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和你一起学作文》之二十五

洪蒲生(编著)


(二)山中宰相陶弘景

孔平仲(宋)

              

先读译文:

   陶弘景读了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葛洪写的《神仙诀》这本书,便有了隐居起来保健养生的想法。他说:“在乡村抬头望青天,看太阳,好像与大自然更亲近了。”于是,就隐居在句容的茅山中,给自己住的地方起了个外号叫“华阳陶隐居”,平时与朋友书信来往时,也用“隐居”代替自己的名字。他建了一座三层楼房,自己住上面一层,中间一层是他的弟子住,楼下则给宾客住,从此与外界不相往来。梁武帝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拒绝了,只画了两头牛作为答复:一头牛散放在水草之间,自由自在;一头牛套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用鞭子抽赶着。梁武帝看了笑道:“这家伙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他竟然像庄子所说的那样,宁愿像乌龟那样活着在泥潭中爬行,也不愿死掉被陈列在庙堂上给人用来占卜记事。这样的人,                                                                                                                                                       难道还有应召出来做官的道理吗?”但后来,每逢国家遇到有关吉凶和征战等大事,人们还是一定要向他请教,甚至在一个月当中与他有几次书信往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再读原文:

   陶弘景得葛洪《神仙诀(秘诀)》,便有养生志, 曰:“仰青天,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弘景止(隐居)于句容之句曲山,自号“华阳陶隐居”。人间 书札(书信),即以“隐居”代名。陶隐居筑三层楼,自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居其下,与物(外界)遂绝(断绝往来)。梁武数(多次)征陶弘景,弘景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鞭子)驱之。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读“夜”,拖)尾之龟,岂有可致(召来)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必就(靠近,向他)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谓(称)之山中宰相。

   

向本文学什么:

    一、用“文眼”观照全文。

    《山中宰相陶弘景》全文紧扣着一个“隐”字,讲的就是陶弘景在茅山隐居的故事,“隐”就是“文眼”。所谓“文眼”,就是由中心内容浓缩而成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全文都围绕着它来写。

读葛洪书而有“养生”志,是陶弘景归隐的缘由;茅山中的一座三层楼,是他隐居的地点;“与物遂绝”,是所有隐士的主要特点;“征”而“不出”,是归隐的必然结果;而他画两头牛,则表达了隐居的愿望和决心。但陶宏景归隐后,并没有完全不问政治,依然“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并常以书信方式参与国事,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宰相”是处理国家大事的人,“山中”却是隐士摆脱政治的地方,两者本来是矛盾的,却在陶弘景身上统一起来。

“养生”、“止于”、“代名”、“绝”、“不出”、“曳尾之龟”这些词语都与“隐居”密切相关,形成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亦可见语言表达的多样化。“曳尾之龟”是《庄子》中的一个故事,意为乌龟情愿在污泥里拖着尾巴爬行,也不愿死去被陈列在庙堂上,被人们用来占卜记事。文中就是用“曳尾之龟”来比喻不愿做官参与政治的人。

二、了解陶弘景这个人。

陶弘景(456—536)是丹阳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也是书法家。从小勤于读书学习,“一事不知,以为深耻”。36岁时辞官修道。曾有诗答齐高帝萧道成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其诗“明白如话,幽默隽永,无卑躬屈节之态,如神仙中人”。他与梁武帝萧衍原来也是好朋友。

陶弘景在医学上的杰出贡献是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著成《本草经集注》,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医学、养生学方面也有贡献。在多年的炼丹中,他在化学和冶金学方面也有所发现,比如“焰色反应”,即多种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在天文、地理方面,他也有一些著作。

                                                                                                                                                 

(三)芙 蕖

李 渔(明末清初)

先读译文:

百花在每逢节令盛开时,其辉煌也就在开花的那几天,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那就再也无人问津了。但荷花却不是这样。从铜钱一般大小的荷叶刚出水开始,便成为绿色水波的点缀;等到茎叶长出来,它就一天比一天向上伸展,一天比一天漂亮。有风的时候简直像在风情万种地跳舞,无风的时候也是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对我来说,这荷花尚未开放,就已经先享受到说不尽的高雅情趣了。等到花骨朵逐渐开放,那真是娇艳欲滴,一朵又一朵,从夏一直开到秋。在荷花这是它们的生长规律,在人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了。等到荷花们开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凋谢的时候,它们也可以说没有什么对不起主人的了;但是它们又从花蒂下长出莲蓬来,莲蓬中又结出果实,一枝枝亭亭玉立,好像又是一种尚未开放的鲜花,与碧绿的荷叶一起站立着,不到白露节令下霜的时候,决不停止自己的生长。以上这些,我所说的还都是可以看见的。至于可以闻到的,还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的浓香,避暑的时候暑气也因此消退,纳凉的时候凉气则因此而生。至于说到好吃的方面,那么莲子和藕,都是餐桌上的美食,吃起来真是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只有下霜以后枯萎的荷叶,在水面上衰败零落,令人不忍目睹,好像真成了废物。但你把它们摘下来收藏好,可以留作来年裹东西之用。由此可见这荷花呀,它不仅每时每刻给我们美的享受,而且把自己的全身都提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用了。它有五谷那样的果实,而没有五谷的名分;它兼有百花的长处,又能去除它们各自的短处。种植荷花的好处,还有什么能超过它的吗?

   

再读原文:

群葩(读“趴”,草木的花)当令(节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荷花别名)则不然:自荷钱(荷叶初生,状如小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雅趣)矣。迨至菡萏(读“汗但”,指荷花骨朵)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读“粗”的第二声,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用,享受)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读“情”,举),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能做的事情)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馥郁,浓郁的香味),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称人心意)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香,这里用作动词)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向本文学什么:

   一、学习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察和描写。

   这篇文章的特点就在于对芙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察和赞美:不仅花开时“娇姿欲滴”,从夏一直开到秋;而且花开前就“点缀绿波”,“日上日妍”,“作飘摇之态”,“呈袅娜之姿”;等到花谢以后,又长出结实的莲蓬,“犹似未开之花”。不仅有可看之娇艳,有可闻之异香,而且有可食之美味;一直到“霜中败叶”,还能“备经年裹物之用”。因此,作者认为芙蕖不仅“兼百花之长”,而且“有五谷之实”,于是他对芙蕖的赞美,就达到了极致。当我们感叹这篇文章有独到之处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学习作者观察的细致,思路的开阔和写作的深入。

二、学习汉语华美独特的对偶句式。

只有我们独特的方块汉字,才能使两个句子或语言结构形成字数相同,句型相对,词性相同,节奏对称,音调和谐的组织形式。这就是对联,比如“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滴千峰宿雨收”,就完全符合上述要求。

而在文章写作中,古人也喜欢用基本符合上述要求的对偶句式来丰富语言的内涵,美化文章的修辞。像《芙蕖》中的“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就是这种对偶的句式,其中字词的意义或者相同,或者相反,或者相对,不仅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情态,而且显示了词汇的丰富;不仅看上去整齐美观,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使读者乐于吟诵,背下来也不难。再比如文中的“蒂下生蓬,蓬中结实”,“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等,也都是对偶句。

   在我们用现代汉语的作文中,也可以适当运用对偶句式,这当然需要丰富我们的语言储备,使其随行文自然地产生,不要游离文思之外,为对偶而对偶,防止以文害义。

   

(四)听蕉记

沈 周(明)

先读译文:

说起那芭蕉,它的叶子很大,而内部结构比较疏松,雨点打在上面“蓬蓬”有声,随着风的大小和雨的疏密,它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但是芭蕉叶子本身哪里会有响声,它的声音都是凭借雨产生的。如果不是雨这样密集地打下来,那芭蕉也只会默默地站在那里;芭蕉叶片如不空虚,雨也不能使它发出那么大的响声;芭蕉和雨本来就是互相发生作用啊!芭蕉是静的,雨是动的,动与静相碰撞而形成声响,声音又能够进入人的耳朵。于是导致我们听到“匝匝泽泽、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好像和尚在念经,好像捕鱼的用木棒在敲船;好像珍珠翻倒在地上,好像一群马在奔跑。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生动的比喻,那又应归功于听者联想的奇妙了。

   

再读原文:

夫(发语词)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读“特”,差错)。然蕉何尝有声,声假(借)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之为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读“夹”)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读“带”,等到)若匝匝(读“咂”)泽泽、剥剥滂滂(读“乓”)、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读“香”,马奔跑)。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向本文学什么:

   学习运用形象思维的审美过程。

   《听蕉记》也是状物的文章,但它与《芙蕖》不同,它不是集中地只写一个物,而是从物与物的关系写到物与人的关系,前者写的是物理,后者写的是审美。雨打芭蕉而发声,这是自然之声,是天籁;人从这天籁中听出趣味来,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就是审美了。现在再把这审美的过程写出来,这就是艺术创作了。文章先写蕉与雨的关系,阐明各自的特点和发声的原理,并引起作者关于动静关系的哲学思考;此声一旦入耳,则连用八个双音象声词,再连用四个比喻,突出了自然天籁成为艺术想象的美妙。

在审美活动中,当然先要有审美的对象,但审美活动之所以能发生,也离不开审美的主体。比如对于“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古人会有“人有悲欢离合”的感慨,这就在审美活动中把自然现象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了。现在社会发展了,交通便利了,通讯发达了,世界变小了,人们对此也就不那么多愁善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外有一幅漫画,把月亮画得形似骷髅,冰冷的月光,凄凉地照在士兵的遗体上。这样,就把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士兵的同情融进了月亮的形象,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审美活动中的“移情”,在写作中有广泛的运用。

二、联想对音乐的精妙描写。

    “雨打芭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意象,但这个意象之所以有诗意,正如沈周所言:“又属听者之妙矣”,而这听者的妙处,就在于他能够展开艺术的联想。林黛玉说她最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我想她听到的决不仅仅是自然之声。

    本文先连用八个同音的象声词连续组合:“匝匝泽泽、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把雨打芭蕉的各种声响表现得非常丰富;再经过自己的艺术联想,连用四个比喻:“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把这天籁之声描绘得更加多彩。

    欧阳修这样描写秋夜林间的风声:“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段描写的最妙之处,我以为在于他联想到“赴敌之兵”,因而透出一股寒夜秋风的肃杀之气。

    当然,我们还会想到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描写,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急雨”“私语”之喻的生动自不必说,最妙的是写那原本复杂的“错杂弹”,竟用最简单直白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使任何人都能心领神会,可谓神来之笔。还有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在乐音终止时突然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使人如见一轮苍白的秋月在水波中颤抖,那琵琶女依然沉浸在辛酸的回忆中,而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也早已泪湿青衫了。

在《老残游记》中,刘鹗这样形容音乐欣赏时无比舒畅的感觉:“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使人感同身受。他这样形容唱极高音时那清脆明亮的音质:“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使我们联想起今人唱《青藏高原》的光景,但并无声嘶力竭之感,只觉得自然悠远,韵味无穷。他这样描写歌声的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这是运用通感修辞手段的一个绝佳范例。他这样描写优美旋律的千回百折:“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使歌声连续不断的快速变化历历如在目前。他写歌声的从细到无,“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写歌声的从无到有,“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使人有神秘莫测之感;他写激情的突然爆发,“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更令人情不自禁地欢欣鼓舞。

    至此,刘鹗就通过奇思妙想的华美修辞,将自己对音乐的各种身心感受融会贯通,生动传神地演绎了一段用文字表现歌唱的传奇。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