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忠的<边词>
郑文(讲解)
发表于京江晚报
原文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今译
五原这地方的春天从来都到得很迟,每年到了二月,光秃秃的垂杨还没有吐叶挂丝。到如今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才隐约可闻,想那长安城却已是姹紫嫣红开过,花落水流红了。
讲解
张敬忠是初唐一位不太出名的诗人,《全唐诗》中只录存了他的两首诗。这首《边词》大约是他707年前后在边塞军中任职时所写。诗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这一带地处塞北荒漠,气候严寒,春天来得很迟。
诗中第三句所说的“冰开日”,也就是作者写诗的日子,比第二句所讲的“二月”还要迟,因为第四句告诉我们,现在已是长安的暮春时节了。
有一门科学叫“物候学”,讲的就是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生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和冬眠等现象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写的那个“山寺”就是“大林寺”,因为是在高山之上,气温较低,所以春天也来得特别迟。这和《边词》所写的景象,是一样的道理。1974年7月8日,咱们这儿已经放暑假,而我当时在从泸定去西藏的途中,在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原上,忽然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像梦幻一般黄得耀眼……那种时光倒流的震撼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这首诗虽然描写了边疆春来迟的荒凉寂寞,但作者的心情却是安静平和的,并没有抱怨,更没有颓丧之感。所以有论者认为,这反映了“唐初国力之盛”,“是开盛唐风气之先的”。以后我们读了高适和岑参他们的一些边塞诗歌,就更能从中体会到一种豪迈的情怀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