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阅读"金奖得主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从左到右,他们就坐在对面:小学三年级的钟书琪、四年级的朱逸凡、六年级的刘天池、初中二年级的张璐、高中二年级的郑立颖。他们的个头从矮到高,正好坐出一条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逐步上升的“曲线”。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这差不多也就是“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了。

来自大港中学的郑立颖神态从容,气质娴雅。她的获奖作文是《守望清欢》,她的获奖感言也是在谈论“体味加分享”:在平静中细腻地“体味”,细致地思考,然后再把那些内心的感触和感动自然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谈不上什么技巧和手段”——她谦虚地说,但其实这就是促进写作生态新陈代谢所必不可少的“呼吸”。我想替她补充的是,她这种“内敛”与“外化”的功夫,是在汉语言文学不断的熏陶和滋润下进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她能够领略苏轼“寥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种淡远的境界。

自2004年“增华阁”作文大赛设立金奖以来,大港中学已经“连中三元”。我还记得2004年获得金奖的徐威,他更是一位书迷,拿了奖之后,就直奔书店而去了。他和郑立颖一样,也是学理科的,但他们的语文都学得很不错。如此扎实的语文基础,一定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现在让我们回到作文教学的起点。在那边,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钟书琪一副紧张得要哭的样子,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心儿肯定在颤抖;朱逸凡则眉开眼笑,轻松自如,还特地跑过来和我攀谈了几句,正如她在获奖感言中所说:“我无法控制激动的心情”。小学中年级孩子的的写作灵感,多半来自他们最直接的生活体验,而他们的表达又往往是最率真的,因此我们从她俩的获奖作文中,看到了生活境遇和文化氛围相差很大的两个家庭,这显然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而且当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作文。所以,我希望:逆境中的小钟琪今后能更多地享受阳光的爱抚,让勇气和自信蓬勃地生长;而顺境中的小逸凡呢,也不妨增加一点风雨的锻炼,正如她在黄山上所经受的那样。

再向右看,我的目光遇到了安静沉稳的小小男子汉刘天池,他来自山区的韦岗小学。老师介绍说,天池话不多,喜欢思考,我想这是一语中的的评论。一个小学生因为议论文而获奖,离开了善于动脑又怎么可能呢?其实,不仅是议论文,一切读书写作要想有收获、有创造,关键也都在于“思考”。高尔基曾经这样形容:一个人的思考好比一堆燃烧的柴火,如果语言的烟太多了,思维的火焰就要熄灭。所以,让我们“多想出智慧”,“厚积而薄发”,让思维的火焰熊熊燃烧吧!

最后,镇江实验学校八(1)班的张璐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她的获奖感言:开头是一条快活的小溪“谱写生命的乐章”,结尾是一位花季少女“随时准备踏上下一班列车”,中间是连续不断的诗情和歌声……这正是一位热爱文学的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转折时期所展现出来的内心世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阅读面正在无限地扩大,文学的丰富多彩往往使他们眼花缭乱,使他们的青春活力更加张扬,使他们的人生梦想更加唯美。此时,不可或缺的是理性的鉴别和冷静的思考,正如著名歌词作家乔羽先生所说的那样:“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今后的写作道路将更加宽广。

“增华阁”大赛每年产生几万份赛卷,其中有五份是最精彩的,而当五位金奖得主和他们的指导老师与大家一起座谈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阅读”和学习的机会。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