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作文纵横谈(15)

洪蒲生编著


三、侧重与兼顾

习作例文45:

师恩

丹阳三中初三(3)班 陈红华

1993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进入初三,各种作业和试卷,一样样往我们身上压。老师们都像换了个人似的,一天到晚没有好声气,同学们一个个叫苦连天,我也不例外。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我转变了想法。

那天晚上,我正写着作业,嘴里还不断诅咒着老师。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我懒洋洋地站起来,不耐烦地喊:“谁呀!”“是我!”好像是班主任的声音。我一惊,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果然是班主任。“施老师!”我连忙喊了一声,父母也闻声出来了。“哦!是施老师呀,快请坐,请坐。”施老师坐下来,笑着对我说:“红华,你去写作业吧。”

回到自己房间,心仍怦怦地跳。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竖起耳朵听。他们寒暄了一番以后,施老师说:“现在,班上的情况你也了解,有十多个差生,其他的也只是中游水平。本来我接班时,就犹豫过……”

不错,初二时,我们这个班出名地差。六个班中,我们班最高的学科平均分也只排在第四名。

“就这么一副烂摊子。我年纪也大了,最多再教十年书。我也想到初一初二去,但我总有点放不下这些孩子。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人才日益重要。像他们现在这样,一踏进社会就得趴下。市场可不比考场,这次不行,下次可以再来,那甚至会倾家荡产的……”

我越听越害怕,这么严重,我可从未想过呀!

“眼睁睁就这样看着,我是内疚的。接班后,我就决心下点苦功夫。古人有句话:‘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的能力是要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是用血用汗换来的。不加点压力,怎么能行?我们老师也是人,也知道苦,但没苦能有甜吗?”

我不由放下笔,凝神听起来。

“不过,施老师,现在,他们的压力好像太大了。”

“唉,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学生,个性强,这有好处,但他们又太幼稚,有时走进死胡同,自己还不知道。人家说又不听,你说怎么办?”

我心里一惊,平时我们都说知错就改,而自己其实没改。老师能不管吗?

“凭良心说,他们苦,我们更苦。他们应付的是一个我,我却得应付他们一百多个。他们一生只有一个初三,我可是已经教了十几年的初三了。上学期不慎骨折,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一个半月,就咬咬牙上课了。快中考时,碰上母亲去世,我也只请了两天假……” .

我心里一阵感动。我们都是两耳不闻身边事,心中只觉自己苦,什么时候又替老师想过呢?

“再说说红华吧,智力也不差,但她有两个缺点。恒心不足,一道难题他可以想两个钟头,但每天让她做一道容易的题目,她却做不到。我让她去参加钢笔函授班,字当然有提高,但还不行。还有就是没有特长,下棋、乒乓球,还有数学竞赛……都是半调子,下不来,也上不去。”

我忍不住偷笑起来,赶紧捂住嘴巴,心里却很佩服老师。

这时,我听到客厅的门开了,只听见施老师说:“好了,再见,我还要去一家呢!”我赶忙跑出去,把老师送到楼下,她拍拍我的肩膀说:“书要刻苦读,身体也要保护好。我跟你爸说让他给你加强营养,你自己也要注意,还有你的眼睛,已经近视了,就更要注意保护。成绩好,眼睛不好,也没人要呀!”我心里又感到一阵温暖,感激地抬起头,看着这熟悉而又似乎有点陌生的老师,她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也很瘦弱……到了楼下,她对我说了一声“你回去吧”,就急匆匆地走了。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浑身上下也充满了力量。

习作例文46:

爸爸对我的教育

句容茅西中学初三(4)班 李大佩

1998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我爸爸今年52岁,黑黑瘦瘦的,脸上爬满了刀刻一样的皱纹。他貌不惊人,沉默寡言,可他对我的教育,却是我永远难忘的。

爸爸由于以前家里很穷,人口又多,所以只能读到小学毕业。虽然成绩优秀,被老师认为很有发展前途的爸爸也只好回家种地,小小年纪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但爸爸并没有丢弃自己心爱的书本,他每天都挤出时间来自学,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后来,爸爸被选为村会计,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未出过一丝一毫的差错。如今,爸爸又学上了电脑,好多人都说:“都50多岁的人了,还学那玩意干嘛?不如趁早享受享受算了!”但爸爸不为所动,依然每天坚持学习。他经常教导我和姐姐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穷志不短。只要有恒心,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因为是会计,每年全村卖粮、卖棉花、卖油菜子的钱全在他身上,爸爸却从不私自动用一分。有人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爸爸却说:“我这个会计是乡亲们选出来的,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记得有一次,我随爸爸到县城去卖粮,卖后拿到了很多的现金。我想,今天爸爸该带我下回馆子了吧!谁知,吃饭时他还是自己掏钱,只要了两碗面条。我不禁埋怨他说:“那么多钱,一顿馆子都舍不得下,真小气。”爸爸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是我小气,那钱是乡亲们的,我一分都不能用。”正是爸爸这朴实的言行,使我懂得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作文比赛,结果连三等奖都没得到,气得我大哭了一场。爸爸就鼓励我说:“不要哭,要鼓起勇气,从头再来。你想永远不失败,那是不可能的。”当我有时考试得了第一时,他又教导我说:“不要骄傲,还有第二名、第三名在后面赶着你呢!这次第一,下次可不一定是第一。只有继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别的孩子打架,把人家打哭了。爸爸知道了这事,他问清情况,确认是我逞强打人后,就拿起柳条把我一顿好抽,打得我直叫唤。爸爸问我疼不疼,我哭着说:“当然疼!挨打怎么不疼?”爸爸就说:“你也知道疼呀!那你为什么要打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要记住这个道理。”从此,我就没再犯欺负人的错误。

我觉得爸爸就像一本书,是我一生都应该认真阅读的书。是爸爸教育我应该怎样对待成功和失败,怎样面对生活,告诉我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我会永远记住爸爸对我的教导。

突出重点 兼顾联系

写这样一类包含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文章,要安排好“侧重”和“兼顾”。《师恩》重点写老师,但是从“我”的旁听和心理活动来侧面进行的;《爸爸对我的教育》重点写爸爸,但“我”已经是人物关系中更重要的一方,爸爸是教育者,“我”是被教育者,而教育的过程,则侧重展现了爸爸的思想品格。

《师恩》所用的描写方法,一是对老师的侧面烘托,即完全是通过学生的所闻和所想来描写老师;二是语言描写,即老师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自己的话反映出来。同时,文章的结构也很有特色。你想,如果把老师所说的话从头到尾一股脑儿记下来,我们读起来就会有囫囵吞枣的感觉,文章也会因为一竿子到底而显得单调,没有曲折。而现在,作者利用自己偷听时逐步发生的心理变化,把这些话适当地分成了若干层次,让读者与她一起,边听边咀嚼、边消化,其接受的效果自然更好。这样的谋篇布局,既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也表现出作者的剪裁功夫。

李大佩写“爸爸对我的教育”,其思考就更显得成熟了。他精心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从言教和身教两个方面,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描写爸爸对自己思想品格的深刻影响。文章的语言,也正如他爸爸的为人一样朴实而真诚。

名篇鉴赏(3)

弟 弟

张爱玲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和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球,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味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拍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阅读参考(3)

一声两歌,一手两牍

——读张爱玲的《弟弟》

短文《弟弟》不过千字左右,却把弟弟和“我”的形象同时写活了。既然是“我的”弟弟,文章就必然涉及“我和弟弟”的关系,涉及“我”对他的看法和感情,使主观的“我”和客观的弟弟联系在一起呈现出来。不仅如此,“我”和弟弟还与其他人有关,其影响也会在相关的描写中体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所以作者描写人物,也不应该是孤立静止的:往往写这个关联到那一个;有时表面上说的是一层意思,骨子里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张爱玲第一句话就非常简洁地“双管齐下”:“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以此为开端,全文把弟弟和“我”交织着、对比着来写,而这种对比又包含三段内容。

第一是用弟弟和我的“长处”和“短处”来对比:弟弟生得很美,天真烂漫,爱虚荣,且妒忌“我”的绘画才能;姐姐“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下面就重点写姐弟俩在一起编故事玩的情景,姐姐的故事已经显示出文学的天赋,弟弟的故事刚开头,姐姐就“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这一部分显现了童年的幸福和姐姐对弟弟的爱,正好占了总篇幅的一半。

第二是用“我”的逐渐成熟和弟弟的“不长进”作对比:姐姐住校,已经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和巴金的《灭亡》等名著;弟弟变得“高而瘦”,衣服“不甚干净”,还在看“连环图画”,家人又说他“逃学,忤逆,没志气”。于是,“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请注意,为什么姐姐的爱一下子就变成了恨,且如此激烈呢?是什么促使姐姐对弟弟的要求变得如此严苛了呢?原来关键就在此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有了后母之后”。懂事的姐姐对于后母的理解和感受是可以想见的,她对弟弟如此地“恨铁不成钢”,其实是出于保护弟弟的潜意识。所以我们应该理解,这个“恨”其实是“爱”被压抑扭曲后的变形。

有了上述铺垫,下面的一件事就进入了情节的高潮,表现出这位小才女的“敏感”和他弟弟的“懵懂”之间的对比。“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父亲竟打了弟弟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直往下淌”,然后“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咽着”,甚至“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而弟弟呢,却“早已忘了那回事”,在阳台上踢起球来了……于是姐姐得出结论:“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张爱玲未免过激,明明是爸爸打了弟弟,为什么要迁怒于后母呢?但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一下,就知道这位未来大作家的敏感还是有来由的:在看到姐姐因弟弟被打而哭的时候,“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请注意,这完全是一个“外人”的口吻,她既没有因弟弟挨打而心疼,也不理解姐姐对弟弟的爱,这自然和“亲妈”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张爱玲在结尾时说:“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这种“寒冷”,细心的读者是能感受到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文三个对比中,后两个又与前一个形成对比,即有后母前后的对比,在张爱玲当时的心中,幸福的童年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明写了姐弟二人,实际上也暗写了后母,她成为一个巨大的阴影,覆盖了姐姐敏感的心灵,也覆盖了文章的后一半。

清代有一个叫戚蓼生的人,曾以“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来形容《红楼梦》描写方法的精妙,意思就是说“好比一个人能同时唱两首歌,一只手同时能写两种字”。后来有人就据此臆测,小说《红楼梦》中隐藏着真实的历史故事,这其实是走火入魔的误解。古人的文学评论,往往用形象思维,可意会而难以言传,有人便把它神秘化。但在我想来,戚蓼生只是在赞叹曹雪芹文学手段的高妙:他通过对人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分析,能够通过一件事同时表现出多方面的联系和反应。在这方面,张爱玲是学到了曹雪芹的真传的。

四、立论与驳论

习作例文47:

果断与武断

镇江实验学校七(12)班 许彧祥

2013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人生常有十字路口,我们常会为该走哪条路而犹豫不决。这时,就需要我们当机立断。

当机立断,就是果断。果断源于对客观情况和主观能力的正确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就应该果敢地作出决定,并立即行动。果断往往能带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平时多疑的曹操来说吧。在官渡之战时,曹袁两军相持不下,打得难分难解。一心想统一北方的曹操心急如焚。这时,转机出现了——袁绍手下的许攸因为与统帅不和,前来投奔曹操。按曹操平时多疑的性格,不把他押起来就算客气的了,可曹操这回却凭着对袁绍的了解,认定许攸不是诈降,随后又听取了许攸的建议,果断出兵,火烧乌巢,结果大破袁军。我想,若不是曹操当时的果断,他恐怕统一不了北方,后来更说不出“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了。

人们常说,赛场如战场,足球场上也是最需要果断的地方。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世纪进球”既让世人惊叹,也引起对这位足球天才的批评,有人认为“他过分依赖个人能力,不与队友配合”。但我却为他抱不平。马拉多纳的进球,是他对自己脚下能力的肯定,是他足球技术的完美展现。在他连过五人的途中,他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点停顿,果断坚决地带球突袭,直扑球门。试想,如果他稍稍犹豫一下,在对手连续的阻击中就必然会丢球;如果他不是那么坚决,也许他只能择机送出一次助攻,至于能不能进球那就很难说了,“马拉多纳”这个名字也许就不会被刻进足球的殿堂了。

果断是一种自信,这无可厚非。而盲目的自负,乃至狂妄自大,不听劝告,那就会导致武断,把我们送上错误的歧途。

还是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对蜀国的前途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那就是失守街亭的马谡。马谡自幼熟读兵书,为人心直口快,这本是好事。但在街亭一战中,他没有执行诸葛亮的计谋,也没有听从王平的劝告,固执己见,武断地决定在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军围攻,最终丢了街亭,蜀国也从此一蹶不振。马谡的失败发人深省,成为一份反面教材,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古人类似的教训很多,今人因武断酿成灾难的事例也不少。美国一架航天飞机遭遇的失事惨剧,至今令人痛心。许多人曾经以为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天灾,但有一种说法却认为这本是可以避免的人祸。据说,就在航天飞机出发前一天,一位技术官员曾送上一份报告,称航天飞机的某个部位可能有小差错。但当时有关的技术监督人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悲剧就这样酿成了。当事人认为美国具有世界最先进的航天技术,因此对这样的报告不屑一顾,而正是这种脱离实际的主观武断,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果断和武断,固然都有坚决作出决断的含义,但前者符合客观实际,后者出于主观臆想,二者在本质上正好相反。所以,果断造就成功,武断导致失败,这也就不奇怪了。我们一定要记住:做事果断是需要的,但武断绝不可取。

习作例文48:

是“失败”还是“解放”

镇江中学高二(1)班 谢润宜

1995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对德国人民来说,希特勒彻底灭亡之日究竟是他们的失败日还是解放日呢?这个问题最近在德国引起了一场争论。在我看来,希特勒的彻底灭亡当然是德国人民的解放。

称其为“失败”,理由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战败国,纳粹霸占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黄粱梦彻底破灭。不错,对于那些反动分子来说,称其为“失败”乃至“灭亡”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然而,我们要讨论的对象却是德国人民,对他们来说,法西斯的灭亡当然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解放”。

第一,希特勒集团在德国是靠造谣煽动上台,并以铁血政策维护自身统治的。在他们的刺刀下,同样有着德国人民的鲜血。所以,希特勒的灭亡是德国人民肉体的解放。

第二,为了实现希特勒侵略的野心,在“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下,德国人民勒紧腰带,使大量的生活资料变成军需物资。当德国军队使用新式武器进攻其它国家并接连取得胜利之时,德国人民正处于半饥饿状态。希特勒的反动政策是导致德国经济走向崩溃的根源。因此,希特勒的灭亡是德国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解放。

第三,希特勒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以达到对外侵略的目的,充分利用了民众朴素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使它歪曲、变态,并恶性发展为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失去理智的复仇情绪。许多人都被希特勒的谎言所麻痹,直到纳粹失败建立新政府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一直被欺骗了。所以,希特勒的灭亡又是德国人民精神的解放。

第四,希特勒彻底灭亡之日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胜利者中间不仅包括被德国侵略的国家的人民,也应该包括德国本土的进步人士和普通群众。在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失败”和“灭亡”只属于希特勒集团,决不属于德国人民。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希特勒的灭亡日毫无疑问是德国人的解放日。值得我们深思的倒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五十周年之际,居然还会发生这样的争论。由此可见,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纳粹的流毒仍然没有肃清。这应该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我们决不允许法西斯死灰复燃,决不能让二战的悲剧重演。

精选事例 深入分析

“立论”就是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这个观点在文章中又叫“论点”。论点不但要树立起来,还要站得住脚,使别人驳不倒,这就需要对它进行证明。证明自己论点的过程叫做“论证”,而用以证明的理由和事实则叫做“论据”。

论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举例”,就是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这可以说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有说服力的。但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选择真实、准确、有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也就是所谓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如果我们举出的是虚假的、有误差的、孤立的、不能说明问题的事例,那我们的论点就只能是沙滩上的建筑了。因此,有时仅仅靠举例是不能证明论点的,因为所谓事实往往非常复杂。比如你在研究学校的纪律状况,就会发现有很多好的例子,同时也有不少坏的例子,如果片面地仅靠举例来论证,那就可以写出两篇观点完全相反的文章来。

第二种论证方法就是“分析”。由于单纯靠举例有时并不能证明论点,所以对客观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所谓分析,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质和量两方面的研究,全面深入地探讨问题,来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第三种论证方法是“引证”,就是引用科学上的公理、尽人皆知的常理或者公认权威者的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权威的言论一般都很精辟,适当运用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来源则主要靠阅读,所以要博览群书。但也不能用得太多,否则你的文章就成为名人的“跑马场”了,就没有你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第四种论证方法是“对比”,这也是用事实来证明论点,如果既有正面的事例,又有反面的事例,这就是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第五种论证方法是“类比”。这其实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很多类比论证的范例。

“驳论”就是驳斥对方的错误论点,这其实也是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之一,因为正确和错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会深入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一味用举例和类比的方法来论证,主要就是横向展开,会使人感到缺乏深度。所以,在文章写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告诫:角度小一点,口子小一点,写得集中一点,挖掘深一点,这都是要求我们通过分析使文章向纵深发展,把道理说透。

许彧祥的《果断与武断》是一篇写得不错的议论文,虽然主要还是在“摆事实”方面下功夫,“讲道理”方面略显薄弱,但他对“果断”和“武断”的概念定位比较准确,所举的事例也比较贴切,不仅有正面的例子,有反面的例子,即进行了对比论证,而且事例涉及到历史、体育、科技等方面,内容比较丰富,层次也很清楚。

谢润宜的《是“失败”还是“解放”》是一篇把立论和驳论结合起来的文章,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有力地驳斥了错误的论点,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论点:“希特勒的灭亡日毫无疑问是德国人民的解放日”。

名篇鉴赏(4)

“为民作主”还是“以民为主”?

林 放

“七品芝麻官”里的县太爷唐成,有句名言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敢于“为民作主”,所以他是好官,值得赞扬。

但是这位好官,只能算是封建时代的好官。“为民作主”,实际上就说明小民不能自己作主。不是吗?戏文上凡是告状呼冤的小民,跪在官儿们的面前,总有这么一句:“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

鲁迅回顾了几千年的历史,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大意是在那人吃人的社会里,老百姓(也就是“小民”们)只有做稳了奴隶或做不稳奴隶的差别。是奴隶,当然谈不上自主权,连自己的权利都保不住,不得不“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了。特别是,连奴隶也做不稳的时候,就更其渴望有位清官如包公、海青天或“七品芝麻官”唐老爷来“为民作主”了。崇拜清官,只不过是为了做稳奴隶,岂有他哉。

这说的是旧社会,在我们这里是早已过去了。

共产党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口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不是什么“为民作主”。共产党领导革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而不是“请大老爷来为民作主”。人民是主人,一切干部,从基层干部到中央领导同志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的问题不是小民做稳奴隶或做不稳奴隶,而是人民群众当稳了主人翁或当不稳主人翁的问题。当稳了主人翁,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地当家作主,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就不会容许那少数不肖公仆爬在主人头上来撒尿。假如当不稳主人翁,那结果就会倒退到“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十年动乱,就是老百姓当不稳主人翁,却让那些大老爷爬到人民头上拉屎撒尿的例子,可以为鉴。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人民,只能以民为主。公仆不以民为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也算是我看了《七品芝麻官》的一点感想。

阅读参考(4)

破旧立新庄亦谐

——读林放的《“为民作主”还是“以民为主”》

在《“为民作主”还是“以民为主”》这篇文章中,林放先生将立论与驳论有机结合,在驳论中揭示旧说之本质,在立论中展现新说之深刻。

一直到现在,我们在报刊上仍然经常可以读到“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地方领导要做人民的“父母官”、老百姓期盼“清官”为他们做主之类的言论,这些当然都是维护老百姓的好话,但从理论上来讲,其中也有封建意识不自觉的流露。封建思想本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现在封建统治阶级被消灭了,但一些封建意识却依然残留在我们的脑子里,一不小心就出现在笔下口中。正如林放所分析的,其实讲这些话首先就肯定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人民群众自己是不能做主的。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引用了鲁迅的话;而鲁迅关于封建社会中老百姓只有“做稳了奴隶”和“做不稳奴隶”之差别的见解,又是何等地深刻,何等地令人警醒!即使是所谓“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时代”,老百姓也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而已,“做主”是谈不上的。

写到这里,文章主要是在“破”,即驳斥“为民作主”的论点;但同时也在为树立正确观点进行铺垫,打下基础。文章下面的一句话非常重要:“这说的是旧社会,在我们这里是早已过去了”,这不仅是结构上的承上启下,更重要的是区别新旧时代的分水岭。新时代应有新思想,这就是共产党提出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而官员,应该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个提法,当然就和“父母官”、“为民作主”之类截然相反了。至此,立论已从驳论中脱颖而出。但如果就此结束,那文章的后半部分就显得过于单薄。问题是,如何深入下去呢?

文章还是从鲁迅那里得到了启发:对应着“做稳”与“做不稳”奴隶的精辟论述,林放提出了“当稳”与“当不稳”主人翁的命题。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出新,是将鲁迅论述与时代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它不仅充实了立论部分的内涵,实现了文章前后对称结构的平衡,而且从理论上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就是少数不肖公仆又走上了封建社会当官做老爷的老路,“爬到人民头上拉屎撒尿”了。由此,文章就不仅从正面阐述了“以民为主”即“民主”的重要性,而且从反面总结了不“以民为主”的危害性,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最后,文章以高屋建瓴的设问和斩钉截铁的设答收束全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人民,只能以民为主。”我认为,所谓写文章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本文就是一个范例。作者站在人类社会以谁为主的高度,视野覆盖数千年的旧社会和数十年的新社会,而思想又如此地深刻和睿智,是所谓“开口小,挖掘深”的典范。

但文章至此尚未结束,作者还要与开头作个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和谐,如环无端。于是作者再次借用七品芝麻官唐成的名言,但把它改为:“公仆不以民为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就不是唐成的意思,而是林放的意思了:不要“当官做老爷”,要做“人民的公仆”;否则就回家,但你又不会种地,哪有现成的红薯给你“卖”呀?还是老老实实,先去学会“种”红薯吧!

此即所谓“亦庄亦谐”,于义正词严中忽作幽默语,令细心的读者粲然一笑,遂与作者灵犀相通。

(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