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作文得失谈(18)

洪蒲生(编著)


例文(33)

我的引路人

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九(8)班 缪仁杰

原稿梳理: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书籍也是人类精神的粮食(一般作“食粮”,“人类精神的食粮”和“人类进步的阶梯”意思其实是一致的,不宜在前面加个“也”,可以把“也”移到“我”后面,改作“我也觉得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这就表示你赞成高尔基的话,接下去就很自然了。),它更(改“就”)像是一位(删去)引路人,在我(改“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点燃一盏(再加一个“盏”)明灯,伴我左右,(删去)用灿烂的光芒照亮我(改“我们”)前进的方向。

夕阳西下,席地而坐,在肖邦的舒缓优美的钢琴中(改“在肖邦舒缓优美的钢琴乐曲声中”),一手香茗,一手黄卷(突然用一古代词语,与上下文并不协调。),便俨然觉得自己是一位国王(用“国王”来形容阅读的快乐,令人费解。)。曾几何时,都是这个场景。(删去)与书相伴,在书的引导下,看遍人生的繁华与精彩(应该远不仅仅是“繁华与精彩”,下文就是证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令我神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令我思考;迟暮之年的曹操那“壮心不已”的气魄令我钦佩;李太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令我心折;李清照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哀,则令我心碎……与书为伴,畅游史河,何其幸福!(本节的举例、顺序、引用和概括,都是好的。)

当我忧伤时,一本《堂·吉诃德》会让我不禁菀尔;当我快乐时,一本《悲惨世界》又让我热泪盈眶;当我一帆风顺时,“骄兵必败”的古训使我清醒;当我心灰意懒时,“百折不挠”的事例又使我奋起。我和书,早已如故友亲朋,我为书忧,书为我喜(“我为书忧”还可说,“书为我喜”则难以理解,不如改成“我与书喜忧相伴”。),相依相偎,永不分离,(删去)乐趣(“乐趣”不能概括“喜忧”,可改“深情”。)尽在不言中。

伏案写作时,总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翻一翻林语堂、梁实秋等人的散文,有时竟会让我灵感突现,思如泉涌(改“文思泉涌”)。有时,一句古诗文,让我苦思冥想,一本《唐诗三百首》,立刻给我满意的答复。每一次惊喜之余,我的知识又进一步丰富。

当平凡的简·爱说出“我和你是平等的”时,我感受到了女性的自尊;当娇柔的林黛玉吟唱“质本洁来还洁去”时,我领悟到了女性的自爱;当倔强的思嘉(应为郝思嘉)握起拳头说“我再也不会挨饿”时,我明白了女性的自强。正是这些硬朗的精神(改“这种自尊、自爱、自强的正能量”,既概括了上文,表达也更加全面准确。),撑起(用“撑起”这个词,好像你的灵魂原来是趴着的,还是改“强健”好。)了我的灵魂。苏武牧羊教我做人要有国格,文天祥(加上“殉国”,就可与“苏武牧羊”的结构相对应,文意也更清楚。)教会(删去)我做人要有人格,陶渊明(加上“归隐”,道理同上。)教会(删去)我做人应有(改“要有”,与上文一致。)傲骨……有了书卷的引导,我的成长何其精彩(改“将会更加精彩”)!

哦!书籍,这一生,我只愿(改“将”好,与你长相厮守的也不能仅仅是书。)与你长相厮守,在你的引领下感悟人生。

曾几何时(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一般都是指一件事,而你的读书实际上是经常的、无数次的行为,所以这样用并不准确。),席地而坐,一手香茗,一手书卷,静静翻动,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编者讲评:

本文以书喻人,阐明阅读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主要的表述方式是层次清楚的概括,书籍的内容则涉及古今中外,说明作者文学阅读的涉猎面较广,感悟和表达的能力都不错。

但在文体的把握上,作者还不太清楚明确。从整体上来说,本文其实是议论性质的,开头第一节就是一个总领,主体部分的第三、四、五共三个小节是分层概述证明,第六小节则是对全文的总结。本来这是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但你又写了一个散文描写式的第二小节,并以其抒情气氛与下面的三、四、五小节连通,然后隔了一个第六小节,又加写了第七小节,呼应第二小节作为结尾。这样一来,第二小节就给人“夹塞”之感,第七小节则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赏诗悟得(33)

诗的形象性

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抒情、达意,怎样才算好呢?宋代诗人梅尧臣提出一个标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前一个要求是要能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如同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一样;后一个要求是要能把作者所表达的情意,含蓄在具体的形象里,让读者通过形象去领悟。

他举例说,有两句诗这样描写县城的古老和为官的清贫:“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县城的古老是通过粗大的槐树根暴出地面的形象来表达,为官的清贫是通过县官的坐骑饿得精瘦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意虽没有直接说出来,却含蓄在具体的形象中,读者可以通过思考来领悟,这样就能在阅读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再比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在鸡叫声中,住宿在茅店的旅客就已起身,天上还挂着月亮,人就赶在黎明前动身赶路了,冒着寒气,他的脚迹印在板桥的浓霜上。这两句十个字,并没有用一个形容词,只罗列了六个具体的形象,通过其中含蓄着的逻辑关系,就把旅人的辛苦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了。

例文(34)

我的引路人

镇江实验学校九(8)班 王丹怡

原稿梳理:

身居高楼大厦之中,父母又总是忙于工作,我了解世界最多的渠道便是读书了。书从小(最好改“从小书”)伴我长大,便如(改“就像”更加口语化)我的引路人一般(改“样”,理由同上。)。

从刚认识汉语拼音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读书。《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封神演义》……那时可都是我的最爱。拇指大小的女孩,硬说葡萄酸的狐狸,三头六臂神通广大的哪吒……通过鲜明的文字,一个个形象迥异的人物仿佛活了过来(改“栩栩如生”),在我眼前欢笑,哭泣,愤怒……从那时起,我看到袜子总(改“常”)会想,里面是不是住着小精灵?红绿灯为什么会变色?是不是有什么女巫在操纵它?如果闯了红灯,会不会受到惩罚(改为“被她惩罚”,与上面的“女巫”联系起来,与现实中的“惩罚”区别开来。)?就这样,书引领着我走进了想象的殿堂(改“书引领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更好些)。

后来大了些,我开始读《史记》、《资质(应为“治”,“资治”是“可为治理国家提供参考”的意思。)通鉴》。商鞅变法治国,赵高指鹿为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出出生动的历史剧在我眼前演绎着人生百态,也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看到本节最后一句,就可以发现,这句话发表法在这里不合适。)。有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影片,或与书中的内容相吻合,或与书中的内容相违背,我总不免要感叹一番。我是个害羞的女孩,一直不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记得有一次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我思前想后,想起了曾读过《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勇敢地报名参加了,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删去)。我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书,是它引领我穿越时空,了解历史,学到了古人的智慧(这句话现在说比较好)。

再后来,母亲为我办了图书馆的借书证。当我第一次迈进那偌大的图书馆时,浓烈的油墨香味扑面而来(说“油墨香味”是实写,那也不至于“浓烈”,更不至于“扑面而来”;如果改成“就仿佛感到有阵阵书香扑面而来”,那就是虚写,结果反而更加真实合理。)。人在有生之年,注定会被许多事所触动(用“触动”这个词,那事情就太多了,可改“注定会有许多事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三岁时吃到巧克力,觉得那是世上无双的美味(不如改“觉得比什么都好吃”,更像孩子的感受,也更加口语化。);五岁时坐上摩天轮,天庭仿佛触手可及;七岁时待我很好的邻居奶奶去世,我在书上看到“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句话,(七岁的孩子,恐怕还很难真正理解这句话,如果在这里加上“虽然不太懂,却也感到一种朦胧的哀伤……”,应该会好些。)到了这一天(“这一天”是指进图书馆的这一天,因为隔了一大段文字,不如改成更清楚的“到了图书馆”。),我被知识的浩淼(改“我被这知识的海洋”,与下文更加协调。)所震撼,原来我(加上“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与这广阔的天地相比,(删去)实在是太渺小了(改“实在太微不足道了”。)。(这里可加上“从此,”)我像饿极了的野兽一般,疯狂地汲取书中的营养,往往一周就要读完两三本书。有次独自在家不小心弄伤了手,鲜血不断外溢,我想起书中读过的方法,轻车熟路地处理伤口。母亲回家后见我(这里加上“虽然”,与下文的“但”搭配。)做得有些笨拙(看到这个词,就与上面的“轻车熟路”有点矛盾了,实际上你毕竟是第一次做这事,自己处理也不大方便,所以用“轻车熟路”是有点夸大了。),但蕴涵科学知识(没有写出你具体是怎样做的,所以这句话含义不明。),不免啧啧赞叹(用“称赞”就可以了)。是书引领我遨游知识的海洋。

又大了些,我开始阅读鲁迅、矛(改“茅”)盾(下面的举例都是鲁迅的,最好也有茅盾的。)的作品。简洁凌厉(改“深刻”)的文字为我铺开(应改“展开”)了另一个世界,像梦境——(删去)百草园的有趣,孔乙己的不幸,阿Q的迂腐(阿Q的主要特点不是迂腐)……旧社会的压迫(改“黑暗”)与人性的呐喊在我脑海中激烈地斗争着(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思想如同久旱后忽(删去)逢甘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解放”与“久旱逢甘霖”的搭配不怎么好)。是书引领我品味(改“感悟”)人生哲理,(这里要加上“使”)思想登上更高的阶梯(改“提高到新的水平。)。

人越来越大,读的书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深刻。我要感谢书,它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引路人(加个引号好)。我会按照它的指引,将这一条路(改“在这条光明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编者讲评:

与上一篇相比,本文写自己的读书经历比较具体,从读童话丰富自己的想象,到读历史学到古人的智慧,到读经典品味人生的哲理,始终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线索单纯,层次清楚。

但在领悟书籍的内容风格和由此受到何种启发方面,上一篇文章就概括得比较简洁准确,有一定深度。

赏诗悟得(34)

诗的科学性

虽说艺术可以想象,可以夸张,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主观感觉,但在“求真”这一点上,它与科学其实是相通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地理学来讲是不真实的,但作为特定情况下一种特殊的艺术感觉却是真实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作为夸张的写法我们能够理解,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没有道理,因为广州根本就不下雪。

事实上,对自然和社会观察得都很细致的优秀诗人,往往有意无意地在他们的诗中反映出某些科学的道理。王维写陕西农村的黄昏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边疆戈壁的黄昏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其中的细微区别与两地不同的气候环境是有关系的。同样写烟,一用“上”,一用“直”,实际上反映了两地不同的气压,用字是很讲究的。

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生动地反映了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所形成的与一般季节不符的特殊景观,科学家竺可桢曾在介绍物候学的文章中举过这个例子。然而同是白居易,却在写浙江潮时犯了科学的错误,他在诗中写道:“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而顾炎武则在《日知录》中批评他“未谙潮候”,因为杭州的潮水由于涨潮时间的变化,大月只有58回,小月只有56回,白居易在此是“想当然”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