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纵横谈(6)
洪蒲生编著
三、结构:下笔成文的关键
(1)“立定格局”与“下笔成文”的关系
托尔斯泰曾经亲自教孩子作文,他有两条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是把孩子的优秀作文拿给孩子们读,因为这比成人写的更适合孩子学习。二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文章的结构上下功夫。
当我们在构思过程中大体上考虑好文章的布局时,不就已经形成文章的雏形了吗?从一些杂乱模糊的想法到产生一个结构上的雏形,这的确是获得写作信心的关键。所以说,“立”“早”为“章”,作文应及早考虑章法。
鲁迅说:“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鲁迅所说的“立定格局”,就是大体确立文章的雏形,也正如所谓作画先要有成竹在胸。为什么写文章有时会“十步九回头”呢?就是因为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还没有通盘考虑好。行文之中,往往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写,所以老是回头看,感到写不下去。如果像鲁迅说的那样,动笔之前能大体上先立定格局,那就可以一直写下去了。
当然,这立定格局是需要好好想一段时间的。首先,一定要明确文章的基本立意,然后看看应该选择哪些材料来为这个立意服务,主次详略怎样安排。最后就是行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还有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分段和过渡,怎样交代和照应等。虽然不可能都想得非常周到,但至少要做到大体有数。
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各种文体对于篇章的不同要求。比如我们写消息,一般要按照“倒金字塔”的写法,即把新闻价值最高的信息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新闻价值的递减依次安排。首先要亮出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然后写一个包含主要信息的导语,然后再写新闻的主体,再交代有关的背景,最后写一个简短的结语。如果我们写议论文,那就要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而在分析问题这个主要部分,则要考虑如何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正确阐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至于叙事类文章的格局问题,那就更加复杂多变,现在我们单拿叙述线索来说吧。可供我们选择的线索,常见的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是以情节的进展为线索,依次写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以至结束。第二种是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其中又有顺叙、倒叙乃至时光倒错等多种方法。第三种是以空间的转换为线索,这一般用于头绪纷繁、场景众多的记事文章、游记或某些写景状物的散文以及巡礼式的概貌通讯。第四种是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这在一些抒情散文和写人记事的文章中较为常见。第五种是以意识的流动为线索。这种流动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完全由作者的心理状态所决定。如果我们确定了某一种线索,文章便容易“立定格局”,写起来也就有可能“一气呵成”了。
至于鲁迅所说的“不管修辞”,他的意思是在行文过程中先不要过于计较琐碎的枝节问题和个别字句的修辞,以免影响思绪的自然流动。文章的修辞润色,可以在大体完成后再进行。
(2)文章的开头与总体构思的关系
关于文章的开头,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对作者来说,这个开头应该是他写作思路最恰当的起点,由此出发,文章可以比较顺畅地铺展开来;对读者来说,这个开头可以吸引他看下去。但不管这个开头具体怎样写,它终归是作者总体构思的产物。我们不能脱离文章的总体,去孤立地谈论某种开头的好与坏,也不能把别人文章的开头归纳成若干类型,写文章时按照某一种去套用。
鲁迅的散文《秋夜》有一个奇怪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个开头意味深长:它一是通过“反复”突出了枣树,暗示它是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文章思想内涵的一个重要象征;二是冷峻含蓄地流露出鲁迅当时孤独寂寞的心境,“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反常的说法,带给人单调、失望的感觉。要正确理解这个开头,就必须了解1924年北京的社会状况和鲁迅当时的思想状态,就必须认真体会全文的心理氛围和艺术情境,还必须认识到这只是鲁迅在写作中一次性的艺术处理,是他写作个性的一次性独特表现,是不必模仿,也无法克隆的。
1918年,陈独秀有一篇《偶像破坏论》,开头写道:“‘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音同久)坐不动,十(音同实)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话,何等有趣!”显然,这是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开头。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则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一是因为它有趣,二是因为它符合作者对“偶像”的基本态度。拿它来做开头,就预示了论述的基本走向,文思也立即生动活泼起来。
让我们再看看胡适《追悼志摩》的开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志摩这一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的走。”胡先生接着就讲到了飞机失事。这个开头,让徐志摩华丽温柔的诗句与他震惊世人的离去形成强烈的对照,为作者的情感宣泄找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表达。胡适是一位学者,他的文风多半是冷静平和的,但在这篇文章中,他却像诗人一样心潮澎湃了。
这些都是颇具艺术性的开头,不仅反映出作者厚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刻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是一次性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感迸发,我们可以欣赏感叹,却不可以模仿套用。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按照文章开头的基本道理和基本方法来做,那就是在认真的总体构思中寻觅适合的起点:不要离题太远,说一堆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的废话;不要装腔作势,说一些华而不实的套话;完全可以开门见山,从接近中心的地方平实自然地开始。比如茅盾写《白杨礼赞》,开头就直截了当地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朱自清写《背影》,开头就朴实无华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样的开头,当然也是好的开头;而这样的方法,学起来就比较容易。
(3)文章的结尾与总体构思的关系
结尾与开头一样,也不能离开文章的总体来体会学习。
鲁迅有一篇精致的小品文《立论》,开头说“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老师告诉他这很难,然后就讲了一件事:有一家生了个男孩,大家都去祝贺。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于是得到一番感谢;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于是收回几句恭维;可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遭到一顿痛打。梦中的“我”听了老师的话以后说:“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下面老师的回答就是文章的结尾:“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结尾,妙在几乎全都是毫无实际含义的词语,但是它和前面的文章联系起来,便显示出无可辩驳的逻辑性:说假话的得感谢,说实话的遭痛打,“我”既不愿谎人,又不愿挨打,当然只好说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废话了。这个结尾包含了鲁迅对虚伪世俗的辛辣讽刺。但是,如果你把这段话与全文割裂开来,那它就真是毫无意义了。
让我们再说说唐弢先生的杂文《谈礼教》吧。文章的开头是一段诙谐的文字:“汉高祖既登大位,因为群臣放肆,便觉得坐龙廷的滋味未必比住凉亭好,等到孙叔通把朝仪一定,才恍然于做皇帝的高贵,而感到礼教的需要。”由此,作者提出一个论点:“礼教的订立,总是只替为帝为王者着想的”。所以,几千年来,诸子百家都曾被斥为邪说异端,只有孔老二巍然独存。于是弄到“非礼勿动”,弄出“莫须有”,弄得张巡守睢阳城的时候,杀其妾“以啖将士”,继之以“城中妇女”、“男夫老小”,最后所食人口达“二三万”。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作者写出结尾曰:“这回是弄到夫要妻死,官要民死,也都不得不死了。因为要保全自己对主子的一点忠心,去完成礼教,便不惜牺牲无辜。所谓礼教也者,在这里便显示出了它的吃人的面目!”这个精警深刻的结尾,使全文焕发出思想的光辉。而在鲁迅主题相同的小说《狂人日记》那里,结尾则是艺术化的形象描绘——狂人从苦难的历史转向他所处的时代,并对着未来发出痛苦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由此可见,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我们都不能从写作学中去找什么现成的模式;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从精心的构思中酝酿出合适乃至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4)“文眼”与“总体构思”的关系
古人常有论及“文眼”的话,有时会使我们感到神秘。那么,所谓文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刘熙载有这样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他所说的“揭全文之指”,在议论类文章中就是作者按理论逻辑抽象出来的观点,也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在记叙抒情类文章中,则是作者形象思维所凝聚起来的主要立意,它成为全文的核心。这个观点或立意,内化为全文构思的灵魂,外化为明眸善睐的文眼。这文眼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全文的中心意思。刘熙载所说的“前注”、“后顾”,无非就是指对文眼的交代、铺垫和照应、烘托之类的写作方法,使文眼或开或合,或凝或闪,注视着文思的流动,传送着作者的情意。具体地说,文眼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奠定基调,二是统摄全文,三是营造意境。
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它的“全文之指”就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句话,再提炼一下,这个“毒”字就是文眼。它实际上观照着全文:写来写去,就是为了把赋敛之“毒”烘托出来,就是要突出捕蛇者极其悲惨的困境。我们可以说,这文眼凝聚着作者的悲愤。又比如欧阳修的《秋声赋》,在一大篇生动的描写并议论秋声的赋体文字中,真正统摄全文的一句是“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而其中的“悲”字就是文眼,它创造出悲凉的氛围,确定了“助予之叹息”的基调。所以说,这文眼满含着作者的伤感。再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实际上题目就是文眼,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宣告:“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然后全文又用略有变化的语句多次重申这一赞美,“前注”“后顾”,交相照应——这文眼就闪耀着作者的热情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篇颇有趣味的散文,是曹靖华先生的《三五年是多久》。文章写红军1934年出发长征以后,江西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怀念和盼望。作者巧妙地活用了毛主席告别乡亲们时所说的一句话,他当时说:“我们要回来的,三五年就回来的!”于是,乡亲们满怀信心地坚持斗争,等待着1935年红军回来。可是第二年红军并没有回来,乡亲们便在心中计算着:“三五年”也许就是“三年”或“五年”吧?可是,“五年”过去了,红军还是没有回来。于是他们又想:可能“三五年”就是“三年加五年”,那我们就要等八年了!大家继续坚持着,在黑暗中望穿双眼地期盼着,可是一直等到1949年云开日出的那一天,我们的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才终于回来了。不是八年,而是“三五一十五”——整整十五年。这是一篇利用对约数的不同解读来逐层推进的散文,它的立意是老区人民对毛主席和红军的思念,而它的文眼,就是这难以具体确定的“三五年”,这文眼又灵动着作者的巧思了。
文章结构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顺叙和倒叙,段落和层次,交代和照应,伏笔和过渡,铺垫和点题,悬念和解疑等等。这些问题也都要结合文章的总体构思和行文的具体情况来研究分析。
习作例文17:
爸爸的爱
大港中学初二(3)班 韦玉兰
1988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爸爸,你怎么不来看我呀!爸爸——”当我又一次从梦中呼唤着醒来时,枕边湿湿的。啊,让泪水尽情地流吧!
难忘爸爸那深厚的爱……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个盛夏的暴风雨的夜晚,是爸妈离婚前的最后一个夜晚,那年我才八岁。
我在酣睡中被雷声惊醒。朦胧中,我模模糊糊听到爸爸在向妈妈哀求的声音:“把玉兰留下!”“不行,我离不开她!”妈妈大声说。我一惊: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争我?我轻轻地撩开被单,听见爸爸几乎在哭诉:“她才八岁呀!我们离婚,不能让她也承受痛苦……”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我知道爸妈再也不会生活在一起了。爸爸平时关怀我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
下雨了,雨下得很大,爸爸背着我一步一步向学校走去。
落雪了,爸爸为我买了一件又厚实又漂亮的棉衣。
我做作业,爸爸抽着烟站在一边望着。我盯着袅袅散去的烟雾,禁不住拉起爸爸的手,缠着他给我讲故事。爸爸假装生气地说:“你不做好作业,我可不讲。”我只好又拿起笔……
这就是我的爸爸,眼看就要离开我的爸爸。想到这里,泪水又涌出了我的双眼。
屋里,爸爸和妈妈还在争执。窗外,雨还在哗哗下着。电闪雷鸣之中,我的心无法平静。
一阵狂风扑开了窗户,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片嫩叶,在风雨中飘飞……
离开爸爸以后,我依然享受着母爱,但从此失去了深厚的父爱。曾经,我伤心地问妈妈:“爸爸为什么不来看我呀?”妈妈总是红着眼说,“他没有得到你,就发誓无论怎样也不来看你了。他说他没能使你幸福,他怕见到你……”
爸爸,来吧,来看我吧,我是多么想再见到您慈祥的笑脸啊!
叙述方法,灵活运用
本文开头是对父爱的呼唤,时间是作者写作时的“现在”;然后以一句“难忘爸爸那深厚的爱”作为过渡,开始交代失去父爱的原因,时间回到八岁时的一个夜晚。像这样先写后面的情况,再回头写发生在先的事情,就是“倒叙”。倒叙可以形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而在八岁那个夜晚的描述中,作者又穿插了八岁以前享受父爱的一些片断回忆,这又是插叙了。然后,从“离开爸爸以后”起,作者再写八岁以后失去父爱的情景。最后一节再次呼唤父爱,与文章的开头呼应,又回到了“现在”。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方法上却有不少变化,显示出不错的剪裁功夫。
习作例文18:
望月随想
江苏省药科学校 张 玉
1998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我独自倚在高大的梧桐树边,望着明亮皎洁的月亮,喃喃地吟出了李白的诗句。美丽的月亮啊,古今中外真不知有多少描写它的诗章。
今夜的月是满月,满月象征着团圆,可是人间的聚散离合又往往不是人们的意愿所能决定的。像我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也只能一人在梧桐树下赏月。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包围了我,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家人和朋友啊!
我慢慢地走在庭院的小径上,月光透过高大的树木班驳地映照在庭院里。周围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秋虫的微吟。远处的树木像一团黑雾似的。我觉得自己在此时此地是完全自由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了,可以暂时抛开沉重的压力,把那些数学、几何、英语、化学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吧!就让我尽情地享受这一片柔美的月色吧。
细看那轮金黄色的圆月,我仿佛看到了月宫里的嫦娥仙子,正在捣药的玉兔,还有那会酿桂花酒的吴刚。瞧,倚在那桂花树下的不正是嫦娥吗?我想在这样的夜晚,她一定也感到了孤独寂寞。李商隐曾有诗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是不是真的因奔月而后悔了呢?我也无从揣想。
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小楼前。我踏着楼梯上了小楼,倚在栏杆上,望着远方稀稀疏疏的几点灯光,那儿一定是温暖的家。我的眼睛湿润了,“家”这个字眼使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不忍登高望远,望故乡邈渺,归思难收”,我总算体会到这诗的深情了。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品茶聊天,准备几盘点心,热热闹闹的,多么温馨啊!天上的星星也是稀稀疏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今,一世之雄何在!我低头看着脚下,只见铺满了皎洁的月光,可真要“疑是地上霜”了。我想,今夜也算是“月满西楼”了吧!
下了楼,我又走到了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在这棵树下,曾经有过多少欢声笑语啊!而今,梧桐犹在,人面知何处?“忆往事,惜流芳,易成伤”,看时光飞逝,我再也不是那个爱玩躲猫猫的小女孩了。成长的烦恼,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已经把我变成一个深感劳累、经常叹息的书呆子了。何时才能与儿时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我也不得而知,一切只能随缘。
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几百年、几千年它也没变。我默默地看着月亮想,不知在海角,还是在天涯,有许许多多的“他”或“她”大概也正在赏月,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使一时不能相聚,我们不也可以心心相印吗?
夜深了,风寒了。我一面往回走,一面默默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移步换景,情随月生
读《望月随想》,使我想起王维的两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玉的行文,正如这一股曲曲折折而又顺其自然的“清泉”,闪烁着柔美的月色,引导着作者的思路,移步换景,始终扣着月亮写,不时引用一些古典诗词的名句,自然抒发着一种淡淡的情怀,结果却营造出浓浓的意境。不像有的同学,只在开头或结尾“望”一下“月”,算是点题,中间的事儿却完全与月亮无关。
由此文,我们可以看出联想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谓“联想”,就是“由此及彼的想象”,就是“把想象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缺乏联想的能力,在写作中就会感到文思枯竭;反之,如果我们能在写作中产生丰富的联想,那就有可能文思泉涌了。张玉能在行文中多次从眼前景联想到古人名句的诗意,就因为她有着活跃的形象思维,并且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诗人用想象来思考”,就是这个意思。
习作例文19:
一雨一份情
大港中学高三(3)班 王 可
2002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在此斗胆篡改一下:“一雨一份情”,因为对我来说,每一片雨都有一份难忘的情。
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唱一首歌:“淅沥沥下雨哟,快快乐乐像过年,光着脚丫踮起脚,我悄悄溜出篱笆院……顶片荷叶当雨伞,泥水溅满欢笑的脸……”那时的我们,也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外面一飘起雨,心也跟着飘到了外面,长长的口哨吹起来,小伙伴们一起欢笑着冲入雨中,赤着脚在泥泞的小路上奔跑,小脚丫把水花踢得高高,或者捡几块瓦片,借着雨点激起的涟漪,让它贴着水面呼啸而过,留下一长串精致的水花,也留下一长串美好的回忆。
曾经在下小雨时和妈妈去挖荠菜,并没有打伞,两个人蹲在地里,小铲子挥舞着,篮里的菜便越来越多。荠菜在雨丝的抚慰下格外鲜绿欲滴,嫩生生地惹人爱。手里不停地挖着,心里也不停地转着,想着今晚喷香的荠菜汤,鲜美的荠菜饺,或者脆脆的荠菜春卷。那绵绵的雨丝呀,也仿佛化成口水流下来了。
后来懂事了,一看到下雨,想到的不再是打水仗有多快活或是荠菜有多好吃,而是担心妈妈没伞回家了。于是颠颠地抱起一把伞冲进雨里,跑到妈妈单位,已是落汤鸡一只。妈妈看看那湿漉漉然而喜孜孜的我,又是开心又是埋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送伞来自己倒不打伞?”我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搂我搂得好紧,好温馨。
上了初三,就开始上晚自习,无论多迟放学,爸爸总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接我回家。每次打了放学铃,我就迅速收拾东西回家,因为我知道昏黄的路灯下站着我亲爱的爸爸。那时的天通常是晴朗而明净的,让人感到温暖。但终于有一天,下起了很大的雨,我望着校园里越升越高的积水,看着豆大的雨点还在不停地砸下来,心里又担心又害怕:爸爸今晚还会来接我吗?放学了,我站在教室门前,看着污浊的积水,不知所措。但随即我看到了爸爸。他穿着雨鞋打着伞,趟着水慢慢走过来。走到我跟前,他摸着我的头抱歉地说:“路上滑,来晚了。丫头,等急了吧!”然后叫我伏在他背上,再按原路趟回去。我打着伞伏在爸爸背上,感到多么温暖,又多么令人安心啊!雨仍然很大,水很深,风也很紧,但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高一军训的时候,连续下了几天的雨,但训练照常进行。休息时去打水,跑得太快,跌了个狗吃屎,全身糊上一层厚厚的泥,脸上也溅了好多泥点点,自认倒霉地爬起来,队里有一个女生笑得直不起腰,声音却又脆又响。我恼羞成怒,对她瞪起眼叫道:“有什么好笑的?没见过啊!”她跑过来,扶着我向宿舍走,还是一直在笑。我甩开她的手说:“你想带我去干嘛?”她终于忍住了笑,一本正经地说:“带你换衣服去啊!难不成你想披着这身盔甲继续训练吗?”说着,又忍不住笑;我于是也抑制不住,跟着她一起在风雨中旁若无人地疯笑起来。
一雨一份情,每片雨都有一份难忘的情,那一点一滴的雨水经过岁月的发酵,成了芬芳醇厚的美酒。闲且无人时,偷偷抿几口,那滋味真是回味无穷。难忘那点点滴滴的雨,难忘那绵绵长长的情,一雨一份情。
闪光片断,串联成文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这样几个生活场景,几种不同的情感:与小伙伴一起雨中玩水的“豪情”,春雨中母女相伴挖荠菜的“温情”,冒雨给妈妈送伞的“热情”,爸爸在雨中背自己回家的“亲情”,还有军训在雨中跌倒时同学之间的“友情”。这几个片断写得活泼明快,紧扣着“雨”和“情”,像一串珍珠闪烁着青春美丽的光彩。结尾再用一个贴切的比喻收束全文,升华立意,更使人感觉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珍惜。
(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