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学作文》之二十一
洪蒲生(编著)
(二)过程与细节
例文56:
我帮妈妈做家务
扬中市实验小学三(3)班 秦 祝
2009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星期天,柔和的阳光照在小猫咪咪身上,家中显得很宁静。妈妈正在打扫卫生。突然,妈妈说:“秦祝,快来帮我把地拖一下。”拖地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这种活在我眼里,只能算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我在卫生间找到了拖把。我把拖把放在水池里,打开水龙头浸湿,再使劲拧干拖把,便来到客房。我从客房的里面往外拖。我小心翼翼地拖着,生怕弄脏了墙壁。突然,我发现地板上有一块脏东西怎么也拖不干净,便皱起眉头想了一下,找来一个小刀片,终于把地上刮干净。我紧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
可是由于我拖把拧得不怎么干,刚拖过的地脚一踩就是一个脏脚印,一个又一个,难看死了。没办法,只有再拖一遍。我又到卫生间,把拖把洗了一下,洗过拖把的水真脏,乌黑乌黑的,看来这地板是该好好拖一下了。我拧干拖把又去重拖了一遍。哈哈,这下地板亮得可以照见人影了。
拖完了三个房间,我又来到卫生间。我突然灵机一动,把水管从地漏里拔出来,然后打开水龙头,用水潇洒地冲地。哈哈,太舒服了,冲地比拖地轻松多了。没过多久,两个卫生间都被我冲得干干净净。
接着,我又拖了客厅和厨房。活儿终于干完,我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腰也直不起来了,手也发麻了,但是看看我的家,已经焕然一新,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看着看着,我的手也渐渐不麻了,心里感到甜滋滋的。
帮妈妈做家务,使我体会到妈妈忙家务的艰辛。我以后一定要多帮妈妈做点事,减轻妈妈的负担,做妈妈的“得力助手”。
例文57:
一件新鲜事
句容实验小学四(7)班 贡梓楠
2011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大家肯定都知道,“偷菜”是一种小孩子喜欢玩的电脑游戏,可是现在居然连大人也喜欢玩了。比如说,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名不虚传的“偷菜”迷。别看他们一个是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爸爸,一个是善于思考的妈妈,在家里却经常吵吵闹闹。他们到底闹什么呢?原来闹的是谁偷菜赢了。有一天夜晚,爸爸妈妈小心翼翼地起来玩电脑,可是过了一会儿,男高音的爸爸和女高音的妈妈就一起喊道:“哇!我赢了!”这一下,就把我吵醒了。我气得使劲把门“砰”的一声关起来,他们这才意识到影响了我的睡眠,不敢出声了。
有一天,爸爸忽然神秘地对我说:“楠楠,我告诉你,明天早上五点我们去偷菜怎么样?”我没精打采地说:“我还要睡觉呢,我可不想到网上偷什么菜!”爸爸听了又神秘地一笑说:“不是上网偷,是真的到农民田里去偷,怎么样?”我一听就大叫起来:“喂!你想犯法呀!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菜,你怎么能去偷呢!”我心想,老爸肯定是在跟我开玩笑,就再也不理他了。
谁知,到了第二天一早,爸爸和妈妈还真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哄上车,然后就把车子开到了乡下,跑到爷爷的菜田里开始“偷菜”。这下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一面笑着,一面用手机拍下他们“偷菜”的情景,把妈妈都拍得不好意思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看见爷爷朝菜地走过来,就抬起身来跟爷爷打招呼说:“爸爸,好久不见了!” 爷爷看看我们手里的大包小包,又看看菜田里一片狼藉的样子,笑着说:“要吃菜可以打电话叫我送,也不用自己跑过来拿呀!”妈妈也笑着说:“他呀,在网上‘偷菜’偷出瘾来了,非要拉着我们到你这儿来‘偷’!”爸爸听了,还老脸皮厚地说:“今天可真过瘾啊,你看这么多青菜、萝卜、黄瓜和茄子,够我们吃两个星期。”
我们把菜拿上车,跟爷爷说了再见,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综合讲评:
这两篇都是记事的文章,作者都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由此阐明自己的一点体会。秦祝写了自己帮妈妈拖地的过程,体会到家务劳动的艰辛;贡梓楠写了从误会爸爸到真相大白的过程,带给读者解开悬念的乐趣。像这种记事的文章,首先要求把事情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写清楚,在写好事情过程的同时,还要写好其中的重要细节,这样才能避免叙事的空泛和一般化,才能写出自己的特色和新意。
你看,秦祝把他拖地的过程写得多么具体呀!他写到了“从客房里面往外拖”,写到了“生怕弄脏了墙壁”,写到了用刀片把一块脏东西刮干净,这些都是拖地过程中很有特点的细节。如果没有真正认真地拖过地,没有细心地体验过其中的困难,就写不出这些细节。在描写拖地的过程中,秦祝还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他乐观开朗的性格。他刚开始对拖地是“一点也不害怕”,甚至认为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后来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困难,克服了困难以后又感到欢欣鼓舞;接着在卫生间又有了用水冲地的发明,因而得意洋洋;最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就体会到妈妈平时忙家务的艰辛,从而决心“做妈妈的得力助手”。这整个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写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
而在《一件新鲜事》中,层层剥笋的设疑解疑完全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第一层写父母热中于玩“偷菜”游戏,这一层的新鲜之处在于“居然连大人也喜欢玩”这种游戏。第二层写爸爸建议和作者一起去偷菜。注意,这里的偷菜没有引号了,有引号的是游戏,没引号可就违法了,所以作者认为爸爸是在开玩笑,但我们读者知道,文章在这里一定有“悬疑”待解。第三层,随着爸爸妈妈带着作者真的开始行动,悬疑也就解开了:原来是到爷爷家的田里去“偷菜”,请注意,这个“偷菜”又加上了引号,因为爷爷是自家人,所谓“偷菜”也就是去“拿菜”。第四层再写爷爷来了以后的对话,通过爷爷的嘴把“偷”改成“拿”,说明爸爸妈妈是把网上的游戏玩到了爷爷的菜地里,使整个过程成了“一件新鲜事”,而事情的新鲜有趣,也表现在这几个词语的细微变化上。
名篇鉴赏(2)
最后的一天
许广平
今年的一整个夏天,正是鲁迅先生被病缠绕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光。许多爱护他的人,都为了这个消息着急。然而病状有些好起来了。在那个时候,他说出一个梦:他走出去,看见两旁埋伏着两个人,打算给他攻击。他想,你们要当着我生病的时候攻击我吗?不要紧,我身边还有匕首呢,投出去,掷在敌人身上。
病后不久,病更减轻了。一切恶的症候都逐渐消灭了。他可以稍稍散步些时,可以有力气拔出身边的匕首投向敌人——用笔端冲倒一切——还可以看看电影,生活生活。我们战胜死神。在讴歌,在欢愉。生的欣喜布在每一个朋友的心坎中,每一个惠临的爱护他的人的颜面上。
他仍然可以工作,和病前一样。他与我们同在一起奋斗,向一切恶势力。
直至十七日的上午,他还续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以前有《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似尚未发表。)一文的中段。(他没有料到这是最后的工作,他原稿压在桌子上,预备稍缓再执笔。)午后,他愿意出去散步,我因有些事在楼下,见他穿好了袍子下扶梯。那时外面正有些风,但他已决心外出,衣服穿好之后,是很难劝止的。不过我姑且难留他,我说:“衣服穿够了吗?”他探手摩摩,里面穿了绒线背心。说:“够了。”我又说:“车钱带了没有?”他理也不理就自己走去了。
回来天已不早了,随便谈谈,傍晚时建人先生也来了。精神甚好,谈至十一时,建人先生才走。
到十二时,我急急整理卧具。催促他,警告他,时候不早了。他靠在躺椅上,说:“我再抽一支烟,你先睡吧。”
等他到床上来,看看钟,已经一时了。二时他曾起来小解,人还好好的,再睡下,三时半,见他坐起来,我也坐起来。细察他呼吸有些异常,似气喘初发的样子。后来继以咳呛,咳嗽困难,兼之气喘更加厉害。他告诉我:“两点起来过就觉睡眠不好,做恶梦。”那时正在深夜,请医生是不方便的,而且这回气喘是第三次了,也不觉得比前两次厉害。为了减轻痛苦起见,我把自己购置在家里的“苏忽尔”气喘药拿出来看:说明书上肺病的也可以服,心脏性气喘也可以服。并且说明急病每隔一二时可连服三次,所以三点四十分,我给他服药一包。至五点四十分,服第三次药,但病态并不见减轻。
从三时半病势急变起,他就不能安寝,连斜靠休息也不可能。终夜屈曲着身子,双手抱腿而坐。那种苦状,我看了难过极了。在精神上虽然我分担他的病苦,但在肉体上,是他独自担受一切的磨难。他的心脏跳动得很快,咚咚的声响,我在旁边也听得十分清澈。那时天正在放亮,我见他拿左手按右手的脉门。跳得太快了,他是晓得的。
他叫我早上七点钟去托内山先生打电话请医生。我等到六点钟就匆匆的盥洗起来,六点半左右就预备去。他坐到写字桌前,要了纸笔,戴起眼镜预备写便条。我见他气喘太苦了,我要求不要写了,由我亲口托内山先生好了,他不答应。无论什么事他都不肯马虎的。就是在最困苦的关头,他也支撑起来,仍旧执笔,但是写不成字,勉强写起来,每个字改正又改正。写至中途,我又要求不要写了,其余的由我口说好了。他听了很不高兴,放下笔,叹一口气,又拿起笔来续写,许久才凑成了那条子。那最后执笔的可珍贵的遗墨,现时由他的最好的老友留作纪念了。
清晨书店还没有开门,走到内山先生的寓所前,先生已走出来了,匆匆的托了他打电话,我就急急地回家了。
不久内山先生也亲自到来,亲手给他药吃,并且替他按摩背脊很久。他告诉内山先生说苦得很,我们听了都非常难受。
须藤医生来了,给他注射。那时双足冰冷,医生命给他热水袋暖脚,再包裹起来。两手指甲发紫色大约是血压变态的缘故。我见医生很注意看他的手指,心想这回是很不平常而更严重了。但仍然坐在写字桌前椅子上。
后来换到躺椅上坐。八点多钟日报(十八日)到了。他问我:“报上有什么事体?”我说:“没有什么,只有《译文》的广告。”我知道他要晓得更多些,我又说:“你的翻译《死魂灵》登出来了,在头一篇上。《作家》和《中流》的广告还没有。”
我为什么提起《作家》和《中流》呢?这也是他的脾气。在往常,晚间撕日历时,如果有什么和他有关系的书出版时——但敌人骂他的文章,他倒不急于要看,——他就爱提起:“明天什么书的广告要出来了。”他怀着自己印好了一本好书出版时一样的欢情,熬至第二天早晨,等待报纸到手,就急急地披览。如果报纸到的迟些,或者报纸上没有照预定的登出广告,那么,他就失望。虚拟出种种变故,直至广告出来或刊物到手才放心。
当我告诉他《译文》广告出来了,《死魂灵》也登出了,别的也连带知道,我以为可以使他安心了。然而不!他说:“报纸把我,眼镜拿来。”我把那有广告的一张报给他,他一面喘息一面细看《译文》广告,看了好久才放下。原来他是在关心别人的文字,虽然在这样的苦恼状况底下,他还记挂着别人。这,我没有了解他,我不配崇仰他。这是他最后一次和文字接触,也是他最后一次和大众接触。那一颗可爱可敬的心呀!让他埋葬在大家的心之深处罢。
在躺椅上仍旧不能靠下来,我拿一张小桌子垫起枕头给他伏着,还是在那里喘息。医生又给他注射,但病状并不轻减,后来躺到床上了。
中午吃了大半杯牛奶,一直在那里喘息不止,见了医生似乎也在诉苦。
六点钟左右看护妇来了,给他注射和吸入酸素,氧气。
六点半钟我送牛奶给他,他说:“不要吃。”过了些时,他又问:“是不是牛奶来了?”我说:“来了。”他说:“给我吃一些。”饮了小半杯就不要了。其实是吃不下去,不过他恐怕太衰弱了支持不住,所以才勉强吃的。到此刻为止,我推测他还是希望好起来。他并不希望轻易放下他的奋斗力的。
晚饭后,内山先生通知我:(内山先生为他的病从早上忙至夜里,一天没有停止。)希望建人先生来。我说:“日里我问过他,要不要见见建人先生,他说不要。所以没有来。”内山先生说:“还是请他来好。”后来建人先生来了。
喘息一直使他苦恼,连说话也不方便。看护和我在旁照料,给他揩汗。腿以上不时的出汗,腿以下是冰冷的。用两个热水袋温他。每隔两小时注强心针,另外吸入氧气。
十二点那一次注射后,我怕看护熬一夜受不住,我叫她困一下,到两点钟注射时叫醒她。这时由我看护她,给他揩汗。不过汗有些粘冷,不像平常。揩他手,他就紧握我的手,而且好几次如此。陪在旁边,他就说:“时候不早了,你也可以睡了。”我说:“我不瞌睡。”为了使他满意,我就对面的斜靠在床脚上。好几次,他抬起头来看我,我也照样看他。有时我还陪笑的告诉他病似乎轻松些了。但他不说什么又躺下了。也许是这时他有什么预感吗?他没有说。我是没有想到问。后来连揩手汗时,他紧握我的手,我也没有勇气紧握回他了。我怕刺激他难过,我装做不知道。轻轻的放松他的手,给他盖好棉被。后来回想:我不知道,应不应该也紧握他的手,甚至紧紧的拥抱住他。在死神的手里把我敬爱的人夺回来。如今是迟了!死神奏凯歌了。我那追不回的后悔呀。
从十二时至四时,中间饮过三次茶,起来解一次小手,人似乎有些烦躁,有好多次推开棉被。我们怕他受冷,连忙盖好。他一刻又推开,看护没法子,大约告诉他心脏十分贫弱,不可乱动,他往后就不大推开了。
五时,喘息看来似乎减轻,然而看护妇不等到六时就又给他注射,心想情形必不大好。同时她叫我托人请医生,那时内山先生的店员终夜在客室守侯,(内山先生和他的店员,这回是全体动员,营救鲁迅先生的急病的。)我匆匆嘱托他,建人先生也到楼上,看见他已头稍朝内,呼吸轻微了。连打了几针也不见好转。
他们要我呼唤他,我千呼百唤也不见他应一声。天是那么黑暗,黎明之前的乌黑呀,把他卷走了。黑暗是那么大的力量,连战斗了几十年的他也抵抗不住。医生说:过了这一夜,再过了明天,没有危险了。他就来不及等待到明天,那光明的白昼呀。而黑夜,那可诅咒的黑夜,我现在天天睁着眼睛瞪它,我将诅咒它直至我的末日来临。
(十一月五日,记于先生死后的二星期又四天。)
阅读参考(2)
“一天”折射“一生”
——读许广平的《最后的一天》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两个多星期后,许广平痛定思痛,写下了一篇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文章——《最后的一天》。
说这篇文章具有特殊意义,一是因为作者的身份特殊,作为陪伴鲁迅走完人生历程的爱人,只有她才能如此详尽地向世人介绍鲁迅最后一天的情况,为鲁迅研究提供极其宝贵的权威见证;二是因为文章立意高远,情感深挚,语言质朴,描写细腻,且极具个人特色,堪称记实文学的典范之作。
由于写的是一位伟大人物的离世,题材本身极具新闻价值,日后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史料,所以作者必须特别注重记事的真实和准确;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使客观、冷静成为文章的基调;同时要把必要的议论提炼到最简,并与叙述结合起来。而许广平正是用这种以叙事为主,将叙事、抒情和议论熔于一炉的写法,生动地勾勒出鲁迅至死不变的战士形象,反映出他坚韧的意志和崇高的品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这最后的一天,也正是鲁迅战斗一生的光辉折射。
内容决定形式,这样的文章自然要用第一人称来记叙,把所有的情节和细节都通过“我”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体验来传达给读者。对于自己活动范围以外无从感知的事情,则一概不写,以保证全部内容的真实可信和确凿无疑。
关于鲁迅病情的发展和救治的经过,作者作了尽可能具体详尽的记录。从18日夜3时半病势转急,到19日晨5时许去世,按时间顺序介绍几时服药,几时打针,如何请医,如何看护,可谓不厌其烦。这看似“流水帐”般的琐碎,对于一位备受人民崇敬爱戴的伟人去世这样重要的题材来说,绝对是一个必要的见证和交代。
在写清事件过程的基础上,还要写好重要的细节。本文突显了三个细节。第一是鲁迅坚持给内山先生写便条的情景:“……坐到写字桌前……气喘太苦了……勉强写起来,每个字改正又改正……我又要求不要写了……他听了很不高兴,放下笔,叹一口气,又拿起笔来续写,许久才凑成了那条子。”第二是日报到了后,鲁迅如何关心《死魂灵》的翻译和有关的广告,如何仍不放心,要过报纸“一面喘息一面细看……看了好久才放下”。这两个细节,充分表现了鲁迅对朋友、对工作的真诚认真和一丝不苟。而第三个细节则描写了鲁迅夫妇间深情的关怀和最后的诀别:“我看护他,给他揩汗。不过汗有些粘冷,不像平常。揩他手,他就紧握我的手,而且好几次如此。陪在旁边,他就说:‘时候不早了,你也可以睡了。’我说:‘我不瞌睡。’为了使他满意,我就对面的斜靠在床脚上。好几次,他抬起头来看我,我也照样看他……”这里的细节描写,包括下面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迸发,是典型的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是一段浸透泪水的文字,感人至深。
除了写好这最后一天的事实本身,作者还在文章开头,特别写了鲁迅先生叙述在病中的一个梦:有两个人埋伏在路边打算攻击他,他想,我身边还有匕首呢,投出去,掷在敌人身上。正是这个梦,把鲁迅的最后一天与他整个的一生联系起来,使我们想起他在1936年9月5日——离逝世仅一个多月——所写的杂文《死》中的一段话:“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此语表现了他与旧社会彻底决绝的心情,正是鲁迅精神最重要的内容和最突出的表现。他之所以要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之所以要坚持工作到最后时刻,之所以如此难舍对爱人和朋友的深情,就是为了与黑暗势力继续作韧性的战斗,始终憧憬着新社会来临的曙光。
然而先生终于“来不及等待到明天”,许广平的满腔悲愤也在文章结尾时迸发出来:“黑夜,那可诅咒的黑夜,我现在天天睁着眼睛瞪它,我将诅咒它直至我的末日来临。”
侧重与兼顾
例文58:
师恩
丹阳市三中初三(3)班 陈红华
1993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进入初三,老师们像换了个人似的,各种作业、练习和试卷,一样样往我们身上压。老师一天到晚没有好声气,同学们一个个叫苦连天,我也不例外。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我转变了想法。
那天晚上,我正写着作业,嘴里还不断诅咒着老师。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我懒洋洋地站起来,不耐烦地喊:“谁呀!”“是我!”好像是班主任的声音。我一惊,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果然是班主任。“施老师!”我连忙喊了一声,父母也闻声出来了。“哦!是施老师呀,快请坐,请坐。”施老师坐下来,笑着对我说:“红华,你去写作业吧。”
回到自己房间,心仍怦怦地跳。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竖起耳朵听。他们寒暄了一番以后,施老师说:“现在,班上的情况你也了解,有十多个差生,其他的也只是中游水平。本来我接班时,就犹豫过……”
不错,初二时,我们这个班出名地差。六个班中,我们班最高的学科平均分也只排在第四名。
“就这么一副烂摊子。我年纪也大了,最多再教十年书。我也想到初一初二去,但我总有点放不下这些孩子。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人才日益重要。像他们现在这样,一踏进社会就得趴下。市场可不比考场,这次不行,下次可以再来,那甚至会倾家荡产的……”
我越听越害怕,这么严重,我可从未想过呀!
“眼睁睁就这样看着,我是内疚的。接班后,我就决心下点苦功夫。古人有句话:‘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的能力是要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是用血用汗换来的。不加点压力,怎么能行?我们老师也是人,也知道苦,但没苦能有甜吗?”
我不由放下笔,凝神听起来。
“不过,施老师,现在,他们的压力好像太大了。”
“唉,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学生,个性强,这有好处,但他们又太幼稚,有时走进死胡同,自己还不知道。人家说又不听,你说怎么办?”
我心里一惊,平时我们都说知错就改,而自己其实没改。这像话吗?老师能不管吗?
“凭良心说,他们苦,我们更苦。他们应付的是一个我,我却得应付他们一百多个。他们一生只有一个初三,我可是已经教了十几年的初三了。上学期不慎骨折,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一个半月,就咬咬牙上课了。快中考时,碰上母亲去世,我也只请了两天假……” .
我心里一阵感动。我们都是两耳不闻身边事,心中只觉自己苦,什么时候又替老师想过呢?
“再说说红华吧,智力也不差,但她有两个缺点。恒心不足,一道难题他可以想两个钟头,但每天让她做一道容易的题目,她却做不到。我让她去参加钢笔函授班,字当然有提高,但还不行。还有就是没有特长,下棋、乒乓球,还有数学竞赛……都是半调子,下不来,也上不去。”
我忍不住偷笑起来,赶紧捂住嘴巴,心里却很佩服老师。
这时,我听到客厅的门开了,只听见施老师说:“好了,再见,我还要去一家呢!”我赶忙跑出去,把老师送到楼下,她拍拍我的肩膀说:“书要刻苦读,身体也要保护好。我跟你爸说让他给你加强营养,你自己也要注意,还有你的眼睛,已经近视了,就更要注意保护。成绩好,眼睛不好,也没人要呀!”我心里又感到一阵温暖,感激地抬起头,看着这熟悉而又似乎有点陌生的老师,她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也很瘦弱……到了楼下,她对我说了一声“你回去吧”,就急匆匆地走了。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浑身上下也充满了力量。
例文59:
爸爸对我的教育
句容市茅西中学初三(4)班 李大佩
1998年“增华阁”获奖作品
我爸爸今年52岁,黑黑瘦瘦的,脸上爬满了刀刻一样的皱纹。他貌不惊人,沉默寡言,可他对我的教育,却是我永远难忘的。
爸爸由于以前家里很穷,人口又多,所以只能读到小学毕业。虽然成绩优秀,被老师认为很有发展前途的爸爸也只好回家种地,小小年纪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但爸爸并没有因此就丢弃自己心爱的书本,他每天都挤出时间来自学,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后来,爸爸被选为村会计,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未出过一丝一毫的差错。如今,爸爸又学上了电脑,好多人都说:“都50多岁的人了,还学那玩意干嘛?不如趁早享受享受算了!”但爸爸不为所动,依然每天坚持学习。他经常教导我和姐姐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穷志不短。只要有恒心,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因为是会计,每年全村卖粮、卖棉花、卖油菜子的钱全在他身上,爸爸却从不私自动用一分。有人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爸爸却说:“我这个会计是乡亲们选出来的,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记得有一次,我随爸爸到县城去卖粮,卖后拿到了很多的现金。我想,今天爸爸该带我下回馆子了吧!谁知,吃饭时他还是自己掏钱,仅要了两碗面条。我不禁埋怨他说:“那么多钱,一顿馆子都舍不得下,真小气。”爸爸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是我小气,那钱是乡亲们的,我一分都不能用。”正是爸爸这朴实的言行,使我懂得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作文比赛,结果连三等奖都没得到,气得我大哭了一场。爸爸就鼓励我说:“不要哭,要鼓起勇气,从头再来。你想永远不失败,那是不可能的。”当我有时考试得了第一时,他又教导我说:“不要骄傲,还有第二名、第三名在后面赶着你呢!这次第一,下次可不一定是第一。只有继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别的孩子打架,把人家打哭了。爸爸知道了这事,他问清情况,确认是我逞强打人后,就拿起柳条把我一顿好抽,打得我直叫唤。爸爸问我疼不疼,我哭着说:“当然疼!挨打怎么不疼?”爸爸就说:“你也知道疼呀!那你为什么要打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要记住这个道理。”从此,我就没再犯欺负人的错误。
我觉得爸爸就像一本书,是我一生都应该认真阅读的书。是爸爸教育我应该怎样对待成功和失败,怎样面对生活,告诉我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我会永远记住爸爸对我的教导。
综合讲评:
写这样一类包含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文章,要安排好“侧重”和“兼顾”。《师恩》重点写老师,但是从“我”的旁听和心理活动来侧面进行的;《爸爸对我的教育》重点是写爸爸,但“我”已经是人物关系中的更重要的一方,爸爸是教育者,“我”是被教育者,而教育的过程,则侧重展现了爸爸的思想品格。
《师恩》所用的描写方法,一是对老师的侧面烘托,即完全是通过学生的所闻和所想来描写老师;二是语言描写,即老师的形象完全是通过她自己的话反映出来的。同时,文章的结构也很有特色。你想,如果把老师所说的话从头到尾一股脑儿记下来,我们读起来就会有囫囵吞枣的感觉,文章也会因为一竿子到底而显得单调而没有曲折。而现在,作者利用自己偷听时逐步发生的心理变化,把这些话适当地分成了若干层次,让读者与她一起,边听边咀嚼、边消化,其接受的效果自然更好。这样的谋篇布局,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离不开文章的总体构思。
李大佩写“爸爸对我的教育”,其思考就更显得成熟了。他精心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从言教和身教两个方面,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描写了爸爸对自己思想品格的深刻影响。文章的语言,也正如他爸爸的为人一样,朴实而真诚。
总之,我们在写人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并研究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个人首先是自然的人,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人,与社会上的许多人有联系,有关系,有交流互动,且互有影响,所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鲁迅先生写《一件小事》,就通过“我”与车夫的鲜明对比,突出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伟大人格;他写《孔乙己》,也是将孔乙己与酒店的各色人等联系着、对比着写,这才塑造出那样生动的一个典型形象来。我们因为是学生,与社会还很少接触,缺乏了解和研究,所以写的主要还是一个“家庭的人”和“学校的人”。但李大佩笔下的父亲形象,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内涵了。
名篇鉴赏(3)
弟 弟
张爱玲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和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球,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味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拍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阅读参考(3)
一声两歌,一手两牍
——读张爱玲的《弟弟》
短文《弟弟》不过千字左右,却把弟弟和“我”的形象同时写活了。既然是“我的”弟弟,文章就必然涉及“我和弟弟”的关系,涉及“我”对他的看法和感情,使“主观”的“我”和“客观”的弟弟联系在一起呈现出来。不仅如此,“我”和弟弟还与其他人有关,其影响也会在相关的描写中体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所以作者描写人物,也不应该是孤立静止的:往往写这个关联到那一个;有时表面上说的是一层意思,骨子里却包含着另一层意思。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张爱玲第一句话就非常简洁地“双管齐下”:“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以此为开端,全文把弟弟和“我”交织着、对比着来写,而这种对比又包含三段内容。
第一是用弟弟和我的“长处”和“短处”来对比:弟弟生得很美,天真烂漫,爱虚荣,且妒忌“我”的绘画才能;姐姐“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下面就重点写姐弟俩在一起编故事玩的情景,姐姐的故事已经显示出文学的天赋,弟弟的故事刚开头,姐姐就“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这一部分显现了童年的幸福和姐姐对弟弟的爱,正好占了总篇幅的一半。
第二是用“我”的逐渐成熟和弟弟的“不长进”作对比:姐姐住校,已经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和巴金的《灭亡》等名著;弟弟变得“高而瘦”,衣服“不甚干净”,还在看“连环图画”,家人又说他“逃学,忤逆,没志气”。于是,“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请注意,为什么姐姐的“爱”一下子就变成了“恨”,且如此“激烈”呢?是什么促使姐姐对弟弟的要求变得如此严苛了呢?原来关键就在此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有了后母之后”。懂事的姐姐对于后母的理解和感受是可以想见的,她对弟弟如此地“恨铁不成钢”,其实是出于保护弟弟的潜意识。所以我们应该理解,这个“恨”其实是“爱”被压抑扭曲后的变形。
有了上述铺垫,下面的一件事就进入了情节的高潮,表现出这位小才女的“敏感”和他弟弟的“懵懂”之间的对比。“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父亲竟打了弟弟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直往下淌”,然后“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咽着”,甚至“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而弟弟呢,却“早已忘了那回事”,在阳台上踢起球来了……于是姐姐得出结论:“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张爱玲未免过激,明明是爸爸打了弟弟,为什么要迁怒于后母呢?但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一下,就知道这位未来大作家的敏感还是有来由的:在看到姐姐因弟弟被打而哭的时候,“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请注意,这完全是一个“外人”的口吻,她既没有因弟弟挨打而心疼,也不理解姐姐对弟弟的爱,这自然和“亲妈”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张爱玲在结尾时说:“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这种“寒冷”,细心的读者是能感受到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文三个对比中,后两个又与前一个形成对比,即有后母前后的对比,在张爱玲当时的心中,幸福的童年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明写了姐弟二人,实际上也暗写了后母,她成为一个巨大的阴影,覆盖了姐姐敏感的心灵,也覆盖了文章的后一半。
清代有一个叫戚蓼生的人,曾以“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来形容《红楼梦》描写方法的精妙,意思就是说“好比一个人能同时唱两首歌,一只手同时能写两种字”。后来有人就据此臆测,小说《红楼梦》中隐藏着真实的历史故事,这其实是走火入魔的误解。古人的文学评论,往往用形象思维,可意会而难以言传,有人便把它神秘化。但在我想来,戚蓼生只是在赞叹曹雪芹文学手段的高妙:他通过对人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分析,能够通过一件事同时表现出多方面的联系和反应。在这方面,张爱玲是学到了曹雪芹的真传的。
(未完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Holy cocinse data batman. Lol!
------- guest ( 临时用户 )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