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
任翠莲
大港中学高三(7)班
2001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深夜一点,他拿起了电话。如你所想,这让人很不安,尤其是我。
事实上,他随时抓起电话都会让我惶恐一番。我,是住在他对面房间的女孩子。换句话说:他,是住在我对面房间的男孩子。
这种关系总会让人捉摸不定。何况我?
我常常看书看到深更半夜,然后,吃碗加有鸡蛋的泡面,趴在窗台上看他的房间,看他抱着吉他坐在床边,陶醉着唱歌唱得闭上了眼。
我喜欢他和我一样酷爱音乐,我希望他也像我一样喜爱文学……
寂寞伴着时针偷偷出发。
于是我抬头看他的房间。他房间里亮着很大的白色台灯,在漆黑的夜间,像一颗耀眼的明星。我感到了温暖。
但是他拿起了电话。
对于看了许多日本恐怖片的我来说,这有点吓人。原则上夜半歌声就很见鬼。然而他的破锣嗓子却让我想起了周扒皮,所以想笑。
现在我思考的是,他拿起电话干什么?
我的意识流与出题老师的意识流很自然地融合了:“为什么在深夜打电话?也许是打越洋电话?也许是报警?也许是请求急救?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
我的工作就是把以上假设一一推翻。但是请允许我大费笔墨对他进行一番描写:
他斜斜地倚在床边,穿着宽大的蓝色T恤,舒展,让我想起了飞翔的鸟。他微微眯着眼睛,微笑着抿着嘴巴,像个孩子。
月光完整地透进了玻璃窗,玲珑剔透。晚风轻轻地吹,风里夹杂着新鲜栀子花的淡淡香味……
我觉得我确实表达出了当时的情境。
白痴也可以看出:他不是要打一个郑重的越洋电话;没有凶杀案发生;他没病没痛。
“其他”?
这个“其他”的范围比较广阔,对想像力的要求程度比较高。
偷偷告诉你:我这人,想像力特差。就比如说,我怎么想也想不通路上捡到一分钱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关系。
不言而喻,我实在是难以落实这个“其他”。
但是时间还很多,我可以慢慢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也许能做到“想事万遍,‘其他’自现”。
我设想他事实上是美国黑手党的某个人物,或是联邦调查局的一个小头头,见惯了大场面,现在临危不乱,就这样舒舒服服地懒懒散散地给总部拨电话。
嘿!你别说。这样一想,还真有可能。时差又符合。只是与我最初“对面房间的男生”那一段叙述有些矛盾。不要紧,地下人物嘛!受过专业训练,伪装自然特别好……
我越想越想入非非,忍不住要哈哈大笑。
“丁零零——”,我的电话响了。
“小姐,”那个男孩在电话那头对我说,“我准备换衣服了。请你移开你的视线好不好!”
编者评语:
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几乎完全没有什么“故事”,却写得比许多故事更吸引人。在不慌不忙的叙述中,作者从容而幽默地演绎着制造并延续“悬念”的技巧。命题者启发了作者的想象,而作者似乎更老练地调动着读者的想象:充满神秘色彩的男孩,聪明、俏皮而又浪漫的女孩,还有满怀好奇心的读者,共同进入了一个最后使人哑然失笑的“故事”。行文像风一样空灵,像云一样飘逸,像水一样自然流动,中学生能写得如此洒脱,不容易。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