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谈谈"磨刀"的功夫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老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准备好。比如我们要去砍柴,就应该先把刀磨磨快,由此又产生了另外一句俗语,即“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在强调“利其器”的重要性:磨刀虽然要耗费一些时间,但刀磨快了,砍柴就要顺利得多,就可以省下不少时间,所以总起来看,效率反而提高了。

为了把文章写好,我们有两样工具要“磨磨快”。一是手中的这支“笔”,我指的是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主要依靠平时经常地“磨”,如果平时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到写作之前才来临阵磨枪,那是没有用的。二是头脑中那支无形的“笔”,我指的是审题能力和构思文章的能力,这当然也要靠平时多练习,但针对某一篇具体文章而言,看到题目后的“临阵磨枪”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一篇两小时的应试作文,花多少时间“磨枪”好呢?我想可以用半小时。思考得深广一点,构思得成熟一点,后面有一个半小时写,应该足够了。如果是一百分钟作文,不妨用25分钟左右;如果是一小时,也要用个一刻钟。当然我说的都是“大概”,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掌握。总之,下笔前要在审题构思上好好下功夫,这一环是绝对不能少的。

比如说,《一个女人的一生》这篇文章,是扼要介绍祥林嫂的故事。你在作前对全文的结构是有所考虑的,这从文章的开头就可以看出来:你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家庭”和“信仰”,而祥林嫂同时失去了这两样,实在是够悲惨的了。应该说,抓住这个“纲”,本来是完全可以“拎”出一篇好文章来的。遗憾的是,你在写作中没有把它贯彻到底,你叙述了祥林嫂失去家庭的过程,却基本上忽视了关于信仰问题的介绍。实际上,与其说是祥林嫂的“信仰”,不如说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本来的精神支柱无非是追求生活上的温饱和精神上的温暖,有一度她似乎已经得到,所以她就很满足,可后来却统统失去了。在她已经对温饱不抱希望的同时,鲁迅特别深刻地描写了她精神上的恐惧,写她担心死后会被锯成两半,因而惶惶不可终日,这就是她特别悲惨的地方。然而在这方面,你刚提到一句,就转到论述环境与人的关系上去了,而这个问题,请再看看题目——其实是完全可以不谈的。

比如说,你在写《本真的关爱》时,选择了一个你们全班同学爱护一只小鸟的故事,这种题材虽然有点老套,但还是能够表现主题的,要想写得比人家好,就必须通过很感性的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结合着抒情的笔调,来体现你们的童心和爱心,体现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良。而你却只用了概括性的叙述语言,写得比较简单而且一般化,这就很难使文章“出彩”了。

再比如说,你写的《座位与位置》这篇文章,标题包含着两个要素,但它们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都不太明确,需要你经过自己的思考先来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座位问题无非关系到能否看清黑板上的字,能否听清老师的讲课,周围的人际环境好不好等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对自己是否有利的问题;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也存在诸多是否对自己有利的问题,怎样处理好人生的“位置”问题,在不同的位置上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中确实包含着一些哲理。显然,这个标题的前一半是让我们从“座位”问题的本义出发,后一半则要求我们就将来生活中的“位置”问题作更加深刻的引申和发挥。如此看来,文章的重点应该在后面,而你却陷入了对课堂上“座位”问题的琐碎叙述之中,未能做到“避实就虚”,这就难怪老师说你的文章“末尾不错,但由前文推导太勉强”了。问题的关键,就是因为你事前未能吃透题目,未能从“座位”问题中提炼出某种哲理,用于后文重点部分的发挥。

现在,你大概能体会到“磨刀”功夫的重要性了吧?总而言之,一定要养成动笔前仔细审题、认真构思的好习惯;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边写边想,对照文题,真正把比较成熟的构思落实在自己的文章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