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作文纵横谈(7)

洪蒲生编著


四、方法:内容与巧思相结合

(1)写作方法大体则有,定体则无

天下文章洋洋大观,无非写这六个字:曰事,曰人,曰情,曰理,曰景,曰物。这六方面的内容融汇激荡,经妙笔生花,即能写尽这大千世界,抒发那万种情怀。至于那妙笔生花的手段,则又是文无定法,变化万千,巧拙之分,全看运用。

但在许多同学的心里,往往总在期望着能学到某种具体的写作方法,到写作时拿来一用就灵,把好文章像套公式那样“套”出来。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不错,写文章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但之所以要加上“基本”二字,就是因为它们只能对写作起一个原则上的指导作用。在由某一个人来写某一篇文章的时候,规律怎样发挥作用,方法怎样具体落实,第一要取决于你所写的内容,第二要取决于你所作的思考。你的写作方法,只能从你的主观思考与客观内容的矛盾运动中孕育出来,或好或坏,或巧或拙,都取决于你的写作实践,旁人是没法代你设计好的。

在1998年“增华阁”作文大赛中,初中组有一道赛题“谁是最可爱的人”。同学们一见这个赛题,当然马上就会想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那可是众所周知的名篇。于是许多人就开始模仿,从文章的结构到风格,甚至连语言的许多句式都一一仿照。但问题在于,你写的内容不可能与他一样呀!既然你写的内容与他不同,而且你又不是魏巍,你怎么能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照搬他那一套呢?举例说,有位同学赞颂的是他所了解的一些石油工人在一次事故中的表现,他甚至直接搬用了魏巍文中那八个形容词:“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美丽、宽广”,但从他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这次事故其实是一次责任事故,是由于一位工人的“操作不小心,炉盖未盖牢”,结果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的内容和方法之间就显得很不协调了。本来作者的基本功还不错,如果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写,也许本可以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现在把魏巍的方法当教条来死搬硬套,反而使自己不能很好地发挥了。

作家汪曾祺在谈学习写作时说:“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写’。沈从文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2)写作方法例说之一:托物寄意

所谓“托物寄意”,就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通过它的某种明显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某种立意,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意。

鉴于诗文一理,我就用短小的诗歌来举例说明。请看明代于谦的咏物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第一句写石灰出自山中的石灰石矿,第二句写石灰石在窑中煅烧至900度以上即成生石灰,第三句写生石灰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熟石灰,第四句写它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的特色。可见,石灰的特点除了它的“不怕打击”、“不怕焚烧”、“不怕粉身碎骨”之外,最后就是它的“清白”。所有这些特点,在诗中的意义都是“双关”的,既是在“咏物”,又是在“喻人”,所以于谦就是在巧妙地“托”此“物”而“言”其“志”了。于谦写《石灰吟》时还是少年,后来他成为明代著名的忠臣,为保卫北京立下不朽的功勋,最后被诬陷而死,而这首诗也就成为他崇高人格的写照,万古流芳。

同样是托物寄意,现代诗人艾青有一首《煤的对话》:“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这首诗写于抗战初期,字面上是写煤的形成和它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实际上是写人民群众无穷的内在力量,表现了作者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托物寄意”的巧妙,正如写文章的基本道理一样,首要在立意的新奇。如果大家所托之物、所寄之意都是一个样,说了青松一定是战士坚强,说了花儿一定是姑娘漂亮,那最后岂不是味同嚼蜡?还有什么情趣可言呢! 要学好“托物寄意”的写法,第一要多读此类作品,第二要广泛了解有关“物”的知识,才能选择恰当,抓住特点,将“物”与“意”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大发议论。

(3)写作方法例说之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这种写作方法,在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经常要用到。所谓“细节”,就是指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不管什么“大事”,最终都离不开一个个人的一句句话、一个个动作、一个个想法,都离不开一件件琐碎的小事,离不开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总之,生活是由细节组成的。任何写人记事的文章,任何文学作品,不管你写的事情有多大,你都必须把细节写好。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或者细节描写不符合生活真实,违背情理,那也是人们所批评的“假大空”的表现之一。

我看过电影《钢琴家》,它反映的是一位波兰的犹太人钢琴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悲惨遭遇。有一次他被德国兵追杀,在同情者的帮助下躲进了敌占区一个无人居住的房间,忽然看到里面有一架钢琴。惊讶之余,他终于坐到钢琴前,掀开琴盖,凝神静气,心驰神往地开始弹奏,美妙的琴声也随之回旋起来……看到这里,每一位观众都在想,他疯了吗?这琴声一响,敌人不就发现他了吗?导演显然知道观众会这么想,接下去给了一个镜头:原来他的手指只是悬在琴键的上方“弹奏”,而那优美的琴声,其实也只是钢琴家内心的回响,突显的是他对昔日艺术生涯的无限留恋……这样一个彰显人性和美感的细节,正是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控诉,使观众与主人公一样感同身受,心生共鸣。

而有些缺乏真实细节描写的文学影视作品,往往只在情节的离奇和巧合上做文章,其故事动辄身患绝症、精神失常、杀人夺命、国破家亡,其表演动辄慷慨激昂、虚假夸张、痛哭失声、撕心断肠。然而,由于缺乏人物日常生活中具体生动的细节,缺乏故事因果关系中令人信服的分析,缺乏情节来龙去脉中必要的交代和照应,其结果只是虚张声势,并不能感动人,甚至令人厌烦。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创作者缺乏真实深入的生活体验,所以写不出具体生动的细节。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们描写细节的能力呢?这恐怕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在学习中掌握更加丰富准确的知识;二是在生活中体验更加微小细腻的变化;三是在写作中力求更加精心微妙的构思。

(4)写作方法例说之三:心理描写

描写人物,除了肖像、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之外,对心理的描写也很重要。其方法一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直接的描写,或采用人物的心理独白。在《红楼梦》中,当黛玉看到宝玉差晴雯送来的手帕后,“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遥驰:宝玉的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领会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七情六欲,将五内沸然炙起。”这一段“五可”的心理描写,不仅复杂细腻,而且情意缠绵,实为接下来黛玉写三首题帕诗的精彩铺垫。

但在《红楼梦》中,像这样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例子并不太多,更多的是由外在指向内在,“于其言谈举止、喜怒哀乐之形于外者见之。”比如第八回写薛宝钗对宝玉那块玉的关心和重视:她看宝玉的目光是从头到额到身到颈,最终停在那块“宝玉”上,接着就说要“细细地赏鉴”,就“挪近前来”,把那玉“托于掌上”……及至“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段意味深长的动作描写,实际上反映了薛宝钗对所谓“金玉良缘”的向往,是通过她下意识的行为透视其内心的隐秘,这样的写作手法也是很高明的。

习作例文20:

镇江市一中高二 潘国宇

1990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这是一座老桥,青苔早已填满了石缝,桥头那无头石狮子的下面不时会蹦出只蟋蟀来。尽管桥下的河边是孩子们的乐园,但母亲们是断然不敢让他们在桥上随便走动的——桥面的护栏已荡然无存,石板踩上去“吱吱”作响,极不安全。

据说桥上的护栏是“文革”时红卫兵砸毁的,他们觉得这镇上唯一的大“四旧”就是这石拱桥,便想扫荡一下。无奈这陈旧的桥竟出乎意料地坚固,费了相当大的功夫,只不过砸掉了桥栏。又因为石桥是当时镇上河两岸的唯一通道,若毁了,日后交通必然不便,于是“英雄”们只好愤愤作罢。

老石桥依然立在落日的余晖中,沉静而安详。老人们爱坐在桥边休息,看看天边的晚霞。有时也会对着桥感叹:“唉,我们小时候它就立在这里,现在还是这样。只是我们老了,它也老了。”

然而,老人们很快就不能舒心地坐在桥边了。人们的脚步变得勤快起来,步鞋、皮鞋,纷纷从桥上走过;板车、拖拉机,压得桥面的石板“吱吱”作响。喧闹和灰尘,把爱清净的老人们都赶回家去了。

有一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见我二伯父正蹲在桥头抽烟,身旁停着辆超长卡车。“唉,车上的货急着进城,可连车带货八九吨重,这桥吃得消吗?”我听了,仗着自己初学的一点物理知识,便不知天高地厚地说:“放心!二伯。老师说这拱形桥最坚固,保你过桥平安。”二伯有些将信将疑,但“老师说”这三个字给了他信心,于是决定开车过桥。车在桥上宛如停在乒乓球上的大甲虫,不相称极了。刚到桥顶,我就听见桥身发出一阵奇特的声响,然后便微微颤动起来。“完了!”我只觉得头皮发麻,手脚冰凉,然而桥并没有倒塌。在刚才的震颤中,桥身侧面的一条二指宽的裂缝竟“啪”的一声合拢了,震颤也随之停止。

二伯从城里回来,着实夸了我一通,然后就把他正在卖菜的大女儿叫来,让她明天就去复学。

又过了几年,老桥更旧了。有人为它加铺了水泥桥面,但仍然掩饰不住它的老态龙钟。在它附近,先后架起了几座崭新的混凝土大桥,老石桥与它们相比,显得又土又破,毫不起眼,行人也日渐少了。老人们倒愿意再到桥边来消闲怀旧,无奈小镇上早已高楼与烟囱并立,灰土共晚霞争色,实在是大杀风景,大家也就没兴致了。

有人提议拆掉这座老桥,许多人表示赞同。因为知道这桥牢固,便决定用炸药炸掉。就在施工队准备就绪的时候,镇上忽然来了一老一少,他们捧着本旧书东张西望,一直走到石桥这边来。他们刮去桥上的青苔,又研究了半天,突然像孩子似地又跳又笑,接着那老者竟放声大哭起来。很快,施工队就接到了通知,说老桥不能炸,要好好整修,严加保护。

从此,这偏僻的小镇更加热闹起来了,居然还建起好几家宾馆。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都来看这座老桥,说它是世界上构造最巧妙的桥,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而老桥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沉静而安详……

巧用象征,启发联想

本文讲述了一座老桥,以及围绕着这座老桥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们读着读着,会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决不仅仅是写这座桥本身,这座桥似乎已经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

“象征”本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根据事物间的联系,让读者凭借心理感觉产生联想,从而以一种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比如,毛主席说:“当着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我们可以看出,这并不是在讲气象,其中的“乌云”象征反动势力,“黑暗”象征腐朽社会,而“曙光”则象征着胜利即将到来。

当我们把某种象征运用于整篇文章的构思时,那就是在运用“象征”的写作方法了。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悟出更多的含义,比如“经磨历劫”和“依然坚强”,“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等等。

习作例文21:

天上的童年

镇江市四中 刘 艳

1992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躺在草地上,仰望着无垠的天空,蓝天上那些飘飘忽忽的白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看,那几朵白云悠悠地聚拢来,宛如一只张牙舞爪的大狗。我想起第一次吃“狗亏”的事,不禁笑了。那时,还只有勉强够得着课桌高的我,竟然斗胆去逗弄那高及我肩的大狗,还傻乎乎地直拍那狗头,谁知它老兄尊嘴一张,竟一口咬将下来。从此,我便与狗儿们断绝了一切来往。

“大狗儿”渐渐变得松散了,带着一身支离破碎的毛,随风飘逸。看,那多像一条条绚丽无比的丝带呀!童年,我这爱漂亮的小鬼,每天早上都要戴上妈妈精心缝制的丝带,在镜子面前照上半天,然后称心愉快地、乖乖地去上学。现在,每当我看着那一根根妥善收藏的美丽丝带时,那一份温暖而深情的爱意又充满在心中。

东边的白云被风推着,来到我上方的空中。像什么?我仔细端详着。一个老人的侧影慢慢展现在我眼前,奶奶!我不禁叫出声来。幼时,我和奶奶住在济南,许多生活片断都在记忆中模糊了。惟有那夏夜,在院中纳凉的情景却记忆犹新。凉风习习,星星在天空中忽闪着眼睛,萤火虫提着一盏盏明灯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好像在与天上的星星比赛,看谁的灯亮。皎洁的月亮从云中钻出,那清辉泻下来,柔和地笼罩着大地万物。我伏在奶奶膝上,听奶奶讲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

那片白云又渐渐在风中消散,“奶奶”也慢慢离我而去了。我心中突然涌起一阵伤感,两行热泪随之而下。

我从草地上慢慢地站起来,走回现实的世界。

意识流动,穿越时空

有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叫做“意识流”,意思就是由人物直接表白他的思想意识,通过人物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四面八方。方寸的人物心灵,能容纳和再现很多的内容,表现时又可省去许多过渡和交代。刘艳的《天上的童年》,不也运用了这种结构手法吗?云的不断变形成为本文的线索,引发了“我”关于童年生活的各种并无联系的回忆。这种“意识流”的结构方法,可以使文章像流水一样顺势随意,灵动自然。

习作例文22:

流水的启示

镇江市官塘中学九(1)班 吴文旭

2013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在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有一片内海,海中没有生物,所以叫死海;在它的北方不太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加利利海,却充满了生机,不仅有旺盛的水草,更有众多的鱼群。

很多人感到好奇,它们同样都是低于海平面的水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原来,在它们的上游虽然同样有源源不断的流水注入,可死海却把所有这些活水全部囊括,并没有下游让水流出。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不断蒸发,留下了浓度极高的盐分,就没有生物能在这样的水中存活。而加利利海却有下游,约旦河从北向南流经加利利海,然后继续向南流入死海,这就使加利利海保持了活力,成为生物的乐园。

死海不能抱怨谁,因为它也接受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但它贪得无厌,不懂得分享,把所有的水都抱在自己的怀中,最终淤积成一海死水,再无生的希望。

想起小时侯在田间玩耍,不时会看见条条水流顺着田地的格局分散地奔向远方。我跑着,追着,试图找到水流的终点,但总也跑不完,追不上。我只好气喘吁吁地坐在田埂上,不知道它们最后会流向何方。现在想来,这个答案就不言而喻了。流水无论到哪里,都会以自己的身躯去滋润万物,田地一块又一块,流水也就不断地前行,让自己渗透到四面八方,毫不吝啬地让世界分享自己。也正因为如此,路边才会有鲜花,地里才会有丰收,人们才会有幸福。

是的,有“分”才有“享”,不肯“付出”也就意味着不会有“回报”。所以,不愿分享的人,即使腰缠万贯,也不见得快乐,而只能感叹:“我穷得只剩下钱了”。而有些并不富裕却懂得分享的人,却能生活得很快乐,并且有许多真诚的朋友。在我的儿时,身边有吃不完的零食,家里有堆积如山的DVD,但当我享受着它们的时候,心里却常感到空荡荡的,因为没有人同我一起欢笑,我无法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既然我们都希望能够快乐,为何不试试分享呢?山泉奔向田野,发出欢乐的笑声,那是它因沿途与土地分享而高兴。如果大家都像流水一样,愿意毫不吝啬地与人分享,那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欢乐,我们的幸福指数将会大大提高。

这就是流水给我的启示。用分享快乐自己,用分享美化世界——让我们分享吧!

对比鲜明,寓意深远

作者通过死海与加利利海的鲜明对比,令人信服地演绎了所谓“分享”的内涵,得出“有分才有享”的结论。又通过小时候追踪田间水流不知去向的迷惘和独自享受生活的心灵缺失,非常贴切地将立意从生活实际中体现出来,使文章的主题进一步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