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作文得失谈(21)

洪蒲生(编著)


例文(39)

以微笑面对生活

镇江实验学校九(8)班 杨雨涛

原稿梳理: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可是他的微笑犹如一朵风雨中坚强盛开的鲜花,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天空中飘起了小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城市的车辆穿梭,霓虹闪烁。我缩紧衣袖(费解),顶着刺骨的冷风快步而行,忽闻不远处有阵阵悠扬的二胡声,奏声(改“琴声”,没有“奏声”这个词。)和谐连贯,如酿泉(改“流泉”),(改分号)琴声轻柔舒缓,如春风。我禁不住走过那个拐角,驻足于演奏者面前——他竟是一个乞丐。我不免有些惊讶,仔细打量着他:他盘膝而坐,裹着一件破布袄,粗黑的大手被冻得发紫,布满皱纹的脸上犹如黄土高原的沟壑,却荡漾着一丝醉人的(此情此境,恐怕谈不上“醉人”吧!可删去。)微笑。

雨渐渐大了起来,围观的人们(删去)也渐渐离去。可是,演奏没有停止,忽然着(应该是“间”),曲调一转,他弹奏(不是二胡吗?怎么忽然变成“弹奏”了呢?二胡的技法中似乎也有“弹拨”,但整个用“弹奏”也不可以。)起了《金蛇狂舞》,激昂起伏的乐声似乎在适应(改“配合”更好)着城市的节奏,好像又表明他内心(这里可加“的”)激情澎湃,不屈不挠的感情,(这个词组与前文连不上,可以去掉中间的逗号,与前文合并成“内心的激情澎湃和不屈不挠”,后面的“的感情”也去掉,最后的逗号改句号。)人们似乎也被琴声感染,不时有硬币与小碗相碰(改“碰撞”)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极了,似乎在为金蛇的狂舞打着节奏(改“节拍”)。每有一个人帮助他时,他都会给出一个幸福的微笑,那微笑,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这里写“心醉”和“心碎”就有理由了。)

细小的雨点已变成了豆大的雨滴,人群中有人打起了伞,就是不愿离去。老人伸展手臂,曲调最终变成了阿炳的《二泉映月》,琴声中流露出淡淡悠(应该是“忧”)伤,丝丝地,溜(用“渗”好)进人们的心,又如一片(删去)薄如蝉翼的纤手,轻轻拨动人们的心弦。人群中有人说:“雨下大了,快回去吧。”可是,老人似乎没有听见,依旧如(改“用”)琴声倾诉(改“表达”,因下文有“哭诉”。)着生活的痛苦,命运的不公,他(改“仿佛”)在哭诉,他(改“仿佛”)在呐喊,可是他的(删去)脸上始终挂着一丝醉人(改“沉静”)的微笑。

琴声渐息(这个“渐息”与“渐止”是一样的意思,可以删去。)渐止,老人支(改“撑”)起瘦弱的身躯,蹒步(改“蹒跚”,没有“蹒步”这个词。)着走向远方(改“离开”,如果已经是“走向远方”,你再写“临行前”,不是太迟了吗?)。临行前,在大家经久不息(删去,何至于“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他依旧给出一个大大的微笑(改“微笑着”就行了)。

生命不止,琴声不息,老人坚强不屈,用微笑面对生活。他就像一朵在风雨中摇曳的鲜花,更像与风雨搏斗的海燕(把这样一位老人比作鲜花毕竟不适合,而且其意境与后一个比喻反差也太大。建议改成“我觉得,这老人就像一只风雨中的海燕,在顽强地与生活的困苦作斗争。”然后就结束,“微笑”已经说得够多,也不必再说了。)。此时此刻,他就是一名战士,以微笑为利剑,与生活斗争。(删去)

编者讲评:

不少人都写过一个风雨中的“乞丐”,或者可以说“卖艺者”,立意也都差不多,但本文作者着力在他演奏的乐曲上做文章,写出了一定的特色。

从文章的起承转合来讲,如果先写《二泉映月》,后写《金蛇狂舞》,在感情达到高潮后就写结尾,我觉得会更好些。

赏诗悟得(39)

诗的议论

以议论入诗,一般是不提倡的,因为议论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但这种看法又不能绝对化,因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是完全对立,有时也可以相通相融的,一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那诗中隐含的深刻哲理便易于被更多的人所感悟,所认同,即使没有清楚明白地“言传”,也能够令人深感愉悦地心领神会了。

朱熹的《观书有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在《作文纵横谈》中有仔细的解析。其实宋诗中还有不少蕴涵哲理的名篇名句。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写出了矛盾的转化、量变导致质变的道理;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说明,身处复杂的矛盾利害关系中,往往会被各种现象所迷惑,因而不能识破事物的真相。

现代诗中也有含义深刻的例子,如短诗《兵马俑一号坑即景》。其第一小节是:“走了两千一百八十五年/看到了太阳……”;其第二小节是:“有人在耳语/传来那个人的脚步声……”。兵马俑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走”了两千多年,这里有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沧桑感啊!现在终于重见天日,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这又是多么巨大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苦难中一旦获得解放的那种解脱感。可是,那兵马俑在强光的刺激下暂时失去了视力,只能凭听觉获得信息,于是他听到了惊恐的耳语,听到了“那个人”的脚步声。那个人就是秦始皇,封建专制的残酷使这些奴化的兵马俑心有余悸……这短短的四行诗,就蕴涵着许多可以议论的内容,同时也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例文(40)

让心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支显宗学校九(3)班 周安琪

原稿梳理:

茉莉花在冒着热气的水中如优雅的舞者般旋转了几圈,又将紧缩的身体渐渐舒展开来,最后浮在水面上。淡淡的清香洋溢在每一个角落。(描写生动,文词优雅)

我手捧着妈妈的茉莉花茶,感受着茶杯传递的温暖,思考着今天母亲节该怎样对好妈妈说一句“母亲节快乐”。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又让我想起了母爱的温暖,这茉莉的芳香伴着阳光的温暖洋溢在四周,仿佛这一切都在鼓励我向妈妈表达感恩。(思路婉转,情感细腻。)

终于,我放下那杯茶,走向在厨房忙活的妈妈。手忙脚乱的她,又提醒了我“感恩”二字。在这冬天,厨房便是最温暖之地,这是个好地方,也是个好机会。我走向正拿出鸡蛋的妈妈,瞄了瞄她被岁月打磨的脸颊,便又坚定了这颗感恩之心:“妈,我帮你吧。”“也好,我去炒菜。”她说,顺手把那(删去)俩鸡蛋搁在我手中。我娴熟地将鸡蛋壳(删去)敲开,倒入碗中,手握筷子,快速地打动着,这节奏与紧张的心(加个“情”)似乎谱成了一首歌。

“咳咳”,我正式地清了清嗓子,谁知(改成“可”好)妈妈一心忙于她的菜,也没(改成“并未”)注意到我。“妈!”我鼓起勇气叫了一声,手中的筷子也停止了转快(显然是“动”的笔误,是因为受到下一个“快”的影响。),心却越跳越快。妈妈听到我的呼唤后(改成“我叫她”,岂不更加生活化?),手中端着已经洗好的菜,转过头问:“干嘛?”油锅渐渐发热(可改为“此时,油锅已经冒烟”,如果用“渐渐发热”,延续的时间会长一点,你后面的话就来得及说了。),我的脸也在(改成时间更短促的“也一下子”)变热,终于(加上“开口说”):“妈,母亲……”(加上“可一句话”)还没说完,“滋啦啦”油锅里“开派对”的声音的热闹(改“喧闹之声”)就已经盖过(把句末的“了”放到这里)我真挚(改“真诚”好)的感恩之声了(删去)。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当油锅里的声音越来越小时,妈妈转过头问:“你说什么?刚刚炒菜,没听清。”我连忙说道(删去,加上这个“道”反而累赘。):“没什么,没什么,你继续,我去客厅坐会儿。”(过程曲折,精彩有趣。)

垂头丧气地走向客厅,心情就像考试得了红灯笼一样无精打采(改“沮丧”更准确)。那杯(移到“花茶”前面去)茶几上的花茶已经冷了,可香气仍(改“依然”更好读)洋溢在这小小的屋子中。

“嗒——嗒嗒——”(这里宜加个逗号)拖鞋走在地板上的声音(这里再加个逗号)是慢慢向我走来,很稳重,很小心。是(这里改用一个破折号)妈妈端了(改“着”)一杯水来了。她将(改“把”)水放在茶几上,和那杯花茶放在一起,水中的冰糖慢慢地化了,就像我这说出感恩的欲望(加个逗号)也越不强烈(改成“渐渐淡化”好)了。

余光瞥到了旁边的茉莉花茶,随口问妈妈:“妈,你为什么喜欢茉莉花茶啊?”她微笑,(这里加上“随即”)又问道(改“我”):“那你为什么喜欢这冰糖水呢?”我脱口而出:“因为那甜甜的味道就好像童年的欢乐啊!”

妈妈端起那杯花茶,轻轻抿了一口:“这茉莉花茶热的时候,带给人温暖;这茶冷了(改“冷的时候”),又带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而且无论何时,都芳香四溢。”

这一串话语让我的心中多了一份觉悟,这觉悟在心中洋溢着温暖,洋溢着心旷神怡……

我又重新找回了感恩之心。(“找回”二字似不妥,可改成“我的感恩之情又油然而生”。)

(这里加个“于是”与上文联系更紧密)我又泡了一杯茉莉花茶,看着茶叶在水中打转,舒展,上浮,最终平静地躺在水面上。芳香萦绕鼻间,(删去)沁人心脾(改“肺腑”,免去与下面的“心中”重复。),温暖一直传递到心中。我(加上“把它”)放在妈妈床边,微笑着,转身离开。

我知道,什么都不用说了。(结尾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编者讲评:

用冰糖水象征母爱的甜蜜,用茉莉花茶象征感恩的温馨,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微妙的心理描写,颇具艺术性地体现出文章的立意。

中国人往往不善于直接表达亲情,更习惯把自己的心意贯彻到行动中,所以作者最后说:“什么都不用说了”。当然,“说”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只要是真诚及时的,言行一致的,就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温馨,又何乐而不为呢?

赏诗悟得(40)

诗的对句

旧时小孩学语文,掌握对句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诸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之类,是从小就要烂熟于心的。林黛玉曾经这样轻松地论诗:“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而所谓“对子”,主要有三点要求:一是形式整齐,即上联和下联字数相等,句型相对,词性相同。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读‘皮’,棕熊)”。都是七个字,句型相同,上下对应的词性也相同。二是节奏对称,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三是音调和谐,平仄相对。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声调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读起来跌宕起伏,声调优美。对现代汉语的普通话而言,一般第一、二声就是平声,第三、四声就是仄声。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对诗。史看到池塘里突然惊起一只白鹤,往藕香榭飞去,便吟出一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想了一会,便对出一句“冷月葬诗魂”。这两句冷艳凄美的诗,便成为黛玉一生的总结,也可算她的绝唱。所以史湘云说:“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妙玉也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做。”

对句之美,不仅是古诗的一大特色,在现代汉语中也常有体现,我们要重视并学习这种修辞方法。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