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新闻语言要通俗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关于通俗,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学语言和新闻语言的不同。在文学语言方面,是存在通俗和深奥两种情况的。比如白居易,就是以文字通俗著名的大诗人,你看他的《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形象描写是不是一看就懂啊;再看他写卖炭翁的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思想内容如此之深刻,而语言表达却如此通俗易懂,难怪他的诗拥有极其广泛的读者群。
可是你如果去读李贺的许多诗,那就很不好懂了。不过不要紧,你可以借助工具书,一字一句地弄懂,再仔细地吟诵体会,你就会觉得他写得真美,确实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艺术特色,甚至于达到“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境界。所以不可否认,李贺也是伟大的诗人,尽管他的读者群会小一点。
总之,文艺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供人欣赏的,可以有下里巴人,也可以有阳春白雪,可以是白居易式的,也可以是李贺式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反复研读,理解了再来欣赏。新闻语言就不同了,它只要求通俗,最好是一看就懂,一听就懂。因为新闻的效应完全是一次性的,我们写新闻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地传播信息,“传”务求“通”,如果别人看不懂、听不懂,那有什么用?如果要等他慢慢去弄懂,那你这新闻早就过时了!
所以,写新闻不要追求时髦的术语,不要滥用成语乃至典故,不要用令人莫测高深的格言警句,即使有复杂的事实,高深的道理,也应当努力用通俗的语言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使人民群众一看就能理解。如果你能较好地做到深入浅出,那就是很高的水平。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