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头”产生于总体构思
郑华
发表于《镇江日报》
对作文的“开头”,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对作者来说,这个“开头”应该是他写作思路最恰当的起点,由此出发,文章可以比较顺畅地铺展开来。对读者来说,这个“开头”可以吸引他看下去。不管这个开头具体表现为何种形式,它终归是作者总体构思的产物。打个比方来说,“开头”好比是文章的头,而文章的其余部分就是身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血肉相连的,不可分割的。
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谈论“开头”的好与坏,而必须像语文老师那样结合通篇课文来进行分析。要想学到写好开头的“诀窍”,也只有在写作实践的全过程中来潜心体会。这个方法虽然有点麻烦,但实在是无可替代的“不二法门”。
鲁迅的散文《秋夜》有一个奇怪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个开头可以说别出心裁。它一是通过“反复”突出了枣树,暗示它是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文章思想内涵的一个重要象征;二是冷峻含蓄地流露出鲁迅当时孤独寂寞的心境。要充分理解这个开头,就必须了解1924年北京的社会状况和鲁迅当时的思想状态,就必须认真体会全文的心理氛围和艺术情境,还必须认识到这是鲁迅在写作中一次性的灵感迸发,是他写作个性的一种独特的反映,是不必模仿,也无法克隆的。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有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从食堂出来时拿着两个馒头,一只手是馒头,还有一只手也是馒头。”此话一出,笑声满堂,至今难忘。去年,我还看到一篇来稿,说有位小学生也写了一个类似的句子,老师批评他说废话。孩子很不服气地反问:“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了是名言,我说了就是废话呢?”在我看来,这孩子倒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实在很难读得懂《秋夜》。
1918年,陈独秀有一篇《偶像破坏论》,开头写道:“‘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音同久)坐不动,十(音同实)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话,何等有趣!”显然,这是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开头。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则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一是因为它有趣,二是因为它符合作者对“偶像”的基本态度。拿来做开头,文思立即生动活泼起来。随着作者由浅入深的夹叙夹议,文章最后得出了一个高度抽象的结论:“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这样从感性到理性的一头一尾,和中间精彩的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多么地和谐精致呀!
再看一看胡适《追悼志摩》一文的开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志摩这一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的走。”胡先生接着描写了惊天动地的飞机失事。这个开头,让徐志摩最温柔的诗句与他最悲惨的离去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为作者的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火山爆发般的出口。胡适是一位学者,他的文风一般是冷静平和的,可是在这篇文章中,他简直就像一个激情澎湃的诗人了。
这都是颇具艺术性的开头,它来自厚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刻的文化修养,有时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感迸发。至于在一般性的文章写作中,写好开头的基本方法则是:在认真的总体构思中寻觅文章的起点,开门见山,从接近中心的地方平实自然地开始;不要离题太远,不要装腔作势,也不要华而不实。比如茅盾写《白杨礼赞》,开头就直截了当地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朱自清写《背影》,开头就朴实无华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样的开头,当然也是“好的开头”,而这样的方法,学起来就比较容易。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
关于作文的开头的艺术,作者认为:
——对作者来说,这个“开头”应该是他写作思路最恰当的起点,由此出发,文章可以比较顺畅地铺展开来。对读者来说,这个“开头”可以吸引他看下去。不管这个开头具体表现为何种形式,它终归是作者总体构思的产物。打个比方来说,“开头”好比是文章的头,而文章的其余部分就是身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血肉相连的,不可分割的。
请分析上面这一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段文字是从三个角度——作者、读者和文章的三个方面来切入的。
是的,开头是起点,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文章的开头艺术应该是作文艺术的一部分。
上面的话近乎废话,但是有时废话却是真理。
仔细读文章所引用的一些成功的作文开头的例子。我发现,这些开头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并没有刻意地考虑什么艺术性的东西。鲁迅的《秋夜》、陈独秀的《偶像破坏论》、胡适《追悼志摩》,都是这样。自己再想到一些作文开头,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的经典名篇,这些文章的开头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一个样,那就是自然而然。
我总是觉得,孤立地谈作文开头,有点小乘教派的感觉,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为什么,因为孤立地看开头,视野窄了,立足低了,角度偏了,目光滞了……,所以,我还是觉得,作文这个事情,是很难大解八块的。精神产品不能论斤买卖。
否则,作文开头艺术、结尾艺术、过渡艺术、破题艺术、结题艺术等等,这样一路艺术下去,恐怕到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梅含辛 (2005/05/30)
------- guest ( 临时用户 )
你们的作文VERY GOOD,我爱你们的作文
------- guest ( 临时用户 )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