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第十一讲:新闻语言要准确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新闻语言的准确当然首先要求新闻事实的准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结果等要素乃至有关细节,都必须符合事实,经得起核对。

有一年冬天,一辆小客车从渡轮上岸时滑入长江中,造成了人员伤亡。有记者在所发的消息中写了一句“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结果引发客车所属公司与相关报社打了一场官司,问题就在于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不是“操作不当”,必须经过专业的调查以后才能确定,记者当时就这样写,显然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这就是不够谨慎、没有经验的表现。大家都知道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有一架飞机起飞后失踪的事情,这轰动世界的消息发表已有很长时间,但至今未见事故原因的确切报道,原因就是有关调查仍在进行中,只有在调查结果确定无疑后,才会正式发布准确的消息。

在保证新闻事实准确的前提下,行文中也必须时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有些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写新闻时也不能随便用。比如有一篇人物新闻,说这个人艰苦朴素,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显然,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来看,这三个“三年”是不确切的,这就难怪一些外国人对他一件衣服连续穿九年表示惊讶和不理解了。

当然,新闻语言不准确,更多的是属于用词不当。比如“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精心雕琢”,这“天工”本来就是说的“大自然”,再让“大自然”来“巧夺”,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再比如“新出土的文物,将为考证我国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个句子中的“将”和“了”是前后矛盾的。诸如此类的语言瑕疵,也是会影响报道准确性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