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与"韬晦术"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在苏州吴县的同里镇有一个“退思园”,这个“退思园”的题名和建筑风格,都体现了园子主人“韬光养晦”的指导思想。什么叫“韬光养晦”呢?意思就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这是一种含蓄隐忍,待机而动的处世方法,所以我称之为“韬晦术”。
“退思园”的主人叫任兰生,本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安徽兵备道”,据说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他奉慈禧之命镇压起义的捻军,大获全胜以后一路追杀,见沿途尸横遍野,竟动了恻隐之心,下令退兵。结果有人到慈禧跟前告了他的状,害得他差点儿被杀头,幸亏有左宗棠暗中相助,才保全了性命,最终落得个“罢职还乡”。临走前,他在慈禧面前保证,要“退而思过”。回家后没事干,就亲自指导建造了这个“退思园”,果真隐居在园子里老老实实地“思过”了。
他这个园子很特别,在建筑上打破了常规,改传统的纵式结构为横式结构,变成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大家都知道“深宅大院”这个成语吧!这个“深”就是指的“纵深”,一般大户人家的宅院,进去往前走,都是一进又一进,真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可是这个“退思园”却不同,一进去似乎就没有了,谁知道往右走还有那么大的庭院呀!再往右走还有那么漂亮的花园呀!所以,这个“退思园”的布局,完全体现了任兰生“韬光养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一种“隐忍”的处世哲学,表明他要“夹起尾巴做人”。你还别说,他这一招还真灵,仅仅过了两年,慈禧就给他“平了反”。
2003年,我和一批都已退了休的老同学在退思园逛了半天,觉得这个任兰生虽然是一个反动官员,却不失为一个有所创新的建筑学家,而且他这一套“隐忍”哲学也确实反映了一定的生活智慧。也许是受了他的启发,同里的老百姓也很懂得其中的奥妙。同里这地方本是鱼米之乡,富裕得很!而且原来不叫“同里”,就叫“富土”。后来,大家觉得这样“露富”炫耀不大好,于是就把“富土”两个字摞起来,把“富”字冒尖的一点给去掉,把宝盖头两边拉长,包住里面的“一”和“口”,就变成了一个“同”字;再把下半截的“田”字和下面的“土”字连起来,又变成了一个“里”字。哈哈,咱们现在叫“同里”了,可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啊!
人生当然是要向前进的,谁都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有时也需要含蓄,防止锋芒毕露,必要时还应该舍得放弃,敢于后退,最终才能更好地前进。
(“文学导游”之14)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