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清欢
郑颖
大港中学高二(1)班
发表于镇江日报
一缕残阳,一片沙漠,一揽无尽沧桑。
那是一片广袤无际的沙漠。当天边残留的酡红映衬着渐深的暮色时,一位老人,一匹骆驼在沙漠中孤独地行走着,仅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驼铃声。在那一抹悲伤的投影中,折射出的是对残存人生的守望。
一片苍穹,一只孤鸟,一泯万般寂寥。
那是一片苍茫深邃的天空。一只孤鸟飞过只留下细弱的身影。天风浩荡,欲举的双翼如涯间的落叶,因疲惫而渐沉重,望不见一座青葱的岛屿,能不对这辽远的旅程失望吗?想云路无尽,山河冷落,它叹息着:“怎么就失群了?”在那无奈的叹息声中,诠释出的是对归程的守望。
苏轼有“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那是对清明人生的守望;欧阳修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那是对人间真情的守望;杜甫有“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是对相聚团圆的守望;即便是岳武穆那样铁铮铮的汉子,生活中充满了凄美悲壮,也不禁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那是对人生知己的守望。
生活中人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守望,不过因为经历的世事不同,守望的内容也不同罢了。而我的守望,则是保持并与人分享那平实而又敏感的心灵。
夜阑人静,城市的喧嚣都已停止,万物都卸下了虚伪的面貌。此时的我,会选择在这如此静谧的夜晚,享受那明静如水的月光。今夜,这里无荷塘,无翠竹,亦无清风,只有那千古一月,足矣。月,寄予了太多的祝福和呼唤,使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倾倒。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千年为一叹:同辉;大河上下,关山内外,天上人间,悲伤因两事:离别。我畅想着与东坡乘风话婵娟,与太白举杯叹人寰,也试着在这月光如水的夜晚,走出世俗樊篱,正视裸露的良知,抚慰那稍感疲惫的心。
当那潇潇春雨来临时,我依然会选择独坐窗台,听雨。在那般倾诉不尽的愁思和哀怨中,在那般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那雨打蕉叶之音便回荡在空中。是从易水边那烟水寒的清唱开始,亦或是从那案前春丝开始,这一切我无从追溯,也无须追问,伴着那“滴答”之声,带来的也许是低泣,是无奈,却也是柔意,是愉悦。
当那瑟瑟秋风乍起时,也是我尽心感受的源头。风,不留痕迹的美丽天使,亦或是善意的魔鬼,卷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邂逅。在残花缀着的枝头上,它轻舞飞扬,撒下满地落红。在那逝去生命的匆匆一瞥中,我看到了独语的永恒。不眷恋那曾有的绽放,更让我感动的是残花临风的飒爽。风再起时,它们依旧如一个个不会飞翔的翅膀般坠落,却丝毫没有悔意。
一切的一切,都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静息,看似平淡,却留给我无数感动。我的守望,便是能留藏这无数的瞬间,并使之成为永恒。
也许现代生活的喧嚣嘈杂,让我们难以平静地体验生活。但是,当你被岁月的浪涛颠覆得晕头转向时,当你为生活的萧瑟变幻而抱怨时,不妨去试着挖掘心灵深处的感动。那些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过的音乐,都是你值得珍藏的记忆。
那些平淡的瞬间,那些清欢的生活,是我最初的守望,也将是我最终的守望。我坚信:美的灵魂都是空间的独语者,所以大自然充满了永久的魅力。故此,我们注定要自我放逐,守望在渺远的跋涉中,让涨溢而又无所倾泻的心情去享受日清月朗的抚慰。
我会继续,守望清欢……
编者评语:
本文以华美的文字织锦,以名句的引用添花;以感情的色彩绘景,以形象的画面抒情,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开头罗列六种“守望”,如引桥逶迤,渐渐导入正题;下文铺叙“守望清欢”,则在“明月”、“暮雨”、“秋风”中,如凤尾一般展示主题。这样的立意和情怀,虽然未必出自中学生的实际感受,但作者在阅读中的领悟吸收能力和在写作中的构思组织能力,当然是值得赞赏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