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观"海"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你知道什么叫“塔克拉玛干”吗?这是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指的是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央的一片大沙漠。这片大沙漠有多大呢?东西宽1000多公里,南北长400多公里,总面积有33760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差不多有四个江苏省这么大(江苏省只有9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的世界第二大沙漠。
它还有一个并不怎么美妙动听的绰号,叫“死亡之海”。
1992年夏天,我跟随一大帮子新闻记者,分乘若干辆大客车,从南疆重镇库尔勒出发,长驱数百公里,过两岸分布着胡杨林的塔里木河,沿沙漠公路,进入了令人敬畏的塔克拉玛干。眼前是我从未见过的奇异景象:公路两边就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而公路却仍然顽强地向沙漠腹地伸展,一直通向那神秘而令人恐惧的远方。
忽然,大客车一辆接一辆地停下,欢呼声从前往后爆发,人们争先恐后地从车中涌出来,像蚂蚁一样分散到了沙漠中,一个个摆弄着手中形形色色的照相机,摆出各种姿态拍照。人们惊叹着,欢笑着,奔跑着,都因为眼前这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而兴奋不已……
眼前就是“死亡之海”,但此时它给人的印象并不是“死亡”。那天的天气真好啊!天空是透亮的瓦蓝瓦蓝,沙漠是耀眼的金黄金黄,无数巨大的沙丘连绵起伏,正如海中涌动的波涛,不知被什么神秘的力量施了“定身法”,呈现出一种仿佛永恒的静止状态。周围一丝儿风也没有,只有灿烂的太阳在天顶照耀着,而这凝固的沙海正向人们炫耀它无比的辉煌,却又故作高深地沉默着,仿佛沉醉在对宇宙洪荒的回忆之中。
我从无限震惊中醒悟过来,开始艰难地向一座大沙丘的顶峰攀登,在它身上,留下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串脚印。终于,我站到了沙丘顶上,怀着敬畏的心情,向塔克拉玛干的深处眺望……这无限伟大的自然力,在我心中激起《英雄交响曲》的声浪。于是,我匍匐在沙丘上,五体投地,向神秘的天工造化顶礼膜拜。
我感谢塔克拉玛干,因为它向我呈现出最美好的容颜。它使我想起唐代的边塞诗人岑参,他在1200多年前来到塔克拉玛干的时候,看到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你听,他吟唱着向我们走过来了:“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显然,诗人笔下的可怕景象,才是塔克拉玛干更加常见的狰狞面目。
(“文学导游”之六)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