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伟大精神力量的颂歌(《我们开会》赏析)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我们开会

我们开会

我们的视线

像车辐

集中在一个轴心

我们开会

我们的背

都向外

构成一座堡垒

我们开会

我们的灵魂

紧紧地

拧成一根巨绳

面对着

共同的命运

我们开着会

就变成一个巨人

(何 达)

开会这种事情也能写成诗歌吗?能,但是很难。

如果你去写开会的具体内容,那很可能写成口号的排列或者豪言壮语的集锦,也有可能写成事务主义的婆婆妈妈。如果你写的会议其实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走过场,讲话的人有口无心,甚至口是心非;听讲的人心不在焉,甚至心异腹诽,那……这样的会议,恐怕只能写成讽刺诗了。

但如果开会的人们真正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进一步达成思想的一致,然后采取坚定统一的行动,那这样的会议,是值得写诗赞颂的。

何达写《我们开会》的时间是正在全民抗战的1944年,地点是在大后方的西南联大。我们不知道,也无须知道会议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通过这首诗,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与会者的精诚团结和同仇敌忾,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正在转化为万众一心的实际行动。那么,诗人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关键,是诗人通过仔细的观察激活了自己的形象思维。在会议崇高精神的感召下,他联想到了四个准确而新鲜的比喻,这就形成了这首诗的“脊梁”。第一个比喻是“车辐”。“车辐”是连接车毂和轮圈的若干根木棍或者钢条,它们都从轮圈指向车轮的中心,目标非常一致。这是对会场景象的观感:大家都围坐着,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会场的中心,集中到讲话者那儿,与他进行着思想交流。显然,这是一个团结一致的会,一个心心相印的会。第二个比喻是“堡垒”,这也是有形象根据的,从会场外面看过去,只见与会者亲密地围坐在一起,他们厚实的脊背紧靠着,“砌成一座堡垒”,“都向外”这三个字,生动地说明只有一致对外,才能形成真正坚固的堡垒。第三个比喻是“巨绳”,这是把抽象的“灵魂”具象化了,当所有人的灵魂都“拧成一根巨绳”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力量是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的,而开会的目的,就在于激发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第四个比喻是“巨人”,这就是形容会议的效果了。这样凝聚人心的会议,能够使无数平凡分散的个人团结起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他将战胜一切敌人,并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

具有如此神奇魅力的会议,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就是《我们开会》成功的秘诀。

(“郑文说新诗”之十二)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