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作文纵横谈(11)

洪蒲生编著


八、诗歌的基础知识

(1)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

毛主席说:“诗不能直说”。诗必须通过形象思维来构思,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来形成一种意境,通过多种写作技巧来含蓄地表现主题。所以,写诗很不容易。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即发现“诗意”;要善于发现形象与思想的联系,使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还要找到最好的表现方法,精心酿造诗的语言。

让我们来看看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体验,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顽强不屈的信念,而这些抽象的思想是通过礁石的形象,通过一种美的意境,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来体现的。在许多人看来,礁石都是一种丑恶的东西,它阻挡航道,损毁船只。但艾青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它身上的诗意和美。他以艺术家敏锐的观察,抓住了礁石的两个特征,一是它浑身上下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始终屹立着;二是一个接一个的浪头被粉碎在它脚下。这两个特征引发了诗人的形象思维,使他想起了那些在革命斗争中经磨历劫,流血牺牲,然而立场始终坚定的人。于是,在他的诗里,礁石便勇敢地“站在那里,微笑地望着海洋”……礁石被生动地人格化了。短短的八行诗,融进了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文字又非常形象生动,这就成为一首好诗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所谓“文之思”,就是形象思维,其重要的特点就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即“神远”。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思接千载”;从空间上来说,可以“视通万里”。所谓“寂然凝虑”,就是要高度集中思想;所谓“悄焉动容”,就是要投入真诚的情感。诗人写诗时,总是要先形成意象,再凝成文字;我们读诗时,则是要先理解文字,再想象意境。这就是刘熙载所说的“作者情生文”而“读者文生情”,作诗和赏诗的运思过程正好相反,但感情和想象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正因为如此,诗人和读者才能真正沟通,形成心灵上的共鸣和交流。

诗人在形象思维中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以下列写到月亮的诗句为例,来体会一下不同的意境吧。“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这月光多么皎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月色多么温柔;“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这景致多么美好;“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气势多么宏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意象多么奇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伯秦淮近酒家”,这氛围多么朦胧……真是形形色色,各擅其妙。秦观甚至在他的词中,把月亮写出一个字谜来:“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这“残月带三星”,不就是一个“心”字吗?

当然,展开想象主要是在诗歌创作的酝酿阶段,到具体构思的时候,则必须选择并确定意象,再用简洁的语言来含蓄丰富的内容。有这样一首诗:“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全诗只有28个字,却浓缩了丰富的内容,足以发人深思。

(2)诗歌立意的深浅高下

写诗亦如作文,立意是最要紧的。这个意思对不对,好不好,境界高不高,也就是立意深浅高下的问题。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衷地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又在结尾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使诗歌的立意达到了崇高感人的境界。同样关心人民疾苦的白居易也有类似的诗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这意思当然也不错,但官居高位的他没有类似杜甫那样痛切的亲身经历,未能写出“长夜沾湿何由彻”那样感同身受的诗句。再加上他写在杜甫之后,就难免有“依照”之嫌了。

“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是李白的一首诗。有些人把后两句解释为:“在巴陵饮了许多酒,在秋天的洞庭湖畔醉倒了。”而对前两句,则说成是李白的醉后狂言:“最好把阻挡湘水的君山铲去,让江水更加宽敞畅快地流淌。”这样讲解,诗的立意就比较一般了。但我的大学老师钱仲联教授却对这首诗作出了这样的阐释:“最好能铲去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这巴陵浩浩荡荡的江水啊,仿佛都变成了无限的美酒,醉杀了整个洞庭湖地区,你看那枫叶的一片火红!”这样一讲,立意就贯通全篇了,四句诗就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了;更重要的是,不但突出了李白的醉态豪情,而且诗的意象也更加美丽,出语也更加新奇。这个例子说明,从读者这方面来说,也存在一个诗歌审美水准的问题。

一谈到“立意”,有人就会想到“议论”,但以议论入诗,一般是不可取的。因为议论主要用抽象思维,而诗歌却最讲究形象思维。宋人每以议论入诗,所以宋诗不如唐诗。不过也有写得好的,请看朱熹的《观书有感》。观书而曰有感,可不就是议论了吗?可他的议论却完全和形象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可感可亲,使人容易接受,且觉得余味无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头两句好像在写景,其实是比喻读书,那长方形的书犹如“半亩方塘”。打开书本,犹如打开一面镜子。镜面如同水面一样可以映物。那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变化多姿,是说那书本也像镜子一样,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当然,我们这样理解前两句,是离不开后两句的暗示的。而后两句的设问设答,依然紧扣并延续着清清池塘的形象,但其中又包含着深刻的抽象思维:为什么它的水始终这样清呢?是因为不断地有活水流进来呀!这就是在启示我们:书中的内容好,是因为有新鲜的知识,有生动的体会,有独特的观点,那么我们的学习和写作应该怎么样呢?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应该怎么样呢?再反过来想,如果失去了“源头活水”,我们的学习、写作、生活和社会又会怎么样呢?如此丰富深刻的感悟,就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所带给我们的,一篇论文不可能产生如此独特的效果。

诗歌立意的另一个重点是要写得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一幅色彩多么艳丽的画图。“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着这诗,美妙的旋律好像从诗中飞出来了。即使是写悲惨的事,诗人仍然追求着诗意的表达:“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年轻的战士早已战死沙场,化为枯骨,可他的心上人还思念着他,在梦中与他相会。这种高度艺术化的对战争的控诉,又是多么地震撼人心!

艾青有一首《珠贝》,说的就是诗美:“在碧绿的海水里/吸取太阳的精华/你是彩虹的化身/璀璨如一片朝霞/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观念在心里孕育/结成了粒粒真珠”。请想一想,这形容的不就是写诗的过程吗?

(3)诗歌表达的丰富多彩

诗歌的表现手法,最早的说法大概就是“赋、比、兴”了。所谓“赋”,就是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来写事抒情,诗中之“赋”的特点就是必须高度集中而又具体形象。比如毛主席的《长征》诗,只用8句56个字,就写了整个的长征,没有高度的集中行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开头的两句,就从一定角度对内容极其复杂的长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什么角度呢?就是通过将万水千山等闲视之这样一种英雄气概,来体现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于是,下面就从万水千山中选择写五个代表: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和岷山,最后以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收束全诗。这样写看似平实,实际上包含着选取角度,确定典型,锤炼字句的艰辛,每一句都很具体形象,都与诗的意境相融合,而情感则在最后的“尽开颜”中达到高潮。这,就是以“赋”为主的写法。

诗中之“赋”,即叙述,不能像散文中那样讲究完整和连贯,它常常是断裂的,跳跃的,常常被大加删削,只以精练的文字和闪光的灵感入诗,从而留下大片的艺术空白,让读者去驰骋想象。比如贺敬之在《放声歌唱》中,就曾用这样一些片断来描绘伟大祖国的美好景象:“五月——麦浪/八月——海浪/桃花——南方/雪花——北方”。他选择的这些词语,足以激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构成一种审美的意境,这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是一样的道理。

说到比喻,同学们是很熟悉的了。但有的同学以为比喻要越像越好,其实不然。你如果拿双胞胎互相作比方,那是毫无意义的;比喻只要取其一点相似,反而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和联想。正因为如此,比喻才有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至于用得好不好,那要联系作品的具体情境来分析。同样是写忧愁,古人在他们的诗词中就用过许多各有特色的比喻。杜甫说:“忧端齐终南”,他说忧愁像终南山那样沉重;李颀说:“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他用海水来计量忧愁的分量;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不仅写出这亡国败家之“愁”滚滚滔滔的分量,而且写出了其绵延不绝对诗人无穷无尽的折磨;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就用上博喻了,“烟草”写闲愁的滋长,“风絮”写闲愁的弥漫,“梅雨”写闲愁的绵长,闲愁中都不乏优美,他仿佛有点享受这闲愁的诗意氛围呢!

运用比喻,最忌雷同,一定要追求比喻的新奇和创新。清末思想家王韬说:“所贵乎诗者,与苟同,宁立异。”意思就是“写诗最可贵的,是与其跟别人雷同,不如自己创出新意。”

除了比喻,诗歌写作中还经常会运用“拟人”、“拟物”、“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此我不一一细说,只讲一种较为难懂的“通感”。

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指出:“欣赏者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各种感觉经验是想象的根据。”他所说的“各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如果你不调动各种经验去体会、想象,有时就未必能完全读懂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有时会让各种感觉和情绪互相转换,甚至互相替代,使读者能从“声音里听出形状,香味中嗅出色彩,颜色中看到声音,声音中品出香甜,冷暖中觉察出硬软。”这样一来,诗的语言就更加简洁新奇,表现力就大大增强了。比如说,艾青曾形容酒具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这“水的外形”自然一看便知,而“火的性格”却是经过了感觉的沟通和转换的。烈酒喝下去有烧灼感,会觉得发热,这不是“火的性格”么?诗人北岛在描写一座古寺时写道:“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扩散成一圈圈年轮”。他这样写,就是在利用声波、蛛网和年轮三者都呈圆形扩散的形似造成通感,使听觉向视觉转化,并通过在古寺空间中的视觉来体会时间的久远。

至于“兴”这种手法,现在已经用得很少了,过去也主要在民歌中用得较多。朱熹说: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写孔雀的徘徊,是为了创造一种缠绵悱恻的气氛,从而引出一个令人同情感叹的爱情悲剧。在现代民歌创作中,也常用这种手法,如李季在《王贵与李香香》中写道:“风吹大树嘶啦啦的响,/崔二爷有钱当保长。/一个算盘九十一颗珠,/崔二爷牛羊没有数数。/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沙,/哪一群牛羊不属他家?”朗读这样的诗,会有一种通俗流畅、形象生动的感觉,也容易引发一些联想。

习作例文31:

最动听的声音

镇江市江滨中学九(7)班 姚雅极

2004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阳光洒满了病房

笑容绽放在脸上

您这娴静的少女

却有慈母般心肠

内心充满关怀

声音甜美善良

您像春风般走来

温暖着病人的心房

耳边有痛苦的呻吟

眼前有心灵的创伤

您身披白银的铠甲

守卫在生命的边防

针头儿注进信念

温度表刻着希望

输液瓶的点点滴滴

是生命的甘泉在流淌

迎来多少焦急的夜晚

送走多少疲惫的夕阳

惟愿听那康复的笑语

您说那才是最动听的声音

用诗的语言塑造形象

这首诗的意象比较集中,具体生动地塑造了一位优秀护士的形象。什么叫诗的语言呢?比如说“您像春风般走来”,句中的比喻把优秀护士的职业素养表现得形象可感了;比如说“针头儿注进信念”,这种将日常语言断裂后重新组接的诗句,就浓缩了更多的信息和内涵,可以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习作例文32:

心随“嫦娥”飞

大港中学高二(7)班 刘 禹

2007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仙丹的灵气,成就她形神的飘逸

月华的倾洒,照亮她飘飞的长发

素手纤纤,拂开片片俗尘

步履盈盈,迈向皎皎孤月

她留恋地回望了一眼

便将这清新脱俗的倩影

深深印在国人心中

留下一份永远的明月情

当诗人与明月对视

便对视出遥远的追问

当历史与神话交织

便交织出千年的期盼

当文化与时空缠绵

便缠绵出悠长的韵味

当理想与激情合奏

便合奏出无限的希冀

炎黄子孙承传这美丽的传说

便承传了一轮永恒的奔月梦

千年之后的今天

一条承载着梦想的银龙

吐着烈焰,驾着云雾

大气磅礴,威震天地

带着中国人的追问和期盼

伴随着“嫦娥”飞向明月

天地之间充满了欢乐和自豪

因为我们把梦幻变成了现实

讲评:

用神话之美映照现实

“心随‘嫦娥’飞”这个赛题,其中的“嫦娥”加了引号,这就是两个嫦娥了:一个是古代奔月的嫦娥,一个是如今发射的“嫦娥一号”。“心”是作者的心,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这心要与嫦娥共舞,要与“嫦娥”齐飞……这个题目的情感内涵很丰富,想象空间也很大。作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写到中华民族的“明月梦”,再写到“嫦娥一号”的奔月之旅,以神话的美丽映照现实的辉煌,从而完成了诗歌的立意。

(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