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纵横谈(20)
洪蒲生编著
五、无韵离骚:垂范后世
当辞赋文章成为汉代文学主流的时候,司马迁却以自己的散文树立起古典文学中万代景仰的丰碑。他的《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价值,所以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大杰教授指出,《史记》的文学价值主要在于: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人民性;二、语汇丰富,整洁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三、描写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并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其个性分明,形象生动;四、司马迁的文,与屈原的赋和杜甫的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在这三方面的高峰,又好似三条大河,无穷无尽地灌溉着后代文学的田园。
名篇选读(5)
庄 子
司马迁
1、先读译文:
庄子,是蒙地人,名周。曾经做过漆园的一个小官,与梁惠王和齐宣王同时。他做学问博览群书,什么都研究,不过主要的精神根源于老子的学说。所以他十多万字的著作,大致都是含有深意的寓言。他写了《渔父》、《盗跖》、《胠箧》等,用以攻击孔子这一派,来阐明老子的学说。畏累山的庚桑楚这一类老子的弟子,都是空话连篇,脱离实际。然而庄子善于作文,表达事理,形容情状,用来攻击儒家墨家;即使是当时的权威学者,也不能免受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恣肆,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性,所以统治者都看不中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很了不起,派使者带着重金去聘请他,许诺让他做丞相。庄子笑着对使者说:“千金,是非常大的利益;卿相,是非常高的官位。但是你独独看不见郊外祭祀时用作牺牲的牛吗?喂养它几年,就给它披上有花纹的绸缎,送进宗庙里做祭品。当此之时,它即使想做一个自由的小猪,难道还有可能吗?你赶快走,不要侮辱我!我宁愿在污秽的沟渠里自由自在,也不愿被统治者所羁绊约束,终身不再做官,以满足我自由快乐的志愿。”
2、再学原文:
庄子者,蒙(宋国地名,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地名,古属蒙县)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主旨)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都)寓言也。作《渔夫》、《盗跖(读“直”)》、《胠(读“区”,从旁打开)箧(读“切”,小箱子)》,以诋訾(读“底紫”,毁辱)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畏累山,虚同“墟”)亢桑子(即庚桑楚,是老子的弟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读“嘱”,连缀)书离(读“利”,附丽)辞(连缀文字以成辞句)指事类情(表达事理,形容情状),用剽剥(攻击)儒、墨;虽当世宿学(权威学者),不能自解免(都不能免于遭受攻击)也。其言洸(读“光”)洋(同“汪洋”)自恣(意谓庄子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以适己(只管表达自己的情性),故自王公大人(统治者)不能器(重)之(他)。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派)使(使者)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祭祀用的牛)乎?养食(读“四”,饲养)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宗庙)。当是(此)之时,虽欲为孤豚(小猪),岂可得乎?子(你)亟(读“急”,快)去(离开)!无污我!我宁游戏污凟(同“渎”,沟渠,水道)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统治者)所羁(羁绊,约束,控制),终身不仕(做官),以快吾志(即“使吾志快”)焉。”
3、阅读提示:
本文的第一节是关于庄子其人的概括叙述,“其学无所不闚”突出他的学识渊博,“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指出他的思想渊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概括他的文章风格,都很简洁准确。
本文的第二节描写庄子其人的性格,只写了一件事,一段话,就生动地表现出庄子对官场名利的决绝和对个人自由的坚持,由此表现出选择素材的精简和提炼语言的精准。
六、大唐盛世:韩柳新风
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转移到南方,随着昭明太子、刘勰、沈约等文坛大家的出现,文学观念更加强化,在文学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种片面追求技巧,日趋柔靡浮艳的形式主义文风也渐次形成。
到了唐初,许多作家已经对六朝的形式主义文风表示不满,他们希望建立一种切于实用的散文,认为“穷其源必趋于复古,论其用必合于教化。”这种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普遍。但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功,最终还是得力于韩愈和柳宗元的理论和实践。
韩愈是唐代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司马迁以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他的学术思想是尊儒排佛,他的文学观念是反骈重散。他主张作文要“因文见道,因道造文”,“言必己出”,“务去陈言”,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更加切合实用地说理、叙事、言情,成为文学改革的典范。
柳宗元是韩愈古文运动最有力的支持者,韩立论过于重道,柳则更加重文,但他们都一样地反骈重散。柳的优秀作品,大都写在被贬官深入社会下层之后。他的寓言和短篇传记含蓄犀利,揭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痛苦,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的山水游记更具特色,往往能把自己的遭遇和感喟寄托其中,使文章做到情景交融,语言清丽,形象生动。
名篇选读(6)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1、先读译文:
到访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往西北走了二百步,又发现了钴鉧(读“古母”,熨斗)潭(潭形似熨斗,故名)。潭西面二十五步,在水急而深的地方有一道坝。坝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有竹子和别的树木,丘上的石头高耸奇崛,从土中冒出来,一个个奇形怪状,数不胜数。那些层层相叠而下的,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那些块块突起向上的,就像熊罴在登山。
小丘方圆不到一亩大小,一眼就看尽了。问谁是它的主人,有人回答说:“这是唐家不用的地,作价待售,但还没有卖掉。”问他价钱是多少,说:“只要四百文”,我喜爱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下了。李深源和元克己当时和我同游,都很高兴,认为是意外的收获。于是我们立即拿来器具,铲除杂草,砍去乱树,一把火烧掉。结果好看的树木得以突出,美丽的翠竹显露出来,奇异的石头也一一呈现。站在小丘上四望,只见高山连绵,白云飘浮,小溪长流,鸟兽在自由地翱翔游走,都好像很高兴地在小丘之下献技表演。就在这小丘上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天宇映入眼帘,潺潺的流泉之声传入耳际,悠然空旷的境界令人神往,深沉安静的感觉令人舒心。不到十天我就得到这两处胜地,即使是古代有心追求的人,恐怕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好事。
唉!凭这小丘的美妙,如果把它放在那些王公贵族子弟居住游乐的地方,即使每天加价恐怕也很难买到。如今把它弃置在这穷乡僻壤之地,路过的农夫渔父都看不上它,出价仅四百,竟然几年都卖不掉。而我和深源、克己却独独很幸运地得到了它,这也算它的好运气吧!我把这段文字刻石记录下来,用来庆贺这小丘的巧遇。
2、再学原文:
得(访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走)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急流)而浚(深)者,为鱼梁(挡水的石堰,中空,鱼可通过)。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高起貌)偃蹇(读“演减”,高耸貌),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几乎)不可数。其嵚(读“亲”)然(山势耸立貌)相累(层层相叠貌)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突起貌)而上者,若熊罴(读“皮”)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足)一亩,可以笼(包容全部)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作价待售但尚未售出)。”问其价,曰:“止(只)四百。”余怜(喜爱)而售(买)之。李深源、元克己(均为作者友人)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器具)剷刈(读“产亿”)秽草(杂草),伐去(除)恶木,烈火而焚之。嘉(美好)木(树)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而)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全)熙熙然(和乐貌)迴(运,行)巧献技,以効(呈献)兹(此)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指天宇的清澈明净)与目谋(合),瀠(读“营”)瀅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自由自在的感觉)与神谋,渊然而静者(深沉安静的感觉)与心谋。不匝旬(不周旬,不满十天)而得异地(胜地)者二,虽(即使)古好事(有心追求)之士,或(或许)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灃(读“风”)、鎬(读“浩”)、鄠(读“户”)、杜(皆地名,都是唐代都城近郊豪贵们居住游乐的地方),则贵游之士(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子弟)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这)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同“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代小丘)果有遭(遇,巧遇)乎!书于石,所以(用来)贺兹丘之遭也。
3、阅读提示:
作者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被贬为永州司马,寄情于山水,写有“永州八记”。本文着力描写小丘的奇石美景和游丘时所领悟的佳趣,同时又寄托了自己深深的感慨。所谓小丘“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暗指自己被朝廷遗弃到这荒僻之地来,被人看不起;文末祝贺小丘的遭遇好,有人赏识,其实也是感叹自己的遭遇不好,无人赏识。甚至所谓“唐氏之弃地”,也有人认为是隐喻自己乃唐王朝的“弃人”。总之,本文是一个失意者抚慰心灵,抒发感慨的游记,是一篇情景交融不露痕迹的佳作。
七、北宋欧苏:文质兼美
中唐韩柳领导的“古文运动”取得很大成就,但还不够深入,到了晚唐,骈俪文风又起。李商隐等人的诗文好用典故,追求辞藻,崇尚四六骈文,其影响及于宋初,形成了形式主义的“西昆(以藏书之所名名之)体”,风行了三、四十年。
一直到欧阳修,才一扫这种形式主义之风,重新继承并发展了韩柳的“古文运动”。欧阳修不仅是散文大家,诗、词、骈文,都是一代高手。他重道又重文,有理论,有实践,继韩柳之后,加上他和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古文八大家”。其长处虽各有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叙事生动,写景自然,说理透彻,抒情真诚。
名篇选读(7)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先读译文:
元丰六年的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衣服准备睡觉,忽然看到明亮的月光照进我的房间,顿时来了兴致,睡意全消,立即从房内走出去。可一想,没人与我一起欣赏这夜色呀,就乘兴去承天寺,找张怀民,正好他也没睡,我们两人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月色空阔明亮,犹如平静的水面,水中还有纵横交错、长圆相间的水草和荇菜,其实都是月光下松柏和翠竹的影子。哪天夜里没有月亮呢?哪个地方没有翠竹和松柏呢?只不过常常没有我和张怀民如此的闲情逸致罢了!
2、再学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无人与我一起)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两人一起)步(散步)于中庭(庭院)。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水草)荇(读“性”,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交横,盖(副词,表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表示对原由的解释)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阅读提示:
苏轼有很多优美的传世诗文,但我只选了这篇80字的短文。虽然如此之短,却是一篇结构完整、毫无瑕疵的文章,其中叙事、写景、抒情完全融合在一起,叙事极简,写景极精,通篇涵情。也许有人会问,哪里有“情”啊?我没看见抒情的语言呀!唉,你要知道,“我爱”“我恨”之类,只是一种最直白显露的“抒情”;文学作品往往更讲究一种蕴蓄内敛的“涵情”,需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味。这篇文章蕴涵着两种深情:一是作者本人的真性情。他的闲情逸致,他的高雅情趣,他的率性而为,他的审美品位,不用表白,都如清泉一般,流淌在朴素的叙事之中了。品读这样的文章,你难道不觉得作者是最真诚的“性情中人”吗?二是作者与张怀民深厚的友情。这里没有什么“为朋友两肋插刀”式的情感宣言,也没有什么“知心”“知音”类的话语交流,却已经是一种无须表白的心心相印,无须明言的情投意合,作者只把它归结为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就表达出双方的友情和默契,成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抒情意境。
八、晚明小品:独抒性灵
明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这种禁锢思想、毒害人才的愚民政策,使一般读书人死抱着四书五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有人为了挽救文坛的浅陋,提出了“文崇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但他们强调的只是“摹拟”,结果也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思想僵化、脱离实际的文风,遭到思想家王阳明、李贽的有力驳斥。王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的弟子,被称为“公安(地名,在湖北)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反对摹拟,主张文学是进化的,认为文学应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必须有血肉、有情感、有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晚明的散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最杰出的代表则是张岱。
清代以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突出的成绩。
名篇选读(8)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1、先读译文:
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当时一连下了三天大雪,整个西湖寂静无人,连鸟儿也都不知去向。就在这一天的夜晚,我雇了一只小船,穿上厚厚的毛衣,把炉火烧得旺旺的,一个人独自去湖心亭观看雪景。树上结着雾凇,湖边水草荡漾,天、云、山、水,上下一片白茫茫。整个西湖上所能见到的,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还有我如同草芥般的小船,以及船中小如米粒的两三个人而已。等到了湖心亭,却看见有两个人,坐在羊毛毡子上,一个童子在煮酒,炉火正旺,水已煮沸。看见我去,两人又惊又喜地说:“今日的西湖,怎么还会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呢!”说着就拉我与他们一起喝酒。我也尽量喝了三大杯,然后向他们告别,并问他们姓什么,原来是金陵人,在此作客。等我回到自己船上时,摇船的人唧唧咕咕地低声说:“不要说相公你痴,居然还有比你更痴的人呢!”
2、再学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这)日更(读第一声)定(“更定”即夜晚开始计更,大约晚上八点左右)矣,余拿(雇)一小舟,拥毳(读“脆”,鸟兽细毛,羽绒)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冰花)沆(读“杭”的去声,水草广大貌)砀(读“荡”,振荡,波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草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怎么还会)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酒杯,如“飞觞举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即“客于此”,即“在此作客”)。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相公:对士人的尊称)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阅读提示:
文中有几个词语的运用,令人倍感新鲜,那就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和“舟中人两三粒”。显然,在通常情况下,这几个量词都有点莫名其妙;而在这篇文章的情境中,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新。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因为作者以整个西湖一带为大背景,用了一种从高远处望过去的宏观视角,仿佛在拍摄电影中所谓的“大全景”。在如此宏观的背景下看过去,这几样东西变成微观就不奇怪了。同时,作者描写的又是大雪三日后夜晚的西湖,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西湖,是“湖上影子”中的堤、亭、舟、人,因此就更显其隐隐绰绰,更显其小,所以,用“一痕”、“一点”、“一芥”和“两三粒”,虽然夸张,却非常传神,且给人以新鲜感。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即舟中人到底是几个呢?应该是三个,即除了舟子和作者外还有一个随从,那为什么又写成不确定的“两三粒”呢?因为舟和人都在动,所以会时而看见两个,时而看见三个。这也是作者文思精细的又一表现。
(待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