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和你一起学作文》之六

洪蒲生(编著)


六、立意:“凡为文以意为主”

            

   唐代诗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意”是什么?“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就是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主要意思。好的立意往往来自生活中最深刻的印象,来自情感中最强烈的共鸣,而这也就是刘勰所说的“为情造文”。

   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会“为文造情”,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有一位同学在《最动听的声音》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家长、老师的唠叨是我最爱听的旋律,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这样的立意讲的是真心话吗?既然是“唠叨”,就是翻来覆去说得太多的意思,一般人对此都是会厌烦的。作者的意思无非是说家长、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该理解。那当然,但我们理解了,能够耐心地听就不错了,又何至于成为美妙的“旋律”,成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呢?我看这就是言不由衷的违心之论了。

   “立意”的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一篇文章只能围绕一个主要的意思来写,要防止“意多乱文”。审题、打开思路时“意”多一点是好事,但接着就要选择、提炼,最终确定一种“意”,并把它“立”起来。

   当然,立意还有一个题材分量的问题。有一篇文章写自己感冒了,在课堂上鼻涕流得很厉害,问了几个同学,都没带餐巾纸。突然,有一个同学主动说:“我有餐巾纸,你要吗?”于是,作者就认为这是她所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了。这样写,未免给人小题大做之感。

   记得那年南方遭遇冰雪灾害的时候,我曾经在京江晚报搞过一次以“冰·雪·情”为话题的征文活动。结果,有很多同学依然在写老一套的打雪仗、堆雪人;但有一位却写了因雪大提前放学时,校长和老师在校门口护送学生的情景;还有一位写了因去南京学琴,回镇江时等不到公交车,却有一位素不相识的阿姨开车送她去火车站的事……诸如此类,你觉得怎样的选材立意才比较好呢?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种更普遍的现象,就是一提到“立意”,许多同学就到别人的文章中去找现成的东西。比如,看到“最动听的声音”这个赛题,有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花开的声音”。乍一看,真是美得很呀,可是怎么写呢?这也未免太难了。同学们在某些诗歌或者散文中看到过如此充满诗意的形容,也许人家写得很好,但你要生搬硬套就肯定不好。有些人写作往往一提笔就去想别人的文章,想所谓“范文”,却不愿多想想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这实在是一种不自信而且不明智的表现。

   高尔基在谈到“立意”时这样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同学们,让我们重视自己的经验,努力去发现生活的暗示,然后通过认真的构思,赋予它一个形式:这,就是作文最重要的道理。

   例文16:

最动听的声音

大港中学高三(1)班 徐 威

2004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喜欢那大唐盛世的文人骚客,喜欢他们那酒后畅吟、一吐为快的豪情,或而狂放不羁,或而沉郁雄浑,或而典雅雍容,或而满腔激愤,这群大唐才子唱出了整个唐代的风骨,唱出了繁华之都的盛世佳音。

   李白永远是这盛世之曲的主唱者。没有他,这乐曲缺乏奔放的激情,缺乏完美和谐的韵律。君不见高力士为李白脱靴,君不见青莲醉成《清平调》?这一切只有才高八斗而又狂放不羁的李白才能做得到。官场昏暗,仕途失意,几多惆怅之后他依然昂起头,一整衣襟,放声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使他成为整个唐代诗人群体中最为耀眼的明星。印象中的李白,峨冠博带,潇洒飘逸,舞剑饮酒,浪迹天涯;一首首洗尽铅华、犹如芙蓉出水般的佳作,传诵至今,令天下为之动容。

   盛世之曲的低音部分须由杜甫来承担。这是历经人世沧桑之后的沉淀,这是饱受磨难之后最值得回味的苦旅。没有杜甫,这乐曲会少了许多内涵,多了几分浮华。谁不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辛酸苦楚?谁不理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穷哀思?浪漫的李白容易使我们耽于幻想,而沉郁的杜甫使我们回到现实,体味那逝去的时代留给我们的思虑。《三吏》、《三别》写的是人民的疾苦,是这个时代交响乐中深沉悲壮的旋律,是诗人在催促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

   盛世之曲也不能缺少王维。没有这位山水大师,乐曲会少了若干雅致。你想象一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那是何等地令人心旷神怡!你想象一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气氛,那又是一幅多么清新悦目的图画啊!王维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水墨丹青的高手,一张白纸,边画边吟,描绘出盛唐繁华中诗意的清幽。

   唐代有很多游侠之士,他们身佩吴钩,胸怀大志,扶贫济弱,抱打不平,盛世之曲当然也少不了对他们的颂扬。现实中的李贺只不过是一介弱书生,但他有些诗却同样充满了报国的豪情:“男儿何不佩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可惜,他英年早逝,壮志难酬。“华山论剑”之类的壮举也并非只在金庸的书中,唐代的游侠之士早有登临华山之风。“自古华山一条道,不是英雄不登山”,奇险的华山向游侠之士提出了挑战,而游侠之士则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豪迈的笑声作为回答。

   当然,“郊寒岛瘦”的孟郊和贾岛也是盛世之曲中两个不可缺少的元素。虽无李白之豪放,杜甫之雄浑,甚而至于有些气量狭窄,却仍然能自成一家。单看贾岛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可见诗人炼字技巧之高超。若无他,盛世之曲中也就少了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音符。“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登科以后的得意之作,气量是小了点,但其诗一吐胸中积郁已久的闷气,读之也使人畅然。

   大唐盛世的这一大批诗人各展其才,吟唱着时代的兴衰际遇,吟唱着人民的喜怒哀乐,丰富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明,形成了“诗歌王国”中最动听的声音,悠悠千年,传之万世。

   讲评:

   文学素养,孕育佳作之花

   徐威对唐代诗人中主要的代表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考虑到“动听”的要求,作者把诗人们“组合”到一部丰富多彩的“交响乐”中。他把李白定为“盛世之曲的主唱者”,把他的风格定为“激情奔放”;把杜甫安排在“盛世之曲的低音部分”,把他的风格定为“深沉悲壮”;他让王维去描绘“盛唐繁华中诗意的清幽”;他让李贺也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报国豪情”;他从贾岛的苦吟中品出了“技巧高超”的音符;他从孟郊的得意中听出了一吐积郁的“畅然”……他对诸位诗人在这部交响曲中的艺术定位,基本上符合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而他所列举的上述诗人的代表作,以及所引用的名句,选择也比较精当。综上所述,如果作者在唐诗方面不具备一定的素养,是不可能形成这样的立意,并把它比较充分地展现出来的。

   

   例文17:

线

镇江中学高二(9)班 桑丹秋

2007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城中住着一位世上最灵巧的织女。一个奸商要求她用世上最细的线来织布。如果她能拿出这种最细的线,奸商就捐出他的万贯家私;如果拿不出来,奸商就要砍断织女的双手。聪明的织女想了片刻,便捧出了一个空匣子,说里面有一根价值连城的线,因为太细了,所以根本看不见……奸商竟无话可说。

   当然,这只是一个挖苦奸商的说笑,但是在我看来,世上确实有这种既无形又无价的线,那就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呼应。

   此线是无价的。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恐怕俞伯牙当初也没想到,这细细马尾弦的微妙颤动,竟使他与钟子期心心相印,造就了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话。不久后,子期早亡,物是人非,牙琴断绝,世无知音。

   此线是无价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什么线能比得上母亲心中那份无尽的牵挂呢?夜静更深,母亲为你盖上被你踢下床的被子,然后披好从身上滑落的衣服,拨一拨油灯,拢一拢头发,继续为你纳鞋缝衣。母亲的视线中充满了无限的慈爱,你也笑着,在甜甜的梦中。母亲啊母亲,千百年来,是你们用这无穷无尽的感情线缝制着儿女们的未来。

   此线是无价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们就是春蚕。他们传道授业,一直到终老。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他们孜孜不倦地钻研,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的心,永远关怀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此线是无价的。传说中,相爱的人会被月老用一根红线连在一起,正如白素珍所唱的那样:“不羡天上鸟比翼,不羡池中莲并蒂,若能与他结连理,愿将修行全抛弃。”这根红线虽无形,却能使相爱的人不离不弃,战胜一切困难。

   一根根无形而又无价的线,造就无数深深的情:友情,亲情,恩情,爱情……编织成一个充满爱意的人世间。

   讲评:

   无形无价,诠释心灵呼应

   作者以一个风趣的传说入题,针对传说中这“线”的“无形无价”来立意,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友情、亲情、恩情和爱情都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呼应”,虽然无形,却是弥足珍贵的。这种没有任何修饰限制词语的文题,最适合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驰骋自己的文思,又最需要施展“放开去收回来”的功夫:凝聚立意,精选素材,推敲布局,锤炼语言。

   例文18:

记忆中的秋天

镇江市三中九(10)班 谭音邑

2005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诗人的秋天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农民的秋天是一望无垠的金黄色沉甸甸的收获;失落者的秋天是阴雨连绵的愁肠;得意者的秋天是天高云淡、月朗风清的快意。那么,我的秋天呢?

   我的秋天是放学路上车轮下的黄叶。我家乡的秋天不很冷,铺满厚厚一层黄叶的林间小路,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马路两边的梧桐树稀稀疏疏地落下一些枯叶,地上的半黄,树上的半绿。我和几个同伴蹬着自行车,只要一看见地上有枯黄的叶子,就毫不留情地压过去。枯叶很脆,“咔嚓、咔嚓”发出响亮的断裂声。枯叶多了,我们就不得不走“S”形的路线,让枯叶连续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爆发出它们生命的最后乐章。如果碰到勤劳的清洁工将枯叶扫成一堆,那就太幸运了,车轮在枯叶堆上压过,那酥酥软软的感觉,可以使一天的疲劳和烦恼都随着我们的一路欢笑烟消云散。

   我的秋天是爸爸从锅里拎出来的一只只黄澄澄滴着油冒着热气的螃蟹。每次我伸出碗去接那只最大最肥的螃蟹时,眼镜都被团团的雾气给蒙住了。我索性扯下眼镜扔到一边,兴奋地倒醋,切生姜。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就围坐在桌旁,尽情享用美味了。我先剥下外壳,往里面倒一些醋,夹点姜丝,再用筷子将蟹黄捣碎,然后一股脑儿倒进嘴里,那酸酸的、鲜鲜的、香香的滋味,从嘴里一直美到心里。一阵阵带着蟹黄味的热气在房间里萦绕,窗户上蒙上一团雾气,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的秋天是那奇妙的静电感觉。天气转凉,随着毛衣一件件地加厚,人体的生物电也越发明显。晚上睡觉前脱毛衣时,“劈啪劈啪”浑身都响起来,麻麻的,很有趣。趁妈妈不注意,我便偷偷跑到妈妈身边,恶作剧地伸出手,轻轻地一点妈妈的脸,顿时,手指仿佛被什么东西粘在妈妈脸上,还微微地有针扎一般刺痛酥麻的感觉,很过瘾。同时,就听到妈妈一声尖叫,看到她像触电一样跳起来,张开大手来打我的屁股,于是我俩便扭作一团。不知是谁说过,有默契的人之间容易产生静电,我和妈妈之间就是如此吧!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秋天。原来,可以代表秋天的并不仅仅是“晴空一鹤”、“白云稻田”、或者“阴雨绵绵”,我的秋天更加生活化,非常有趣,非常精彩,非常快乐。

   讲评:

   平凡生活,蕴涵秋意诗情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对秋天的几种感受,正是我们常见的套路。对中学生来说,要想从这几种套路中写出新意,的确是比较难的。于是,作者另辟蹊径,完全写自己在平凡生活中对秋天的审美感受:放学路上骑车轧过满地黄叶的有趣,全家欢聚就姜醋食蟹的欢乐,用静电与妈妈开玩笑的亲情,都写得真切感人,结果反而写出了新意。

    例文19:

     北坡树

     大港中学高一(4)班 凌 飞

     2002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那年的七月,对我来说极其黯然,我的心在沮丧中浸泡了很长一段日子。幸运的是母亲没露出一点伤感的情绪,父亲也没流露出一个责备的眼神。

    夏收不久,有一天父亲突然说,要把家里那几间旧茅屋翻盖成黑瓦屋,茅草掀下来以后,才发现有几根檩子已经朽烂,不中用了。于是父亲连续几天早出晚归,终于跑来了几棵林木指标,但要到五里外的农场去砍伐。

    砍树的那天,我和父亲起了个大早,走了好一阵,才到林场。办完了有关手续后,就开始爬山,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我随父亲终于登上了顶峰。看着南坡那一片片高高矗立的杉树林,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一定要舍近求远。那笔直的杉树难道不是最好的檩材吗!在我心中犯嘀咕的时候,父亲已经走下北坡,于是我赶紧跟着。让我大失所望的是北坡是清一色的杂树,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方正匀称的几乎没有。在那片杂树林中绕了几圈,父亲终于选定了几棵松树。树扳倒后,我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这些松树没有一棵是规则的。我向父亲提出异议,父亲却头也不抬地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檩材!”当时,我心里别提有多别扭,我是气鼓鼓地和父亲把这些不规则的木材抬下山来的。

    回家的路上父亲告诉我,这些树看起来不顺眼,却经久耐用。我说我不明白。父亲说,北坡的树寒风吹霜雪冻,生长慢材质好,不好看但实用。父亲敲着树干说:“你听,这响声实实的,结实着呢;你再看,这树皮薄薄的,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雨,吃尽了多少苦头。”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有些明白了。再看看父亲的表情,好像也没有智者哲人的深沉,更没有尊者圣者的诲人不倦。也许父亲完全是就事说事,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但我却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些感慨:人生大概也就如同这山中的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可谓顺境;生于北坡,风雨交加,土壤贫瘠,可称逆境。幸与不幸,虽有天壤之别,但材与不材,取还是舍,用或者弃,在慧眼识才者心中境遇迥异,委实耐人寻味。

    生而为树,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生而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背景。但又都可以选择自己生存或生活的态度。生活的逻辑反复昭示着我们:艰难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树因此而用,人因此而才!

    

    讲评:

    点铁成金,妙笔升华立意

    全文叙事简洁,语言洗练。对一般中学生而言,写这种文章的难度首先在于生活阅历的缺乏,比如说文中所说的檩子、林木指标、树种以及木材质量等知识,大多数城里的孩子恐怕都未必清楚吧!而作者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能点铁成金,将普通的生活智慧升华为人生的哲理。

(未完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I hate my life but at least this makes it berbaale.

            ------- guest ( 临时用户 )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