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鉴赏类文章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鉴赏类的文章怎么写呢?我现在把自己的体会编成一个顺口溜,供同学们参考:“文本须细读,求深谨防失,参阅不妨多,主意自己拿。”
所谓“文本须细读”,就是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阅读你所要鉴赏的作品本身,因为这是你进行鉴赏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你的理解、感悟和看法都应该在文本中得到证明。最近,刘心武先生在宣讲他所理解的《红楼梦》,他说他所用的方法首先就是“文本细读”,尽管他的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他“文本细读”的方法本身并没有错。“文本细读”要求一字一句地用心思考,反复推敲,必要时还要查阅相关资料。总之这是一种研究性质的阅读,也是写鉴赏类文章应该采用的阅读方法。
比如我们要鉴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们当然首先要从字面上彻底读懂这首诗,现在我不妨用白话文把它翻译出来:“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去,我现在可没有个准信儿;当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这巴山一带正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连窗外池塘的水都涨起来了。唉,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去和你团聚呢?当我们对坐在西窗下,一边谈笑着,一边去剪那烛花的时候;那时我们也许会谈起,今夜我写这诗时的情景吧!”这样读懂了它的基本含义以后,我们自然还要了解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此诗写于何时”,“写于何地”,“寄给北方的谁”,“当时的背景如何”等。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对这首诗就会有一个总的认识,然后才可以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仔细的鉴别和欣赏。
这时,就特别要注意“求深谨防失”了。有个成语叫“求深反失”,意思就是“一味追求深刻,结果反而失去了原本正确的含义”。有时,人们为了求深索隐,或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为了追求“说得好听,玩得有趣”,其思维反而会走偏方向,甚至走火入魔,最终失去本真。举个例子来说,过去有些人为了拔高李白《蜀道难》的主题思想,就在字里行间追寻所谓微言大义,妄作一些主观的臆测,比如有人说“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讽刺玄宗逃难入蜀之作”。但是,毛泽东在反复研究了这首诗以后,却说:“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我觉得,毛主席所说的“淋漓尽致”,倒真是一语破的,抓住了《蜀道难》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我看这也正是李白当初全力以赴的追求。
现在我们再来看《夜雨寄北》。与李商隐那些比较隐晦难懂的诗作不同,这首七绝实在是非常地通俗质朴,然而又非常地含蓄隽永。金性尧在《唐诗三百首新注》中解释说:“此诗佳处,在于情思委曲,以现在之景预期未来,又期未来重显现在。末句‘巴山夜雨’,于重出中则绾实有与虚拟之景。”金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你看这诗,首句一问一答,先写北方那个人的问,后写自己身在巴山蜀地的答;第二句写此时淋漓的巴山夜雨和自己孤寂的相思情怀;第三句由实景进入想象,地点又回到了北方,时间则进入了未来;最后一句更进一步设想,那时我们也许会回忆起我今夜此时此地的情景,一定会感慨唏嘘吧。这短短的28个字,竟蕴涵了如此丰富的意象,如此曲折的构思,如此优美的诗情,其中时空交错,虚实相生,而主题又如此单纯而鲜明。诗人闪闪烁烁的灵感,简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
可是,有些论者却偏要把这首诗与诗人的仕途失意挂上钩,与当时朝廷的“牛李之争”挂上钩,觉得这样理解才能提高政治上的评价,其实既无必要,也无道理。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讲了“参阅不妨多,主意自己拿”的意思了。显然,人们对有些作品可能会有各种看法,我们不妨都去了解一下、对照研究一番,但最后,还得自己拿定一个主意,当然最好是一个正确的主意,如果你还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那就更好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