚外装上火车运走。至于一般农工买进卖出的小批牲畜,则多半是用他们自备的卡车或者向出租汽车公司租用特别长度的专用车来运输的。
我所看到的,可能是美国农业的一个缩影。
一个女孩儿的命运
(巴基斯坦,四年级)米斯巴
我家住在城市,城市里耸立着摩天大楼,奔驰着无数的汽车,人们可以看到富贵的绅士与华丽的贵妇,也可以看到乞丐与贫民。
我每次看到穷人的时候,心里都很痛苦。我想我们每天花那么多钱,过这么愉快的生活,可还总是不满意,而穷人们却过着那样痛苦悲惨的生活。我想象不出,他们怎么能过得下去。小的时候,我问过我爸爸这个问题,他总是说:“孩子,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现在我明明白白地知道了穷人是怎样过日子的,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没有钱、没有家、没有前途。在我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使我认识到了穷人的疾苦和困难,穷人的失望和希望。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经常看到一个还不到10岁的小女孩儿到各家询问需要不需要女工。有一次我妈妈病了,家务事无人照料,我妈妈决定将她留下来当女工。
她来到我家后,我看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从来没看见她灰心丧气。我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把痛苦埋在心里呢?我想,她这么小小的年龄就得劳动,这应该是她游戏的时光呢!有一天我问她,为什么非工作不可。她说四年前她父亲死了,妈妈已经衰老,有两个哥哥,可是像没有一样,两年以前他们出外谋生,以后就再没过问过家里的情况。她妈妈已经病了很久了。有一次她恳求大夫到她家给她妈妈看病,大夫说光买药就需40卢比。可是她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呢?所以她不得不到别人家去工作,挣钱给妈妈买药。我说我可以借给她钱,但是她拒绝了。她说收这样不劳而获的钱,是乞丐们的习惯。
从那天起,我更喜欢她了,我问她这些话是谁教给她的,她说是她妈妈。于是我很想见见她的妈妈,我想她妈妈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有一天,我看她很高兴,就问她原因。她说:“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挣够了40卢比。可以给妈妈买药了!”这天她提前回家了。回家前,她答应明天带我到她家见她妈妈。我真盼望明天早点见到她。
第二天早上她竟没有来,而在当天的报纸上,我看到这么一条消息:“一个女孩子被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轧死了,她把一包药紧紧地抱在胸前。当在场的人们按照她临死前说的地址将她的尸体和药送到她家的时候,只见一个衰老的妇女正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等她的女儿。”我读完这条消息,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可怜啊,我忍不住对天呼喊:“真主啊,你太不公平了!”
我不知道那辆车的主人被捕了没有,我只知道我的小朋友对我教育很大。她改变了我的思想,改变了我的生活道路。那天,我发誓:我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我国的穷人。
在美基本求生手册
(洪都拉斯,初中)沃勒苔·巴
在人们眼中,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给你的幸福不是梦幻,而是现实。可是,人们不知道残酷的事实恰恰相反,美国人的生活状态虽然被描绘得富有色彩和舒坦,但生活在这里与生活在其他国家一样,都需要努力和拼搏。
首先,美国人想接受高等教育就不是易事。尽管这里有奖学金、各类资助和贷款,但是,如果学生达不到具体要求,就只能靠自己了。这样一来,作为一名学子,他不得不一边忙于学业,一边打工挣学费,甚至于养家糊口。美国的电视和电影往往回避这些,结果,许多做着美国梦而至的年轻人不相信他们会遭遇这些困难。
另外一方面,还有经济上的危机感。人们经常把美国生活看成是一种“非金钱追求”的生活。这是一种误区,虽然在美国,工资相对来说很高,但它的消费水平也高。表面上,人们在那里大有钱挣,但基本生存开销大得吓人。每个人都得玩命,对于多数人来说,金钱在这里不能不是目标。
第三方面,对美国生活方式的误解,比如“人人都有一份好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美国进入就业市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在电脑业和依靠新型通讯手段的行业,尤其如此。就目前情况来看,没有基于两年的大专文凭,那么你就很难找到一份使你过得比较舒适的工作。更主要的是,高薪工作更难找,并非某些人出于对美国生活的倾慕所描绘的那样。这是一种事实。
美国的确是一个能使个性充分发挥的国度,人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但能够享有个人权利并不能保证就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基本生活,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立和谋取一份惬意的工作。诸如此类,都需要超凡的付出。这与其他国家是一样的。
对于不太幸运的学生来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宛如通往幻景中奥兹国的黄砖道路一样朦胧。泰勒·波特学校普通年级班的一位年仅17岁的三年级学生基米谈到有吸引力的理科学业时说:“他们是时尚一族。”在教室里的一个布告板上希尔利老师贴出了一篇关于苹果计算机第二代的短文,那些机型已在去年就被正式宣布过时了。希尔利不希望他的学生拥有同样的命运。
综合讲评:
在关注社会生活,进而深入了解并思考研究方面,中外中小学生的习作之间表现出巨大的差距,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我们的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了。从小学起,孩子们的目标就是唯一的考试和升学,其生活的全部内容就被压缩在“两点一线”之间,即“家庭、学校以及上下学的路上”。现在有不少家长也热中于假期让孩子通过旅游“行万里路”,甚至让他们到国外去“游学”,但对孩子们来说,这往往只是彻底放松游玩享乐的机会,一路上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呢!
像《语言的误会》这一篇,能接触到因地区不同而大相径庭的语言表达,并能经过自己的综合选择,写成有趣的文章,已经算佼佼者了,而这仅仅是社会生活的皮毛而已。
请看看美国一位初中生的《嘿,卖出去了!》,作者对牲畜集市的采访记录是何等地细致深入,不仅如此,他还比较研究了南非、中国在这方面与美国的不同,这样的深度与广度,怎不令人赞叹呢!
再看巴基斯坦的这篇《一个女孩儿的命运》,作者才小学四年级,就能如此感同身受地描写一个穷苦女孩儿的不幸遭遇,不仅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同情,更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我国的穷人”,这是多么感人而又令人心痛!
最后那篇《在美基本求生手册》的作者,也不过是一位初中学生,但他对美国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和研究,又是何等地客观和冷静,其分析又是何等地深入和辩证!
我们读这四篇文章,第一篇写得活泼有趣,同时也流露着明显的孩子气;而后面三篇,都显出小作者的少年老成,其中更包含着“独立自主”的精神、“深入求证”的动力和“比较分析”的功夫。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