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刘鹗和<老残游记>

郑文


2007年是刘鹗诞生150周年,这位以《老残游记》闻名于世的晚清作家是丹徒人,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镇江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刘鹗字铁云,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他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但无意以科举博取功名,一生杂学旁收,知识渊博,诗文也写得很好。他对晚清的社会政治严重不满,对人民的疾苦抱以深切的同情,希望通过提倡科学、振兴实业来挽救危亡。但他同时又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帝运动,竭力维护封建统治。“庚子(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1908年清廷即以私售仓粟罪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死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

刘鹗一生著述很多,但小说只有《老残游记》一种,却以此传名。其主要原因我看有这样几点:一是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反映了老百姓痛苦的生活;二是书中也表述了一些进步的主张;三是小说内容包含较丰富的知识,有些地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四是艺术上有比较突出的成就,正如鲁迅先生所赞扬的:“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现在我就请大家来欣赏《老残游记》中的一段描写歌唱的文字:“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哪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如果说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那一段弹琵琶的诗句堪称器乐演奏描写之经典的话,那么描写声乐演唱的经典就非《老残游记》的这段文字莫属了。刘鹗对白妞(即王小玉)演唱的描写,可谓尽心竭力,具体而细致,其主要的方法,是连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利用视觉形象与听觉感受之间的沟通,来形容王小玉歌唱的美妙。我们读了这段文字,简直如同就在现场倾听,也不禁心醉神迷了。王小玉显然是一位极难得的女高音,她的音域极宽,所以能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还能像登泰山那样“节节高起”,“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她还有极高的演唱技巧,能非常灵活地控制嗓音,运用气息,所以她的声音能像“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还能“愈唱愈低,愈低愈细”,然后又“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忽又扬起”;当然,王小玉的声音更是非常优美,所以能像那“东洋烟火”一样色彩缤纷,配合着那伴奏,竟至于像那“花坞春晓,好鸟乱鸣”。看来,这王小玉虽然唱的是中国的“梨花大鼓”,其音乐艺术的造诣也绝不比所谓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差呀!

最后,我还想推荐刘鹗为《老残游记》所写的两篇小序,那也是两篇妙文,可以分别命名为《哭泣论》和《人生如梦论》,读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的,从中可以体会刘鹗的哲理思考。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