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和你一起学作文》之十七

洪蒲生(编著)


(五)读后感

例文46:

    原题:唐朝诗人李绅写了一首题目叫“悯农”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这首诗怎么解释吗?请你以“读《悯农》诗的感想”为题,先一句句讲解这首诗的意思,再说说自己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想。

    

读《悯农》的感想

中华路小学三(5)班 丁天悦

2010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唐朝诗人李绅写了一首题目叫“悯农”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第一句“锄禾日当午”的意思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争着去避暑,可农民伯伯中午还在田里辛勤地劳动。第二句“汗滴禾下土”的意思是:农民的汗水滴在禾苗下的土里,滋润了禾苗。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谁会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呢?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吧!

可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浪费米饭。我的一个朋友,他在吃饭时每吃一口都要掉下几粒,这样一顿饭吃完,他要浪费多少米饭呀!怪不得他妈妈叫他“播种机”呢!有一次我问他,“谁知盘中餐”的下一句是什么。他居然嬉皮笑脸地说:“粒粒皆辛苦呗!”我气愤地说:“既然你会背,也知道它的含义,为什么你偏偏做不到呢?你既然不能学以致用,那你学它干什么呢?”那位朋友被我一说,就羞红了脸,什么也不说了。没想到,后来他还真把这毛病改掉了。再说我那表妹吧,她吃饭倒不会漏,但从来不肯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这样每次剩一口,日积月累,也要浪费很多粮食呢!有一次我也忍不住说了她:“你浪费这么多米饭怎么行呢?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地球上每一秒钟都会有人饿死吗?都像你这么吃饭,总有一天,地球上就没有米了,到那时看你怎么办!”给我一吓,她居然哭了起来,弄得我都不忍心了,但我是为她好呀!

一方面有很多人饿死,一方面有饭吃的人却在浪费,难道他们没有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请大家都行动起来,不能再让人饿死了;不然的话,我们大家都会遭到报应的。

    

    例文47:

原题:

请参照括号中对前一个词的注释,读懂下面的古文:“蝜蝂(读‘负版’)者,善负(背,动词读第一声)小虫也。行(行走)遇物,辄(音‘折’,‘就’的意思)持取,卬(同“昂”)其首负之。背(动词)愈重,虽困剧(筋疲力尽)不止也。其背(读第四声,名词)甚涩(粗糙),物积因(因而)不散(掉下来),卒(结果)踬仆(摔倒)不能起。人或怜之(有的人可怜它),为其去负。苟(假如)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读第四声,动词)上高,极其力不已(停止),至坠地死。”

    请思考上述故事的深刻含义,然后联系当今社会,自己命题,写一篇读后感。

    

舍得

镇江市实验初中八(2)班 高旖洁

2010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知道“蝜蝂”这种小虫子吗?它们善于背东西,行走时遇到物体就背,结果不堪重负,摔倒在地上起不来。若有好心人帮它拿走物体,它们便能继续行走,但遇到东西还是会背起来。它们又喜欢向高处爬,再加上背着重物,终于消耗完了体力,摔死在地上。读了这样一篇古文,我不禁想,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人呢?

有些人同样的错误犯了一次又一次,把好心人的劝解抛在脑后,置之不理,到头来受伤害的还是自己。他们不善于动脑筋思考,也不会灵活变通,只会按照老一套的做法去做,不管是对是错,总是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加以改正,最终导致可悲的后果。

还有些人则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他们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结果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换来的却总是“失败”。最终,因为经不起屡次失败的打击,产生了非常消极的情绪,看待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那么悲观。他们本有上进心,总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却从不实事求是地估量自己的能力,不切实际地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结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却一无所获,如同让“鱼儿上树游,鸟在水中飞”一样完全脱离实际。他们伤害自己的原因,就在于制定了太高的目标。

还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又看中了另一样。此时的他,怀抱中已经被前一个东西塞满,但他却不甘心,偏要在装满水的杯中再放入一颗颗小石子,结果水就溢出来,他还是会失去一些东西。他们不懂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总之,他们是太贪心了,哪一样都不肯放过,他们不理解“舍得”的含义,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看看我们身边,诸如此类的人不是很多吗?那我们的教训应该是什么呢?只有放弃那些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制定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发现自己有错误就要立即改正,并下决心舍去那些应该舍去的东西,才能有新的收获,才能取得成功。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读题:

    这两篇作文,一篇要求读唐代李绅的《悯农》后写自己的感想,一篇要求读唐代柳宗元的《蝜蝂传》(节选)后写自己的感想。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写得最多的议论文体大概就是“读后感”了。谈到“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我觉得应该做到:“由读而感,感为重点,围绕中心,读感结合”。 我们读书时可能会被感动,可能会受到启发,从而产生一些感想。不管我们的感想是什么,它总是由我们所读的书引起的。所以我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首先要把书中感动或启发我们的有关内容扼要地介绍一下。这是全文的基础,所以叫“由读而感”。

   但必须注意,读后感的重点是“感”而不是“读”,所以这介绍的部分不宜太长,要把写作的重点放在阐发自己的感想上,这就叫“感为重点”。至于对这“感想”的要求,一是要确定一个议论的重点,以此为中心发表议论,不相干的话不要说,这就叫“围绕中心”。二是在阐述和发挥感想时,也不能完全丢开所读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与相关内容再作适当的联系。这就叫“读感结合”。当然,我们的感想最好能具有个人特色,不与人雷同,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新鲜感,给人以启发。

   读文:

    作为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李天悦的《读〈悯农〉的感想》写得很好:不仅按题目的要求,正确地讲解了这首诗,而且能联系实际,从眼前小事说到国际民生,举例具体生动,说理义正词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至于高旖洁读《蝜蝂传》的感想《舍得》,其思路就更加开阔,显然是经过了认真深入的思考。作者根据蝜蝂的三个特点,分别议论到三种人,一种像它一样固执,一种像它一样脱离实际,一种像它一样贪婪,由此文章的结构也呈扇形展开,结尾对全文作了很好的总结,最终则归结为一句高度抽象、富含哲理的劝戒式的箴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就把上述三种现象从思想上合而为一了。由此可见,作者不但没有犯“意多乱文”的大忌,反而写了一篇言简意赅,内涵很丰富的文章。

    读生活:

    《悯农》这首诗,中国的孩子差不多从小都会背诵,但选做这个题目的同学却很少,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会写议论文,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尽管会背,却未必能逐句逐字地加以解说。即使选做此题的同学,也几乎一律回避了对“悯农”二字的解释。其原因应该是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背这四句诗,只要求孩子略知大意,并不要求能逐字逐句地解说,更不去考虑诗题的含义。

    但这诗题“悯农”其实正是立意之核心,不看诗题,往往就把主题归结为“爱惜粮食”,但作者更想突出的却是对农民的同情,他惜物的根源在于爱人。如果孩子们读了这首诗,却忽略了这层意思,那就没有完全读懂。李绅的《悯农》诗其实有两首,另一首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如果把这首诗也介绍给孩子,他们对诗意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事实上,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每逢遭遇巨大的天灾人祸,饿死的大多数也总是农民。

第二道赛题出自柳宗元《蝜蝂传》的故事部分,下面还有作者的感想:“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看了这《蝜蝂传》的后一部分,前面故事部分的含义也就了然于胸了。而且我们肯定会感到惊讶:柳宗元之所言与今天官场上的贪腐现象何其相似乃尔!正因为如此,要我们“联系当今社会”来写一篇读后感,当然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但也有一些同学并没有写贪官,而是作了其它的联想和解读,这可是柳宗元不会想到的。比如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得失观”,指出贪多务得最终会适得其反,所以应该懂得有舍才能有得。这其实是把蝜蝂行为的比喻义抽象化、广义化,上升到一种哲学上的分析了。这可以不可以呢?当然是可以的,因为如果抽象地说,其道理的内核是一样的。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把蝜蝂的行事联想为一个人在事业上进取心太强,过度地给自己增加负担,以致造成“过劳死”的严重后果,那它岂不是成了一个令人痛惜的正面形象了吗!我想,这一定会让柳宗元瞠目结舌,大惊失色的。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所谓形象大于思想,其可以延伸的实际含义也可以超过作者的主观预想。对于古代的一些思想观点、概念定义,易中天先生曾提出可以“抽象继承”,我想,这样的演绎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抽象继承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了。

    

(未完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