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得失谈(16)
洪蒲生(编著)
例文(29)
向春天出发
江大附中八(2)班 吴诚成
原稿梳理:
冬天既然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暑往寒来,悄然之间,金秋已过,全然一派初冬之景。在这悄怆(有“悄怆”这个词吗?)幽邃(“幽邃”有深远的意思,这里用“悄怆幽邃”来形容秋天,含义不太明确。)的季节里,若要以心暖身,就得向春天出发。
向真正的春天出发,就要向心态的春天出发。冬天是一个压抑的季节,在这被冻住般的环境中,须得保持乐观。尤其是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晨跑的一千米,是逆着寒风跑的,许多人坚持不住,便“有先见之明”般地知难而退。倘若,诸公(“诸公”是各位先生的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称呼?)以此为乐,即使明知难为而亦尽力为之,(上面这两句话忽然用古文,用得倒还是不错,但你为什么忽然转而用古文呢?)这种积极的态度不是很好吗?春天的复苏,有好的事也有坏的物(为什么把“事”和“物”分开来讲?),如果不维护身体的乐观(“乐观”与否,说的是“思想”和“心理”,“身体”无所谓“乐观”或“悲观”。),疾病一来不就一触即倒了?向着心中乐观的天地出发,一股激发你斗志的温泉就会汩汩流出(这个比喻好)。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也不会触景伤怀,劳神忧形。人是不容易被什么其他的事物击倒,反而特别容易伤怀而不能自已。生命的春天中,第一朵绽放的花朵叫乐观。从此,其它的花儿再怎样绚丽,反而(改“也”)不如第一朵那般的(可删去)璀璨了(可删去)。
向真正的春天出发,就要向心境的春天出发。冬天是一个沉闷的季节,仍至于(应为“乃至于”)多多少少(为什么用“多多少少”?可改“不少”。)的(应删去)动物都冬眠了。而人,似乎只能蜷成一团,缩(何至于此?删去,改“躲”就行。)在高楼大厦里,用暖气挨到春天的呼唤。实际上,冬天是可以过得有朝气,有力量的,如果没有(改“不是这样”),那生机勃勃的春天是在何处诞生的呢(改“又从何而来呢”)?向心境的温暖出发,并不意味着在(可删)沉默地等待,每一天都保持一颗向上的、蓬勃的心,不是很好吗?不要如同(与后面的“如”重复,删去。)身如已死(应删去,“朽木”当然是死的。)朽木一般的(改“地”)过日子,朽木是(应删)不可雕矣。埋头在做题的冬天之中,也要抬起你的头,展望天际,体会那温情的、(删去)如絮的冬阳。在(改“跳出”)无垠的题海中(删去),(这里加个“来”)参加身边(改“户外”)的活动吧!亲爱的同学(这个称呼比“诸公”好),朝气来源于你对运动的渴望。像四、五岁的孩童一样,像六、七旬的老翁一样,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这话有点奇怪,为什么儿童和老人就“不以己悲”呢?另外,“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与上文也联系不起来。),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心境吗?
向真正的春天出发,就要向心灵的春天出发。冬雪成灾,是无情的,而人心成城,是有情的。若想去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真正最要保证的,是心中的一片温晴(改“情”)。倘若你是一个不那么有同情与关怀(这里加一个“之”,说明“同情”和“关怀”都是“心”的定语。)心的人,可能春天到了,你甚至完全没觉察到。夏天,是献给用汗水拼搏的人的;秋天,是赠(也改“献”)给辛勤收获的人的;冬天,是赠(也改“献”)给心境不大喜大悲的人的;而春天,永远在善良的人心中。(上述四句,是华丽的语言,不过推敲起来,也有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冬天”,为什么就跟“心境不大喜大悲”有关呢?)
向春天出发,掸一掸身上的懒惰,拍一拍心中的死气,扫一扫难以觉察的无情。摆脱冬天的气质,回归春天的怀抱。
编者讲评:
从文章的立意来说,其思想内涵是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的,推崇的是一种正能量。从文章的结构来说,以雪莱的诗句开头,华丽而深刻,实际上统领了全文。第二节的承接过渡,也很巧妙。主体部分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心态”、“心境”和“心灵”三个方面的要求,使文章具备了比较充实的内涵。
但在行文的过程中,有些句子间逻辑关系不明确,有些词语含义不准确。对读过的文章,要融会贯通地彻底理解,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赏诗悟得(29)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朝领导人民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少年时代就“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
这首《石灰吟》是所谓“托物寄意”的典范之作,也是于谦崇高人格的光辉写照。在诗中,于谦表面上写的是石灰从矿石到生石灰,再到熟石灰的锻炼过程,实际上是借此表白自己高尚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开采石灰石,在这个过程中,它要经受“千锤万击”;第二句写的是将石灰石放在窑中煅烧至摄氏900度,就成了生石灰,这时它要经受烈火的锻炼;第三句写的是将生石灰投入水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熟石灰,这时它又经受了“水煮”以至“粉身碎骨”的考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用于建造房屋,把“清白”留在人间。
“托物寄意”的作品,关键在于“意”与“物”结合得自然,使物的特点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立意。这首诗可谓做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
例文(30)
我的园艺主张
扬中外国语学校八(2)班 马偲员
原稿梳理:
搬了新家,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小花园。爸爸妈妈早已迫不及待地买了许多花卉。我也要了一块地,种上了我自己的植物。
春姑娘迈着优雅的步子走过了我家的小花园,爸妈的花卉们早已(删去这个“早已”,保留后面那个。)纷纷吐出新翠,月季、扶桑、大波斯菊早已抢先开得红红火火。我的土地上却长出了一些像杂草一样的植物和几株如牵牛花幼苗般的玩意儿。
“你这地里该除草了吧,要不要我们帮你?”爸爸有些幸灾乐祸地取笑我道。“不用您老帮忙了,那些就是我种的。”果不其然,我这句话一出口,老爸的下巴便“咔”的一声脱臼了……(夸张的形容,给本文带来一股幽默之风,但“果不其然”可以删去。)
夏小姐带着炎炎烈日离开了,秋姑娘(前面已用了“春姑娘”、“夏小姐”,这里再用“秋姑娘”就不太好,换个什么呢?“秋婆婆”行不行?)送来了金色的丰收。花园中爸妈的各色花朵几乎都展示过了自己最美的风姿,现在橙子、石榴树上也缀满了果实。我的土地上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绿色的藤蔓爬得到处都是,“杂草”也更像杂草了。爸爸妈妈均对我的品味(应该是“品位”,在这里有欣赏水平的意思。)深表无语。
又过了几个星期,我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扛了一把铁锹“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可删)花园里。我深吸了一口气,对准那些绿色藤蔓便是一阵猛挖。“你干嘛呢?学狗刨地呀你?”妈妈被惊动了,被我搅了清梦的她没好气地批评了(删去)我。“哼,别管我,中午你就知道了。”说完我继续埋头苦干。
等上面一层藤蔓被我消灭干净后,我便变得小心翼翼了。我蹲了下来(“蹲下来”用“铁锹”不大方便,可改“弯着腰”。),轻轻地翻着泥土,突然,铁锹碰到了(这个“了”也要删去,这样读起来更顺口。)个硬邦邦的东西,我立刻变得(删去多余的“变得”,“立刻”的表达效果更好。)兴奋起来,四下五除二(只有“三下五除二”,哪来“四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忘了吧!)地清除了它四周的泥土,然后轻轻地将它取了出来。这是个中等大小的红薯。没错,我种了将近一年的“绿色藤蔓”便是红薯。
爸爸妈妈看见我捧进来的一箱子红薯,顿时风中凌乱(这个形容语意不太清楚)了:“你居然在花园里种红薯?”“不行吗?红薯有什么不好,虽然的确没有你们那些花漂亮,但它更实用呀,而且,你们不觉得那些青翠的藤蔓也很有生机勃勃的感觉吗?”爸爸被我问(改“说”)得哑口无言,聪明的妈妈则又问起了(删去)那“杂草”:“它们总不会是花生吧?”“是野菊花啊!上次我们去爬上(是“山”的笔误)的时候,我一路上收集的便是它的种子。”
后来,爸爸妈妈均表示对我的园艺主张无法理解。但我的园艺主张就是如此:名贵花卉又怎样,(改问号)小野花又怎样。(改问号)它们(改“我种的东西”)远比那些“大小姐”好养活,也比那些“花瓶”实用得多。而且,它们还(加上“有”)着那些贵族们所没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怎能不令我敬之爱之呢!
不管别人是什么看法,这就是我的园艺主张。
编者讲评:
这是一篇有见解、有特色的文章,充满了真实、愉悦的生活气息。总的来讲,作者的语言是流畅的,但以后还要更加细致地推敲文字,不仅是实词的运用,也包括“着、了、过”“的、地、得”这些虚词的运用,都要讲究才好。
赏诗悟得(30)
袁枚:《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题中有典,句句有典,是这首诗的特色;好在这些典故都是大家熟知的,所以读起来并不难懂,而又具有丰富的内容,值得回味。
题目是“马嵬”,就是唐玄宗被逼处死杨贵妃的地方,只用一个地名,就勾起了读者对这个历史故事的记忆。第一句的“长恨歌”,指的是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其中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写得缠绵悱恻,令人同情。第二句的“银河”,则是指刘郎织女的故事,他们被银河阻隔,也是很悲惨的。第三句的“石壕村”,是指杜甫的《石壕吏》,诗中写一对老夫妻因官府抓人当兵而被迫分离。第四句的“长生殿”,是唐皇宫中的一座宫殿,《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一起海誓山盟。第一句因文学作品有感,第二句叹人间离散多,第三句举一个例子,第四句将它与第一句的史事相比,句句引人遐想,句句发人深思。
人们往往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更感兴趣,作者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对民间的疾苦应有更多的同情和反映。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