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得失谈(19)
洪蒲生(编著)
例文(35)
在远方
支显宗学校九(5)班 袁泽越
原稿梳理:
我时常伫立窗前,向远方眺望。因为,远方有着(删去)我的梦想,等待我去征服(改“实现”)。我陷入遐想……(删去)
在南极的最南端,南纬90度的地方,有一个观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以两个人名命名的,他们率领各自的队伍,首次踏上了征服南极、到达南极点的路途。经过数(改“几”)个月的奋战,(删去“奋战”和逗号,后面的“艰苦跋涉”比抽象的“奋战”更加具体形象。)艰苦跋涉,与恶劣的天气作斗争。(改逗号,这里不应割断上下文的联系。)他们先后到达了南极点,并因此而(删去)永载史册,为后人所铭记。尽管,(删去)斯科特和他的队伍因准备不够充分而(删去)死在了归来的路上,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于远方世界的探索。(删去,死亡事实上已经阻断了他们的探索。)在他们已经停止跳动的心中,仍然燃烧着对真理的追求。
意大利、佛罗伦萨、罗马、比萨斜塔(可以省去“意大利”和“罗马”,因为下文你只说了发生在“佛罗伦萨”和“比萨斜塔”的事。)都是众人皆知的地点(改“众所周知的”),不仅作为一个地理名词而出名(改“为人所知”),更是因为在那块土地上(改“那里”,对佛罗伦萨,说“在那块土地上”还可以,对比萨斜塔,就不合适了。)发生的事。哥白尼在佛罗伦萨观察天体,最终得到(改“创立”)了日心说(应加引号);(把“伽里略在”放到这里来,与上面“哥白尼”那一句协调一致。)比萨斜塔上,伽里略(删去)曾做过(这里加上“有关自由落体运动”,说伽里略“得到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不通的。)的实验,并得到了自由落体运动(删去)……在意大利这块土地上,涌现出许多科学巨匠,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自然,把目光(删去)投向了远方深邃的宇宙,并因此成为了(删去)一代科学巨匠。(以上这段话中还有一个问题,哥白尼虽然去过意大利,但他不是意大利人,而是波兰人。他曾在波兰弗龙堡一座教堂的阁楼上观察天象30年,并不是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与此同时,也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辽阔的海洋,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航路开辟,就是地理大发现,这是一个需要勇敢的时代并也出现了勇敢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首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说法(删去)……即使这些勇敢者在海上遭遇狂风暴雨,滔天巨浪,即使疾病带走了其中一些人的生命,但是却带不走他们的追求,(改冒号,说明下文就是他们的追求。)使世界连成一片,推动科学的发展。
曾经有一个小孩,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百多件(改“个”)梦想,譬如写一部交响乐曲,出一部书,在亚马孙河上冒险,登上世界五大洲的最高峰……所有的人都讥笑他的梦想太多太大,无法实现。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之后,他志在远方,实现了他(可改“志在远方的他实现了”)大部分梦想。(改逗号,后面加一个连词“而”。)当年讥笑他的人大都(改“却依然”)默默无闻。(这里加“由此可见”,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梦想是前行(改“前进”)的最大动力。惟有梦想,才能前行。(删去)梦想再大都不嫌大,梦想家再小都不嫌小。即使一只蜗牛,也可以实现他的梦想,即使他的梦想是成为世界级赛车比赛第一,即使他仅仅是一只蜗牛,即使他在途中遭遇多少失败,他也可以实现梦想……(关于“梦想”与“前进”的关系,原则上这样论述是可以的,但你举的这个“蜗牛要当赛车第一”的例子却近乎玩笑,未免太离谱了。)
我站在窗边,收回了看向远方的目光,收回了早已飞到远方的遐想,心中却(这里加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删去,改句号。)即使那仍(改“梦想”)很遥远,即使在(加上“实现的”)途中有许多崎岖和坎坷(改“一定会遭遇许多挫折”)。若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实现那遥不可及,在看不见的远方(删去)的梦想,我会这样回答他:“因为山就在那儿,它等着我去征服。因为梦想就在远方,它在等着我实现(改“它等着我去实现”,与上文相对应。),不论有多少冷眼和讥讽,我也要坚定向前,永不放弃。”
编者讲评:
“在远方”的这个“远方”,如果是用来写理想,这“理想”一定是高远宏伟的,实现它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而在本文,这个理想不但具有以上特点,而且在空间上也有很“远”的距离,到达南极点,探索星空,环球航行……这些理想的目的地都“在远方”,都是极难实现的伟大理想。因此,本文的选材和议论是符合题意的。
对于作者所举的三个例子,如果考虑到距离,应该把“探索星空”放在第三,因为这是最远的。这三个例子都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索,而最后联系到自己的“梦想”,却并无具体实在的内容,这就使人感到文章最后有点“落空”。
赏诗悟得(35)
诗的寄托
诗人咏物,往往有所寄托,通过物的特征及自己的情怀和感悟来含蓄某种意思,这就是所谓“托物寄意”的写作方法。但这种寄托,不会凭空发生,一般总会在作品中有所明示或暗示,总会透露出一点消息来:有时是在描写景物时插进几句寄托的话,暗示其中的寓意;有时是通过所运用的典故来透露自己的寓意;有时则是通过描写的语气和感慨来适当透露……只要有诸如此类的暗示和透露,我们就应该有所领悟,否则就是没有完全看懂。
比如陆游在咏梅时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以上的描写中就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的孤傲情怀,这就分明是有所感慨,有所发泄,有所寄托了。而同样是咏梅,毛主席却写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样一写,就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坦荡胸怀了。这样的分析,因为有确凿的根据,就是实事求是的分析。
但有的作品,作者并无任何的暗示和透露,你如果硬要强加某种分析,那就是穿凿附会,这是我们在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时应该避免的错误。
比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词就是写一个富家女子的物质生活很富丽,但精神生活很空虚,所以很懒散,透露出她的孤独和苦闷。但有人却说这女子是比喻有才能而不得志的士人,把“照花”四句比作屈原《离骚》的“退将复修吾初服”,意思就是政治上不得志,退而加强德性的修养。这样的分析,就是无中生有,求深反失,是不足取的。
例文(36)
在远方
宜城中学九(2)班 田霄阳
原稿梳理:
远方,是距离。(仔细一想,这话有点奇怪,“远方”是“距离”,“近处”不也是“距离”吗?所以说这是废话,可以删去,直接从下一节开头。)
在韩寒的书中曾提到(最好改成“谈到”,因为他不仅是“提到”,而且对此谈了一些看法。)过远方(后面既然说“这个概念”,最好就给“远方”加上引号。)这个概念。书里(改“他”)说:“有些人觉得从南沙群岛到漠河并不算远,但若是从漠河到了俄罗斯的边疆,就是很远的远方了。”很遗憾(为什么要说“很遗憾”呢?),我就是“有些人”中间的一个。
我曾有幸和同学一起去了趟韩国,回来后也敢厚着脸皮说自己是“海龟”。但事实上,到韩国的距离并不见得比去云南远,甚至还可能近一点,(到韩国的距离要看你从哪里出发,如果从新疆出发,那也是很远的;如果是从江苏出发,那就肯定比去云南近不少,而不是“可能近一点”。)那为什么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告诉我,韩国是远方?
仔细比较后不难发现,其实这一切只是和人的心理有关。当我们身处国外,听着一群和自己一样,同属于黄种人的人,竟(这里应加上“用不同的语言,”)有说有笑的(改“地”)谈论着什么的时候,心中便自然而然地与他们产生隔阂(改“很强的距离感”),不免心生思乡之情。而在国内,即使生活环境改变,也不会让我心中感到(“感到……距离感”有重复,应改为“产生”。)那种令人迷茫的距离感。
一言以蔽之,远方实则心理上的距离(根据上文的意思,此句应改为“有时‘远方’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而并非(改“不一定”)指实际的距离。那么既然与实际的距离无关,(改成“既然如此,那么”)有的时候,心中的“远方”会不会其实很近呢?
前些日子,我特别喜欢上网。网络就像一位毫无破绽的魔术师,总是不停地给人以惊喜,若他自己不去(可删去)揭秘,就没有人能破解其中的玄机。我当时就是如此赞叹这神奇的网络的。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一个人在网上购物,付完款不到两分钟,便拎着东西回到家中(也许是“就有人送货上门了”),原来卖家就住在他家隔壁。看完后,我当时就靠着墙傻笑了半天。
我记得曾经有两则新闻,可以联系在一块儿(改“意思差不多”)。一是老人生日,自己的孙子孙女一坐下便拿着电子产品,久久不肯放下;二是说现在有些餐厅在顾客聚餐时,会将所有的手机收集起来,集中保管。这两则新闻让我感慨良多,现在,“远方”这个词似乎能给它们以合适的解释,我也不知是否该为之庆幸。(语意不明)
的确,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像一个物质的固体变成了气体,原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坐在餐桌上,即使和最亲密的人在一块,也免不了掏出手机,漫无目的地滑动两下。我们的生活渐渐地被更多碎片化的信息所填充,而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像许多块渐渐失去了磁力的磁石,越离越远(如果是“失去了磁力的磁石”,那就既不会越来越近,也不会“越离越远”。)。
像许嵩的那首《全球变冷》里唱的那样,如果快乐能够多一点点围绕,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在远方究竟有些什么,谁也不知道,我只知道——
远方,其实不远。
编者讲评:
本文的主要意思不是讲实际的距离,而是讲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但文章的前一半与后一半又有不同。前一半讲的是因情感的亲疏影响了距离感,亲就觉得近,疏就觉得远;后一半讲的是过分依赖电子产品减少、甚至阻碍了人际的面对面直接交流,结果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远。那么,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作者显然还没有考虑成熟,所以我们看起来,就有一种前后不相融的感觉,尤其是后一半,意思没说清楚。
赏诗悟得(36)
诗的用典
古诗词中的所谓“用典”,就是联系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间接地表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一来,就要求读者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故事和词句的含义,才能理解,否则就不知道作者的用意。比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这句话,因谢灵运有“池塘生春草”的诗句,所以“谢家池上”就是指春草;因江淹的《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话,所以“江淹浦畔”也是指春草。说老实话,这样写给人的感觉不是自找麻烦吗?谢灵运和江淹的原文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们写得质朴自然,现在转弯抹角地说出来,也不过是代指春草,却已经失去原文鲜活的形象性了。
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用了典,“孺子牛”出自《左传》中齐景公模仿牛给他的孩子牵着玩的故事,这不仅十分契合鲁迅所要表达的诗意,而且因为字面本身的意思很清楚,即使读者不知道它来源于这个故事,也丝毫不影响对诗的理解。这样的典故,就是用得好的。
总之,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得好可以使语言含蓄,别有情趣韵味;用得不好反而是为语言表达设置障碍,堵塞了与读者的沟通渠道。至于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故意用许多冷僻的典故,那就是所谓“掉书袋”,就是存心叫人看不懂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